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秦州区旅游

秦州区十大旅游景点

1、天水伏羲庙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1
天水伏羲庙
  伏羲庙,是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地,华夏祭祖圣地国家4A级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水市区西关伏羲路,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后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祭祀伏羲的庙宇,被誉为“华夏第一庙”,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寻根祭祖、旅游观光。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民间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公历七月,甘肃省人民政府举办规模盛大的公祭活动,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旅游节,已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仪式已被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地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一九六三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坐北朝南,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包括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详细]
2、南郭寺 AAAA
推荐2
南郭寺
  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2公里山坳,占地5.7公顷。这里树木葱茏,古柏参天,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为天水的八景之一,誉名南山古柏”。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写下一百余首赞美诗,其中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的一首传神入化,故此,古往今来,更加引起人们对它的游兴和向往。其东侧山势险要处,建有观景亭,游人登高远眺,天水市全景尽收眼底。此外,南郭寺背负的山坡之上,有一片在古城天水范围内唯一的天然白杨林,郁郁葱葱,为寺院增添了绿色和生机。寺庙历史南郭寺,为陇右第一名刹。甘肃省天水市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寺历史悠久,宋代称“妙胜院”,清乾隆救赐“护国禅林院”。始建年代因无确切文字史料而有不同说法,或认为始建于“春秋晚期”;或认为始建于“东汉初年”;或认为建于“隋唐早期”等。这些观点依据多为推测,证据不足,难为信说。近人以董晴野先生为代表的“始建于北……[详细]
3、天水玉泉观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3
天水玉泉观
  玉泉观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紧依城垣,顺山势升高,随山沟、崖壁、台地而建。中轴线自下而上,有山门,遇仙桥、通仙桥、青龙殿、白虎、人间天上坊、玉泉阁、第一山牌坊、三清殿,山顶有小庙,传为明魏忠贤生祠。侧边有雷祖庙、三官殿、诸葛祠、托公祠、三清阁、选胜亭、静观亭、苍圣殿、玉泉井。井上有六角亭。神仙洞传为元代陆、马二真人羽化处。三清殿梁上墨书题记“明嘉靖叁拾陆年岁次丁酉季冬重建”,第一山牌坊墨书题记“嘉靖叁拾柒年建”。玉泉观内有秦州八景之一的“玉泉仙洞”,相传为芦、梁、马三真人坐化埋葬之地。洞西南有一碑亭,内藏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草书四帖,-五言绝句四首,笔法苍劲圆浑,质朴豪放,观者无不为之而赞叹。2006年5月,玉泉观作为元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用时参考1-2小时交通市内乘坐7路、24路、26路内环、26路外环到玉泉观站,或乘坐6路、10路、12路、23路内环、23路外环到森美购物广场站,或乘坐18路内环到秦州区人民医院站下车可到门票门票20元/人开放时间……[详细]
推荐4
天水炳灵寺
  炳灵寺,位于甘肃天水市城南十公里处,初建于元代,期间岁月流逝,社稷废兴,初时烟火已散,早间信士缘疏,塔院毁于风雨久矣。然佛种不失,菩提本在,岂因数百年之沉沦与众生相绝哉?是以公元一九九三年,有僧名信念,自五台来秦州,认定宗旨,始筹资重建焉。今已规模颇具,引人入胜。寺院依山而建,渐山势而升,依林麓而延。寺内有大殿五座,塔院三处,寮房三十多间。……[详细]
5、李广墓 AA
推荐5
李广墓
  李广墓在甘肃天水,是当年北击匈奴的边疆,也是伏曦的故里。刚到天水时,并不知道李广墓在这儿,后来看到城市简介,才决定去一趟。甘肃的景色有个特点,就是缺水,全是黄土旱地,无论是塬子上的小镇还是处在峡谷里的城市,居民都有接雨水的习惯,不然生活用水不够的。河川里只留下千百年来一道道洪水冲刷的痕迹,残留在谷底沟壑里的只有涓涓细流,孱弱地流淌在干涸河床上,却怎么也无法填补整体上的枯竭。风一吹,扑面而来的漫天的黄土,弥散于你周围每一寸空间,让路人透不过气来。缺水以至杂草都长不到一个春秋,不要提树了。到处都是裸露的黄土,皱巴巴的像枯裂的皮肤。干硬的土块,岩石般地矗立在山颠,那份苍凉在远古时就已经凝成,只是岁月依然在不停地在上面肆意琢刻着。一眼望去,整个高原没有突兀的山峰,原上裂开的一道道巨大的沟谷,就是城市所在,因为水往往积在低处,天水就在一片水比较多的狭长谷地。渭水河流过整个城市,与四川不同的是那里因为找不到不平地,才把城市建在谷地,这是因为需要水。天水还是很热闹的,伏曦庙就坐落在闹市区的一个小巷深处……[详细]
6、诸葛军垒 AA
推荐6
诸葛军垒
  诸葛军垒公园是秦州三国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2A级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实现光复汉室、统一全国的大业,曾统率蜀国大军,六出祁山,与司马懿统率的曹魏大军在天水展开军事对垒,发生多次大规模的战争。在天水境内,至今遗留有大量蜀魏战争的遗迹,诸葛军垒就是其中值得一提的古迹。相传蜀军行军打仗时每人身上背着一个“乡土袋”,袋中装着家乡的泥土,到了异乡饮水或吃饭时,在饮食中撒入一小撮家乡泥土,可防止水土不服。在诸葛大军攻下天水城后,发现这里的水质很好,不用乡土袋中的泥土也没有一个士兵不服水土的。再者,在天水境内将是一场恶战,乡土袋变成累赘。于是,士兵们在天水城东门外,解下身上“乡土袋”,把袋中的泥土倒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丈八高的大土墩。天水城东门外地势开阔平坦,是练兵演阵的理想之地,诸葛亮正好利用了这个土墩。他经常站在高高的土墩上指挥训练军队,整顿军纪,布兵点将。后来,这里成了人们凭吊诸葛亮的胜地,取名为“诸葛军垒”。“诸葛军垒”为古秦州八景之一,在秦州区城东岷山路南。原……[详细]
推荐7
后街清真寺
  后街清真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人民西路。因秦州城五城相连,该清真寺在西关城东北角,早年称“西关清真寺”,寺北原畔邻城墙北垣,其墙被拆后,始临北关人民路。1970年后,因寺门改在后街澄源巷,从此通称后街清真寺。后街清真寺历史悠久。据《天水县志》记载,“创自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其殿五楹,琉璃碧瓦,丹楹刻桷”。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秦州重建清真寺楼碑记》赞曰:“其势嵯峨,高压岳阳斯楼也。”后街清真寺建筑合理,雄伟壮观。清真寺原为三进门:头道门位于澄源巷北口,为三间木结构牌楼,斗拱处竖书“清真寺”,门楣横书“渐入福地”,“诵经法祖”;二门在大寺巷内,为单檐大开间牌坊,-“常乐界”三字,背书“抵报元功”、“清真古教”,传为康熙御题;第三道门是坐北向南三大间过厅进入寺院,古柏、大殿、木楼相互掩映,庄严肃穆,穆斯林沐浴礼拜,其景融融。可惜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牌坊、山门、“姆拉楼”被拆、数株古槐、香柏被砍伐。据国家文物局专家在天水考察后说,在全国三万余座清真寺中,此类宣礼……[详细]
推荐8
天水师范学院
  学校始建于1959年。1988年以“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受到国家教委的表彰奖励。2000年由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天水师范学院,开始本科招生。2007年5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10月,被教育部列为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建设单位,2013年开始招生培养教育硕士。2015年,被甘肃省列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几十年来,学校秉承“困境中求生存,奋斗中谋发展”的精神,已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以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近年来,学校立足自身实际,紧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趋势,初步形成了教师教育、工程技术、商务管理、文化体艺等四大类应用型专业群,确定了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全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机构设置】学校下设17个二级学院,3个教辅单位,64个教学系(部),23个党政管理机构及群团组织;设有12个校属科研机构,20个院属科研机构;有1个教育部备案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0个省级及地……[详细]
推荐9
邓宝珊将军纪念馆
  邓宝珊将军纪念馆位于秦州区城南五里处的慧音山巅,坐南面北,东侧为风景秀美的南郭寺景区,为一进二院式仿古建筑风格。1994年11月开工建设,原规划面积12 亩,建成主纪念亭一座7间,建筑面积277平方米,并完成了周围部分配套设施建设。2009年,天水市委、市政府将邓宝珊将军纪念馆二期工程确定为全市重 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将在原纪念亭的基础上总投资1350万元,建设总面积20亩,主要建成了游廊、纪念亭、山门及厢房、照壁、四合院、游客中 心、文化交流中心,总建筑面积1926.13㎡。新建停车场、道路硬化、广场铺设面积达4237.88㎡,绿化面积7175.99㎡。目前,邓宝珊将军纪 念馆现有面积13540㎡。 2012年6月20日正式开馆并对外免费开放。建成后的纪念馆由三部分组成,总计展厅面积1220㎡:一是邓宝珊将军事迹馆。包括纪念亭、邓宝珊将军事迹展厅、游廊等。展厅面积240㎡。邓宝珊将军纪念亭正门上方悬挂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邓宝珊将军纪念亭” 巨匾。依山远望,整个建筑在南郭寺景区……[详细]
推荐10
天水民俗博物馆(南宅子)
  胡氏民居又称南北宅子,位于秦州区民主西路,分列路南北,隔街相望。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宅子是明代秦州举人、山西按察副使胡来缙私宅。南宅子始建于明嘉靖丙午年(1558),至隆庆元年(1567)完工。自建成至今一直由胡氏子孙世代延用。1956年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调查。1963年2月11日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5月12日秦州区政府完成院内36户住户搬迁,将南宅子移交给天水市博物馆管理。南宅子完整地保存了从明到清民居建筑的格局和风貌,是研究我国西北地区明清古建民居的重要实例,对于研究天水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提供了珍贵、丰富的历史资料,其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在甘肃省是惟一的,全国罕见。特别是在南宅子保护维修结束后,市上在保持原有古建筑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筹建天水民俗博物馆。并且市政府决定每年由市财政拨出30万元经费用于征集民间民……[详细]


全部秦州区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