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县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
地名:桐丘街道 | 隶属:扶沟县 |
区划代码:411621001 | 代码前6位:41162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豫P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辖区面积:约16.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98万人 |
人口密度:约418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社区、5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西关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居民委员会位于县城西关,故名。清代属扶沟县西街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中区西(城关)。1949年属扶沟县城关镇。1958年设西关大队,属城关公社。196…[详细] |
古楼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管理区域内,古代有一座鼓楼,故名。1949年属扶沟县一区(城关)。1958年设鼓楼大队,属城关公社。1966年改为城关镇革委会红旗大队。1983年改为…[详细] |
花园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据清光绪《扶沟县志》记载,明代刘督堂曾在此建有一座大花园,故名。清代属扶沟县西街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中区(城关关帝庙)。1949年属扶沟县六区(李集…[详细] |
南关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居民委员会位于扶沟县城南关,故名。清代属扶沟县南关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中区(城关)。1949年属扶沟县一区(城关)。1958年设南关大队,属城关公社…[详细] |
大寺社区 | ~005 | 镇中心区 | 北宋熙宁年间,扶沟县城内有一寺院,取天下安宁之意得名天宁寺,俗称大寺。清代属扶沟县南街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中区(城关)。1949年属扶沟县一区(城关…[详细] |
书院社区 | ~006 | 镇中心区 | 大程书院为宋代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程颢于北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至元丰三年(1080)在扶沟任知县期间创办。因程颢与其弟程颐合称二程,均为当时的大…[详细] |
郑关社区 | ~007 | 镇中心区 | 明初,郑氏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建有关帝庙,原名郑关帝庙,后演变为郑关。清代属扶沟县北马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中区(城关关帝庙)。1949年属扶沟县一…[详细] |
马家场社区 | ~008 | 镇中心区 | 明初,马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开设车马大店闻名,商客称之为马家场,故名。清代属扶沟县西街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中区(城关关帝庙)。1949年属扶沟…[详细] |
李堂社区 | ~009 | 镇中心区 | 李氏先祖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此定居,固居城西又开菜园,故名西园村。到1946年,村东有一观音堂,又改称李堂。清代属扶沟县西街地方。民国年…[详细] |
万岗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明代初年,万氏先祖于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南有一片岗地,故名万岗。清代属扶沟县裴村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中区(城关关帝庙)。1949年属扶沟县一…[详细] |
七里井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明代中期,刘姓先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建村。因村距县城3.5千米,村西大路旁有一口水井,故名七里井。清代属扶沟县北马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中区(城关)…[详细] |
南园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明代以前,有几户裴姓在此定居。以开菜园为生,故称裴村园,又因处在县城南,故又称南园。后裴姓绝嗣,迁来张、吴二姓,分别建东张、西吴两村。清代属扶沟县裴村…[详细] |
小胡村 | ~207 | 村庄 | 李氏于明代初期由扶沟县城内北街迁此定居。村周围有四个大坑,取名小湖村,后演变为小胡庄,故名。清代属扶沟县庙头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中区(城关关帝庙)。…[详细] |
东五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因有杜庄、东五、许庄、西蒋洼、东蒋洼5居民点,且位于县城东北部,故名。清代属扶沟县庙头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中区(城关关帝庙)。1949年属扶沟县六区…[详细] |
地名由来:
因域内老城区为古“桐丘城”而得名。桐丘城,春秋时,该地地处嵩山向东延绵的转弯处,这里又是洧水(今双洎河)和沙水(今贾鲁河)的交汇处,岗势峻峭,有一高丘,称桐丘。后郑人在此筑城,称桐丘城。
基本介绍:
桐丘街道
历史沿革:
1912年属扶沟县中区(关帝庙)。
1949年属扶沟县一区(城关)。
1951年设城关镇。
1958年改为城关人民公社。
1965年复称城关镇。
2010年撤城关镇设桐丘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