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照壁山乡 | 隶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
区划代码:652328201 | 代码前6位:652328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新B |
长途区号:0994 | 邮政编码:831100 |
辖区面积:约53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9500人 |
人口密度:1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平顶山村 | ~200 | 村庄 | 清同治年以前称茂明山,后其范围大,地势平坦,地处平顶山,意为地势平坦的山,故名。1950年后为城关区平顶山乡;1959年后为原东风公社三大队;1973…[详细] |
南闸村 | ~201 | 村庄 | 据说,早年有一风水先生说咬牙沟地下有一石壁,将南下的水闸住,实为闸南之意。又,该地生产的一种狐茅草,秋季呈白色,称阿克阿德尔。意为白丘陵,故名。195…[详细] |
北闸村 | ~202 | 村庄 | 村落处于闸口北侧,实为闸北之意,故名。1996年从原南闸村分离出来,原来的北闸自然村形成。…[详细] |
周家塘村 | ~203 | 村庄 | 因很久以前周姓人家在此处居住,故名。解放初期,就有牧民在这里放牧暂居,后来随着生活生产的发展,牧民陆续增多,形成了居民点,本村1990年建立村委会。…[详细] |
阿拉苏村 | ~205 | 村庄 | 哈萨克语,本村东边一公里处有一座山坡内有一个小泉,泉边长出自然花和各种草,一直有蜜蜂窝,阿拉苏意为泉附近的花中有蜜蜂窝,故名。1994年命名,沿用至今…[详细] |
霍斯阔拉村 | ~206 | 村庄 | 霍斯阔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照壁山村 | ~207 | 镇中心区 | 山大,独立如屏风,俗称照壁山,故名。解放初期,就有人们在这里生活暂居,后来随着生活生产的发展,住家户陆续增多,形成了居民点,1994年成立村委会,由原…[详细] |
河坝沿村 | ~208 | 村庄 | 村落处于木垒河沿岸,故名。1996年由平顶山村分离出来,由原来的河坝沿自然村形成。…[详细] |
双湾村 | ~209 | 村庄 | 由孙家湾和边家湾两个自然村组成,故名。解放初期,就有牧民在这里放牧暂居,后来随着生活生产的发展,牧民陆续增多,形成了居民点,1996年,由平顶山村分离…[详细] |
头道沟村 | ~210 | 村庄 | 村落处于第一道沟,方言中,第一被叫做头,故名。1996年由照壁山南闸村分离出来,由原来的头道沟自然村形成。…[详细] |
地名由来:
以境内山而得名。汉语,寓意山独立如屏风,山体大。
基本介绍:
照壁山乡位于天山北麓丘陵地带,距木垒县城以南约1公里处,东与白杨河乡为邻,南与鄯善县接壤,西与东城镇相接,属城乡接洽的乡,交通便利,国道S303线从中穿过,是一个以农为主,牧农结合的农牧业大乡。全乡总面积530平方公里,拥有草场38.9万亩,耕地9.6万亩,其中水浇地15328亩,下辖11个行政村,由汉、哈、维、回、东乡等7个民族组成,2406户,9450人,其中少数民族278户1243人。截止到2003年底,全乡党员总数420人,设立党总支9个,党支部30个。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照壁山乡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发扬“团结拼搏,艰苦创业,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
历史沿革:
照壁山乡前身为木垒县一区,解放初期建政时辖有三个乡,一个街公所和一个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时,实行政社合一,成立东风人民公社,辖六个大队;1965年进行社队体制调整时将其中的两个大队白杨河和芦塘沟改划为白杨河牧场;1979年又将新户、雀仁两个大队划出另立公社,1984年12月后改建为照壁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