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贾村镇 | 隶属:陈仓区 |
区划代码:610304107 | 代码前6位:610304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陕C |
长途区号:0917 | 邮政编码:721000 |
辖区面积:约12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3万人 |
人口密度:约42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1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贾村村 | ~200 | 镇中心区 | 史传明清名臣党崇雅曾在此接待西征的康熙帝时,看到镇门楼高题“龙川雄镇”略有不悦,道:“朕本为龙,此龙何来”一名臣应变:“君为真龙,此假龙尔”。康熙答:…[详细] |
广福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广福有“广前福后”之意,寓意人民前途宽广,福泽厚长。由原在此地设立的生产大队,后更名为广福村村民委员会,是广福村村民自治组织的名称。1959年设立生产…[详细] |
东坡村 | ~202 | 村庄 | 因地处贾村塬正东,紧靠东塬边,故称东坡村。由原在此地设立的生产大队,后改为东坡村村民委员会,是东坡村村民自治组织的名称。1959年设立生产大队,198…[详细] |
灵龙村 | ~205 | 村庄 | 由原在此地设立的生产大队,后改为灵龙村村民委员会。灵龙村村委会是自治组织名称。1959年设立生产大队,1984年由原在此地的灵龙生产大队,改为灵龙村村…[详细] |
扶托村 | ~206 | 村庄 | 因该地域地势低洼,故取名扶托,又因村中以袁姓族人为主,又称袁家扶托。由原在此地设立的生产大队,后更名为扶托村村民委员会。1958年为贾村乡扶托生产大队…[详细] |
杜家凹村 | ~207 | 村庄 | 因本村区域南北西三方地势高,中间低,呈凹形。又因杜姓家族最早居住在此地,故取名为杜家凹村。1959年设立生产大队,1984年由原在此地的杜家凹生产大队…[详细] |
文酒村 | ~209 | 村庄 | 因村中包含文德、酒家凹两个自然村,故名文酒村。由原在此地设立的生产大队,后改为文酒村村民委员会,是文酒村村民自治组织的名称。1959年设立生产大队,1…[详细] |
龙新村 | ~210 | 村庄 | 龙新村由龙耳村,卧龙村,蔡家庄三个自然村在解放初期组建成立。因本村地处贾村塬919高地的龙脉地带,村办所在地在龙的中心,又是新社会组建成立的。故取名为…[详细] |
陵一村 | ~211 | 村庄 | 因位于陵厚寺以南,故得名陵厚南社,解放后改村名为陵一村。由原在此地设立的生产大队,后改为陵一村村民委员会。陵一村村委会是自治组织名称。1959年设立生…[详细] |
陵二村 | ~212 | 村庄 | 以前叫做龙口寺,因本村五条大路汇总处形似五条龙汇集故而得名龙口村,后更名陵二村。由原在此地设立的生产大队,后更名为陵二村村民委员会。1959年设立生产…[详细] |
上官村 | ~214 | 村庄 | 上官村:以复姓上官村民早居得名,村民委员会为群众自治组织。1959年设立生产大队,1984年由原在此地的上官生产大队,更名为上官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桥镇村 | ~216 | 镇乡结合区 | 因建镇时自古有一桥,故名为桥镇。1959年设立生产大队,1984年由原在此地的桥镇生产大队,更名为桥镇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村民委员会驻地桥镇村。…[详细] |
新华村 | ~217 | 镇中心区 | 因曾设立新华农业合作社,后取名新华。由原在此地设立的生产大队,后改为新华村村民委员会。新华村村委会是自治组织名称。1959年设立生产大队,1984年由…[详细] |
马塚村 | ~218 | 村庄 | 据传,秦穆公在此养马,坐骑死后,埋在此地,后明代大量移民迁移此地,民众以马的坟塚取名马塚村。1959年设立生产大队,1984年由原在此地的马塚生产大队…[详细] |
井边头村 | ~219 | 村庄 | 以位于塬边得名“顶边原”,后演化为井边头。由原在此地设立的生产大队,后改为井边头村村民委员会。是自治组织名称。1959年设立生产大队,1984年由原在…[详细] |
龙尾村 | ~221 | 村庄 | 以驻地村得名。自古以来,人们把贾村塬比做一条龙,龙头在蟠龙山,龙尾村在贾村塬的最东北部,加之有小塬,好像是龙的尾巴,所以就称龙尾。1959年设立生产大…[详细] |
北湾村 | ~223 | 村庄 | 以驻地在北湾村得名。因一小河流自西向东汇入千河,分割两道湾,南为南湾,北为北湾,故名。1959年设立生产大队,1984年由原在此地的北湾生产大队,更名…[详细] |
花园村 | ~226 | 村庄 | 据《宝鸡县地名志》,以此地种植花卉较多得名。由原在此地设立的生产大队,后改为花园村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群众自治组织名称。1959年设立生产大队,1…[详细] |
簸箕庄村 | ~228 | 村庄 | 1959年设立生产大队,1984年由原在此地的簸箕庄生产大队,更名为簸箕庄村村民委员会,2005年撤销青峰村并入簸箕庄村。村民委员会驻地簸箕庄村。…[详细] |
郑家山村 | ~231 | 村庄 | 以驻地村得名。因郑姓居民早居此山,故名。1959年设立生产大队,1984年由原在此地的郑家山生产大队,改为郑家山村村民委员会,2016年12月撤销吴家…[详细] |
咀头村 | ~232 | 村庄 | 因在贾村塬最北端的一个咀上,居住户均姓杨,故为杨家咀头,后取名咀头。1959年设立生产大队,1984年由原在此地的咀头生产大队,更名为咀头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地名由来:
古称龙川镇,城堡遗址至今尚存。史传明清名臣党崇雅曾在此接待西征的康熙帝,康熙帝见镇门楼高题“龙川雄镇”四字略有不悦,遂问党崇雅道:“朕本为龙,此龙何来”?党崇雅随机应变:“君为真龙,此假龙尔”。康熙答:“原来是个假村。”承康熙金口玉言,改名“假村”,后代人谐其音唤作“贾村”,该村并无贾姓人家。这就是贾村地名的由来,贾村塬一名皆由此而来。注:党崇雅氏,为贾村塬蟠龙人,天启年进士,崇祯年户部侍郎,曾降李闯,后归满清。顺治年历任户部侍郎、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加少保衔。顺治十年高老还乡,数月后奉诏还朝,受国史院大学士,十二年再次告老还乡,加封少傅兼太子太傅衔,故称“党阁老”。贾村镇形成集镇,始于明末,兴盛于清代。康熙二十年(1681)大学士党崇雅辞朝还乡,隐居于此,曾修盖龙川镇,并撰匾额“龙川雄镇”,悬于城楼。后康熙帝出巡到此。见“龙”字不悦,党氏随机解释“龙川”实为假村名。后因“假”与“贾”谐音字,渐有贾村之称。
荣誉排行:
2015年12月,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贾村镇为2015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基本介绍:
贾村镇,古称龙川镇,地处渭北贾村台塬中心,陈仓区西北,距宝鸡市13公里,东临千河与凤翔县相望,南接金台区蟠龙镇,西连金台区金河乡、陈仓区县功镇,北依清凉山与千阳县接壤。东、西、北三面依山环水,地域起伏辽阔,是宝鸡大城市建设战略北上的延伸带和副中心,镇域面积126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247个村民小组,12569户,52758人,耕地面积76910亩。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川、塬、丘皆有,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植被覆盖率高。川、塬土层深厚,土质良好,适宜于种植业发展,属优质粮生产基地。山区、丘陵发展种养业得天独厚。
境内古遗迹颇多,历史积淀淳厚,上官遗址、西周
文化旅游:
贾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商、西周、春秋·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贾村、上官村、秦家滩村、村。包括贾村遗址(含铜器出土点)、上官遗址、遗址、秦家滩遗址(含墓群)。保护范围:东至秦家滩村以东300米
南湾遗址时代:战国—秦汉地址: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南湾村保护范围:东至南湾村村东200余米的断崖,南至遗址区南部王北公路北侧,西至南湾村庄东侧,北至南湾村北约80米处的千河南岸二阶台地断崖。建
历史沿革:
1949年7月属宝鸡县第八区西坪区辖,1952年1954年全县区划调整,贾村镇域内设有贾村乡、灵龙乡、扶托乡、陵厚乡,属第三区管辖。
1958年改为贾村公社,辖16个生产大队。
1959年4月改为贾村管理区,1961年8月恢复贾村公社,辖16个生产大队。
1966年5月更名为红旗公社,1970年3月复名贾村公社,1984年4月改为贾村镇,下辖16个村民委员会,2005年10月,撤销仓园村,并入文酒村;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