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青海省 > 西宁市 > 湟源县 > 大华镇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

[移动版]
地名:大华镇隶属湟源县
区划代码:630123101代码前6位:630123
行政区域:青海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青
长途区号:0971 邮政编码:810000
辖区面积:约170.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1.39万人
人口密度:8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5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拉拉口村~200镇中心区
由于本村至巴汉村俗称“拉拉槽”,本村地处最外端,当地村民称为拉拉口,后改设村民委员会,称为拉拉口村民委员会,故名。据查从解放至1960年,何家庄和拉拉…[详细]
何家庄村~201镇乡结合区
起初因村庄在河边,故叫河沿庄,后因村内何家人居多,故改名为何家庄,后成立村民委员会,称为何家庄村村民委员会。1957年成立星火大队,星火大队包括三个村…[详细]
大华村~202村庄
大华村位于湟源县城以西6公里处,分布于315国道两边窄长地带,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属典型的浅山地区。北邻湟水河,南靠山,西与申中乡接壤,大华村附近企业…[详细]
池汉村~203镇乡结合区
“池汉”为蒙语,“池汉”即茶汗的转音,意为“白河”,当地村民称为池汉,后成立村委会,故名。1949年以前称茶汗,1960年改曙光大队,1980年大华公…[详细]
新胜村~204村庄
早先从东科寺上来一户人家,起名上窑洞,后来搬迁来姓王的几户人家起名王家庄,从1951年土改后起名新胜村,后成立村委会,称为新胜村村民委员会。开始从东果…[详细]
石崖庄村~205村庄
因本村有很多石崖,村前后都有山峰包围,而且居民大都居住在石崖旁边,并且村内有许多石头,村民用石头修建房屋,因此命名石崖庄,后成立村民委员会,本村村委会…[详细]
三条沟村~206村庄
因民间传说:该地南山有“上沟、中沟、下沟”三条沟因此而得名叫三条沟,后体制改革成立村委会,称为三条沟村村民委员会。1958年前叫三条沟,1958年—1…[详细]
莫布拉脑村~207村庄
“莫布拉”是蒙语,有黑水泉眼之意,据说以前本村有两个泉儿,“上泉儿”“下泉儿”非常旺盛,在1974年以前本村和莫布拉村是一个生产大队,叫莫布拉五社,在…[详细]
莫布拉村~208村庄
“莫布拉”是蒙语,有泉眼之意,据说本村有两个泉眼,“上泉儿”和“下泉儿”,泉水非常旺盛,由此命名莫布拉村,后成立村民委员会,称为莫布拉村村民委员会。据…[详细]
拉桌奈村~209村庄
由蒙语演化而来,意译“左边”,1983年因体制改革被命名为拉卓奈村村民委员会。1958年—1982年叫拉卓奈大队,1983年后因体制改革更名为拉卓奈村…[详细]
窑洞村~210村庄
据查,清朝光绪年间初期,该县令外地贫民经考察,此地深山老林,生田生地,土地肥沃,芳草茂盛,因此在山崖上挖了好多个窑洞居住,并在这里安家落户,饲养种田,…[详细]
湟茂村~211村庄
由蒙语演化而来,具体含义不详,1983年体制改革后一直被称为黄茂村村民委员会,故名。1958年—1982年叫黄茂大队,1983年因体制改革被称为黄茂村…[详细]
巴汉村~212镇乡结合区
最早为蒙古人民居住地,“巴汉”为蒙语。意为:柱子。1983年体制改革设立巴汉村委会,故名。1954-1955年成立了巴汉生产合作社,1958年成立了大…[详细]
塔湾村~213村庄
因本村原有一400多年历史的白塔,游牧民到此依据白塔建村居住,后村民以此塔命名本村为塔湾村。塔湾地名来源400年前,因本村有一白塔而得名,在1968年…[详细]
崖根村~214村庄
很早以前便有游牧名族到此居住,后定居于本村,因村民居住点在石崖跟前,依据山崖建村,故取名为崖根村,体制改革后成立村民委员会,称为崖根村村民委员会。19…[详细]
红土湾村~215村庄
由于本村驻地所在地方的土为红颜色,因此当地村民称为红土湾村,后设立村民委员会,称为红土湾村村民委员会,故名。解放前为山下土湾,后有居民陆续迁移至此居住…[详细]
河南村~216村庄
很早以前(具体年限不详),有游民到此,依据塔湾河居住,后不断发展成为居民区,因塔湾河从西流入东,本村的驻地位于河的南面,故叫河南村,后成立村委会,称为…[详细]
后庄村~217村庄
后庄村原来塔湾大庄,属于塔湾村、崖根村、河南村、红土湾村、后庄村,因本地区比较偏僻,起名为后庄村。1958年—1982年叫后庄大队,1983年后更名为…[详细]
石嘴村~218村庄
石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巴燕吉盖村~219村庄
据说,元朝建村,蒙古族游牧居住,当地蒙古族命名为巴燕吉盖,意思就是“富人居住的地方”。解放初,1949年解放,实行乡制,1958年成立塔湾人民公社,巴…[详细]
赛尔村~220村庄
清朝时期本村曾发生旱灾,此后此地经常干旱,俗语较为晒,因此村民起名晒尔村,后体制改革成立村民委员会,称为晒尔村村民委员会。从清朝起称为塔湾晒尔,194…[详细]
托思胡村~221村庄
托思胡原名即为“托思胡”为蒙语,释义为烧砖的地方,本村原为蒙古族居住的地方,因此命名为托思胡村,后成立村委会,称为托思胡村村民委员会。解放前为居民临时…[详细]
牙麻岔村~222村庄
牙麻岔原名即为“牙麻岔”,为蒙语,释义为“白色的山羊”,很早以前该地居住者为蒙古族,因此起名牙麻岔,形容该地草木茂盛,后成立村委会,称为牙麻岔村村民委…[详细]
阿家图村~223村庄
据查明代建村,因原来居住土族,“阿家图”为蒙语,意为:长柏树的地方。1983年体制改革,成立阿家图村委会,故名。阿家图村原属塔湾乡管辖,1958年9月…[详细]
纳隆沟村~224村庄
为蒙汉合语,意为“有水滩的山沟”,后成立村民委员会,称为纳隆沟村村民委员会,故名。1952年前纳隆沟,1958年—1983年纳隆沟大队,1983年体制…[详细]

地名由来:

“大华”系蒙古语,意为“台台”,以辖村得名。

荣誉排行:

2019年7月,大华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14年7月,大华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大华镇位于湟源县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向表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青藏铁路、315国道穿境而过,距县城6公里。位于东经100o15′-102o25′,北纬34o8′-37o54′之间,东西宽约8公里,南北长约20公里,总面积170.7平方公里.海拔在2540-3768米,属大陆性季水气候,年平均气温2.5oc,无霜期45天。

全镇有13个行政村,7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到2001年末全镇总户3259户14179人,其中农业人口13941人,有汉、藏、土、蒙古等四个民族。总耕地面积25168亩人无耕地1.805亩。现有林业面积13572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6万亩。适宜种植春小麦、青稞、豌豆、蚕豆、

+查看详细大华镇概况>>

历史沿革:

1949年,沿旧制设达华乡。

1958年,设达华公社。

1984年,复设达华乡。

2001年,改设大华镇。

湟源马牙

地域范围 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大华镇、和平乡、巴燕乡、东峡乡、城关镇、波航乡 特定品质马牙蚕豆是湟源特有的农产品。因为地理气候条件特殊,地形复杂,马牙蚕豆植株高大,籽粒饱满,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高,是


以下地名与大华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