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新疆 > 阿克苏地区 > 阿克苏市 > 托普鲁克乡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

[移动版]
地名:托普鲁克乡隶属阿克苏市
区划代码:652901202代码前6位:652901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新N
长途区号:0997 邮政编码:843000
辖区面积:约61.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1.1万人
人口密度:18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尤喀克喀拉喀勒村~200村庄
本村以前出现过遗传性说话不清楚(结巴)的家族,因此而得名。“尤喀克喀拉喀勒”,意为“结巴”。新中国初期,本地属三区托普鲁克乡辖。1953年四区成立后设…[详细]
托万克喀拉喀勒村~201村庄
本村以前也出现过遗传性说话不清楚(结巴)的家族,为了与同名村便于区分,故名为“托万克喀拉喀勒”。“托万克喀拉喀勒”,意为“下结巴”。新中国初期,本地为…[详细]
托普鲁克村~202村庄
相传,有个名叫艾力夏民沙克外里尤勒拉的外地人来到此地,感到这里的人们和谐相处、住房集中,便称此地为“托普拉尼尕尼海力克”,后音变为托普鲁克,原为村名。…[详细]
喀什贝希村~203村庄
早期,该居民点处长河流边上,当地居民便称之为“喀什贝希”。“喀什贝希”,意为“河岸边”,故名。新中国初期,本地属三区托普鲁克乡辖。1953年设四区喀什…[详细]
硝尔村~204乡中心区
硝尔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喀拉库勒村~205乡中心区
辖区周围被湖泊围绕,故取名“喀拉库勒”,因此而得名。“喀拉库勒”,意为“黑水湖”。新中国初期,本地属三区托普鲁克乡辖。1953年成立托普鲁克区(四区)…[详细]
喀拉央塔克村~206村庄
辖区内骆驼刺众多,大多数居民饲养骆驼,故取名“喀拉央塔克”,因此而得名。“喀拉央塔克”,意为“黑骆驼刺”。新中国初期,本地属三区所辖。1953年设立四…[详细]
色日克苏村~207村庄
当地水源因天气气候和阳光照射原因,呈黄色,因此取名“色日克苏”。“色日克苏村”,意为“黄色的水”。新中国初期,本地属三区所辖。1953年成立托普鲁克区…[详细]
帕哈特勒克村~208乡中心区
当地土地适合于种植棉花,因此取名“帕合特勒克”,因此而得名。“帕合特勒克”,意为“长棉花的土地”。新中国初期,本地属三区所辖。1953年设立四区后为色…[详细]
吾斯塘博依村~209乡中心区
因村庄处在水渠边上而得名。“吾斯塘博依”,意为“水渠边”。新中国初期,本地属三区托普鲁克乡辖。1953年设立四区托普鲁克乡。1956年合作化时期成立托…[详细]
木日开旦木村~210乡中心区
木日开旦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蚕种场村~212村庄
因该地养蚕而得名。“蚕”通常指“家蚕”,吃桑叶,吐丝做茧,丝可做绸缎。阿克苏地区蚕种场创建于1958年、主要生产、供应阿克苏地区及南疆各县的蚕种、19…[详细]

地名由来:

相传,有个外地人来到此地,看到这里的人和睦相处,便称此地为“托普鲁克”,因此而得名。“托普鲁克”,意为“团结、友爱”。

基本介绍:

阿克苏市辖乡。1958年建托普鲁克公社,1960年并入浑巴什公社,1962年复置托普鲁克公社,1971年改称飞跃公社,1984年改托普鲁克乡。位于市区南,距市区18公里。面积61.1平方公里,人口1.1万,有维吾尔、汉、回等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96%。阿(克苏)阿(瓦提)公路过境。辖喀拉库勒、喀拉央塔克、色日克苏、帕合特勒克、吾斯塘博依、木日开旦木、硝尔、喀什贝希、尤喀克喀拉喀勒、托万克喀拉喀勒、托普鲁克等11个村委会。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粮食、棉花和甜菜。是本市甜菜主产区。

历史沿革:

1950年属三区。

1953年从三区析出,设四区。

1958年,成立托普鲁克卫星公社。

1960年撤销托普鲁克公社。

1962年恢复托普鲁克人民公社。

1971年更名为飞跃公社。

1978年恢复托普鲁克公社。

1984年,成立托普鲁克乡沿用至今。


还有1个地名与托普鲁克乡同名:

以下地名与托普鲁克乡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