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青木关镇 | 隶属:沙坪坝区 |
区划代码:500106104 | 代码前6位:500106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渝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0000 |
辖区面积:约32.2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5万人 |
人口密度:约77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5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青云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青云街”于1995年建成,“青”指青木关,取“青云直上,兴旺繁荣”之意,故名。2001月11月成立青云街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新青路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解放前青木关城镇内只有一条大路,新中国成立后新修建了一条道路(319国道),故名。2001年12月成立新青路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管家桥村 | ~200 | 村庄 | 清末,有一管姓地主出资修建了一座小桥,地以桥名得名管家桥。1995年成立管家桥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石碾桥村 | ~201 | 村庄 | 此地原有一条大路,因过往的人较多,经常踩踏而成石槽状似石碾,得名石碾桥。原为巴县水井村(新龙塆村)、石花村、青村、石门村,1995年划…[详细] |
青木湖村 | ~202 | 镇中心区 | 此地附近有一湖泊,历称青木湖。原为巴县长岗村、三丘村、棕树村,1995年划归沙坪坝区后合并成立青木湖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四楞碑村 | ~203 | 村庄 | 此地原立有一块2米高的碑,呈长方体,长久矗立在此,且碑身有4个楞字,得名四楞碑。原隶属巴县,曾名四楞村、大鹿池村,1995年划归沙坪坝区后更名为四楞碑…[详细] |
关口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因地处两山间的隘口,古时是重庆通往成都的要道,得名关口。原为巴县柿子村、高坪村、联庆村,1995年划归沙坪坝区后三个村合为关口村,设立关口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地名由来:
青木关镇因境内有两山形成险要的隘口,为纪念一位少年斩蟒救母之举而得名亲母关,后青木关镇因境内山林葱绿,“亲母”与“青木”读音相近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青木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青木关镇因为两山形成险要的隘口,山林葱绿而得名。
青木关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以温暖湿润天气为主,雨量充沛,雨热同步,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5℃,无霜期360天,年降雨量1100—1300mm。最高海拔高度669米,最低海拔高度195米,平均海拔高度225米。
青木关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西北部,地处缙云山脉和梁滩河之间的槽谷地带,多系浅丘平坝,幅员面积32.27平方千米,有耕地850公顷,林地1450公顷。
镇政府驻地在319国道2639千米+300米处,距沙坪坝区政府驻地33千米,距璧山县政府驻地14千米,距北碚区政府驻地22千米,距北
历史沿革: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建青木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称青木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复为青木乡。
1951年2月,划归北碚。
1953年4月,复归巴县,原璧山县青木乡划归北培后改名关口乡,于同月一并划归巴县;同年6月,划青木、关口乡场镇部分建青木关镇。
1954年3月,关口乡并入青木乡。
1958年9月,青木关镇与青木乡合并建青木公社。
1959年2月,改为青木管理区;同年5月,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