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万古镇 | 隶属:大足区 |
区划代码:500111111 | 代码前6位:500111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渝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2360 |
辖区面积:约66.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2万人 |
人口密度:约78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石香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因境内有一个石头凿的香炉而得名。原为万古的两个保;1954年划分为三个段;文革期间变更为三条街,分别命名工农街、解放街、胜利街;1993年划分为三个居…[详细] |
万兴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因是万古镇新成立的社区,“新”谐音至“兴”,故名“万兴”。2003年6月,根据大足县人民政府《关于万古镇村级建制调整方案的批复》(大足府函[2003]…[详细] |
峰高社区 | ~003 | 镇乡结合区 | 有两种说法:一说因境内高峰寺得名;另说因境内有一座又高又大的山峰,故名“峰高”。原为高峰乡四村;1950年为高峰乡9大队;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详细] |
大雄社区 | ~004 | 镇乡结合区 | 因境内大雄寺(一古庙,大雄宝殿内供奉佛祖),故名“大雄”。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因境内大雄寺而取名大雄村;1961年为大雄大队;1984年…[详细] |
新石村 | ~200 | 村庄 | 因境内新石桥得名。原为万古镇十五村;1953年更名为新石村,因境内新石桥而得名;1961年更为新石生产大队;1984年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新石生产大队…[详细] |
莲花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因境内莲花庵得名。古庙,庙内塑有观音菩萨坐莲台像,故名。原为万古镇十七村,1953年为莲花村,1961年为莲花大队,1967年为立新大队,1980年为…[详细] |
凤顶村 | ~202 | 村庄 | 因境内一座庙宇的金顶形如凤凰而得名。原为万古镇十四村,1953年为凤顶村,1958年为凤顶大队,1984年复为凤顶村,2003年凤顶村与长生村合并后仍…[详细] |
玉清村 | ~203 | 村庄 | 因境内玉清寺而得名。(该寺庙居于深山中,寺中环境很清静,故名玉清寺)。原为万古镇十一村;1953年取名玉清村;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玉清生…[详细] |
沙河村 | ~204 | 村庄 | 因境内沙河(一小河,因碗厂淘沙变成了沙河)而得名。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取名沙河村;1961年更为沙河生产大队;1984年实行政社分设时,…[详细] |
石牛村 | ~205 | 村庄 | 因境内石牛坡得名。传说有牛偷吃稻谷,被雷击中变为石牛,故名。原为万古镇九村,1953年为牛奶村,1961年为石牛大队,1984年为石牛村,2003石牛…[详细] |
天锅村 | ~206 | 村庄 | 因境内有一块水田地势较高,形似铁锅而得名。1961年由双林大队分出成立新桥大队,隶属中心公社;1980年更名为天锅生产大队;1984年实行政社分设时,…[详细] |
三元村 | ~208 | 村庄 | 因境内三元桥得名。此桥是明朝三大员外组织村民修建的,故名。原为万古镇20村,1953年为三元村,1961年为三元大队,1984年为三元村,2003年三…[详细] |
升斗村 | ~209 | 村庄 | 因境内升斗坡而得得名。越往山顶越能清楚的看到天上的星斗,故名。1953年为升斗村,1961年为升斗大队,1984年为升斗村,2003年升斗村与柏胜村、…[详细] |
曹家村 | ~211 | 镇乡结合区 | 因境内曹家坡而得名。因此地曹姓住户较多,地形呈倾斜状,故名。原为万古镇七村,1953年为曹家村,1961年为曹家大队,1984年更为曹家村,2003年…[详细] |
弹花村 | ~212 | 村庄 | 因境内弹花堡得名。原为万古镇十六村;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取名弹花堡村;1961年更为弹花生产大队;1984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弹花生产大队…[详细] |
地名由来:
万古镇因取“万古长青”之意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3年5月,万古镇被命名为2022年重庆市园林城镇(街道)。
2014年7月,万古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万古镇地处大足县东部,距县城28公里,毗邻金山、国梁、雍溪、古龙等镇乡,大铜公路穿境而过,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全镇主要以农业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辖区面积66.5平方公里,有耕地36021亩,13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2万,农业人口4.72万,有12576户人,全年人均纯收入2837元,全镇存栏生猪1.5万头,出栏2.3万头,家禽存栏5万余只,出栏10万只。
历史沿革: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蔡伯贯组织白莲教在万古场起兵,定都万古场。
清前期,属福元里。
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置万古镇(置万古场),析置大堡乡、雍溪乡。
民国元年(1912年),万古镇析置协和乡、兴隆乡。
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第三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联保区,设万古为第三联保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万古为第二区。
1949年,改万古为第六区。
1950年,万古镇属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