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营乡 | 隶属:西吉县 |
区划代码:640422200 | 代码前6位:640422 |
行政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宁D |
长途区号:0954 | 邮政编码:756000 |
辖区面积:约282.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39万人 |
人口密度:4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1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新营村 | ~200 | 乡中心区 | 营原为明朝肃藩朱瑛之牧地,于硷沟筑城名牧营;嘉靖二十五年(1546)秋,因旧牧营城墙倾圯,改建新城,故名新营。1949年属新营区一乡(新营);1958…[详细] |
上岔村 | ~201 | 村庄 | 1949年属新营区第一乡(新营);1958年成立大队;1966年曾名“上游”大队;1968年又复原名;1985年改为村委会,属新营乡管理。…[详细] |
黑城河村 | ~202 | 村庄 | 原属上岔大队,1972年分设黑城河大队;1985年改为村委会后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陈阳川村 | ~203 | 村庄 | 原属新营大队,1980年分设陈阳川大队,1985年改为陈阳川村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
万达川村 | ~204 | 村庄 | 原属蒿子湾村委会;1989年分设万达川村委会。…[详细] |
蒿子湾村 | ~205 | 村庄 | 1949年属新营区六乡(碱滩);1958年成立大队;1966年曾为“先锋”大队;1968年恢复原名;1985年改为村委会。…[详细] |
庙儿岔村 | ~206 | 村庄 | 原属蒿子湾大队;1972年分设庙儿岔大队;1985年改为村委会,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
小硷滩村 | ~207 | 村庄 | 小硷滩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甘井村 | ~208 | 村庄 | 原属小碱滩村委会;1989年分设为甘井村委会,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
二府营村 | ~209 | 乡中心区 | 1949年属新营区四乡(二府营);1958年属新营公社,为二府营大队;1966年更名为“长征”大队;1968年恢复原名;1985年改为村委会,属新营乡…[详细] |
洞子沟村 | ~210 | 村庄 | 分属二府营大队、吴家沟大队;1980年分设洞子沟大队;1985年改为村委会;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
玉黄沟村 | ~211 | 村庄 | 玉黄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红庄村 | ~212 | 村庄 | 1949年属新营区第三乡(白城);1958年成立红庄大队;1966年曾名“向阳”大队;1968年又复原名;1985年改为村委会。…[详细] |
甘沟村 | ~213 | 村庄 | 原属红庄村,1989年分设甘沟村,同年设立村委会,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
白城子村 | ~214 | 村庄 | 白城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石岘子村 | ~215 | 村庄 | 石岘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长义山村 | ~216 | 村庄 | 原属海原县1942年划归本县新营镇;1949年属新营区四乡(二府营);1958年属新营公社大窑滩和大沙河两个队,1981年成立长义上大队;1982年划…[详细] |
大沙河村 | ~217 | 村庄 | 原属海原县,1942年划归本县新营镇;1949年属新营区回乡(二府营);1958年属新营公社,为生产大队;1985年改为村委会,属白城乡;2003年根…[详细] |
腰巴庄村 | ~218 | 村庄 | 原属海原县,1942年划归本县新营镇;1949年属新营区四乡(二府营);1958年属新营公社,1982年划归白城公社;1985年改为村委会,属白城乡;…[详细] |
大窑滩村 | ~219 | 村庄 | 原属海原县1942年划归本县新营镇;1949年属新营区四乡(二府营);1958年属新营公社,为生产大队;1982年划归白城公社;1985年改为村委会,…[详细] |
车路湾村 | ~222 | 村庄 | 原属海原县,1942年划归本县新营镇;1949年属新营区四乡(二府营);1958年属新营公社,为二府营大队;1981年分设生产大队;1982年划归白城…[详细] |
地名由来:
新营乡原为明朝肃藩朱枕之牧地,于股沟筑城名牧营;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秋,因旧牧营城墙倾圮,改建新城,故名新营。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新营乡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宁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新营乡人口数量为1.39万人,位列西吉县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
基本介绍:
新营乡位于西吉县西北方向、月亮山下。土地面积282.8平方公里,23个行政村,151个村民小组,6880户3.4万人。
新营乡是马铃薯之乡,现在已成全县最大的马铃薯外销集散地。它的种植面积达11.3万亩,占全县的十分之一.户均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至3亩,增加到人均3亩以上。每年收购旺季,在这里常驻的外地客商160多人,累计投入收购资金1亿多元。产品运销河南、广东、内蒙古、四川等12个省市和地区。2006年,这个乡人均纯收入2033元,其中马铃薯收入占到1084元。
新营乡按照全县“稳基地、提单产、扩营销、促增收”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思路,在标准化种植上下功夫,在拓展外销上下功夫,
历史沿革:
清光绪年间(1871—1908年),置新营堡。
民国时,置新营镇。
1949年10月,设新营区,辖新营、新克、白城、二府营、红耀、硷滩6个乡;白城乡址设在大窑滩。
1956年9月,新营、硷滩乡合并为新营乡,仍属新营区。
1958年,迁今址新营村上川。
1958年10月,公社化时,区乡建制被撤销,设立新营公社,撤销白城乡,并入新营公社。
1981年6月,划出北部白城、石砚等8个生产大队增设白城公社。
1983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