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什地镇 | 隶属:绵竹市 |
区划代码:510683122 | 代码前6位:51068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川F |
长途区号:0838 | 邮政编码:618200 |
辖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64万人 |
人口密度:约75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5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圣宫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因社区办公地附近有一座寺庙名二圣宫,寺庙内供奉文昌、关羽二位圣人,故名。2020年5月8日竹府函(2020)59号文批准,将圣宫社区、合结村、共和村合…[详细] |
五方村 | ~201 | 村庄 | 辖区内有一五方碾,为五家人联合修建的方形碾子,用来磨米面等。解放前期名1保,1952年土改建政时名五方村,1958年公社化时为东风公社什地营1管区,1…[详细] |
绵河村 | ~202 | 村庄 | 辖区内有条绵远河。解放前夕属3保,1952年土改建政时名三星村,1958年公社化时为东风公社什地营3管区,1962年改为什地公社3大队,1981年地名…[详细] |
同义村 | ~204 | 村庄 | 取“同心同德社会主义建设”之意。1952年土改建政时名为同义村,1981年地名普查时改为同义大队,1984年更名为同义村,2007年底与和平村合并,仍…[详细] |
双瓦村 | ~206 | 村庄 | 因辖区内有两座大的旧瓦窑遗址而得名。解放前夕属11保,1952年土改建政时名双瓦村,1958年公社化时为东风公社什地营10管区,1962年改为什地公社…[详细] |
红社村 | ~207 | 村庄 | 取推翻旧社会,建设红色政权的新社会之意。1952年土改建政时名为红社村,1981年地名普查时改为红社大队,1984年更名为红社村,2007年底与同协村…[详细] |
地名由来:
境内有古刹什地寺,故名。
基本介绍:
位于绵竹东部,距市区10公里,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589亩,其中水田30448亩,旱地1141亩,10公里国家二级标美路二条(绵竹至罗江,绵竹至德阳)。什地镇于1994年撤乡建镇。
辖12个村民委员会,98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总人口26377人,其中农业人口25579人。2003年粮食产量20277吨,油料产量1645吨,肥猪出栏数38550头,小家禽畜出栏数420602只,2001年4月成立了农业技术专业协会有禽蛋加工、蚕桑、养蜂、蔬菜、猪鬃加工六个协会,其中禽蛋年加工1320万枚,猪鬃年加工1100吨,工农业总产值5310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222
历史沿革:
什地乡建置于1938年;1952年建政时沿用;1953年划分成什地乡与下寺乡;1955年又合两个乡为什地乡;1955年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实现公社化,由什地、富新、五福、绵远、兴隆5个乡合并成立东风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什地乡为第四区队;1960年建立什地人民公社;1984年复名什地乡;1993年12月撤乡建镇,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