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南坂镇 | 隶属:漳浦县 |
区划代码:350623116 | 代码前6位:350623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闽E |
长途区号:0596 | 邮政编码:363000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20万人 |
下辖地区:13个社区、1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大畓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因地处山垅,烂泥田,故名。1956年设立大畓村,1999年设立大南坂镇,2011年设立大畓村委会,2019年7月设立大畓社区居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详细] |
小南坂社区 | ~002 | 镇乡结合区 | 村庄原是解放前大南坂农场的旧址,解放后为与新大南坂农场有所区别,改称小南坂。福建省民国政府大南坂农场旧址,2019年7月设立小南坂社区居民委员会,自命…[详细] |
金岗山社区 | ~003 | 镇乡结合区 | 金刚锋是一整块钟形大石,端立在伸万山体的巨大盘石上,状如金刚崛立,故称金刚山,因“刚”与“岗”谐音,故名。1960年安置印尼归侨,当时为第三作业区。1…[详细] |
腊山社区 | ~004 | 镇乡结合区 | 因村庄所在地的山地土壤暗灰色、轻壤、湿润,小块状结构,稍软而被人称为腊山,故名。1956年8月成立腊山大队,1971年12月改为腊山大队,1999年改…[详细] |
梧陂社区 | ~005 | 村庄 | 建村时,村庄所在地的山坡上长满梧桐树,陂意为山坡,取梧和陂字命名。1958年9月,居石榴公社梧陂大队,1960年规划大南坂农场,1999年申报行政村,…[详细] |
刺塘后社区 | ~006 | 村庄 | 因明代后期,开基祖李永祥,原海澄县龙井社(今居龙海市东泗乡人)带子民规,民佑开基刺塘后,至弟七世祖祠,旧名“祠堂后”。因闽南语“刺塘”与“祠堂”谐音,…[详细] |
下楼社区 | ~007 | 村庄 | 因清时称下布,解放后改成下楼,故名。下楼在清代为在场下布保,1940年为东英乡下楼保,1944年东英乡并属绥安镇。1958年改为城关公社下楼大队,19…[详细] |
上埔社区 | ~008 | 镇乡结合区 | 因是漳浦县商姓主要聚集地,史称“孤商独苑”因“商”与“上”闽南语谐音,故名。宋朝至清朝(960-1910)地属县坊,1911年-1940年中区商树埔社…[详细] |
瓷窑社区 | ~009 | 村庄 | 因村庄建在原瓷窑场址上,故名。清代为在坊下布保,解放后改为下楼村,1952年改为瓷窑乡,1956年改居石榴区溪南乡,1958年改为城关公社,1962年…[详细] |
青年山社区 | ~010 | 镇乡结合区 | 村庄所在地原是一座荒山,1964年组织青年突击队在山上开荒种果,并将该山命名为青年山,还在山上建果树实验站。1964年建成青年山果树实验站,1971年…[详细] |
农一社区 | ~011 | 镇乡结合区 | 因1965年建成农建一队,以农业建设一队的简称命名。1965年建成农建一队,1971年初农一改为“农一”大队,1972年初改为第六作业区,1999年申…[详细] |
芳埔社区 | ~012 | 村庄 | 因芳埔原名福坊,又名荒埔,因“芳”与“荒”谐音,故名。清代居八部洋保。民国时期居盘陀乡蒲野保管辖。1958年划居石古农场,1964年2月,石古第三分场…[详细] |
坑内社区 | ~013 | 村庄 | 坐落在坑内山下的村落。南宋淳佑年间(1241-1252)戴君胃德次子克绍,三子克统的后裔迁居漳浦县霞美镇的戴坑,于明初分后裔于官径。1964年2月石古…[详细] |
新民村 | ~212 | 村庄 | 因兴建山美水库于1972年移民至大南坂农场农建二队,为了保持春村文化,撤销农建二队成立新民大队,1999年设立新民村。新民村清代属人都洋保,民国时期属…[详细] |
地名由来:
明万历年间,乡绅陈梧在此为其父母墓建“风木亭”一座,周围尽是荒埔,称“大垅坂”,后“大垅坂”转音为“大南坂”。
荣誉排行: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大南坂镇上榜。
2020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大南坂镇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大南坂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明万历年间,乡绅陈梧在这里为其父母墓建“风木亭”一座,周围尽是荒埔,称“大垅坂”。清康熙《漳浦县志》记载:“康熙三十七年,乡绅黄性震捐资置义冢一处,址在风木亭大垅坂。”后大垅坂转音为大南坂。民国初年建大部亭一座于原梅林铺址上,状如土地公庙,曾有人在那里卖凉茶糕点,故称“大路店”。大南坂农场的前身是漳浦农场,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8月),隶属于福建省建设厅农林改良总场,1955年4月成立福建省大南坂农场筹备处,全场人口120人,职工82人,职工来自全国10个省、市(县),以及4个国家的归侨。1957年6月改为福建省国营大南坂农场。1958年先后接收安置印尼归侨和水库移民。1960年,根
文化旅游:
漳浦县清泉岩上镌于南宋或明代前期的摩崖石刻甚多,有“渐隔尘寰”、“蓬莱深处”、“九鲤飞跃”、“蟠桃坞”、“茂林修竹”、“登临驻节”等。清泉岩因蔡新而得“御笔”,清泉岩因“御笔”而增辉。有一石
蔡新故居位于大南坂镇下楼村(原称下布村)。故居以一座堂屋,一座土楼和园林组成一组大型的建筑群。堂屋位于建筑群西侧,建筑面积695平方米,宽19,2米,深36,3米,面朝东。由门厅、天井庑廊,
历史沿革:
大南坂农场的前身是漳浦农场,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8月),隶属于福建省建设厅农林改良总场,1955年4月成立福建省大南坂农场筹备处。
1957年6月改为福建省国营大南坂农场。
1958年先后接收安置印尼归侨和水库移民。
1991年1月,省政府批准大南坂农场为全省10个首批对外综合开发农场之一,同年6月又列为漳州市对外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区。
1999年10月福建省民政厅批准设立大南坂镇(场改制),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