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张村镇 | 隶属:陕州区 |
区划代码:411203102 | 代码前6位:41120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M |
长途区号:0398 | 邮政编码:472000 |
辖区面积:约18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万人 |
人口密度:约16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1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张二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据贠氏始祖碑文记载:贠姓从河北沧州迁此。明末,人丁兴旺,村域扩大,曾为陕原大村,黄河金三角地区重要的商贸交易之地。山西、陕西、河南于此建立三省商务会馆…[详细] |
张一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据贠氏始祖碑文记载:贠姓从河北沧州迁此。明末,人丁兴旺,村域扩大,曾为陕原大村,黄河金三角地区重要的商贸交易之地。山西、陕西、河南于此建立三省商务会馆…[详细] |
张三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据贠氏始祖碑文记载:贠姓从河北沧州迁此。明末,人丁兴旺,村域扩大,曾为陕原大村,黄河金三角地区重要的商贸交易之地。山西、陕西、河南于此建立三省商务会馆…[详细] |
张四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据贠氏始祖碑文记载:贠姓从河北沧州迁此。明末,人丁兴旺,村域扩大,曾为陕原大村,黄河金三角地区重要的商贸交易之地。山西、陕西、河南于此建立三省商务会馆…[详细] |
后关村 | ~205 | 村庄 | 清初,该地高姓始祖从本县官庄迁徙此地,因地处迎祥桥之南,地处咽喉,时称关隘,且地处土庙后方,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后…[详细] |
前关村 | ~206 | 村庄 | 据该地侯姓家谱记载,清初建居,因地处迎祥桥南,土庙之前,时称关隘,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前关大队,属张村公社。198…[详细] |
人马村 | ~207 | 村庄 | 传明崇祯年间,一支长矛兵于此鏖战,后解甲归田,形成聚落,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人马大队,属张村公社。1984年社改乡…[详细] |
西阳村 | ~208 | 村庄 | 该地原处背阴坡地,阳光不足,日照时间多在下午,遂称夕阳。后地址发展到坡上平地,改“夕”为“西”,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详细] |
凡村村 | ~209 | 村庄 | 传张姓初居村东一槽地,因出行困难,得名难过槽。后迁居平地,更名翻过。后演“翻”为“樊”,称樊村,又演“樊”为“凡”,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详细] |
辛庄村 | ~210 | 村庄 | 传辛姓始祖初居于该地南高地旁边,得名辛家崖。后辛氏衰,薛姓清初迁此,人丁兴旺,地址北移,改称辛庄。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辛…[详细] |
庙上村 | ~211 | 村庄 | 该地北原有山神庙,地处庙南,以南为上,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庙上大队,属张村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改称庙上村民委…[详细] |
沟东村 | ~212 | 村庄 | 该地原与太阳为同一居民点,因西、北两面经流水冲刷,形成沟壑,将该地分割为二处,该地位处沟之东,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详细] |
水淆村 | ~213 | 村庄 | 原名水坳,因地势较低,井浅水旺得名。后演“坳”为“淆”,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水淆大队,属张村公社。1984年社改乡…[详细] |
陈村村 | ~214 | 村庄 | 该地建于宋末元初,吉姓始居,得名吉家庄。清代,该地出了地方名人陈雪奎,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陈村大队,属张村公社。1…[详细] |
赵村村 | ~215 | 村庄 | 明末,赵姓人家初居此地,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赵村大队,属张村公社。1984年社改乡,大队改称赵村村民委员会,属西张…[详细] |
石原村 | ~216 | 村庄 | 明末,卫姓人家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居此地,取水源丰富之意,得名湿原。由于地层变化,水从沟底流出,该地失湿意,改“湿”为“石”,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详细] |
南原村 | ~217 | 村庄 | 该地原名沟南,因地处深沟之南得名。后因与菜园乡沟南大队重名,且地处开阔平地,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沟南大队,属张村公…[详细] |
东窑院村 | ~218 | 村庄 | 居民多居土窑院,地处西窑院之东,故称。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窑院大队,属张村公社。1982年因与大延洼公社窑院大队重名,经…[详细] |
坡头村 | ~219 | 村庄 | 因该地位于三个农村居民点处大坡之上,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坡头大队,属张村公社。1984年社改乡,大队改称坡头村民委…[详细] |
窑店村 | ~220 | 村庄 | 该地为交通要道,居民在窑洞开店经商,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窑店大队,属张村公社。1984年社改乡,大队改称窑店村民委…[详细] |
反上村 | ~221 | 村庄 | 传西汉末年,王莽赶刘秀至此将要撵上,此举为犯上,取谐音,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反上大队,属张村公社。1984年社改乡…[详细] |
寺下村 | ~222 | 村庄 | 地处原铁佛寺之下,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寺下大队,属张村公社。1975年大队迁驻桑树洼。1984年社改乡,大队改称寺…[详细] |
涧西村 | ~223 | 村庄 | 地处涧里水库西边,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属大营公社涧里大队。1976年从涧里大队划出,设涧西大队,属张村公社。1984…[详细] |
涧里村 | ~224 | 村庄 | 地处涧河上游,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涧里大队,属张村公社。1984年社改乡,大队改称涧里村民委员会,属西张村乡。19…[详细] |
庙洼村 | ~225 | 村庄 | 该地原有三座小庙,地处洼地,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庙洼大队,属张村公社。1984年社改乡,大队改称庙洼村民委员会,属…[详细] |
白草湾村 | ~226 | 村庄 | 地处山岭,周边多生白草,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白草湾大队,属张村公社。1984年社改乡,大队改称白草湾村民委员会,属…[详细] |
宜村村 | ~227 | 村庄 | 谷姓初居于此,取“谷得泥而生”之意,得名泥村。后以其位于四邻诸村中心,取适宜之意,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宜村大队,属…[详细] |
丰阳村 | ~228 | 村庄 | 该地始建于明末清初,民舍座落向阳,遂称向阳。后因重名,取连年丰收之意,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南阳大队,属张村公社。1…[详细] |
窑头村 | ~229 | 村庄 | 据该地曹氏家谱载: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省洪洞县迁至陕之南原窑头。建居时,居民首选窑洞居住,头即首,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详细] |
人马寨村 | ~230 | 村庄 | 该地于人马相邻。明末,战乱频繁,盗匪四起,居民沿村筑起寨墙防匪,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人马寨大队,属张村公社。196…[详细] |
王村村 | ~231 | 村庄 | 据载,明万历年间即称王村。该地古老,为原上诸村之宗,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王村大队,属张村公社。1961年属王村公社…[详细] |
营前村 | ~232 | 村庄 | 该地从前有一庙堂,庙前松树参天,得地名松树堂。明末清初,有军队在丁管营驻扎,地处军营前面,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营前…[详细] |
太阳村 | ~233 | 村庄 | 传昔有一地方官吏率众前往宫前明山寺祈雨,途经此地,村民宰羊待客,取地名“待羊”。后因名不佳,即以霍姓始祖霍太之名中“太”字替“待”,以“阳”代“羊”,…[详细] |
东阳村 | ~234 | 村庄 | 该地始祖明末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居于西高东低之斜坡,取名仄坡。后因地名不佳,以其位处太阳之东,于光绪三年(1877)改名东阳,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详细] |
南沟村 | ~235 | 村庄 | 明末,任姓从陕州城水牛坡迁此建居,因南边有沟,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南沟大队,属张村公社。1961年属王村公社。19…[详细] |
东沟村 | ~236 | 村庄 | 明末,王姓由陕州城东街迁居此地,地处宜村东沟坡,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东沟大队,属张村公社。1961年属王村公社。1…[详细] |
西沟村 | ~237 | 村庄 | 杨姓于明末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因位处东沟之西,近临火烧阳沟,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西沟大队,属张村公社。1961年属…[详细] |
五花岭村 | ~238 | 村庄 | 地处火烧阳沟边沿,有凸出沟壑呈环形似花瓣,北有五岭,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五花岭大队,属张村公社。1961年属王村公…[详细] |
小安头村 | ~239 | 村庄 | 据村碑载,建居于明万历年间,该地东有尼姑庵,南有寺院。庵、寺位于该地前头,遂称庵寺头。后改称安头。因小于大安头,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58年设小…[详细] |
大安头村 | ~240 | 村庄 | 传该地东有尼姑庵,南有寺院。庵、寺均位于该地前头,得庵寺头村名。1912年取吉祥之意,易名安头村。因村大,划出小安头,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详细] |
丁管营村 | ~241 | 村庄 | 明末清初,一丁姓将领在此安营驻兵,后成聚落,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丁管营大队,属张村公社。1961年归王村公社。19…[详细] |
地名由来:
据贠氏始祖碑文记载:贠姓从河北沧州迁此。明末,人丁兴旺,村域扩大,曾为陕原大村,黄河金三角地带重要的商贸交易之地。山西、陕西、河南于此建三省商务会馆,商品吞吐量大,由此得村名。另说以张姓始居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西张村镇被认定为2022-2024年度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澄泥砚、捶草印花非遗项目)。
2022年3月,西张村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西张村镇位列第624名。
2016年12月,西张村镇上榜第四批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2014年7月,西张村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西张村镇位于陕县南部,距三门峡市20公里,东接菜园乡,西连张汴乡,北邻宜村乡,南与洛宁县上戈乡交界。总面积186平方公里。有简易公路经宜村乡通三门峡市。 该乡因乡政府驻张村而得名。据传,该村因最早的住户为张姓,故名张村。1982年地名普查时,因与渑池县张村公社重名,改名西张村公社。民国时期,曾称张村镇。1949年设张村区;1958年建张村人民公社;1961年又改为张村区,下辖人马、庙洼、东沟、水淆、坡头、张村6个公社;1962年撤区再称张村公社,并划出王村公社;1965年王村公社又并入;1971年划出宜村公社;1984年初改社为乡,辖26个行政村,94个自然村。1985年,张村乡人口6800户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称张村镇,属陕县第三区。
1949年设张村区。
1958年成立张村公社。
1962年改为张村区,同年7月复称张村公社,并析设王村公社。
1965年王村公社并入。
1971年析设宜村公社。
1982年因与渑池县张村公社重名,以其位于洛阳地区西部而更名为西张村公社。
1984年改设西张村乡。
1996年改置西张村镇。
2005年宜村乡并入西张村镇。
2015年撤销陕县,设立陕州区,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