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岭村位于莱城东南13公里,莲花山北麓,地处山区。东邻沙岭子村,南与张家庄村毗邻,西邻响水湾村,北邻玉皇山。耕地面积225亩,62户,有162口人。
据史料记载,清朝雍正年间高姓由五龙口迁此建村,因址在山岭上,冠以姓氏而得名,又名岭子村。
高家岭村战争年代是革命老区,屡遭日伪军的打击报复。1943年因收藏0,村民王秉厚被-军杀害,高占桂、王淑正打成重伤。1944年日军杀害村民王秉水,1945年日伪军在村北小山头安据点、建炮楼。1946至1947年间-军头目段明元率部在村里连烧三把火,第一次村长高占桂两间北屋被烧,第二次0员王善堂、高德甫两家房屋被烧。第三次全村房屋被烧,民不聊生,只能投亲靠友维持生计,直到解放后才有了安定的生活。1954年村民自动组织互助组解决了困难户的生活问题,1955年加入初级社,开荒种田,1956年加入老君高级社,封山造林成立了林业专业队,1958年成立高庄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为办事处,1985年办事处改为镇,2000年镇改为高庄街道办事处,高家岭村隶属高庄街道办事处至今。
“文革”期间,在下沟建水池1座至今仍用,打大口井两眼。1971年在村南建水库1座,因漏水无法使用,后平整为土地。1976年又打两眼大口井,1973年打井队住进了村,钻深水井3口。1980年从响水湾水库引水,1988年规划解决用水问题,1989年建电站,砌水渠,铺管道,1990年大型引水工程正式使用,彻底解决了用水难的问题。
高家岭村自古至今重视教育,舍得为教育投资。高隆庆、王玉春是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也是村中最早的大学毕业生。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大中专毕业生8人。从前学生到外村就读,1972年自办学校,首任教师高隆德进行复式教学,在校学生30余人,后因合班并校,归并响水湾联小至今。
家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瓦房,部分农户还盖上两层小康楼,人们出门骑摩托、乘公交车,在家看彩电,有事打电话,成了名符其实的电话村,富裕村。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高家岭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