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竖岗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竖岗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古时,竖岗坐落于一个南北长800米,东西宽500米的黄土岗上,故名竖岗。在宋末元初建村,先民在此定居,后逐渐有陈、胡、贾、李、王、刘、张等姓陆续迁入此居住。一千年来,黄河决口泥沙淤积,加之人类活动,土岗地形现已消失。又因民委员会位于竖岗,故名为竖岗村民委员会。
古时,在东小庄、边家拐、陈胡同、郭家街、马家拐等,这些小庄中间从东南至西北绵延着一条大土冈,名之曰横冈,姓张的人氏占村庄人口的多数,后因姓张的出现一位有名望的绅士,故名张士横。又因民委员会位于张士横,故名张士横村民委员会。
据后小渚出土的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史臣墓志铭记载,其先祖史义(来自何方失传)于元末明初时迁居于此,看到涡河南岸,环水间有两块沙洲,树木茂盛,鸟语花香,乃渡水落户在南面的沙洲上。后子孙繁衍,人口众多,渐形成两个村庄:前小渚和后小渚。又因民委员会位于前小渚,故名前小渚村民委员会。
400多年前,一邵姓人家身怀绝技,劫掠富豪,定居于此,为掩人耳目,不事张扬,将“邵”姓去偏旁,取村名“豫召头”,百年光景,邵氏门庭败落,王氏携眷入住王庄村沙岗西坡下,王氏家族发展快,遂取名大王庄村,后又有其他姓氏迁入。又因民委员会位于王庄,故名王庄村民委员会。
据连氏宗谱记载,尉氏县十八里镇万寺村逃来连姓兄弟二人,老二居于小连村,沧桑沉浮,后来绝户,老大迁来此处,故得名大连。又因民委员会位于大连,故名为大连村民委员会。
据《咸丰清水口张氏族谱》记载:元末,山西洪洞县张士元任安徽太和县令,有三子:子荣、子花、子葵。子荣落户通许县清水口村。子孙繁衍,至明朝弘治正德年间,清水口张氏第五世第三门第五支张西鲁,他的三个儿子张卿、张彪南迁张营村。人丁众多,以姓氏命名张营。又因民委员会位于张营,故名张营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孙氏家族,由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居尉氏县小东门,后迁居此处(今孙庄)、子孙繁衍,形成孙庄。因村民委员会位于孙庄,故名孙庄村民委员会。
古时,山龙口村有一家姓王的外甥,即大岗李乡大岗游村兄弟二人迁往此处,并立祖祠,随其舅姓王,村名王营,后相继又迁入张、刘两姓。又因民委员会位于王营,故名王营村民委员会。
洼张村土地肥沃、平整,只因原涡河故道在其东头,地势较洼,雨涝季节,芦苇丛生,蛙声四起,又因张姓占全村人口大多数,故名洼张。故民委员会名为洼张村民委员会,因村民委员会位于洼张,故名北洼张村民委员会。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东周桓王八年七月(711),齐、鲁、郑三国联兵伐许,攻破许国都城(今许昌)。许庄公到卫国避难,领土被划入郑国版图。郑庄公为保存许国后代,派许国的大夫百里拥戴着许庄公的弟弟住在许国偏东的地方(今通许)。民国时,百里池村东南费家村附近有许大夫百里和许庄公弟弟的坟墓。1938年黄河决口,墓地被埋不可寻,抗战前,曾在这里发现一个石槽,据说是许大夫百里的饮马槽。百里池村故此得名。又因民委员会位于百里池,故名百里池村民委员会。
传明代中期,从古城开封方向跑来一只猴子,这只猴子日夜奔跑,到此地停下,连累带饿,不幸死去,因此震惊方圆十多里,参观的人很多,为了纪念这只猴子,原来居住的人就把此地命名为大渴猴村,直到解放前期改名为大河口村,后来大河口村分为南、北大河口。因位于南部,故名南大河口。又因民委员会位于南大河口,故名南大河口村民委员会。
以前的涡河在村西地,黄河决口后,一个晚上,西地的老河被泥沙填平,涡河改道村东。现全村有裴、侯两个姓氏,裴姓占全村人口的多数,故名裴庄。又因民委员会驻位于裴庄,故名裴庄村民委员会。
据1995年通许《付氏家族》记载,其始祖(名讳、年代失传)居住固始县银山堡土河村,明初迁居到尉氏大齐村。其中一支有兄弟二人,先居于此。由于勤劳能干、持家有方,盖起了两所楼房,当时村名叫双付楼,付姓兄弟分家后,老大住前宅,老二住后宅,后来从二人宅子中间冲开一条道路,路北的老二叫后付,路南的老大叫前付。又因民委员会位于前付,故名前付村民委员会。
古时,建村初期,村中大多是聂姓人家,在此繁衍生息,故名聂庄。民委员会位于聂庄。
南宋末年,燕氏由山西洪洞县棠棣村迁徙至此,初名叫燕家岗,是一条南北长的高岗。简称燕岗。全村有燕、张、常、李、买、刘、王、徐、杜、郭、耿等姓,以燕、张、常、买等姓居多。又因民委员会位于燕岗,故名燕岗村民委员会。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