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山西省各县市区地名由来[4]

山西省各县市区地名由来[4]

  北魏永安二年(529)由涅县改现名,县治原为濩泽县阳陵驿,因以名县;据《郡县释名》:今县治古阳陵驿也,县名以此;又说因县城位居濩泽水西南得名;或说以当地有阳阿故城得名。 [详细]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有高平县析置陵川县,以县多陵阜而名,另据《山西历史地名录》:以县有陵阳水,故名。 [详细]
  曾名高都县、丹川县、县级晋城市、晋城市郊区,隋开皇初年建州改设泽州,据《元和郡县志》: 盖取濩泽(菏泽水)为名;唐武德三年(620)于高都故城始设晋城县,1996年由晋城市郊区改设泽州县。 [详细]
   北魏析置高平县,1993年设市,因境内四面皆山,中为平地得名,据《方舆胜览》:四面皆山,而中有平地,故曰高平;另说取于原长平和原高都之名。 [详细]
  “朔”作为地名,指地之北端,国之边陲,处于两国交界的地方。北齐天保六年于马邑西南47公里筑新城置朔州,八年移于马邑故城,即现在的朔州城,自此以后历经几千年,朔州地名与置地相对固定。1989年设立朔州市。 [详细]
  “朔”意同“朔州”之“朔”。尧时为冀州之域,舜时属并州,夏归荤粥(薰鬻),商属土方,西周属北戎,春秋时为北狄所据,战国时为赵国所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此筑成马邑县。北齐设朔州延续到明清,民国初设朔县。朔州市1989年成立后,朔县更名为朔城区。 [详细]
  明置平虏卫,清为平鲁县。1958年平鲁和朔县合并统称为朔县,1961年恢复平鲁县,1989年平鲁县撤销改设平鲁区。 [详细]
  春秋为代国地。战国属赵。秦属雁门郡。隋为神武县地,属马邑郡。唐为马邑县地,属朔州。辽置河阴县,金大定七年(1167年)更名为山阴县,因位于恒山余支翠微山的阴坡而得名。 [详细]
  唐为马邑县地,唐末置应州,民国元年改为应县,因境内龙首、雁门二山南北相应,城当其间而得名。 [详细]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定边卫;永乐七年(1409年)复设大同右卫;正统年间又将边外玉林卫并入右卫,称右玉林卫。清初为右玉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右玉县。 [详细]
  春秋属代。战国属赵。秦汉属雁门郡。隋为云内县地。唐为云中县地。辽置怀仁县,因后唐武皇李克用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会盟云州之东城,有“怀想仁人”之义,取其意而得名。 [详细]
  1949年8月设置榆次专区,因为于山西中部,1958年11月改称晋中专区,1968年9月起称晋中地区,1999年9月改设地级晋中市。 [详细]
  春秋时期在炎帝八世榆罔的领地建立榆州国,后世为了纪念炎帝榆罔,将原来榆州国的中心地带叫榆社,即榆罔帝的社稷,边缘地带叫榆次。北魏、北齐曾两度易名为中都县。公园979年。宋太宗灭北汉,毁晋阳称,置并州于榆次。越三年,复迁唐明镇,榆次复县制。以后历代县名不改。1958年,设县级榆次市。1999年,改成榆次区。 [详细]
  春秋时属晋,周襄王时,晋侯以此地赐大夫阳处父为食邑,时有阳邑之称。西汉时设置阳邑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地处太行山谷,该县名为太谷。 [详细]
  春秋时期在炎帝八世榆罔的领地建立榆州国,后世为了纪念炎帝榆罔,将原来榆州国的中心地带叫榆社,即榆罔帝的社稷,边缘地带叫榆次。南朝时为箕子的子爵国,国名“箕”。周朝属并州。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汉置涅氏县。晋析涅氏县分置武乡县,榆社属之,隋开皇十六年析武乡县分置榆社县。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