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花山村 | 隶属:花山苗族乡 |
区划代码:520329200201 | 代码前6位:520329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贵C |
长途区号:0852 | 邮政编码:5644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此地古为兴隆场,居民10余户。因群山环绕,森林茂密,附近的桃子园和干洞两地,四季清泉涌流,而这里的商业发达,市场活跃,每逢赶集,人们在相距一公里左右,就可以听见林涛怒吼,群声喧哗,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共同感觉:龙势很盛,定主万代兴隆,故取名为兴隆场。1949年解放后,这里的人民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更加心花怒放,喜气洋洋。山区的春天,百花吐艳,百鸟争鸣,鸟语花香,花山由此得名。
荣誉排行:
2020年9月,花山村被列入第二批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基本介绍:
花山村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位于花山苗族乡政府以西,地处瓮余湄三县交界处,东西相距16公里,南北相距2公里,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气候温暖,年平均温度18℃,最高温度37℃,最低温度-2℃,年降雨量1100mm—1400mm。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高度在460m至1100m之间。
为了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更进一步推行村民自治,2001年由长征村民委员会和滨江村民委员会合并为花山村村民委员会,村设党支部1个,分5个党小组,党员74人。全村26个村民组885户3194人(男1811人、女1383人),其中少数民族1800人,占人口的60%。全村人民在幅员3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靠着6540亩(
历史沿革:
花山在民国时期属洞水乡所辖,为第六保、第七保。
解放后改为乡村制,仍为洞水乡所辖,六保改为六村,七保改为七村。
1953年重新调整区划时,成立花山乡,下辖六村和七村。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区改为公社,乡改为管理区,村也相应地改为大队,这时花山乡为太平公社第五管理区,下辖万里、长征、滨江、红星、红旗五个大队。
1959年体制下放,花山管理区又为鸟江公社所辖,大队没有变更。
1963年8月,又重新恢复区社制
周边相关:
花山村附近有飞龙寨景区、余庆红渡景区、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余庆廻龙溪风景区、大乌江风景名胜区、余庆回龙场红军抢渡乌江遗扯等旅游景点,有余庆苦丁茶、遵义烤烟、乌江豆腐鱼、灌粑、余庆红金橘、红油炸糕等特产,有矮人舞、黔北打闹歌、余庆龙灯、旺草竹编技艺、酿醋技艺(赤水晒醋制作)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