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昂拉乡 | 隶属:尖扎县 |
区划代码:632322202 | 代码前6位:632322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青 |
长途区号:0973 | 邮政编码:811000 |
辖区面积:约60.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000人 |
人口密度:3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尖巴昂村 | ~200 | 村庄 | “尖巴昂”系藏语译音,本村地处河谷,故名。“尖巴昂”意为河谷。1953年建立尖巴昂牧民委员会;1958年改为尖巴昂生产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成立尖…[详细] |
牙那东村 | ~201 | 村庄 | “牙那东”系藏语译音,因村处黄河西岸的山梁上,故名。“牙那东”意为山梁。1953年为牙那东牧民委员会;1958年改为牙那东生产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详细] |
措加村 | ~202 | 乡中心区 | 措加村位于昂拉乡东部,是乡政府机关所在地,距尖扎县城约7公里。措加村设3个社,总人口121户536人,有劳动力260人,其中女劳动力163人;有耕地4…[详细] |
东加村 | ~203 | 村庄 | “东加”系藏语译音,据说村始建于元朝中期,因本村是在此地最早开拓者,故名。“东加”意为主村。1953年合作化时为东加牧民委员会;1958年改为东加生产…[详细] |
拉毛村 | ~204 | 村庄 | “拉毛”系藏语译音,过去有一户名为拉毛的人家迁居此地,故名。“拉毛”为姓氏。1953年成立牙子盖牧民委员会、自2001年本村搬迁至拉毛村,更名为拉毛村…[详细] |
如什其村 | ~205 | 村庄 | “如什其”系藏语译音,因本村地形像蛇的舌头,故名。“如什其”意为蛇舌。原名为如吉,于1958年成立如什其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德吉村 | ~206 | 村庄 | “德吉”在藏语中是“幸福”的意思。2016年,为切实解决浅脑山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山上问题,山下解决”的思路,投入67…[详细] |
夏藏滩三村 | ~207 | 村庄 | 夏藏滩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夏藏滩二村 | ~208 | 村庄 | 夏藏滩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夏藏滩一村 | ~209 | 村庄 | 夏藏滩一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据史书记载有两种说法:一是相传在赤松德赞时期,一名叫喝叶西达日杰的大臣到多麦地方征税,他在河(黄河)东筑一马棚,叫“达拉卡”,河(黄河)北有一条大沟,在沟脑又重修一个马棚,叫“囊拉”,后来人们称作昂拉;二是传说该村从卫斯藏的昂拉地区迁居此地而得名。
基本介绍:
昂拉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9千米。人口0.2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9.3%,还有汉族、回族。总面积60.2平方千米。辖尖巴昂、措加、牙那洞、东加、牙子盖、河东6个村委会。1953年设昂拉乡,1958年设昂拉公社,1984年设昂拉乡。
历史沿革:
1952年,前昂拉区人民政府属海南州贵德县辖区,管辖有昂拉、能科、当顺3个乡。
1958年,改为昂拉公社。
1984年,改昂拉乡,辖有尖巴昂、措加、东加、牙那东、河东、拉毛村6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