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村位于莱城市区东南部,现有798户,2080口人,其中回民768人。居民居住区西起长勺路官寺商场,北至凤城东大街,南临汶河,东到万福路。东升村旧称洪沟,俗称洪沟子。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东厢堡•西洪沟”。据《刘氏谱》记载,明朝初年刘姓由安徽省凤阳县迁此定居。因村东有条南北向红土沟,故称红沟,后谐音成西洪沟。后有东洪沟、小河岔、马家洪沟自然村形成。1956年,莱城成立东关大队、西关大队。l962年东关大队改组,分为东门大队、迎仙门大队和洪沟大队3个大队,东洪沟、西洪沟、马家洪沟、小河岔等自然村隶属洪沟大队。1969年,洪沟大队改名东升大队。因耕地被城市建设占用,1988年居民全部转为城镇户口,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1984年始建东升居委会。
东升清真羊汤远近闻名。清同治八年(1869年),马姓回民自章丘迁至东升村定居,马家羊汤始至莱芜,因制作工艺独特,羊汤味醇厚,性温软,成为莱芜名吃。后白、杨、米、徐、弥姓回民陆续自泰安、新泰、章丘迁此。1987年筹资4.5万元,重修清真寺。1989年6月又筹资100万元,建成现全市最大的东关清真寺,可同时容纳800穆斯林举行教内活动。寺院造型典雅古朴,金碧辉煌,融浓郁的园林艺术与现代建筑为一体,实为莱城一景。东升村虽然回汉混居,但村民团结,和睦相处。1989和1994年村支书记侯敬友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
东升人素以有胆识、善经营著称。早在清末,村中大户刘二子即以自产豆油雄霸莱芜市场,刘鼎盛时有土地400亩,油坊两处,作坊100余间,日榨大豆2000斤,房舍5套,房屋54间,全是黑砖小瓦砌就的古典建筑。
东升村匠人甚多,尤以建筑业为最突出。三代祖传的泥水匠许占壁曾是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特善雕刻、绘画。20世纪30年代,有一大户人家要修寿坟,需在坟中进行绘画书写。因要躬身操作,从外地请来的大工不尽人意,有人建议请许占壁一试,果然手到擒来,一挥而就,众人莫不喝彩,从此声名远播。但凡莱芜有重大建筑,皆有东升匠人的身影。改革开放后,东升村以村建筑队为起点,大力发展集体企业。1991年,东升实业集团总公司应运而生,包括建安公司、包装装潢公司、塑料机械厂、矿业机械厂、太乙制药厂、酿酒厂等34处村办企业。在此带动下,民营企业已发展到352家。东升人实施“以建筑建材为龙头,工业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集体、个体、多种经济成分齐发展”的战略,发扬“艰苦奋斗创新业,同心同德兴东升”的精神,创出了一片辉煌。至2001年底,全村集体积累6000万元,经济总收入1.3亿元,人均分配4000元。
为了改变村庄面貌,20世纪70年代,东升人先后开荒、整平北岭、东岭土地480亩,对青草沟进行了综合治理,新建大口机井一眼。1975年,又建成扬程40米的石家庄东扬水站,解决了东岭300亩土地的浇水问题。同年,东升村建成莱芜蔬菜基地,为莱芜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1986年,他们又对洪水沟进行了治理,改河760米,建桥3座,同时对东岭57亩土地进行了规划,建成果园两处。1989年,他们又先后对汶河进行了治理改造,造地50亩,打机井3眼,建厂房6处,硬化村中路面2000余米,初步实现了村两委的工业小区规划。
进入90年代,东升村发展的步子加大了。先是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民族风味美食街”等横贯东西的四条大街。四条大街风格迥异,店铺相接,形成四条经济纽带。其建筑或整齐壮观,或错落有致,或造型鲜明,尤以民族风味美食街为佳。尔后,又投资3000万元建成了占地300亩的“山东八宝经济园区”,区内包括农贸、家具、纺织、饮食服务四个专业零售批发市场。
东升村一直注重精神文化生活,1947年就成立了戏班子,剧种有京剧、莱芜梆子,每到冬季即开始排练。踩高跷、舞龙灯样样拿手,经常到四邻八乡巡回出。1948年,济南战役前夕,我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在东升村休整备战,在村中黄花池前文艺汇演,东升村表演的京剧《混成一团》技压群雄,连当时的莱芜独立营、泰山区警备旅宣传队都对他们的演出赞不绝口。此后,他们多次到外村演出,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其中《亲家母顶嘴》、《四个老婆逛莱城》反映最强烈。直到现在,每逢年节,他们的龙灯、高跷还常常活跃在莱城街头。
东升村自1996年以来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莱芜东关文化物资交流大会,都是商贾云集,人流如织,成为莱芜市最大的文化物资交流盛会。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东升社区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