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竹山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竹山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1865年称城社,光绪年间,全县设4乡,以县城为中心,1932年-1940属一区,1941年改称城关镇,1949-1951年为城关区;1952-1955年为城关镇,辖一街、二街、三街、四街;1956年撤城郊区并入城关镇;1957年将原城郊区划出,分设城关镇、城郊区;1958-1960年为曙光公社;1961-1974年为城关镇,辖向阳街、红卫街、明清街、前进街;1975年撤区并社为城关镇,辖原城关镇、城郊区的明清、霍山两个公社;1984年为城关镇,辖东门街、大街、人民路、西关4个居民委员会及城乡、城西、明清、桥东、东门、南门6个村。

1865年(清同治4年)称溢水社,光绪年间,全县设4乡后称溢水河,1928年称溢水区,1932年竹山改属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其称九区溢水;1934年其称七区溢水,1937年属三区保丰,1941年属2区保丰,1949年为溢水区,1952年为第二区,辖桑溢、东川、兴隆、金壶、三官、潘口、寨平、中心、柿坪、太平、和平、白果、胜利、茶园、白虎、白龙、清平、公平18个乡;1956年为溢水区;1958年为东方红公社;1961年为溢水区,1968年为溢水区,辖桑溢、潘口、星火、解放、茶园、先锋、向东、立新、松树、双桂10个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为溢水公社,辖原溢水区的桑溢、金壶、先锋、松树公社,原潘口公社的爱华、爱国大队,茶园公社的双荣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为溢水区,辖溢水镇及麻家渡、潘口、金壶、松树、白龙、东川、双桂、茶园9个乡镇;1987年撤区并乡,原溢水镇及金壶、松树、白龙、东川4小乡合并为溢水镇;一直至今。

1865年(同治四年),全县划分8社,其属溢水社,光绪年间其属西乡,1932年竹山改属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期数九区溢水,1934年其属七区溢水,1937年属三区保丰,1941年属二区保丰区,1949年为溢水区所辖部分;1952年为第二区所辖(部分)太平、茶园、公平等8个乡,1956为溢水区所辖(部分)茶园、向东、双桂三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为太平公社,辖原溢水区的太平、茶园、双桂公社,金壶公社的红花大队;1980年太平公社更名为麻家渡公社;1984年撤社建区为溢水区所辖麻家渡、双桂、茶园3个乡镇;1987年撤区并乡,由上述3个乡镇合并为麻家渡镇;2001年牌楼乡与麻家渡镇合并为麻家渡镇。

镇政府驻地店子街村3组。

2004年6月政府机关迁人店子街村4组。

一直至今。

1865年(清同治4年)称溢水社,光绪年间,全县设4乡后称溢水河,1928年称溢水区,1932年竹山改属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其称九区溢水;1934年其称七区溢水,1937年属三区保丰,1941年属2区保丰,1949年为保丰区;1952年为第三区所辖(部分)11个乡和保丰镇;1956年为保丰区所辖(部分)双坝、四圣、探花、双龙4乡和保丰镇;1958年为东风区所辖(部分)4个管理区和保丰镇;1961年为保丰(东风)区所辖4公社和保丰镇;1975年撤区并社为保丰公社,辖原保丰区的保丰镇、双坝、双丰、红卫、新茶4个公社;1984年撤社间区为为保丰镇,辖原保丰镇(辖两个居委会)及墩梓、牌楼、龙兴、双河、黄栗、新茶、双丰、红卫9个乡镇;1987年撤区并乡,由原保丰镇、新茶、双丰、红卫合并为保丰镇;1996年,经县委研究决定,报省批准,原保丰镇更名为宝丰镇;2001年黄栗乡与宝丰镇合并为宝丰镇,镇政府驻地位于施洋路社区。

1865年(清同治4年),全县划分8社,其属保丰社;光绪年间属西乡保丰社,1932年属五区保丰,1934年属四区保丰,1937年属3区保丰,1941年裁区建乡其属保丰区,1947年属保丰区,1949年为保丰区所辖部分;1952年为第四区,辖擂鼓、田家、西河、佑城、护驾、唐溪、高望、三合、红岩、黄龙、水田、槐花、秦家、桂花、小广、石榴、桃子沟、鼓锣18乡;1956年1月改为擂鼓区,同年五月,擂鼓区并入保丰区;1958年属东风公社所辖;1961年属保丰区所辖;1975年撤区并社,由原保丰区的护驾、擂鼓、红岩、鼓锣、高望5个公社合并为擂鼓公社;1984年撤社建区为擂鼓区,辖擂鼓镇及护驾、鼓锣、红岩、水田、桂花6个乡镇;1987年撤区并乡,由原擂鼓镇、护驾乡、鼓锣乡、红岩乡合并为擂鼓镇,一直至今。

清同治四年(1865),全县划分8社,其属保丰社;光绪年间属西乡保丰社,1932年属五区保丰,1934年属四区保丰,1937年属3区保丰,1941年裁区建乡其属保丰区,1947年属保丰区,1949年为永胜区所辖部分;1952年为第五区所辖(部分)秦古、大溪、独山、尖山、武家等11个乡;1956年为永胜区所辖(部分)秦古、大溪、独山、尖山、武家5个乡(前11个乡合并得名);1958为前进公社所辖(部分)5个管理区(前5个乡改名);1961年为秦古区所辖(部分)秦古、尖山、武家、独山、大溪5个公社(前五个管理区更名);1966年为前进区所辖(部分);1968年为秦古区所辖(部分)秦古、尖山、武家、独山、大溪5个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由上述5个公社合并为秦古公社;1984年撤社建区为秦古区所辖(部分)秦古、大溪、独山、尖山、武家5个乡镇;1987年撤区并乡,由上述5个小乡镇合并为秦古镇,一直沿用至今。

清同治四年(1865),全县划分为8社,光绪年间全县设4乡其属上保社,1932年属五区得胜铺,1934年称五区得胜铺,1937年属3区保丰,1941年称得胜乡,1947年属得萃乡,1949年属永胜区所辖部分;1952年为第五区所辖(部分)八道、花竹、得胜、复兴、庙垭、文峪6个乡;1956年为永胜区所辖(部分)八道、花竹、得胜、复兴、庙垭、文峪6个乡;1958年为五星公社所辖(部分)八道、花竹、得胜、复兴、庙垭、文峪6个管理区;1961年为得胜区所辖(部分)八道、花竹、得胜、复兴、庙垭、文峪6个公社;1966年为得胜区所辖(部分)红岭、花竹、得胜、红星、红旗、文峪6个公社;1968年为得胜区所辖(部分)八道、花竹、得胜、复兴、庙垭、文峪6个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由八道、花竹、得胜、复兴、庙垭5个公社合并为得胜公社,文峪公社另设文峪硫铁矿区;1980年撤销文峪硫铁矿区,划归得胜公社辖;1984年撤社建区为得胜区所辖(部分)得胜铺镇及八道、花竹、复兴、庙垭、文峪5个乡;1987年撤区并乡,由上述6个乡镇合并为得胜镇,一直至今。

1949-1954年为第十区,辖15个乡;1955-1957年为田家区,辖7个乡;1958-1960年为火箭公社,辖7个管理区;1961-1965年为田家区,1966-1967年为东升区,1968-1974年为田家区,辖万新、建新、建国、新民、建中、建设6个公社;1975撤区并社为田家公社,辖原田家区花栗、新民、两河三个公社;1984年撤社建区为田家区,辖田家坝镇及茅坝、深河、两道、花栗、两河、九华、峪口、金银9个乡镇;1987年撤区并乡为田家坝镇;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峪口乡与田家坝镇合并为田家坝镇;2010年田家坝镇更名为上庸镇。

镇人民政府驻南坝村,辖吉鱼、峪口、红庙、大泉山、磨滩、桃子湾、九华、九里潭、南坝等9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北坝街居委会,共65个村民小组。

1865年(清同治四年)全县划分为8社,其属中山社,光绪年间其属南乡中山社,1932年其属八区屏峰寨,1934年属二区田家坝,1937年4区白河口,1941年属2区官渡街,1947年属官渡乡,1949-1951年为官渡区;1952-1955年为十一区,辖官渡街、三吉、新街、胜利、新隆、梁家、河平、自然、太平、蒲溪、龙背、百里、小河、安乐、花园、青龙15个乡;1956-1957年为官渡区,辖8个乡;1958-1960年为跃进公社,辖8个管理区;1961-1965年为官渡区,辖8个小公社;1966-1967为向阳区,辖8个公社;1968-1974年为官渡区,辖五星、燎原、长青、曙光、蒲溪、百里、小河、学东8个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为官渡公社,辖原官渡区的官渡街、三吉、小河、新街、百里、梁家、自然7个公社(街道);1981年撤蒲溪公社,蒲溪片划归官渡公社;1984年撤社建区为官渡区,辖官渡镇及吉鱼、三吉、新街、梁家、自然、蒲溪、百里8个乡镇;1987年撤区并乡为为官渡镇;2001年,原梁家乡并人官渡镇。

2008年,为支持潘口水电站建设,官渡镇对辖区的4个村涉及1215户4834人实施了移民搬迁和集镇整体搬迁,2011年9月8日,潘口电站下闸蓄水,古镇渐渐被淹没在凌凌碧波中,官渡的历史开启了新的篇章。

1865年称城社,光绪年间,全县设4乡,以县城为中心,1932年-1940属一区,1941年改称城关镇;1949-1954年为第一区含14个乡;1955-1957年为城郊区辖城关镇和5个乡,即青竹、霍山、白庙、田湾、兴旺乡;1958-1959年为英雄公社,除城关镇独立外,其余5乡改为青竹、霍山、白庙、田湾4个管理区;1960-1974年为城郊区所辖5个公社(包括城关镇划入的明清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为潘口公社,辖原城郊区的青竹、光明两个公社,原溢水区潘口公社的爱群、爱建大队,芦苇公社的颜家、魏家、芦家大队。

1984年撤社建区,属溢水镇区所辖潘口乡;1987年撤区并乡为潘口乡;2001年三台乡与潘口乡合并为潘口乡。

清同治四年(1865),全县划分8社,其属东川社;光绪年间属西乡东川社,1932年属五区保丰,1934年属五区得胜,1937年属3区保丰,1941年裁区建乡其属保丰区萃英乡,1947年属保丰区,1949属永胜区所辖(部分);1952年为第六区所辖(部分)宽坪、竹坪、仁和、龙凤、金花等14个乡;1956年1月属大庙区所辖(部分)宽坪、竹坪、仁和、龙凤、金花5乡,同年5月随大庙区并入永胜区;1958年为前进公社所辖(部分)5个管理区(前5乡改名);1961年为秦古区所辖(部分)5公社(前5管理区改名);1966为前进区所辖(部分)宽坪、竹坪、店坪、新华、新胜5公社;1968年为秦古区所辖(部分)宽坪、竹坪、店坪、新华、新胜5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由上述5公社合并为竹坪公社;1984年撤社建区为秦古区所辖(部分)宽坪、竹坪、店坪、龙凤、金花5乡;1987年撤区并乡由上述5个乡合并为竹坪乡,一直至今。

1949年为永宁乡公所;1952年为竹山县第六区所辖(部分);1956年属永胜区所辖(部分);1958年为五星公社所辖(部分);1961年全县恢复区建制属得胜区所辖(部分);1975年撤区并社时由全胜、大庙、桂坪三个小公社合并为大庙公社;1984年撤社建区属得胜区所辖(部分)全胜、大庙、桂坪3个乡;1987年撤区并乡由上述3个乡合并为大庙乡,一直至今。

1865年(清同治四年)属太平社,光绪年间属北乡全县划分为8社,其属太平社,1932年属六区对峙河,1934年属三区罗家庙,1937年1949属沧浪区所辖部分;1952年为第七区所辖(部分)三官、沂隆、关帝3个乡和八区的罗家乡;1956年1月为茅塔区所辖(部分)三官、沂隆、关帝3个乡和沧浪区的罗家乡;1956年5月,茅塔区并入沧浪区,为沧浪区所辖(部分)左吉、关帝、罗家三个乡;1958年为大同公社所辖(部分)左吉、关帝管理区、前进公社所辖(部分)罗家管理区;1960-1965年归茅塔区所属左吉、双台两公社,沧浪区罗家公社;1961为茅塔区所辖(部分)红峰(左吉)、双台、烽火(罗家)3个公社;1966年为红卫区所辖(部分);1968年为茅塔区、沧浪区所辖(部分)3个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由原茅塔区双台、左吉公社、原沧浪区罗家公社合并为双台公社;1984撤社建区,恢复乡镇权,为茅塔区所辖(部分)双台乡;1987年撤区并乡,由罗家、左吉、桃园、双台4个乡合并为双台乡;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茅塔镇与双台乡合并为双台乡,一直至今。

1865年(清同治四年),全县划分8社,其属太平社,光绪年间全县设4乡其属太平社,1932年其属六区对峙河,1934年属三区罗家庙,1937年属2区茅塔寺,1941年属县政府直辖茅塔乡,1947年属沧浪区,1949为沧浪区所辖(部分);1952年为第八区所辖(部分)龙台乡、雷台乡;1956年为沧浪区所辖龙台乡(龙台乡、雷台乡合并而来);1957年为大同公社所辖(部分)楼台管理区;1961年为沧浪区所辖(部分)楼台公社;1966年为沧浪区所辖(部分)胜利公社;1968年为沧浪区所辖(部分)楼台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为楼台公社,辖原沧浪区楼台、兴旺、挡鱼3个小公社;1984年撤社建区为沧浪区所辖楼台乡;1987年撤区并乡,由兴旺、挡鱼、楼台3个乡合并为楼台乡;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沧浪乡与楼台乡合并为楼台乡;2005年原三台乡、潘口乡的肖家沟、三台、庙湾3村、楼台乡合并为楼台乡;一直至今。

1865年(清同治四年)全县划分为8社,其属城社,光绪年间其属东社,1932年属一区城关,1943年-1937属一区城关,1941年属城关镇,1947年属文峰区,1949为文峰区所辖(部分);1952年为第九区所辖(部分);1956年为文峰区所辖(部分)乡;1957年为卫星公社所辖(部分)管理区;1961年文峰乡所辖(部分)公社(太河分一东钦公社);1966年为东风区所辖(部分)公社;1968年文峰区所辖(部分)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由付家、太河、长坪、东钦、天坪5个小公社合并为文峰公社;1984年撤社建区为文峰区,辖付家、东钦、太河、长坪、天坪5个乡;1987年撤区并乡为由上述5个乡合并为文峰乡;2003年文峰乡撤村并组,由原来的21个村163个村民小组合并为10个村60个村民小组。

一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