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绿水镇 | 隶属:营山县 |
区划代码:511322111 | 代码前6位:51132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川R |
长途区号:0817 | 邮政编码:637700 |
辖区面积:约19.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3万人 |
人口密度:约59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安固社区 | ~002 | 村庄 | 相传从前在墩子河(现在的安固大河)北岸有对石鼓,时有击鼓声,人们听到此声音,便觉平安无事,后在此建桥得名安固桥。社区以此为名。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详细] |
文殊社区 | ~003 | 村庄 | 旧时,境内有一座文殊寺,社区因此而得名。民国时期属龙凤乡第3保;1951年由仪陇县划入营山县建政为文殊乡第一村;1955年建社为张家乡文兴社;1962…[详细] |
沙桥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旧时,境内有一沙拱桥。2006年,由沙桥村二、九、十组和大桥村一、八组,以及镇所有居民经县人民政府批准组建街道社区。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原街道社…[详细] |
合水村 | ~203 | 村庄 | 以绿水河、麻柳河在境内汇合仪陇河而得名。民国时期属安固乡第5保;解放后1951年建政为张家乡第2村;1955年建社为张家乡翻身社;1962年为绿水公社…[详细] |
歌杨村 | ~205 | 村庄 | 歌扬即为歌扬寺,据说,此寺庙曾因和尚念经如歌,悠扬动听,故名。歌扬村村民委员会,由歌扬村村民选举产生的实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详细] |
透龙村 | ~207 | 村庄 | 此地有一九龙包(九个山包相连,似一条巨龙)对面有一山包山包有一石崖像一只张大嘴巴的老虎,人们在此老虎头上建一寺庙,取“龙虎相斗”之意故名为透龙寺。民国…[详细] |
龙泉村 | ~212 | 村庄 | 一境内有一龙泉古寺,故名龙泉村。民国时期属仪陇县龙凤乡第5保;建国后1951年由仪陇县划入营山县建政为文殊乡第4村;1955年建社为天池乡龙泉社;19…[详细] |
猴坪村 | ~213 | 村庄 | 此山顶较平,因山弯内有墩石头形似猴子,故名猴坪村。民国时期属建仪陇县永兴乡第7保;建国后1951年由仪陇县划入营山县建政为文殊乡第5村;1955年建社…[详细] |
锁口村 | ~214 | 村庄 | 因河口较窄,后建有一石板桥,取名锁口桥。村以此得名。民国时期属仪陇县龙凤乡第1保;建国后1951年由仪陇县划入营山县建政为文殊乡第2村;1955年建社…[详细] |
石桥村 | ~218 | 村庄 | 因当地建有一座石板桥。民国时期属安固乡第1保,1951年建政改为安固乡第3村,1955年改为张家乡插旗社,1962年改为安固公社3大队,1967年改为…[详细] |
群力村 | ~222 | 村庄 | 群力,喻指众人的智慧和力量。民国时期属安固乡第2保,1951年建政改为安固乡第2村,1955年改为张家乡群力社,1962年改为安固公社7大队,1967…[详细] |
浮山村 | ~223 | 村庄 | 境内有一山,三面环水,远看像浮在水面上,故名浮山村。民国时期属张家乡第6保,1951年建政改为安固乡第6村,1955年改为安固乡奋斗社,1962年改为…[详细] |
川洞村 | ~224 | 村庄 | 境内河边有一巨石,中间有一穿孔,故名川洞村。民国时期属安固乡第5保,1951年建政改为安固乡第9村,1955年改为张家乡川洞村,1962年改为安固公社…[详细] |
地名由来:
绿水镇原名罗家坝,后因住户张姓居多,更名为张家场;1958年,成立公社时,因绿水河流经场镇,又更名为绿水。
基本介绍:
2019年,撤销安固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绿水镇管辖,绿水镇人民政府驻河街1号。
绿水镇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营山县的北部,地处逢安、仪陇、营山三县交界处。
镇幅员面积19.1km2,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以丘陵地貌为主,兼有沙滩地和平坝。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有春早、夏长、冬暖的特点,无霜期长,光热水组合条件好,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水资源较丰富,绿水河横贯全境。林业发达,森林覆盖率达到30%。
绿水镇辖8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2001年末全镇总人口1133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36人,城镇化水平为22%,人
历史沿革:
1950年2月,设张家乡。
1951年8月,划归回龙区。
1958年,设绿水公社。
1992年,由绿水公社改为绿水镇,文殊、安固2乡并入绿水镇。
1994年,安固乡析出。
1997年,文殊乡析出。
2006年,文殊乡并入绿水镇。
2019年10月29日,撤销安固乡,划归绿水镇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