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玉城街道 | 隶属:玉环市 |
区划代码:331083001 | 代码前6位:331083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浙J |
长途区号:0576 | 邮政编码:318000 |
辖区面积:约65.92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社区、35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县前社区 | ~001 | 城乡结合区 | 县前社区地处玉环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区总户数2398户,其中常住人口6730人,外来人口1561人。社区在编党员45人,社区共建单位15家,个…[详细] |
西门社区 | ~002 | 主城区 | 西门社区地处城关的中心地段,人口流动量大,驻社区的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等上500家,是一个经济商贸繁荣、文化教育发达、人口集中的城中社区,面积…[详细] |
垟青社区 | ~003 | 城乡结合区 | 垟青社区经县政府批准,于2002年6月28日成立,社区服务区域涵盖原垟青居、垟岙居、垟青村地域范围。全社区分26个居民小组,共2032户、5614人,…[详细] |
西溪社区 | ~004 | 城乡结合区 | 西溪社区位于玉环县社区建设规划的西区,于2002年6月28经玉环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社区由原西溪村和西溪居委组合,总面积0.32平方公里现有户数998…[详细] |
东门社区 | ~005 | 主城区 | 玉环县珠港镇东门社区成立于2002年6月,社区位处玉环城关建城区东北部,仅靠县人民政府驻地的东边,是原县城的经济文化中心,自然条件优越。东至东城路东门…[详细] |
石井社区 | ~006 | 主城区 | 石井由金鸡岙、打石仓、井岙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从石仓、井岙各取“石”和“井”字组合,故名。玉环建厅时,辖区为第一都,下辖正岙(又称井岙)、金鸡岙、打石…[详细] |
县东社区 | ~007 | 主城区 | 县东社区建于2002年6月,是由前山经济合作社和县东经济合作社合并而成。位处县城东部,东至前山西麓,南至桃花岭良种场,西至玉环公园及开天河,北至黄泥坎…[详细] |
玉潭社区 | ~008 | 城乡结合区 | 辖区背靠玉峰山,建有龙潭水库,社区居民大多是玉潭村的高山移民,故名玉潭社区。民国时期属七保;1961年称大岭头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置大岭头村委…[详细] |
解放塘社区 | ~009 | 主城区 | 该地原为海涂,解放后筑海塘逐渐形成,故命名解放塘社区。1964年5月,成立玉环县解放塘农场;2010年7月,在原国营解放塘农场转制基础上,建立解放塘社…[详细] |
南门社区 | ~010 | 主城区 | 南门社区成立于二○○二年六月二十六日,社区界域经过两次调整后,界域:东自榴岛大道公园边别墅至华龙公寓,南自三合潭花园小区至李家小区,西自广陵路县计生指…[详细] |
双港社区 | ~011 | 主城区 | 社区管辖区域以连接大麦屿港与坎门港的双港路为中心,故而得名。2011年2月,根据玉环县人民政府玉政函[2011]10号文件命名,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城南社区 | ~012 | 城乡结合区 | 城南社区由山脚下村、桃花岭村、密杏村、下陡门村合并而成,四村原都属于玉城街道城南片,是玉城街道城南区块建设的主战场,将成为玉环城市的次中心,故名。山脚…[详细] |
上段村 | ~201 | 城乡结合区 | 位于陡门头片的上方,故名上段。清代属四都;民国时期属八保;1961年称上段大队;1984年政社分社时,置上段村委会;1992年5月“撤扩并”时,撤环城…[详细] |
环城村 | ~202 | 城乡结合区 | 原名陡门头,因地处陡门头街下方而得名,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更名为“环城”,即环绕城关之意。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设陡门头村,属四都…[详细] |
章家村 | ~203 | 城乡结合区 | 章家村位于城关东南面,全村总户数243户,分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共2000余人(其中常住人口731人,外来人口1300余人)。改革开放以来,村工业经济…[详细] |
渔岙村 | ~206 | 城乡结合区 | 南宋初期,左司郎中倪涛携家人隐居此地,称倪岙。玉环复垦时,有渔民集聚此地捕鱼,此地成为捕鱼的重要岙口,因“倪”与“渔”近音,改称渔岙。清代属三都;民国…[详细] |
前塘垟村 | ~207 | 城乡结合区 | 辖地为天安塘围海所得的塘地,处于塘洋前段,故名前塘洋,后更名前塘垟。清代属四都;民国时期属二保;民国18年(1929年),划归陡密后塘联合村;民国28…[详细] |
后塘垟村 | ~208 | 城乡结合区 | 村委会因地处天安塘围海所得的塘地后段而得名,原名后塘洋,后更名为后塘垟。清代属四都;民国时期属二保;民国18年(1929年),划归陡密后塘联合村;19…[详细] |
塘里村 | ~209 | 城乡结合区 | 村委会因位于塘垟的里边,故名塘里。清代属四都;民国时期属一保;1961年称塘里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置塘里村委会;1992年5月“撤扩并”时,撤…[详细] |
小水埠村 | ~212 | 城乡结合区 | 珠港镇小水埠村位于城关东南部,南与坎门办事处接壤,泽坎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片,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58…[详细] |
后蛟村 | ~213 | 城乡结合区 | 因原盐场勾月河上的石桥板是二次才架设成功的,故称后峧,后因“峧”字为生造字,电脑输入不便,更名为后蛟村。清代属五都;民国时期属十二保;民国18年(19…[详细] |
环东村 | ~214 | 城乡结合区 | 原名大坑,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而更名。因地处环城乡东面,故而得名。清代属五都;民国时期属十三保;1956年称“后峧社”;1958年称环东大队;…[详细] |
环礁村 | ~215 | 城乡结合区 | 环礁村位于珠港镇东南部,地处沿海,半渔半农,区域面积0.84平方公里,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农户235户,常住人口773人。外来流动人员3500多人,…[详细] |
南山村 | ~218 | 主城区 | 因地处三合潭区块的南面山麓,故称南山。清代属二都;民国时期属十保;1954年称南山乡;1958年称合垟乡南北大队;1961年称南山大队;1984年政社…[详细] |
北山村 | ~219 | 城乡结合区 | 北山村地处城关三合潭,距玉环新客运中心二公里左右,交通便捷。全村现有村民435户总人口1350人。外来人口1100多人,新的村庄规划占地面积21.86…[详细] |
小普竹村 | ~228 | 村庄 | 城关小普竹村位于城关城北片,三面环山,面向乐清湾,山清水秀,环岛西路穿村而过。本村共有665户,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52人,党员42个,外来人口…[详细] |
外马村 | ~231 | 城乡结合区 | 古时辖地设有乐清至玉环的海上客货运码头西青渡(俗称西青马道),因地处马道北面,故称外马道。清光绪年间(1875~1908),设码道头村,属十都;民国时…[详细] |
西滩村 | ~232 | 村庄 | 辖地西部有小片沙滩,故称西滩。清代属十都;民国时期属九保;1956年称新法高级社;1958年称西滩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置西滩村委会;1992年…[详细] |
西青塘村 | ~234 | 城乡结合区 | 古时辖地为围垦的塘地,地处西青山北麓,故称西青塘。清代属十一都;民国时期属一至二保;民国18年(1929),划归西青联合村;1956年称建新高级社;1…[详细] |
江岩村 | ~237 | 村庄 | 位于玉城街道西北部的乐清湾中,是玉城街道唯一的海岛行政村,因孤悬乐清湾,视为江中的岛屿,故称江岩。清代属二十二都;民国时期属一保;民国18年(1929…[详细] |
上岙村 | ~238 | 城乡结合区 | 辖有上堂、岙里两个自然村,村名由自然村各取一字组成,故名上岙。民国时期属四保;1956年成立高级社;1961年称上岙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置上岙…[详细] |
中段村 | ~240 | 城乡结合区 | 属沿海半山区,地处上岙村与下段村之间,故称中段。民国时期属二保;1961年称中段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置中段村委会;1992年5月“撤扩并”时,…[详细] |
白岩村 | ~243 | 城乡结合区 | 辖区内有一座山,在半山上,有一块白色的岩石,人们叫此山为白岩山,故以白岩村命名。清代属十二都;民国时期属六保;民国18年(1929年),划归沙岙村;民…[详细] |
城东村 | ~258 | 城乡结合区 | 原名南山头,1994年全村从山头移到山脚下,即人民塘附近,因地处环城乡东面,故名城东村。民国时期属九保;1956年成立高级社;1961年属南山大队;1…[详细] |
犁头咀村 | ~259 | 城乡结合区 | 北依一座形似犁头的山咀,故名。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属十二都;民国时期属八保;民国18年(1929年),划归沙岙村;民国28年,恢复犁头…[详细] |
三水村 | ~261 | 城乡结合区 | 三水村由双庙村、环西村、枫水坑村合并而成,三个村都靠山,山上都有一个水库作为村民的洁净水源,有生态色彩、乡土气息,故名。枫水坑村:民国时期属七保,19…[详细] |
三潭村 | ~262 | 城乡结合区 | 三潭村由西山村、玉峰村合并而成,沿用三合潭遗址历史之名,由两村村民代表民主推荐、表决,认可度高,寓意好,故名。玉峰村:民国时期属十一保,1969年称三…[详细] |
玉兴村 | ~263 | 城乡结合区 | 玉兴村由黄泥坎村和玉水村合并而成,玉水村为高山移民村,移民后的居住小区位于黄泥坎村,两村都属于玉城街道城中片,取玉兴村意寓“玉城兴旺、玉环兴旺”,故名…[详细] |
环峰村 | ~264 | 城乡结合区 | 环峰村由大坑村和横培村合并而成,两村村址皆在玉环本岛最高峰—田螺基山麓,命名之意为环绕玉环本岛最高峰,故名。大坑村:民国时期属三保,1961年称大坑里…[详细] |
青峰村 | ~265 | 城乡结合区 | 青峰村由小塘村、小岙村、南大岙村、内马村合并而成。元末明初,古城头称贼山,叶家山顶称烟墩岗,两座山峰相对耸立而得名,赞称双峰台;明末清初,清福寺被命名…[详细] |
西青岭村 | ~266 | 城乡结合区 | 西青岭村由岭脚村和西青岙村合并而成,清朝光绪《玉环厅志·舆地志·叙山》记载“东为中青岭,西有西青岭”,故名。岭脚村:清代属十一都,民国时期属一至二保,…[详细] |
港湾村 | ~267 | 城乡结合区 | 港湾村由后湾村和华盛村合并而成,“港湾”以避风、避浪、避水流,而能安全停泊,寓意新村“安康、稳定、发展有序、蒸蒸日上”,故名。后湾村:清代属十二都,民…[详细] |
金港村 | ~268 | 城乡结合区 | 金港村由下段村和海边村合并而成,海边村先前靠海,且有一个埠头,取为“港”字,金港,寓意金色港湾,有“率先、创新、和谐、发展""之义,故名。海边村:民国…[详细] |
城中村 | ~269 | 城乡结合区 | 城中村由沙岙村和东青村合并而成,市政府在漩门三期的规划地就处于区域内,且位于榴岛大道与狮城线的中心,故名。东青村:清代属十一都,民国时期属十二保,19…[详细] |
玉善村 | ~270 | 城乡结合区 | 玉善村由沙鳝村、鳝湾村、鳝塘村合并而成,三村均有一个“鳝”字,“鳝”字笔划繁多,又与“善”字同音,“善”字含义又好,“玉”字代表“玉环”和“玉城”,故…[详细] |
北城村 | ~271 | 村庄 | 北城村由采桑村、仓坑村、乌岩村、芦岙坑村、鳝鱼头村合并而成,因新村地外玉城街道最北端,是未来拟设的城北街道的核心区,故以“北城村”命名。采桑村:民国时…[详细] |
九山村 | ~272 | 城乡结合区 | 九山村由龟山村、冷水潭村、塘墩村、九子岙村合并而成,19世纪50年代,该四个村所在地为九山乡,2011年间,曾成立中共九山党总支,具有一定的历史沿革,…[详细] |
地名由来:
以玉环城市之简称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2年11月,玉城街道被确定为浙江省数字生活新服务特色镇,创建领域为数字学习。
基本介绍:
玉城街道位于玉环县域中心。东临漩门大海,与干江镇、鸡山乡隔水相望,东南接坎门街道,西南为大麦屿街道,西嵌乐清湾,北连芦浦镇,辖地面积65.92平方公里。办事处驻城关广陵路132号,下辖61个行政村、9个社区,8.6万人。
玉城街道清以前为乐清地。清雍正六年(1778)建玉环厅时,于境中筑城建厅治,俗称城里。民国元年(1912)改厅治为县治,县公署所在地改称朝珠镇,民国10年(1921)分置珠城、西青两镇,民国17年(1928),两镇并为环山镇。建国后,沿用环山镇名称。1980年1月,改称为城关镇。1992年5月,青马、沙鳝、环城3乡撤销,并入城关镇。2000年6月改为办事处。
文化旅游:
《圣训诗》摩崖题记位于玉环县玉城街道,年代为1921年。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玉城街道清以前为乐清地。
清雍正六年建玉环厅时,于境中筑城建厅治,俗称城里。
1912年改厅治为县治,县公署所在地改称朝珠镇,1921年分置珠城、西青两镇,1928年,两镇并为环山镇。
建国后,沿用环山镇名称。
1980年,改称为城关镇。
1992年,青马、沙鳝、环城3乡撤销,并入城关镇。
2000年由城关镇、坎门镇、陈屿镇合并为珠港镇后,称为城关办事处。
2009年玉环县人民政府下发《玉环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