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右玉县 > 右卫镇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卫镇

[移动版]
地名:右卫镇隶属右玉县
区划代码:140623101代码前6位:140623
行政区域:山西省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晋F
长途区号:0349 邮政编码:036000
下辖地区:1个社区、26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翰林社区~001镇乡结合区
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详细]
联兴村~200镇乡结合区
因村1956年高级合作化时取联合兴旺之意,故得名联兴。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初属城关区。1950年取消城关区属一区。1953年属一区…[详细]
乌林村~201村庄
因村座落之处,森林茂密,鸟类繁多,其中最多的是乌鸦,得名乌林。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初属城关区,称乌林村行政村。1950年属一区(驻…[详细]
下元村~202村庄
因村土地平坦,水草丰富,适宜种菜,菜农们后来集中起来,故名下园,后将园简化为元,统称下元。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初属城关区。1950…[详细]
红旗口村~203村庄
因清朝时此村住过红旗兵,故名红旗口。另一说该村是杀虎口通往右玉城的必经之路,在明朝时代村北设有鼓楼,为保卫右玉城内官员安全,在鼓楼设岗,对杀虎口方面的…[详细]
李家堡村~204村庄
因村李姓建村,又有一古堡,得名李家堡。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后属六区(驻地李达窑)。1953年属一区,康家湾乡,称李家堡行政村。19…[详细]
头水泉村~206村庄
因村村北的山坡下有一股清泉,清澈甘甜,得名头水泉。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初属城关区。1950年取消城关区属一区。1953年属一区三里…[详细]
三里庄村~207村庄
因村址座落在右卫城东部3华里,得名三里庄。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初属城关区。1950年取消城关区属一区(驻右玉县)称三里庄行政村。1…[详细]
八里庄村~208村庄
因村位于右卫镇镇政府4公里处,因距右玉城8华里而得名八里庄。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初属城关区。1950年取消城关区属一区。1953年…[详细]
黑流堡村~209村庄
因村常年有一流水小河,水为黑色,且村东建有一堡,得名黑流堡。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初属城关区。1950年取消城关区属一区。1953年…[详细]
南元村~210村庄
因村村土地肥沃,适于种菜,产品销于右玉城,又居右玉城南,故名南园。后将园简化为元。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初属一区新庙乡。1953年属…[详细]
北元村~212村庄
因过去这里曾是菜园,又在右玉城的西北面,得名。另一说该村在明朝时以种菜为主,故名园子湾,后因村址在南元之北,故名北园,后将园简化为元。为其村民委员会驻…[详细]
杀虎口村~216村庄
因村明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遗族(指胡人)南侵,明王朝发兵抵御,多从该口出进,故称杀胡口。清代以前,为缓和蒙汉矛盾,将“胡”改为“虎”,称杀虎口。为其村民委…[详细]
马营河村~218村庄
因村东堡门石碑记载:“马营堡”,在满清时代因驻兵,在马营河饮马,故将“堡”改为“河”,称马营河。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后属右玉县城关…[详细]
北草场村~219村庄
传说该村清朝年间,此处是集中饲草之地,供边防骑兵之用,称草场。后为区分重名,更名为北草场。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后属右玉县六区(驻地…[详细]
四台沟村~221村庄
根据长城烽火台墩为顺序,得名四台沟。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属六区(驻地李达窑)称行政村。1953年属五区(驻地李达窑)林家堡乡,仍称行政…[详细]
草沟堡村~224村庄
因这里一带地势平坦,水槽肥美,草木丛生,得名草沟堡。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右玉城1945年第一次解放,1948年3月第二解放,属右玉县城关区,19…[详细]
红土堡村~225村庄
因村建在红土梁上,原名红土梁,后建一堡,更名为红土堡。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右玉城1945年第一次解放,1948年3月第二解放,属右玉县城关区,1…[详细]
高墙框村~227村庄
因村原为起大风的地方,流沙遍地,难以种植,是为防风防盗,把院墙打的很高,得名高墙框。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后,1947年土地改革,1…[详细]
蔡家屯村~229村庄
因蔡姓定居,得名蔡家屯。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右玉城1945年第一次解放,1948年3月第二解放,属右玉县城关区,1948年土地改革,1949年为…[详细]
中元村~232村庄
因村最早建村,以放牧为主,曾名草场。后种菜供右玉城居民吃用,加上北有北园,南有南园,故称中园,后将园简化为元。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详细]
联丰村~233镇中心区
因村1956年成立农业社,取联合丰收之意,故得名联丰。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初属城关区。1950年取消城关区属一区。1953年属一区…[详细]
廿五湾村~234村庄
廿五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十八户营村~235村庄
因村在清(秦)朝时代安札过十八户蒙古人,得名十八户营。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初属右玉县第六区(驻地李达窑)。1953年属五(驻地李达…[详细]
振兴村~236镇乡结合区
因村为新建村,意为振兴农村经济,得名振兴。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2002年经右玉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该村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樊家窑村~237村庄
因樊姓建村,并开砖窑,取名樊家窑。为区别重名,1983年经雁北行署批准更名为北樊家窑。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后属城关区(驻地右玉城)…[详细]
东兴村~250村庄
东边兴起的村庄,寓意兴旺,发达,又因位于右卫城东侧而得名。1984年9月,经右玉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初属城关区…[详细]

地名由来: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右玉设定边卫,卫城就建在善无故城废墟上,先后历时17年建成。后定边卫迁走,大同右卫、玉林卫先后迁来,称右玉林卫。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右卫镇被纳入2023年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

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右卫镇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乡镇

2017年8月,右卫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14年7月,右卫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9年8月,右卫镇上榜第三批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基本介绍:

右卫镇位于右玉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北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接壤,曾是朔平府治所在地和右玉县人民政府驻地,现为右玉县四大建制镇之一,是山西省的北大门。镇内辖37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全镇人口为13763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1570人。全镇总土地面积为37.6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7.5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7%。

全镇种植业主要以土豆、玉米、小杂粮为主,畜牧业以羊、奶牛为主。2005年,全镇共种植高产高效作物4.2万亩。其中,优质土豆2.5万亩,高产玉米1.2万亩,饲料玉米5000亩。仅此一项,全镇增收2470万元,人均增收795元。截止2005底,全镇纯种奶牛养殖量已达到900多

+查看详细右卫镇概况>>

文化旅游:

三十二长城

三十二长城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西南大约十公里的桦林山上,因其边上的三十二村得名,三十二村又得名于明长城进入右玉境内的第三十二个敌楼,是明长城的一段,现存较完整的边墙和烽火台,是山西明长城遗

右玉城汽车站

右玉城汽车站位于1958年右玉县右卫镇二街居委会右玉城南关路东,年代为旧址。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右玉城汽车站被公布为朔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全桥遗址

万全桥遗址位于右玉县右卫镇杀虎口村西约1千米,年代为明代至清代。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万全桥遗址被公布为朔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爷庙戏台

老爷庙戏台位于右玉县右卫镇马营河村中,年代为明代。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老爷庙戏台被公布为朔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右玉清真寺

右玉清真寺位于右玉县右卫镇一街居委会右玉城内官厅街北侧,年代为清代。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右玉清真寺被公布为朔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杀虎堡堡址

杀虎堡堡址位于右玉县右卫镇杀虎口村中,年代为清嘉靖二十二年(1573)。含杀虎口堡南门外100米处永济桥。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杀虎堡堡址被公布为朔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赵国设雁门郡,治善无。

秦汉置善无县。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筑右卫。

清雍正三年(1725),撤右卫设右玉县,为朔平府治所。

1948年属一区。

1958年与高墙框、杀虎口、杨千河合并成立长城人民公社。

1961年分设城关公社。

1972年,右玉县政府搬迁,右卫城成为城关公社所在地。

1984年,改公社为镇,2001年1月10日撤乡并镇,右玉城镇更名为右卫镇。


还有1个地名与右卫镇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