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回龙坝镇 | 隶属:沙坪坝区 |
区划代码:500106106 | 代码前6位:500106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渝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0000 |
辖区面积:约39.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5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回龙坝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相传清代有陈姓祖孙二人先后任翰林学士回乡在此坝置宅,取吉祥意“回龙”,得名回龙坝。原隶属巴县管辖,1964年12月25日成立回龙坝社区居民委员会,19…[详细] |
聚龙城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聚龙城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大桥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此地原有一座桥,较高较长,名大桥,地以桥名。原为巴县管辖,名大桥村公社(后改岩口村),1994年更名为大桥村村民委员会。1995年划归沙坪坝区。…[详细] |
大水沟村 | ~201 | 村庄 | 此地原有一条比较大的水沟,常年流水不断,得名大水沟。原为巴县管辖,1952年设大水村,1958年改为大水大队,1981年改名大水沟大队,1982年更名…[详细] |
梁滩桥村 | ~202 | 村庄 | 因此地附近有梁滩河,后修建了梁滩河大桥,得名梁滩桥。原隶属巴县回龙坝镇,1976年成立梁滩桥村,1982年设村民委员会,1995年1月回龙坝镇划归沙坪…[详细] |
真武山村 | ~203 | 村庄 | 此地山中曾有一庙,内供真武祖师神像,名真武庙,后此地得名真武山。原为巴县回龙坝镇管辖,1951年设马安村,1958年改为马安大队,1981年改为真武山…[详细] |
保农村 | ~204 | 村庄 | 解放初期,成立人民公社后因此地有个保农岗,取“保护农村利益”之意,得名保农村。原为巴县保农乡保农村,1982年设村民委员会,1993年回龙坝乡与三桥、…[详细] |
回龙坝村 | ~205 | 村庄 | 回龙坝村位于回龙坝镇北部,东依中梁山脉,西傍梁滩河,村域面积5.6平方公里。村域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达60%,是远近…[详细] |
五云山村 | ~206 | 村庄 | 相传,明末有五云僧人到此山建庙名五云寺,僧死后葬此山,得名五云山。原为五云村、石壁村,1995年划归沙坪坝区后合并设立五云山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四龙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因此地原形似四条龙,得名四龙。2008年沙坪坝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四龙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西溪桥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因此地有条河,河水由西向东流入梁滩河,俗称西溪河。1952年设西溪村,1958年为西溪大队,1982年复名西溪村并设村民委员会。1995年1月划归沙坪…[详细] |
青龙庙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青龙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地名由来:
回龙坝镇因相传清初,有陈姓人家住境内,祖孙二人先后任翰林学士,回乡后在平坝上置产建宅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3年2月,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认定回龙坝镇为2022年重庆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主导产品:(生态休闲农业(特色蔬果))。
基本介绍:
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位于沙坪坝主城区西部29公里,东依中梁山脉,南与土主镇相邻,西傍梁滩河畔,北与北碚区歇马镇接壤。镇内襄渝铁路横穿而过,团歇路、凤回路、社社通公路建设构筑了庞大的交通网络,水电等基础设施完备,闭路电视覆盖率达100%,程控电话全面开通;全镇幅员面积39.1平方公里,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99个合作社,常住人口8740户,277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27人,场镇常住人口1万余人,暂住人口2万余人,(镇内人口5万余人)。镇内信用社、卫生院、供电所、派出所、变电站、中小学等社会单位常住本镇。1997年,回龙坝镇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纺织专业镇”称号,全镇现有纺织企业600余家
历史沿革: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建兴隆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兴隆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复为兴隆乡。
1951年2月,划归北碚,后划部分辖区建中梁乡。
1953年4月,兴隆乡复归巴县;同年6月,划部分辖区建三桥、保农乡。
1954年4月、1956年1月,保农、三桥2乡先后并入。
1958年9月,改建兴隆公社,中梁乡并入。
1959年2月,为兴隆管理区;同年5月,析部分辖区设中梁管理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