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平凉市 > 崆峒区旅游

崆峒区文物古迹介绍

龙隐寺
  龙隐寺位于城西3.5公里处的龙尾山侧,依山傍水,占地约300亩。这里西接崆峒山,南望太统山,两山环绕,草木茂盛,环境优雅,亭院阁隐现其中,自古为消夏游览胜地。据《平凉市志》载,寺原名灵隐寺、兴教寺,始建于汉唐时期。以后明、清、民国等各代均有扩建。先后开凿洞穴5孔,有上佛殿、孔雀殿、左右配殿等建筑。龙隐寺之名,来源于唐肃亨下塌寺内的传说。相传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玄宗李隆基仓惶逃往四川,太子李亨从嵬(围)驿回军北上,通夜驰三百里至安定郡,庚子至乌氏驿,辛酉至平凉郡……李亨曾在灵隐寺内下塌。翌年7月,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南)称帝。因皇帝是人们心目中的真龙天子,而龙隐寺又是皇帝隐居过的地方,故龙隐寺之名沿称于今。龙隐寺所在的龙尾山,东西绵亘5公里,植被面积近26.7万平方米,……[详细]
崆峒山古建筑群
  崆峒山古建筑群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崆峒山。现存建筑为宋代和明代的建筑物,清代曾不同程度地予以修葺。 崆峒山古建筑群依山就势分布,主次分明,建筑群既自成一局,又相互联系,分为舒华寺、隍城和雷声峰三部分,主要古建筑16座,包括舒花寺内的凌空塔,隍城内的磨针观、十二元帅殿、太白楼、灵官洞、献殿、真武殿、玉皇殿、天师殿、药王殿、老君楼、天仙宫,雷声峰的三官殿、玉皇楼、三星殿、雷祖殿。建筑群占地面积计23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84平方米。凌空塔为七级八面0式砖塔,高30米,底层周长32米。始建于宋,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维修。老君楼位于隍城西南角,明嘉靖年间重修,建筑面积50平方米,为二室一大间转角楼,殿内壁间有明重修时金粉镶嵌彩绘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图,共82帧。 崆峒山古建筑群总体规划严密……[详细]
潘原故城
  潘原故城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曹湾村西南1.1公里。城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120万平方米。城墙全部坍塌,仅存北墙一段,长18米,基宽6.4米,残高1--6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9--0.13米,夯窝呈圆形,断面有较多陶片。城址内有厚1米左右的瓦砾堆积层,内含汉、唐、宋砖、碗残片及少数子母砖。曾出土有宋熙宁、崇宁铜币及元代瓷器。《读史方舆纪要》载:“平凉府东四十里,本汉阴盘县,后汉因之”、“后魏置平原郡治阴盘,后周因之,隋初郡废,县属泾州。唐初因之,天宝初改曰潘原。”《太平寰宇记》载:“天宝八年(749)割泾州地的潘原县城为长方形。城址保存较差。对研究平凉地方史有重要价值。……[详细]
苏家台遗址
  苏家台遗址位于平凉市崆峒区柳湖乡吊庄村西600米。是一处河南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甘肃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暴露有灰坑、白灰面居址。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陶片为泥质和夹砂红陶,饰细绳纹,彩陶纹样有弧线三角纹、网格纹,器形有尖底瓶、碗、罐、钵等;齐家文化陶片为泥质、夹砂红、灰陶,饰绳纹、篮纹,器形有单耳杯、罐、豆等。另外,该遗址曾出土陶祖、陶网坠;石器有斧、纺轮、石球,此外还有骨锥。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庙底沟类型的分布、发展及其与齐家文化的相互关系有重要价值。……[详细]
治平寺天圣铜钟
  治平寺天圣铜钟位于平凉市崆峒区治平寺。寺院已毁,不知原址,仅存钟。抗日战争时期,钟移至东门楼,用为报警,解放初期迁至柳湖。1981年移宝塔院(现区博物馆)建亭保护。钟为北宋天圣七年(1029)铸。高1.7米,口径1.14米,沿厚0.85米,为青铜质,重约1500公斤,钟顶有兽首钮,口沿为连弧六角形,钟身有莲瓣纹、团云纹、圆形纹饰和“皇帝万岁”、“乘佐千秋”、“国泰民安”及当时地方官员名称及佛像、狮子、天王等图案,造型古朴,浑厚大方,图案形象生动,刻工精美。保存较好,对研究宋史和宋代铸造工艺有重大价值。……[详细]
东沟遗址
  东沟遗址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安国乡黑刺洼村西800米。包括黑刺洼和庙坪两部分,是一处齐家与寺洼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0--3米,暴露有灰坑、白灰面居址、墓葬。采集的齐家文化陶片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饰绳纹、篮纹,器形有侈口深腹罐、高领折肩罐、鬲等。另有石刀、石斧、石凿、骨锥等;寺洼文化安国类型陶片为泥质和夹砂红褐陶,纹饰以绳纹为主,器形有高领罐、马鞍口罐、圈足豆、鬲等。另外,发现有铜鼎、戈、蚌饰。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有重要价值。……[详细]
安塬坪遗址
  安塬坪遗址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郿岘村西南15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及周代文物并存的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暴露有袋状灰坑、白灰面居址。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片为泥质和夹砂红陶,饰细绳纹,彩陶纹样常见黑彩弧线三角纹,器形有钵、罐、尖底瓶等;齐家文化的陶片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有少量灰陶,饰篮纹、麦粒状粗绳纹,器形有罐、鬲等;周代陶片为泥质灰陶,纹饰多见绳纹,器形有鬲、罐,另有筒瓦。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甘肃东部古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价值。……[详细]
延恩寺塔
  延恩寺塔,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区东宝塔梁上。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正德十年(1515年)、天启七年(1627年)及1985年重修。该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石质塔基,通高33.5米,底座用长36.64米。第一层朝南开券门,门楣上方嵌有楷书“大明”匾额。从第二层起,四面开门龛,有仿木窗棂、围栏、斗拱。琉璃瓦盖顶为覆盆式,顶端立有小铁塔一座,形体与主塔相仿。2006年5月,延恩寺塔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明代平凉宝塔
  明代平凉宝塔位于平凉市城区,建于明弘治年间,为七级八棱锥状体仿木楼阁式砖塔,高27.54米,底部直径12米。其第一层南面有拱形塔门,上嵌“大明”石匾。经上各层四面有门和龛。出檐部分为砖雕斗拱,有云头花卉,上复琉璃瓦件,各角有曾头凤铃。圆形尖顶,上有铁铸宝刹。塔内设木结构楼板、楼梯,可供登临。整个塔体雕工精巧,绿瓦黄墙,金碧辉煌。登塔远眺,城区景色尽收眼底,是平凉城区主要风景之一。196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位置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双拥路……[详细]
瓦窑山遗址
  瓦窑山遗址 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下甲积峪村东南60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及周代文物共存的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5米,暴露有陶窑、墓葬。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片为泥质和夹砂红陶,主要饰细绳纹,器形有尖底瓶、钵、盆;齐家文化陶片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有少量灰陶,饰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高领折肩罐、鬲、盆等;周代陶片为泥质灰陶,多饰绳纹,器形有鬲、罐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甘肃东部古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价值。……[详细]
观音殿旅游风景区
  观音殿旅游风景区观音殿旅游风景区位于崆峒区北塬香莲乡境内,距城区30余公里。周围层峦环抱,寺院古木森森,山岩细流吐珠,汇集成半月状清泉,世称灵鹫潭。据碑载,此处旧有殿宇始建于宋元之间,明清时期曾多次补葺重修。民国十七年(1928年)经大规模整修,建观音菩萨大殿、子孙宫、韦陀寺、文昌阁、打儿窝、龙泉滴珠、灵鹫池等,终年香火不断,四季游人不绝。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庙会,届时远近各方进香信士及赶会乡民络绎不绝,热闹非常,为西部塬区最大的庙会。……[详细]
别家沟墓群
  别家沟墓群位于平凉市崆峒区白水乡别家沟村东南200米疙瘩山上。是一处汉代墓和元代墓共存的墓区。分布在东西长1000、南北宽200米的山坡台地上。现存圆形封土数座,东西排列,夯筑,封土高5--13、底径12--30、夯层厚0.1--0.12米。清理1座小型汉墓,出土有灰陶罐、石刻人顶灯台、铁镜、彩绘镶铜边木器口沿、铜驽机、铜杓、黄釉陶罐等。墓区地面散见绳纹砖瓦块和元代瓷片。墓葬保存较好,对我省汉代和元-古学研究有重要价值。……[详细]
崆峒山塔群
  崆峒山塔群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分布于崆峒山北台、中台之上,由道成和尚塔、怀睿和尚塔、灵峰塔、灵秘塔、普通塔、隐相塔、大彻塔等7处塔组成。其中道成和尚塔建造于民国时期,其余6座均为清代佛塔建筑遗存。崆峒山塔群是清代崆峒山景区佛教盛行、规模庞大、香火旺盛的重要历史见证,是研究陇东地区砖石建筑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每座塔塔基四周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米。……[详细]
平凉隍庙
  平凉隍庙 位于平凉市崆峒区东南隍庙巷。始建于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补修。隍庙其余建筑已毁,寝宫位于隍庙建筑群中轴线的北端,座北向南,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约166.17平方米。保存较好,对研究明清建筑史和技术有重要价值。……[详细]
15、歇马殿
歇马殿
  歇马殿歇马殿位于城区312国道沿线北边,占地约3.1亩,主建筑有歇马殿山门、圣母殿、祠堂、斋房各一处,园内有明代国槐两颗,树龄约六百余年,是我区一处主要的文化旅游景点。据记载,汉明帝八年(公元65年),明帝刘庄派遣郎中蔡歆、博士秦景等十二人赴天竺迎佛取经。公元67年,汉使梵僧用八匹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回洛阳,途经平凉时,因阴雨连绵行进困难,就在路旁一处宽敞的店坊里驻足。蔡、秦二人深知取经是朝廷一件大事,既使马队不能早日回京也得把消息带回京去,决定蔡歆先行一步回洛阳,秦景留在平凉驻地,料理经卷马匹。因秦景是一名朝廷的外交官,有才学懂梵语,他借此机会在平凉译-,传教义。一月后,马队离开平凉向洛阳进发。因白马驮经有功,汉明帝刘庄就将新建的佛寺命名为白马寺,平凉将驻过驮经马队的店坊改为佛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