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重庆市 > 长寿区 > 八颗街道

重庆市长寿区八颗街道

[移动版]
地名:八颗街道隶属长寿区
区划代码:500115006代码前6位:500115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行政级别:街道车牌代码:渝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1220
辖区面积:约99.2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6万人
人口密度:约46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莲花社区~001主城区
莲花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八颗村~200城乡结合区
明朝万历年间,因顔氏滥坝放珠光八彩,掘出石佛多尊,建庙祭之,名八颗庙。清嘉庆建场,以庙得名八颗场。因村委会驻地八颗场得名八颗村。1949年为八颗乡2保…[详细]
丰胜村~201城乡结合区
1981年以连年丰收之意,得名丰胜村。1949年为八颗乡7保,1950年为八颗乡7村。1958年为渡舟(伍)人民公社13管区3连,1961年为八颗公社…[详细]
石马村~202村庄
因境内一山中有石形似马状而名石马山,以村委会驻地石马山得名石马村,2004年由于区划调整,把原铁线村(此处以前有个专制铁线的铁线厂故名)、红岭村(境内…[详细]
曙光村~203村庄
1961年建立公社时,以“曙光降临,前景无限美好”之意得名曙光村。2003年因区划调整把杨溪村(因境内的小溪边种有很多杨柳树得名杨溪村)、高山村(此地…[详细]
武华村~204村庄
清朝末期,因寨内五峰攒秀,高插星辰,天峰天台,麟潛长寿得名五华寨,现习惯书写成武华寨。以武华为村名。1949年为梓潼乡8保,1950年为梓潼乡8村,1…[详细]
幸福村~205村庄
1961年建立公社时,取“农民翻身,生活美满幸福”之意,得名幸福。沿用为村名。2004年由于区划调整,把原幸福村(取幸福美满之意得名)、斑竹村(此地斑…[详细]
水井村~206村庄
因湾侧有一口凉水井,名水井塆,以村委会驻地水井塆得名。2004年由于区划调整,把原窝凼村(此处有个大凼子居民取名为窝凼,村以窝凼为名)、庆丰村(居民秋…[详细]
核桃村~207村庄
清朝末期建房,因房屋四周核桃树甚多,名核桃塆。以村委会驻地核桃塆得名核桃村。1949年为付何乡21保,1950年改称21村,1958年为葛兰(区)人民…[详细]
新桥村~208村庄
清朝末期,在新建石桥建房设店,得名新桥铺,村以新桥为名。2004年区划调整,把原新桥村(清朝末期,在新建石桥建房设店,得名新桥铺,村以新桥为名)、正兴…[详细]
高新村~209村庄
1981年因境内高峰寺、新塆各取一字,得名高新村。2004年把阳溪村(因此处的一条小溪得名)、高山村(因境内的一座高山得名)、红光村(取“红星闪闪”之…[详细]
美满村~210村庄
1956年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时,取“生活美好”之意,得名美满高级农业合作社,村民组以美满为名。1949年为付何乡8保,1950年改称8村,1958年为…[详细]
付何村~211城乡结合区
清朝初期,有范、何两姓在场前后各修水井一口,其井水旺点好,人们饮水思源,取名范何场。由于时间甚久,讹传为付何场。以村委会驻地付何场得名付何村。2004…[详细]
鹿坪村~212村庄
清朝末期,建房于形似鹿子的土坪上,名鹿坪寺。因村委会驻地鹿坪寺得名鹿坪村。1949年为付何乡4保,1950年为付何乡4村,1958年为葛兰(区)人民公…[详细]
梓潼村~213城乡结合区
清朝中期建场名沙镇铺,民国二十年以场内梓潼观更名梓潼场。因村委会驻地梓潼场,得名梓潼村。1949年为梓潼乡1、2保,1950年为梓潼乡1、2寸,195…[详细]
干滩村~214村庄
因境内桃花溪中一滩口,冬季断流,人称干滩,村以此名之。1949年为梓潼乡4保,1950年为梓潼乡4村,1958年为渡舟(区)人民公社9管区4连,196…[详细]

地名由来:

明朝,在八颗街道一带修建八颗庙,八颗街道因此而得名。

基本介绍:

八颗镇位于长寿主城区西郊,东临桃花溪,西倚明月山,南靠晏家工业园区,北傍商贸重镇葛兰,幅员面积99.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2386亩,田28617亩,土13769亩,林地55000亩),人口4.6万。辖15个行政村,126个村民组。2005年粮食总产量27017吨;工农业总产值4054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8500万元,农业总产值12040万元;财政收入970万元,其中: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4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2元,城乡居民蓄储余额16467万元。 区位优势凸现,距离长寿主城区10公里,距渝长高速公路晏家出口7公里,距渝怀铁路川维车站及长江川维码头9公里。

交通

+查看详细八颗街道概况>>

历史沿革: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属山阳里地。

1951年3月,成立八颗乡。

1953年2月,八颗乡分为八颗乡、建设乡、石马乡3乡。

1955年8月,八颗乡、建设乡、石马乡3乡合并为八颗乡。

1961年5月,八颗乡改设八颗公社。

2003年5月,八颗公社改设八颗镇。

2015年,由八颗镇改为八颗街道。


以下地名与八颗街道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