地名:上盐湾镇 | 隶属:榆阳区 |
区划代码:610802101 | 代码前6位:610802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陕K |
长途区号:0912 | 邮政编码:719000 |
辖区面积:约9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万人 |
人口密度:约14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9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碎金驿村 | ~200 | 镇中心区 | 宋时建村,因地处无定河东岸,宋时又有驻兵驿站,西望无定河落日余辉斜射沙砾、河水金光闪闪,犹如碎金,得名“碎金谷”,元代改为“碎金镇”,清代改为“碎金驿…[详细] |
姬家坡村 | ~202 | 村庄 | 唐开元年间(713~741)姬姓在此山坡地处建村(又一说法为唐永宁二年(681)建村),故得村名“姬家坡”。1958年建姬家坡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详细] |
林家沟村 | ~204 | 村庄 | 清宣统年间(1909~1911)林姓在此山沟处建村,故名。1958年建林家沟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林家沟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14年撤销…[详细] |
杨柳川村 | ~207 | 村庄 | 因范围均在小川沟河上游,当地人称其为“杨柳川”。1958年建杨柳川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杨柳川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郭家沟村 | ~208 | 村庄 | 明嘉靖年间(1522~1566)郭姓建村于山沟处,故名。1958年建郭家沟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郭家沟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14年撤销柏…[详细] |
高家湾村 | ~214 | 村庄 | 清康熙中期(1682~1701)高姓人在此石马沟沟湾处建村,故名。1958年建高家湾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高家湾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1…[详细] |
上盐湾村 | ~216 | 镇中心区 | 唐天授年间(690-693)于无定河谷湾地建村。因产小盐,周围群众以熬盐为主,并居河湾地带,又在“三十里盐湾”北,故名。1958年建上盐湾大队,198…[详细] |
铁炉峁村 | ~219 | 村庄 | 元延祐年间(1314-1320)在此建村,因北宋年间宋夏在此交兵,宋军屯兵于此并在该处山峁设铁匠炉修造兵器,故名。1958年建铁炉峁大队,1984年政…[详细] |
党街则村 | ~220 | 村庄 | 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建村,因党姓在此川地居住,因地处交通要道,遂设道经营,渐成街道,故名。1958年建党街则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详细] |
赵家畔村 | ~221 | 村庄 | 唐显庆年间(656-661),赵姓在此建村,故名。1958年建赵家畔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赵家畔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14年撤销党山村村…[详细] |
陈兴庄村 | ~222 | 村庄 | 唐开元年间(714-741)陈姓在青龙沟前段山顶部建村,取兴旺发达之意,故名。1958年建陈兴庄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陈兴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详细] |
陈崖窑村 | ~223 | 村庄 | 唐大历年间(前766~前779)陈姓在靠山崖部挖土窑居住,故取村名“陈崖窑”。1958年建陈崖窑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陈崖窑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详细] |
郭兴庄村 | ~230 | 村庄 | 清雍正年间(1723~1735)郭姓在此建村,取兴旺发达之意,故名。1982年从苏家墕大队划出新建郭兴庄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郭兴庄村村民委员…[详细] |
寨坬村 | ~231 | 村庄 | 唐会昌年间(841~846)在有古寨子的山坬建村,故名。1958年建寨坬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寨坬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14年撤销林家山…[详细] |
刘山村 | ~232 | 镇中心区 | 明万成年间(1573~1588)刘姓建村于此处山上,取村名“刘家山”,后传叫中简称“刘山”。1958年建刘山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刘山村村民委…[详细] |
石窑村 | ~233 | 村庄 |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叶姓在此修建窑洞居住,故取村名“石窑上”,后简称“石窑”。1958年建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石窑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马家梁村 | ~235 | 村庄 | 清顺治年间(1644~1661)马姓在此山梁处建村,故名。1958年建马家梁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马家梁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14年撤销…[详细] |
持家峁村 | ~236 | 村庄 | 明崇祯年间此地为程姓所有,人称“程家峁”。清乾隆年间(1628~1644)叶姓在此山峁处建村,以原地名得村名。后传叫中以谐音称“持家峁”。1958年建…[详细] |
石窑坪村 | ~238 | 村庄 | 清顺治年间(1644~1661)村人在此平塌地建石窑定居,取村名“石窑坪”。1958年建石窑坪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石窑坪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详细] |
设家沟村 | ~240 | 村庄 | 相传在明朝中叶,怀远堡武官在此设围打猎,后在此设家建村居住,故名。1958年建设家沟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设家沟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1…[详细] |
新庄则村 | ~244 | 村庄 |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原刘老庄驻地村民在此地新建村庄,故得村名“新庄则”。1958年建新庄则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新庄则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寇寨则村 | ~246 | 村庄 |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寇姓居住建村,因此地小山上筑有寨子,取村名“寇寨则”。1958年建寇寨则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寇寨则村村民委员…[详细] |
尹家庄村 | ~247 | 村庄 |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尹姓在此处建村,故名。1958年建尹家庄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尹家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14年撤销青草…[详细] |
向阳山村 | ~250 | 村庄 | 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建村,以山上有大王庙一座,故名“大王山庙”,后改名为向阳山。1958年建大王庙山大队。1962年更名为向阳山大队,…[详细] |
王寨村 | ~254 | 村庄 | 清顺治年间(1644~1661)王姓在古寨子侧建村,取村名“王寨”。1958年建王寨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王寨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14…[详细] |
旋水湾村 | ~256 | 村庄 | 元大德年间(1297~1307)建村,由于受地形影响,水流至此河湾处打漩,故得村名“漩水湾”。后演变为“旋水湾”。以地形及自然现象得村名。1958年建…[详细] |
埝则湾村 | ~259 | 村庄 |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在此地山湾处建村,得村名“面子湾”。1912年为防洪水保护农田在沟修筑埝子,改村名“埝则湾”。1958年建埝则湾大队,…[详细] |
井道峁村 | ~261 | 村庄 |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建村。因此地山腰部有一口水井,居民为取水方便,筑道取水,故得名“井道峁”。1958年建井道峁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详细] |
芦家沟村 | ~264 | 村庄 | 清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芦姓在此地山沟处建村,以姓氏及地形得村名“芦家沟”。1958年建芦家沟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芦家沟村村民委…[详细] |
地名由来:
唐初在此处河湾建村,因产小盐而得名盐湾,为区别于镇川盐湾后更名上盐湾。
基本介绍:
2015年,撤销清泉镇,并入上盐湾镇,镇名上盐湾镇,镇政府驻地为上盐湾村,原清泉镇政府驻地设上盐湾镇清泉办事处
上盐湾镇位于榆林城南52公里处的无定河中游东岸,全镇97平方公里,13600人,总耕地面积4.8万亩,其中水浇地1万亩。32个行政村有15个村属川道地,17个村属纯山区,是典型的半川半山区。
上盐湾镇交通十分便利,210国道穿境而过,32个村全部能通车。输电线路纵横交错,贯通所有行政村。通信设施也较为发达。上盐湾几届领导,艰苦创业,不懈努力,基本改变了过去那种贫穷、落后的面貌,尤其以马万荣为-、刘海江为镇长的现任党委一班人,立足镇情,面对发展的新形势,带领全镇人民,群策群
文化旅游:
马山佛殿庙石窟,位于上盐湾镇马山村东北侧的石庙山西南壁上,东临小井沟,相对高度约50米。石庙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西临沟,南临川道,山体基岩裸露,顶部薄土覆盖,平面呈长条形。石窟坐落在山体
历史沿革:
1946年10月12日,上盐湾解放,设盐湾区公署。
1953年8月,改设榆林县人民政府第三区公所。
1958年9月,成立公社,12月划归米脂县。
1961年9月,复归榆林县,辖30个生产大队。
1984年7月,改设上盐湾乡,辖32个行政村。
1997年11月,改乡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