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杨家庄村隶属莱城区大王庄镇,位于莱城西北25公里,东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处。西隔凤凰山与温家庄村为邻,南接止凤村,东为上崮河,北靠大宅公路与西上崮接壤。全村共1024亩土地,223户,728口人。
解放后,北杨家庄村在1947年进行了土地改革;1953年成立了互助组;1955年成立了初级社;1956年与温家庄、照嘴两个村成立了一个高级社;人称“温、照、杨”。1958年成立了人民公社,同年8月吃食堂,腊月解散。
1964年,为了彻底解决人畜用水和生产用水问题,北杨家庄以团支部为首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在村东河边连续挖了3个长30米、宽10米、深6米的大口井。三个配套的扬水站像三条青龙,盘上了西岭,最长的一个有70多米,最短的也有50多米。这项工程共投资五千余元,动用石料63000余方,砖一万块,用工5000多个,前后历时五年,可浇灌土地300多亩,这在当时的北杨家庄,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工程。为了进一步扩大浇地面积,1965年,又用时一年,投工1000多个、动用石头1500余方,在村东建长80米高5米的渡槽两个,扩浇土地300余亩。1966年,用600多个劳动日,1000多方石头,建起了120多米的二级提水扬水站,水池长8米、宽6米、深2水。扬水站最高处九米多,可扩大浇灌面积200多亩。搞水利工程所用的石料,完全是北杨家庄人自己开采、靠肩挑人抬小车推运送的,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但仍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水问题。经过分析研究,决定打井。1975年,请莱芜钻井队在村中心打了第一眼深井,吃水、浇地两用,主要用于吃水。1981年在村东南、1983年在村西北角分别打了第二眼和第三眼深水井。随后又打了东南坡深井、南泉深井和庄北头深井共6眼,累计投资12万元。至此,北杨家庄95%的土地用上了自流灌溉,实现了水利化。1996年,村民集资8万余元,埋设主管道600余米,用村中心井安上了自来水,祖祖辈辈挑水吃的北杨家庄人,不出大门就喝上甘甜卫生的自来水。
北杨家庄有丰富的青石矿资源。1976年,公社政府在北杨家庄村北征地6亩,建起了石料厂,后因获利较小而放弃。村内接管后,又增加了石灰窑。1981年,北杨家庄建起了自己的石料厂。1988年,建起了二层楼为主体的村委办公大院。
“杨家庄地无三尺平,水瓮也要用绳拴在石榴树上”,这是对以前北杨家庄地理状况的形象写照。北杨家庄是青石山、红泥路,村内无正街,村外无正路,原来只有一条小路从村东北弯弯曲曲通大路,还要经过一个红泥坡,真是“晴天疙瘩路,下雨路泥泞”。
1982年,北杨家庄进行村庄、道路整体规化,修建了一条1000多米长、12米宽的通街公路,向北直通大宅公路,并在1984年用水泥200吨进行了全部硬化。在村北下坡的地方还建了一座砖砌、水泥抹面的大门,上有原大王庄镇党委副书记孙延年书对联一副:“物华天宝日,人杰地灵时。”门上方正中写着:“百福门”。三个大字。1999年,北杨家庄又修了一条长1500米、宽10米的大路,紧接南北大街向南直通止凤村,使北杨家庄的交通有了极大的改观。
1975年,北杨家庄通电,是当时温家庄管区第一个用电的村。大队买的25寸黑白电视机,是全村的第一台电视机,着实让村民开了眼界。
北杨家庄村能人辈出。王纪懂是较早富裕起来的一个,如今他早已拥有了自己的厂子,当起了老板。2002年春,村民王甲全个人投资5万余元,在村东南打了一眼深井,可浇灌土地200多亩,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个人收入,可谓一举两得。同年春,村民王明长在村南建起了大棚养鸡场,与泰伟公司签订合同,一次可养鸡8000余只,获利1万余元。
北杨家庄人对教育有着特殊的感情,1951年前,村内就有时断时续的小学。从1951年开始有了常年小学,1962年,在村中央建起了第一所正规小学,设复式教学班;1973年迁往村北,仍是复式教学;1984年,在村北建了一所前出厦小学,共10间教室,5个教学班;因村庄规划,1996年又在村南南北大街东侧建起了一所前出厦的正规学校,16间教室含一至五年级5个班,附设幼儿园。张伟明从部队考入重庆大学,是村里的第一个女学生,现为部队高级技师。现在,北杨家庄已经先后送出去了11名大学生。
北杨家庄已经今非昔比,勤劳智慧的北杨家庄人,正用自己的双手,描绘着更加光明的未来。
杨家庄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
区划: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大王庄镇·杨家庄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