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应县 > 金城镇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金城镇

[移动版]
地名:金城镇隶属应县
区划代码:140622100代码前6位:140622
行政区域:山西省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晋F
长途区号:0349 邮政编码:036000
辖区面积:约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67万人
下辖地区:9个社区、22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东关社区~001镇中心区
1948年5月称民胜街,1955年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1957年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城关公社为东关生产大队;1966-197…[详细]
东南角社区~002镇中心区
1955年建立东南角农村生产合作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生产大队;1966年-1976年改为东南角革命委员会;…[详细]
塔前街社区~003镇中心区
因其位于应县木塔附近,故名。建于2005年,沿用至今。…[详细]
西关社区~004镇中心区
因该地位于县城西,原设城门,故名西关。1955年建立西关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至1957年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生产大队;…[详细]
西南角社区~005镇中心区
位于应县县城西南部,故名。建于2005年,沿用至今。…[详细]
东城社区~006镇中心区
因其位于金城镇城东,故名。2005年建立,沿用至今。…[详细]
西城社区~008镇中心区
因其位于金城镇城西,故名。2005年建立,命名以来,沿用至今。…[详细]
南城社区~009镇中心区
位于应县县城南部,故名。建于2005年,沿用至今。…[详细]
应山路社区~010镇中心区
位于应县县城南部,紧邻应县至山阴线,故名。建于2005年,沿用至今。…[详细]
东关村~200镇乡结合区
因为应县城墙东部,称东关。1948年5月称民胜街,1955年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1957年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城关公社为东关…[详细]
东南角村~201镇乡结合区
因其位于县城东南部,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角村而命名。1948年5月称民丰街,属应县十区;1955年建立民丰街农村生产合作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详细]
东北角村~202镇乡结合区
因居县城内东北角而得名,1948年初曾命名振华街,1958年恢复,仍称东北角,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北角村而命名。1955年建立振华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详细]
西关村~203镇乡结合区
因其位于县城之西,村民委员会驻地西关村而命名。1948年5月曾名永安街,原城关区(十区),1955年建立西关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至1957年转为高…[详细]
西南角村~204镇乡结合区
因其位于金城镇的西南角而得名。1948年5月名益民街,1958年恢复原名;1955年成立西南角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1957年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详细]
西北角村~205镇乡结合区
因居县城西北角而得名,1948年5月曾命名民安街,1958年后又恢复原名,村民委员会驻地西北角村而命名。1955年建立永安街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详细]
六里庄村~206村庄
该村建于1936年,当时为县警察局康警佐的种菜园子,因住宅周围有板墙围绕,故名“大圐圙”,1980年10月,地名普查中,因与义井公社大圐圙大队重名,按…[详细]
苏寨村~207村庄
因姓氏得名苏家寨,简称苏寨,村民委员会驻地苏寨村而命名。1949-1952年属十区,1953-1955年属城关乡,1956-1958年属魏庄乡,195…[详细]
五里寨村~208村庄
因距县城2.5千米得名五里寨,村民委员会驻地五里寨村而命名。清雍正《应州志》载有五里寨,属镇西厢;1948-1953年属应县十区;1955年成立五里寨…[详细]
范寨村~209村庄
因范姓氏得名,古时为防外患,曾筑堡寨古寨墙尚残存,村民委员会驻地范寨村而命名。清雍正《应州志》载有范家店,属义井里;1948-1953年属应县五区;1…[详细]
吴庄村~210村庄
因姓氏得名吴家庄,简称吴庄,村民委员会驻地吴庄村而命名。清雍正《应州志》载有吴家庄,属朱家里;1948-1953年属应县十区;1955年成立吴庄农业生…[详细]
东朱庄村~211村庄
因姓氏得名,原称朱家庄,为与西家庄区别,起名东朱庄,村民委员会驻地东朱庄村而命名。1993年属胡寨乡,1955年建立东朱庄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转…[详细]
西朱庄村~212村庄
因姓氏得名,原称朱家庄,为与东家庄区别,起名西朱庄,村民委员会驻地西朱庄村而命名。1955年建立西朱庄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寇寨乡;1956年转为西朱庄高级…[详细]
城西铺村~213镇乡结合区
因其位于城西,明清历设邮舍,称“铺”,村民委员会驻地城西铺村而命名。清雍正《应州志》载有城西铺,属镇西厢;1948-1953年属应县十区;1955年成…[详细]
胡寨村~214村庄
因姓氏得名胡家寨,简称胡寨,村民委员会驻地胡寨村而命名。清雍正《应州志》载有胡家寨,属义井里;1948-1953年属应县九区;1954年曾设胡寨乡,为…[详细]
寇寨村~215村庄
因姓氏得名,元代已有,记载在佛宫寺经柱上,村民委员会驻地寇寨村而命名。1954年设寇寨乡,为乡政府驻地,1955年建立寇寨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1…[详细]
南杨庄村~218村庄
因姓氏得名,原名杨庄,又名小杨庄,因与义井乡杨庄重名,1983年此村更名为南杨庄。1948-1953年属应县九区。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详细]
小穗稔村~219村庄
因意原名岁稔,有岁岁丰收之意。与大穗稔对应,因较小,故名。村民委员会驻地小穗稔村而命名。1955年建立小穗稔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转为小穗稔高级农…[详细]
三里寨村~221镇乡结合区
始建于清代,最初系县城头道巷高姓财主的种地庄园,也叫南庄,以后后代在此落居,因据城1.5千米,取名“三里寨”,村民委员会驻地三里寨村而命名。1955年…[详细]
席家堡村~222村庄
因姓氏得名。原名“夕家堡”,据明《应州志》和元代宝宫寺(佛宫寺)八棱经柱均为“夕家堡”,清雍正四年《应州志》已改写作“席家堡”,村民委员会驻地席家堡村…[详细]
龙泉村~223村庄
距传早年村东南有股泉水,水苦涩,人称“灰泉子”,村亦名灰泉子。同治十年,曾倡导更名“辉泉”,未果。后村中打出一眼好井,水质甘冽,城中官吏富豪,争相沽饮…[详细]
八里坡村~224镇乡结合区
因村东有一黄土坡,且距城4千米,村民委员会驻地八里坡村而命名。1948-1953年属应县十区;1955年成立八里坡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1957年…[详细]

地名由来:

应州古城始建于唐朝乾符年间,大同军节度使李国昌所筑。传说李国昌的儿子李克用生时,住宅旁边的井里飞出金凤凰,故将所筑的城池叫金凤城。后在此设县,取名金城。

李国昌(?-887年)本名 朱邪赤心,字德兴,唐朝末年沙陀部首领, 朱邪铁勒后代、朱邪执宜之子,袭父职为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朔州刺史。大中年间,以战功迁蔚州刺史、云州守提使。咸通十年,任太原行营招讨、沙陀三部部落军使,镇压庞…… 李国昌详细信息++

李克用(公元856年—908年),生前称晋王,其子李存勖建后唐时,追尊为后唐太祖。性格勇猛急躁。唐末将领。沙陀部人。别号“李鸦儿”。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赐姓名李国昌,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兵镇压庞勋起义,常冲锋陷阵,军…… 李克用详细信息++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基本介绍:

应县金城镇位于雁门关外大同盆地南端举世闻名的应县木塔脚下,地处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辽金文化的发源地。大石、应凉、朔蔚三条主干公路线穿越境内。本镇南接世界佛教圣地五台山,东临北岳恒山悬空寺,北连大同煤海云岗石窟,西临全国最大的平朔露天煤矿,加之近年来,应县新建了与木塔相匹配的辽代一条街、广场和塔林公园,形成了一条高楼林立、花草香郁、景色别致、气候易人的靓丽风景线,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著名的旅游圣地之一。

金城镇辖25个行政村,一个居民办事处,9个社区,总人口4.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非农业人口2.5万人。

全镇境内地势平坦,土地广阔,是应县工、商、贸的集散地,也是应县粮食

+查看详细金城镇概况>>

文化旅游:

席家堡关帝庙

席家堡关帝庙位于应县金城镇席家堡村中,年代为清代。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席家堡关帝庙被公布为朔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盈仓

广盈仓位于应县金城镇西关村内,年代为明代、清代。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广盈仓被公布为朔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49年为应县十区;1950年属应县八区;1953年属城关镇;1958年设城关公社;1962年改设应州公社;1966年复设城关公社;1973年设城关镇公社;1985年改设城关镇;2001年1月撤乡并镇时,更名为金城镇。


还有3个地名与金城镇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