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下村在莱城西北16公里处,西北离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东、南两面分别与羊里镇辛兴、辛庄子两村相邻,西、北两面分别与本镇曹大下、王大下两村紧紧相接,方寨路从其北境而过,边陈路横贯其中,是寨里镇最东面的一个小村。人口654人,耕地585亩。
据村内原三官庙碑记载,建村于唐朝,原名陈岱下。相传,一年大旱,数村联合到黑龙潭求雨,返回到该村时,巧遇大雨,为庆祝久旱得雨,而称陈家大下,后简称陈大下。又一说为:岱下庄,意为泰山脚下一村庄,因陈姓居住较早而称陈岱下。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大下保•陈家大下。”据资料载,陈大下村1937年为莱芜县第九区(水北区);1945年划为第十区(鲁西区);1949年划为第十四区(寨里区);1951年划为第三区(仪封区)始建乡属和顺乡;1956年成立建国社,1958年五大下、卞官庄和莱芜良种场组成红旗公社;1959年划归羊里公社;1964年划归寨里公社,后改为寨里镇至今。
陈大下村自唐朝就有人聚居此处,世代繁衍生息,村中现有谭、陈、郭、张、刘、韩、李、曹、王等十姓,其中以谭姓人口最多,张、刘、韩、李、曹姓建国前由邻近村庄迁入,村民不分宗族、贫富、多寡,世代和睦相处。耕读继世。民风淳朴,勤劳勇敢,安守本分。
村中自西向东原有李家湾、谭家湾、关庙湾、小湾,其形如莲藕,人称为莲花湾,九十年代初由于村庄进行规划和修路,都已填平。
潭家湾与李家湾间有一三板石桥,此桥旧时处于范镇到博山的交通要道上,西南距冷家庄,东北距中荣各五华里,人们称之为五里桥。又说桥的南面有一棵大柳树两搂多粗,树不高但树权很多,绿荫如盖。农闲时村民聚于此处乘凉,无理杂谈,因此又称“无理桥”。
陈大下建村历史较长,各战乱时期没出什么大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许多村民积极投身于革命战争之中。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有郭子彬,张曰恒、李西富、刘加政等人参军。郭子彬任香山区区长,40年代初在“肃托”事件中被错杀,后来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20世纪50年代,本村出现了一支活跃于各乡村中的文艺团体一莱芜梆子大下剧团,村民陈富泉等人热心戏曲,自备锣鼓唢呐等乐器,农闲或节日,自动组织活动,在戏台上吹拉弹唱,戏迷众多,热闹非常。本剧团经常外出演出,演出的剧目有《两狼山》、《三下南唐》等。
陈大下村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崇尚文明,清末就有郭清源,谭恩诰等人考取功名。谭恩诰字子封,民国时期与曹子勤、王子正、赵子才四人联合在王大下创建“四子”学校。陈大下村1932年成立学堂,人称“前学”;校长谭廷松,先后有谭子有、郭洪儒、谭恩玺等人教书授业。1994年莱芜实施合班并校后,该村小学先后并于曹大下、王围子小学,1998年合入大下联小。先前,陈大下有谭继芳升入抗日联合大学,自1997年恢复高考后,先后有30多人升人大中专院校。
积极改善土地灌溉条件。几年时间,打机井10眼,并于2000年完成西水东调工程,现在村所有耕地五天就能浇一遍水,同时村委还组织成立农副产品信息组,与济南泰安莱芜外贸部门订立供销合同,使本村生姜大蒜产得出销得下,本村的农副产品购销大户迅速发展起来,其中陈丰友、张曰文每年销售大蒜上千吨,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陈丰友在1999年投资20多万元建起了村中的第一座小康楼。
陈大下村支部、村委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同时,狠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将村东方寨路南侧作为民营经济发展区,把土地包给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的村民建厂房,村里为其架设专用电线,挖排水沟,拓宽和硬化路面,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在民营经济区内,先后建起了面条加工、面粉、木器加工、小型化工、电气焊等十几家民营企业,既增加了集体收入又安排了村中的富余劳动力,集体、个人收入都得到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陈大下村的经济建设和事业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过去向往的那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已经成为现实。自1999年陈丰友建起第一座小康楼以来,沿边陈路先后已有陈丰文、刘桂华、陈丰申、陈丰勇建起了小康楼。2000年陈大下村成为电话村,家庭影院也早已步人平常百姓家门,仅180户人的陈大下村已有农运车40余辆,摩托车100多辆。
陈大下村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历史发展中陈大下村人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陈大下村人将以新的观念,新的姿态,新的步伐,为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富裕、美丽的新农村而努力。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陈大下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
区划: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寨里镇·陈大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