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渣园乡 | 隶属:郏县 |
区划代码:410425205 | 代码前6位:410425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豫D |
长途区号:0375 | 邮政编码:467000 |
辖区面积:约4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2万人 |
人口密度:约78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5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宋堡村 | ~201 | 乡中心区 | 村原系古堡,清初,宋姓自宋沟迁此建村,故名。清代属崇兴保。1929年属西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西关镇。1948年属二区(薛店)。1…[详细] |
渣元村 | ~202 | 乡中心区 | 宋代崔鶠免官后,隐居此地称“婆娑园”。明末该地瓦砾狼藉,渣滓遍地,称渣滓园,演为渣园。…[详细] |
大王庄村 | ~203 | 村庄 | 大王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下孙村 | ~204 | 村庄 | 清康熙年间,孙姓迁此建村,因村北原有上孙,故名下孙。清代属黄道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西关镇。1948年属二区(薛…[详细] |
黄门村 | ~205 | 村庄 | 清代初,黄姓迁此建村,取名黄门。清代属黄道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西关镇。1948年属二区(薛店)。1958年属渣…[详细] |
马圪当村 | ~206 | 村庄 | 马圪当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林村村 | ~207 | 村庄 | 明代洪武年间,林姓迁此建村,取名林村。清代属黄道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西关镇。1948年属二区(薛店)。1958…[详细] |
范寨村 | ~208 | 村庄 | 清代朝,范姓迁此建村,并建有山寨,取名范寨。清代属黄道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西关镇。1948年属二区(薛店)。1…[详细] |
望月河村 | ~209 | 村庄 | 明代,张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沿河盖楼三间,登楼可望明月,故名望月河。清属黄道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西关镇。1…[详细] |
寺街村 | ~210 | 村庄 | 明代,村北有元通寺,寺南有一条小街,得名寺街。清代属黄道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西关镇。1948年属二区(薛店)。…[详细] |
叶庄村 | ~211 | 村庄 | 清代乾隆年间,杨、李两姓在此建村,因租种下叶土地,为佃农村,人称“叶家地”,后演为叶庄。清代属黄道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详细] |
东冯庄村 | ~212 | 村庄 | 明代,冯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冯庄。清代属黄道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西关镇。1948年属一区(大屯)。19…[详细] |
小芦寨村 | ~213 | 镇乡结合区 | 小芦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郝庙村 | ~214 | 镇乡结合区 | 明代,刘姓建村时因有郝老婆庙,故名。清代属黄道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一区(城关)。1947年属西关镇。1948年属一区(大屯)。1958年…[详细] |
仝楼村 | ~215 | 村庄 | 清代初,仝姓迁此建村,并建有楼房,故名。清代属黄道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西关镇。1948年属二区(薛店)。195…[详细] |
马鸿庄村 | ~216 | 村庄 | 据碑文记载:唐代北平王马遂后裔马鸿在此建村,取名马鸿庄。清代属黄道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西关镇。1948年属二区…[详细] |
杜庄村 | ~217 | 村庄 | 明朝有杜姓人家最早在此建村,取名杜庄。清代属黄道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西关镇。1948年属二区(薛店)。1958…[详细] |
十里铺村 | ~218 | 镇乡结合区 | 明代洪武年间,有郭姓自山西迁此地建村,因距城十里,取名十里铺。清代属崇兴保。1929年属西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西关镇。1948年…[详细] |
朱庄村 | ~219 | 村庄 | 清代初,朱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得名朱庄。清代属崇兴保。1929年属西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薛店镇。1948年属二区(薛店)。1…[详细] |
二十里铺村 | ~220 | 村庄 | 清代乾隆年间,张姓从杜庄迁此建村,以距城二十里得今名。清代属崇兴保。1929年属西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薛店镇。1948年属二区(…[详细] |
西冯庄村 | ~221 | 村庄 | 明代末,冯姓迁此建村,得名西冯庄。清代属涌泉保。1929年属西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薛店镇。1948年属二区(薛店)。1958年属…[详细] |
西王楼村 | ~222 | 村庄 | 明代永乐年间,王姓迁此建村,并盖有楼房,故名王楼。1982年,地名规范化整治更名西王楼。清代属崇兴保。1929年属西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详细] |
马头张村 | ~223 | 村庄 | 清代初,张姓迁此居住,村南有一汝河码头,得名马头张。清代属崇兴保。1929年属西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西关镇。1948年属二区(薛…[详细] |
王赵庄村 | ~224 | 村庄 | 明代初因赵姓迁此建村名赵庄。清代末,王姓迁此。1982年更名王赵庄。清代属涌泉保。1929年属西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西关镇。19…[详细] |
查庄村 | ~225 | 村庄 | 明代洪武年间,查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得名查庄。明属下黄道保,清属涌泉保。1929年属西区。1934年属五区(薛店)。1947年属薛店镇。1948年…[详细] |
地名由来:
宋代崔鶠免官后,隐居此地称“婆娑园”。明末该地瓦砾狼藉,渣滓遍地,称渣滓园,演为渣园。
基本介绍:
渣园乡位于郏县城西部,辖25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3.2万口人,面积41平方公里,地势以平原为主。
该乡交通便利,洛界公路、郏景路、与乡道宋林路、杜寺路、二号路构成“三纵两横”的交通网络,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水资源丰富,北汝河、广阔渠、青龙湖与即将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构成“两河一渠一湖”的水利格局;通讯畅通,中国网通覆盖全乡,中国移动、联通全乡无盲点;电力设施完备,境内有10千伏变电站1个,紧靠新建的100千伏变电站,农网改造全部完成;农业基础条件得天独厚,有万亩宜林荒地。
坚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提高层次,拓展领域”的原则,以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完善各种机制,选准项目,强力招
历史沿革:
1952年设渣园区。
1958年成立渣园公社。
1970年并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公社。
1974年复渣园公社,公社机关迁宋堡。
1984年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