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菜园乡 | 隶属:陕州区 |
区划代码:411203203 | 代码前6位:41120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豫M |
长途区号:0398 | 邮政编码:472000 |
辖区面积:约9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1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4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菜元村 | ~200 | 乡中心区 | 村位处南崤道必经之路,古安阳溪、塔水交汇之地,水源条件得天独厚,滩地种菜居多,故名菜园。又一说,相秦代大将甘冒统兵伐韩,在此扎营,沿河百姓多种蔬菜供给…[详细] |
北湾村 | ~202 | 乡中心区 | 原名大柳树村,因村中有棵大柳树得名。后因柳树枯死,青龙涧支流安阳溪在此成湾,村处北岸,易名北湾。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北湾…[详细] |
南湾村 | ~203 | 村庄 | 清代中期,居民从大柳树村迁居青龙涧河湾南岸,故名南湾。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南湾大队,属菜园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大队…[详细] |
南县村 | ~204 | 村庄 | 崤陵古道分南北二道,村处南崤道所经,隋、唐曾设县治,故名南县。据民国版《陕县志》载:“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崤县,即南县。隋大业三年(607)废,…[详细] |
交林村 | ~205 | 村庄 | 传古时该地园林成网,从韩家沟流出的溪水可浇百亩园林,故称浇林。后演写为交林。又一说,古时绿林豪强,各称霸一方。此处为界,故名交林。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详细] |
石门村 | ~206 | 村庄 | 明末建村。据民国版《陕县志》记载:石门古称石坞。坞即四面高,中间低凹的地方。又称硖石坞,即古南县硖石坞。地处石门之南,故名。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详细] |
双庙河村 | ~207 | 村庄 | 村南临小河,水侧原有火神庙、菩萨庙两座,故名。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双庙河大队,属菜园公社。1961年属草店公社。1962…[详细] |
卫家庄村 | ~208 | 村庄 | 卫姓早年初居此地,故名。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卫家庄大队,属菜园公社。1961年属草店公社。1962年归菜园公社。1984…[详细] |
草店村 | ~209 | 村庄 | 村为南崤道所经,旧时村中设有店房,均为茅草搭建,故名草店。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草店大队,属菜园公社,同年迁驻上店。196…[详细] |
雁翎关村 | ~210 | 村庄 | 雁翎关,为古代南崤道必经关隘,历史名关,即《左传》崤之南陵所在地。潘姓清代从本乡南阳村迁此,因村靠雁翎关口而得名。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详细] |
刁家村 | ~211 | 村庄 | 刁姓人家初居建村,故名。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刁家大队,属菜园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改称刁家村民委员会,属菜园乡管辖至…[详细] |
官村村 | ~212 | 村庄 | 传古时出一官吏,姓名、朝代无考。为纪念其人,得名官村。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官村大队,属菜园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改称…[详细] |
桃王村 | ~213 | 村庄 | 传该地盛产桃子,唐明皇取桃品尝,封为桃中之王,由此得名。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桃王大队,属菜园公社。1961年属中庄公社。…[详细] |
中庄村 | ~214 | 村庄 | 因位处过村、官村之间,且居塔水中游,故名。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中庄大队,属菜园公社。1961年归中庄公社。1962年属菜…[详细] |
过村村 | ~215 | 村庄 | 据杨姓家谱记:元代,杨姓始祖居住河西窑村,今村西0.5千米处山坡。明末从河西迁至河东,因涉水过河,得名过村。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详细] |
赵原村 | ~216 | 村庄 | 村处小原,明末赵姓人家始居,故名赵原。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赵原大队,属菜园公社。1961年归下庄公社。1962年属菜园公…[详细] |
下庄村 | ~217 | 村庄 | 明末,张姓始祖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居此地,取千古遗风,仁义为本寓意,称古仁村。后北迁,因村处上窑之下,取名下庄。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详细] |
上窑村 | ~218 | 村庄 | 据张姓家谱载:张始祖讳刚于明末清初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居于此,村称古仁村。后因居民多住窑洞,且位下庄村之上,遂易名上窑。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详细] |
东寨村 | ~219 | 村庄 | 村西原有土寨,村处寨东,故名。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东寨大队,属菜园公社。1961年属下庄公社。1962年属菜园公社。19…[详细] |
沟南村 | ~220 | 村庄 | 村北有大沟,名曰桥沟,村处沟南,由此得名。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沟南大队,属菜园公社。1960年划出芬沟另立大队,仍设沟南…[详细] |
芬沟村 | ~221 | 村庄 | 村处山沟,原为芬姓人家居住,故名。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9年属菜园公社沟南大队。1960年由沟南大队划出,设芬沟大队,属菜园公社…[详细] |
东凡村 | ~222 | 村庄 | 村所处之原,乃陕州著名古原,古称莘野原、莘原,位处张村原之东。民国版《陕县志》载,陕县高原,陕原最大,莘原次之。由《左传》:“有神降于莘”得莘原之名。…[详细] |
田家庄村 | ~223 | 村庄 | 明代实行军屯制,村属田家所屯,故名田家庄。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田家庄大队,属菜园公社。1961年归东凡公社。1965年又…[详细] |
杜村村 | ~224 | 村庄 | 原名渡村。相传古时村处湖边,居民靠摆渡为生,由此得名。后有杜姓人家迁居于此,改称杜村。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杜村大队,属菜…[详细] |
西凡村 | ~225 | 村庄 | 村原名西樊,近代演称为西凡,因位于东凡之西得名。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西凡大队,属菜园公社。1961年归东凡公社。1965…[详细] |
南阳村 | ~226 | 村庄 | 据水氏家谱序:“避金乱由关中迁徙而来”。安阳溪之北古有安阳城,城旁所处之原称安阳原,亦称莘野原。地处安阳原之南,故称南阳。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详细] |
北阳村 | ~227 | 村庄 | 村处古安阳原北端,故名北阳。又分大、小北阳,大,称大北阳。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北阳大队,属菜园公社。1961年为东凡公社…[详细] |
坳渠村 | ~228 | 村庄 | 地处涧河旁坳地,田间渠道成网,故名。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坳渠大队,属菜园公社。1961年为东凡公社所辖。1965年又属菜…[详细] |
杠庙村 | ~229 | 村庄 | 村原有古庙,庙前有橿树,后演“橿”为“杠”,故名杠庙。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杠庙大队,属菜园公社。1961年归东凡公社。1…[详细] |
崔家村 | ~230 | 村庄 | 村始祖崔姓早年初居于此,故名。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崔家大队,属菜园公社。1961年为东凡公社所辖。1965年又改属菜园公…[详细] |
东梁村 | ~231 | 村庄 | 村处古安阳原东部,曾称东阳。村东有宏福寺,后寺院被毁,村居山梁之上,易名东梁,沿用至今。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东梁大队,属…[详细] |
桥洼村 | ~232 | 村庄 | 村处凹地,村前山沟原有桥,故名桥凹。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属菜园公社东梁大队。1961年属东凡公社东梁大队。1965年属菜园…[详细] |
后架河村 | ~233 | 村庄 | 贾姓于明崇祯年间居此,得名贾河。后演“贾”为“架”,又因人口繁增,分居两地,地处前架河之后,故名。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属菜…[详细] |
连家洼村 | ~234 | 村庄 | 村处山洼,近连邻村,故名。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菜园区。1958年设连家洼大队,属菜园公社。1961年属东凡公社。1965年又属菜园公社。19…[详细] |
地名由来:
菜园地名含义有二:一说该地处南崤道必经之路,安阳溪、塔水交汇之地,水源条件丰4厚,滩地种菜居多,故名菜园。又说,秦军大将甘冒统兵伐韩,在此扎营,沿河百姓多种蔬菜供给军用,由此得名。
荣誉排行:
2020年5月,菜园乡被确定为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基本介绍:
菜园乡位于陕县中部,距三门峡市14公里,东接东凡乡,南与店子、宫前2乡隔山为邻,西接宜村乡、张汴乡,北与三门峡市交口乡搭界。总面积为96平方公里。三门峡至洛宁公路从境内通过。 该乡因乡政府驻菜园(村),故名菜园乡。菜园以其所产白菜梗细脆嫩而得名。民国时期,称菜园镇;1949年置菜园区;1958年建菜园人民公社;1961年又设菜园区,辖菜园、中庄、下庄、雁翎、东凡5个公社;1962年撤菜园区,改称菜园公社,划出东凡公社;1965年东凡又并入菜园公社;1975年再划出东凡公社;1984年初,菜园公社改为菜园乡,下辖21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有4688户,20622人。 该乡土地、丘陵、河川相间,
文化旅游:
田家庄村传统民居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菜园乡田家庄村。年代为明、清。田家庄村传统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田家庄历史悠久,明朝时曾出过四个进士和不少官员。村中心有一座赵氏祠堂,是赵姓族人的
夏后皋墓位于陕县东南雁翎关关口北,三(门峡)洛(宁)公路东侧的高埠之上,距三门峡市约28公里。其墓呈圆丘形,高约1.5米,周长约30米。古树苍苍,草木茂盛,庄严肃穆。《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载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陕县第四区,称菜园镇。
1949年设菜园区。
1958年成立菜园公社。
1961年县、市分治,改为菜园区,有菜园、中庄、下庄、雁翎、东凡5个公社。
1962年撤销菜园区,改称菜园公社,同时析设东凡公社。
1965年东凡公社并入。
1975年又析出东凡公社。
1984年改设菜园乡。
2005年东凡乡并入菜园乡。
2015年撤销陕县,设立陕州区,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