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家庄社区
村庄由来 明弘治年间,进士蓝章从乳山迁至即墨蓝家台子,后迁此地,葬父于此并居住,因传说曾有凤凰在此落过,故名栖凤庄。明嘉靖年间,蓝章之子蓝田又中进士,蓝家名声大振,遂改为现名。该村包括北桥子、福泰庵两个自然村,现有161户,487人,主要有蓝、矫、毕姓氏,蓝姓占90%以上。蓝姓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蓝章、蓝田的后裔;另一部分蓝姓的先祖在明永乐年间从小云南(山西大同以南)嘎嘎县大槐树里头迁此定居。
政区人口
位于北宅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2公里处,南邻华阳社区、西接枣行社区、北靠崂山水库和著名的华楼山,东望凉泉新苑和毕家社区。2004年有161户,487人。
社区特色 遗址及传说颇丰。社区西的华楼山巅有一峰突兀,盘石垒叠,四面峭削,高数十丈,上如平台,有松、桃各一株。
华楼山虽不甚高,然周围奇峰凌云、清泉古洞、苍松翠竹,景色如画。明嘉靖朝抚军赵贤赞誉之余题书“海上名山第一”;元尚书王思诚曾品为十四景,即:清风岭、王乔崮、聚仙台、翠屏岩、迎仙砚、高架崮、玉皇洞、凌烟崮、玉女盆、虎啸峰、碧落岩、南大门、松风口、名阳洞。华楼宫位于华楼山巅,是崂山地区仅次于太清宫的道教圣地,元泰定二年(1325)全真教华山派道士刘志坚创建,有老君、玉皇、关帝等殿堂各3间及客堂、道舍等。古木有胸径数围的银杏、松柏等20余株,茂竹成林,遍布宫之四周。华楼宫内外刻石之多,居崂山之首,多为元、明、清之作,其中30余处出自丘长春、刘志坚之手,亦有陈沂的题铭。
社区西山涧有华阳书院,据明崇祯年间《崂山志》(黄宗昌撰)载:“据山之半,少司冠蓝公建置于此。”蓝公即蓝章,官至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明正德十二年(1517)告退归里,来此结居,自号“大劳山人”,教子蓝田攻读,其后世多就读于此,至清道光年间废弃。书院占地亩余,因处地高且景色秀丽,取名“望月楼”、“紫霞阁”,周围石刻较多,如松关、天然碑、枕石漱流、曲水流觞、谈经地等。
蓝家庄社区南原是蓝田祖父蓝铜的陵墓,是奉敕建造的,墓堆轩昂,甬道森严,道两旁石人石马夹道肃立,入口处有宏伟高大的门楼耸立,它的两边有木刻对联,上联是:糯卷玄焚后代遗传八九代,下联:子荣孙贵蒙恩归还百千年。墓地内松柏、杨树等古木参天,绿荫遮地。由此向东看,远处有一名叫锥锥崮的山峰似笔,其南有山峰像笔架,近处五龙河东岸土丘上有一巨石酷如砚台,据此,蓝章将父葬于此宝地。可惜随着岁月跌宕及0的“洗礼”,墓地古迹已荡然无存了。
蓝家庄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蓝家庄成为青岛地区地下党组织的重要活动据点,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游击队。1947年4月成立的蓝家庄党支部带领群众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时年夏,0崂山工委充实区级领导班子,支部书记蓝孝感(化名刘镇山)任大崂区区长,支部委员蓝信照、蓝孝烈分别担任区队副和联络员,他们上任后,仍以原有公开身份住在自己家中,秘密开展地下工作,为青岛的解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爱国人士蓝孝辉曾任-民党海军少将,现已退休,曾多次回家乡寻根问祖,并为祖国的统一大业积极努力。
经济状况 蓝家庄现有耕地297亩,山岚755亩,荒山绿化率达70%以上。社区大力发展果品生产,种植樱桃、桃、枣、杏、山楂、李等果树,每到春天,果林掩映,花香四溢,从春到秋鲜果不断,吸引不少游人来此品果休闲。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樱桃节,社区成为郊游的热点,社区居民也获得了丰厚的收入。2004年,社区收入达到1100万元,人均5195元。
社会事业 社区投资15万余元,硬化了社区里的路面、安装了路灯,建了党员青年活动室、妇女之家和人口学校;出资为居民办理了大病统筹医疗保险,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贴。社区与驻地部队结成文明共建对子,并与枣行社区和部队共同出资修建了一条长630余米、宽6米水泥面的“鱼水路”。社区里计划生育、妇女工作、综合治理、共建等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社区重视教育事业,在上级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与周围办学社区一起投资兴建了高标准的华楼海尔小学,并配备了比较现代化教学设施,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蓝家庄社区附近有崂山景区、崂山上清宫、华东葡萄酒庄园、青岛石老人观光园、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青岛华东百利酒庄等旅游景点,有崂山绿茶、北宅樱桃、崂山茶、崂山矿泉水、崂山奶山羊、寒露蜜桃等特产,有崂山道教音乐、崂山民间故事、崂山螳螂拳、利群、崂山道教音乐等民俗文化。
区划: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蓝家庄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