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从江县丙妹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从江县丙妹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是贵州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地区,是中国现今唯一一支枪不离身的苗人部落后裔,它距从江县城仅7.5公里之遥。海拔550米,全村土地面积18.28平方公里,主产水稻,也产小麦、玉米等。

岜沙解放前属玉堂乡第七保;一九五三年建政时属于龙江小乡;一九五六年建社时为“忠诚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九五七年属于丙梅片;一九五八年属于丙梅公社,名为岜沙生产队;一九八四年属于丙妹镇,名为岜沙村民委员会。

只有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或许你才会知道什么叫神秘,什么叫原始和什么叫淳朴。在这片土地上,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淳朴怡然。这里的苗胞们蓄着长长的发鬏,穿着深色的青衣,住着古朴的吊脚木楼。直到现在几乎十四岁以上的男子都扛着火枪和别着腰刀。枪分长短,长枪扛于肩,短枪别在腰间。以前是为了防身和保卫家园,现在却形成了一种习惯,枪以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枪是卸不下来了!岜沙的苗人部落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一枝-一条狗,一枝扛子朝山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这片神秘的净土,岜沙人也开始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使自己生活更加幸福,白天这里也许多了份热闹,但是岜沙人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到了晚上这里又一切归于宁静,仿佛这里从没有人进来一般,人们又恢复了那种自古传承下来的生活。

岜沙村是贵州省首批优先发展的重点旅游景区之一,其乡村旅游发展始于1999年。独特的民族风情、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岜沙苗寨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也是岜沙苗寨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岜沙苗寨的民居建筑、服饰头饰与周边其他村寨迥然不同。岜沙人至今保持着两千年前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着装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原始色彩。岜沙男子蓄留发髻、穿着自织土布缝制的古朴简约服装,堪称为“秦代发式汉时装”。岜沙苗寨奇特壮观的鸣枪、放铁炮迎宾和丧葬习俗也都十分罕见。刚到岜沙的时候如果看到寨门前横拦一根野藤,藤上挂着草标,这标志着寨门未开,外人不可擅入。当节日或有贵客来的时候,穿戴整齐,一身威武的岜沙男子在寨门前吹奏芦笙、芒筒,身着苗族服饰、佩带银头饰的岂沙姑娘在寨内持牛角酒恭候贵客。一曲笙歌奏毕,三声铁炮响起,一阵火枪对天鸣放,宾客鱼贯进入,饮些许牛角酒以示吉祥。然后在姑娘们的带领下走上芦笙堂的林中小路。芦笙堂在岜沙东南的森林里,大概100平方米左右的空地。行进途中,岜沙男女要面向太阳,缓缓后退行进。据岜沙老人说,岜沙人要进芦笙堂必须首先面向东方祭拜太阳,然后在此地表演苗族歌舞。走在岜沙的村寨里,你所看到的都是原汁原味的生态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狩猎文化等。这些古朴厚实的苗文化就只在岜沙苗寨里旋回往复地传承,流播,并不断的丰富和充实,进而最终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文化体系。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岜沙苗寨已发展成为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著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景点。2000年,岜沙景区游客接待量仅为0.5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76万元;2007年,岜沙景区游客接待量上升至6.6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82.87万元,较2000年增长11.22倍和72.74倍,年均增长41.25%和84.49%。预计2008年的人均纯收入将达到2200元。

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当地群众就业的渠道。目前,岜沙村从事旅游相关产业的人员共200余人,约占全村人口总数的10%。其中,岜沙景区组建有两支苗族风情表演队,队员共135余人,全为当地土生土长的村民。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有力的保护了当地的传统文化。按照黔东南州委州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从江现已启动了岜沙景区的二次规划。根据规划设想,将来的岜沙将形成一个以岜沙苗寨为核心,囊括岜沙、大塘、宰戈等苗、侗、瑶族村寨在内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体验区。这一举措将提升岜沙景区吸引力,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同时也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当地民族文化。

景区简介——村寨木楼古朴、简单,四周则为密林环绕,环境幽雅美丽。岜沙苗寨是中国苗族之最——最古老的中国苗族男装,是从江岜沙一带的苗族男子,儿时髡发,前额头发剃光。留脑部头发披于肩后,至成年时开始蓄发,渐渐绾髻于头顶,额头勒一条挑花布巾,此装束至今不变。

景色特点——岜沙是个没有其他民族杂居的苗族村寨,住房以“吊脚楼”为主。岜沙苗族的生活方式、服饰、发型保留着明显的清代遗风。他们的服饰都是自纺自织自染而成,男人蓄长发,束辫,挽于顶,腰配长尖刀。这种男子蓄发的习俗祖传至今。岜沙苗寨这种古老发式流行了数千年,男孩子从小要像女孩儿一样蓄发,还要梳锥髻,只有在年满16岁举行成人礼之后,头发的去留才可凭个人的意愿而定。目前,在岜沙的成年男子中仍有一半人还保留着这种旧俗。岜沙苗寨是黔东南苗寨中令人难忘的一个寨子,吊脚楼依山而筑,密密匝匝地在几座山坡上遥遥相望。吊脚楼用木柱支撑建楼,下层悬空,楼层前面为楼,后面落地或层层为木柱所支撑,这种狮特的干栏式楼居在防潮温、避猛兽同有着特殊的功效。

丧葬习俗——岜沙苗寨的丧葬习俗是神奇的,也反映出村民们朴素的生态价值观。到这里,在寨中看不到老人们的寿材,在村外四周的山冈树林中见不到在其他村寨常看到的坟墓,举目四顾,但见古树参天,森林密布。原来,岜沙人自古以来从保护树木森林的实际需要和人只是自然界中与草木鸟兽地位相同的一部分的生态观念出发,人出生后家中就为其栽一片林子作为其生命树,待其长至18岁婚嫁时,男孩从其中采伐一部分造吊脚楼娶亲,女孩则以其全部作为嫁妆陪嫁,称作“十八树”。每个人在生前,无论年龄多大,也无论富贵贫贱,一律不置备棺木寿材。得终天年后,在其生命树边掘深抗,用生命树现做棺材,将遗体入殓后深埋于地下,其上不留坟头,而是栽上新的树苗。如果不幸夭折或非正常死亡,必须火化后深埋,更不留坟头,不立墓碑,但仍然栽树于其上。因此,岜沙人祭祀先祖都是在家中和大树下,遇有灾病也去大树下祈求先祖保护和祛灾除病。

风俗习惯——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五是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从江县岜沙苗族的“吃新节”,“吃新节”是岜沙苗寨古老浪漫的传统节日,而荡秋千一直是新节主要的活动内容。节日清晨姑娘们把糯谷稻草挑到山间溪水里浸泡1-2小时,拿回家后,男子们开始搓草绳,暮色降临,男人们把搓好的竹筒一般粗的千秋绳挂到树上去,这时男女青年开始在草绳上面悠悠地荡着或相拥相抱,这种充满青春活力、无拘无束的浪漫气息弥漫节日的岜沙。到了夜晚,月光撒满了山林,秋千还在荡起,那朦胧的银辉中,秋千上的人儿更是情意绵绵,所以“吃新节”有的又叫“千秋情人节”,这种古老传统的恋爱方式已传承了上千年,至今仍在大山里继续着,令人回味无穷。一般“秋千情人节”将持续5天。

风味特产——苗族姊妹饭、社饭、镇远道菜、侗果、苗族酸汤鱼、牛瘪与羊瘪、香茅草烤鱼

大融村是从江县丙妹镇的一个村,大融村位于从江县城西北面,海拔205米,村驻地距县城11公里。由于村边江岸大古榕参天,村寨隐蔽其中,由高处向下俯瞰,犹如其中漏出洞口,故名大溶洞。人们誉为“江水环三面,山水紧相连,村江榕荫苒,试洞口朝天”的佳景。然而后人认为“榕”字含义不广,改为“融”字,意味民族团结和睦、融洽,因此更名为“大融”。解放前属于大融乡第一保;解放后仍属大融乡。五六年合作社时建社,命名为“繁华农业生产合作社”;五七年属丙梅片;五八年属丙梅公社,命名为大融生产队;六一年属大融公社,仍称大融生产队;八四年属大融乡,改称大融村名委员会。辖大融、小融、新或、老或、上歹、大歹等6个村寨。自1992年撤并建后,大融村成为丙妹镇西部片区的中心村寨。现在全村是一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368户1768人,是一个纯侗族聚居集村。全村国土面积12.3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05米。全共有耕地面积1763.44亩,其中田1310.44亩,土453亩,人均田面积0.75亩。“321”国道从寨背后越过,都柳江绕寨而过,水陆交通都很便利。大融主产水稻,兼种薯类和棉花、蔬菜、椪柑、密柚等经济作物等。大融村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外出务工也是群众经济来源之一。大融村2006年人均收入1746元。

在2003年之前,大融未通公路,主要交通工具是船,当时大融村每家每户都有小船,用于生产交通工具;村内有机帆船最多达30艘,机帆船是老百姓出入村进县城的唯一交通工具。2003年,随着321国道的开通,车逐渐取代了船成为群众的主要交通工具。现大融村内有农用车15辆,面包车3辆。

2005年,丙妹镇结合镇情,制定了“一村一品”的发展道路,大融村作为丙妹镇的工业园区走发展乡镇企业道路。通过镇政府的努力,先后招商引资建成大融砖厂、森大木业公司、贵闽活性碳厂等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大融村富余劳动力解决了就业困难,为老百姓增收开辟渠道。

1996年至2003年,大融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积极发展椪柑种植业。大融村建果园最高达2000多亩,年产椪柑10万吨左右,大融村百姓主要收入来源于椪柑种植业。2003年,由于受黄化病影响,大部分果树被毁,现果园面积仅为400多亩,现老百姓尝试发展密柚、科技杨梅种植。

大融村是侗族聚居村寨,大融村房屋多为砖木结构,一楼用火,二楼住人,牲畜都在房外圈养。老百姓多穿自织自染的“侗布”,着色多为墨青、红青。男子大部分穿对襟布扣短衣,头裹青布头帕,穿抿腰长裤,裤筒宽大。侗族女子服饰上身为对襟无领无扣紧身上衣,衣长过臀。襟边及袖口镶花边,贴胸系菱形胸襟;下装一般穿百褶裙,小腿套布筒或包裹腿。冬春季节,妇女上装为右衽无领夹衣或薄棉衣,襟边、袖口辍花边,袖短页宽,腰间系围腰。妇女发式为盘髻,上所木梳或银簪。

侗族主食大米,尤喜食糯米。节庆日,牛(羊)瘪、红肉、鱼生等菜肴是主菜。副食品种繁多,尤喜酸食,家家有腌桶、腌坛,腌制酸菜、腌肉、腌鱼。每家有一只酸汤坛(罐)煨于火塘边。酸汤用淘米水低温发酵而成,随取随加。煮酸汤菜时加入鱼蓼、木姜籽等香料,味道鲜美,增进食欲。酸汤煮鱼是侗乡一道佳肴。

大歹村位于镇政府驻地的西北方向约10千米处,全村国土面积9.12平方千米,海拔600米,辖2个自然寨,5个村民小组,180户,770人。全村劳动力为346人,耕地面积0.62平方千米,其中田0.457平方千米,旱地0.163平方千米,主要产水稻、包谷、薯等农作物。人均粮食296千克,人均纯收入721元。
大洞村位于县城西面17公里处,雍里乡的中部,海拨540米,因该山有一山洞而得名,苗语别称“嘎翁”东邻大塘村、两料村,西接归林村,南邻雍里村,北接龙江村。现有户286户,人口1547人,土地面积9.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6亩,农田面积991亩。主产水稻,兼产椪柑、包谷。年生产总值623万元。设有小学、中学、卫生院、商业供销点。

解放前,大洞属玉堂乡第三保,解放初仍属玉堂乡。一九五三年建政后属大洞乡,名为大洞村。一九五六年合作化时建社,与宰略、敖里、老寨分开建队,命名为大洞大队。一九六一年属同乐公社,仍称大洞大队。一九八四年八月属同乐乡,改称大洞村民委员会。

雍里村是雍里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0公里,雍里村东邻滚玉、尧等村,南接令里、鸟扭、高加村,北与两料村接壤,西邻熬里村和广西融水县杆洞乡。有人口1014人,212户,土地面积10.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466亩,田面积有403亩,海拔240米。生产总值384万元。

2001年11月随着雍里沿河公路的修通,为雍里乡政府机构迁回法定乡址(雍里)提供了有利条件;2003年11月,雍里乡政府及各机关单位顺利迁回雍里办公;2004年7月,雍里至令里通往广西杆洞出境公路动工修建,为雍里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雍里村有着丰富的矿石资源,仅砂石的开发,每年就为雍里村带来2万元的经济收入。同时,土地、门面出租又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

高加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方向约2.8千米,登云山西面,地处高寒山区,海拔750米。西起污扭新寨,东至从江县丙妹镇高加教学点,南起高加基站,北至高加新寨。土地面积6.37平方千米,有4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寨,户数169户,人口875人。 村公所二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编制2人。住苗族,以农业为主,主产水稻、兼营杉、松、香猪产地、劳务输出、文化特色吃鼓藏、斗牛、吹笙跳月等民族文化传统。住苗、壮族。所在(跨)行政区:丙妹镇。长途电话区号:0855,联系电话:15185720774,邮政编码:557499。
因住在宰略大山中,以山得名。解放前,宰略村属玉堂乡第三保,解放初仍属玉堂乡,1953年建政后属大洞乡,1956年与大洞、老寨合建为“建国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同乐片,1958年属丙梅公社;与大洞、老寨分开建队,名为宰略大队;1961年属同乐公社,仍称宰略大队;1984年8月属同乐乡,改称宰略村民委员会;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雍里乡,仍称宰略村民委员会。

2016年1月14日,省政府批复同意从江县撤销丙妹镇、雍里乡合并设置新的丙妹镇。

2018年3月10日县政府批复丙妹镇并村方案,同意宰略村、敖里村合并为宰略村村民委员会。

宰略村位于雍里乡西北部,东与龙江、大洞村接壤,西北接下江镇的陇里、宰搞村,西南与本乡归林、熬里村相邻。海拨7407米,有178户,人口936人,土地面积有9.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753亩,农田面积有651亩,极贫人口有24人,生产总值524万元。

归林村位于雍里乡政府驻地西北面,距离县城32公里处,距离乡政府驻地17公里,辖8个自然寨,13个村民小组,共491户2431人,全村劳动力为137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8%。归林村是雍里乡最大的壮族村,全村95%以上都是壮族。全村总土地面积38.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93亩。

归林村(湾淋)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四季分明,所谓:山美,水美,人更美。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8.441864,北纬25.402953,海拔为430迷左右,全村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为40251亩,是全雍里乡拥有林地面积最多的一个村寨,其中楠竹面积为1822平方米,2013年粮食总产量为1080吨,全村人均占有量456公斤。2013年全村总产值为60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3091元。小学入学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99.8%。

湾淋驻落地有着典型的黔东南苗壮村落习俗,村里每个自然寨都有2至3棵的护村树—枫香树,就中心寨里的大枫香树就有300年以上的树龄,每年正月初一,群众都自觉不知觉的到那里烧香祭拜,当然,此意并不是在于迷信,而在与对大自然的崇拜和爱护。湾淋人民对大自然的爱护不仅单纯的表现在精神上,而更多的是在于践行,每一春,都是湾淋人民植树的大好时节,又是一场植树大运动,在这里不仅有科学伐树,更有持续植树,我们提倡可持续美,和谐美,真是美不胜收。

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位于乡政府东北面,距乡政府7公里,东面与丙妹镇的芭沙村、长寨村接壤,交通便利,山地资源丰富。全村国土面积1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71亩(其中:田面积1357亩,土面积214亩),辖村6个自然寨,10个村民小组,574户,2730人。

大塘村主要经济来源是柑桔产业,现有果园面积2695亩,人均果地面积达1.1亩,年柑桔产量达5000多吨,成为全乡果树产业大村,2009年全村生产总值723万元,粮食总产量1069吨,人均占粮392公斤,人均收入2350元。

--人口总数:2122人农业人口:2115人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2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41.0亩

--主要民族成分:侗族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种养植业搞活农村经济。

--所辖村:1,2,3,4,5,6,7,8生产总值:723.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生产,种养植业。名特产品:柑橘,杨梅,烧鱼。办公所在地:龙江村委会

--自然条件:山地广阔,气候宜人,雨量充沛资源:山地广阔,气候宜人,雨量充沛。

尧等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方向约3.3千米,是村委员会驻地(大寨),地处高山群岭之中,海拔545米,西起尧等小寨,东至滚郎河,南起滚合村,北至从江县丙妹镇尧等教学点。土地面积9.67平方千米,辖6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寨 ,户数486户,人数840人。村委会二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编制3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为辅,主产水稻、包谷、小米、小麦和薯类,饲养猪、牛、鸡、鸭。杉树收入也是经济来源之一,住苗族。所在(跨)行政区:丙妹镇。长途电话区号:0855,联系电话:18786403175,邮政编码:557499。
--人口总数:1591人农业人口:1591人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19.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29.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1,2,3,4,5,6,7,8,9,10,12生产总值:628.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生产,柑橘,家畜养殖。名特产品:柑橘,家畜。办公所在地:滚玉村村委会

--自然条件:山林茂盛,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雨量充沛资源:山地广阔。

因寨子前面的河段有一个比较长的陡滩,侗语称之为“呛炭”。解放前长滩属玉堂乡第六保;解放初,1952年仍属玉堂乡;1953年建政时称长寨小乡;1956年建社时与宰戈合建为“长河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丙梅片;1958年属丙梅公社长寨大队;1981年与宰戈分开各建一个大队,定名为长滩大队;1984年8月划属丙妹镇,名为长滩村民委员会;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丙妹镇,仍称长滩村民委员会;2016年1月14日,省政府批复同意从江县撤销丙妹镇、雍里乡合并设置新的丙妹镇。

仍称长滩村民委员会;2018年县政府批复丙妹镇并村方案,同意将岜沙村村民委员会、长寨村村民委员会、长滩村村民委员会合并为岜沙村村民委员会,村委会设在岜沙村,村名称岜沙村村民委员会;2019年因从江县行政区划调整,丙妹镇政府将搬迁到长寨,因此县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恢复岜沙村村民委员会、长寨村村民委员会、长滩村村民委员会3个建制行政村。

长滩村位于镇政府驻地的西南面约9千米处,东与广西三江县境交界,地处用雍里河下游,海拔210米。辖4个村民小组,1个自然村,有80户,363人,住侗族。有耕地面积0.326平方千米,其中田0.235平方千米,余为旱地,主产水稻。也产小麦、包谷、小米、薯类和棉花等,粮食年产量为20万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