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村原称“玉泉村”。 湾立村清代属前东曲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西许编村管辖;1949年属第二区(驻仁义);1953年仍属第二区((驻仁义);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西许管理区;1961年属西许人民公社管辖,为湾立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西许人民公社改为西许乡,湾立生产大队改为湾立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西许乡管辖;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湾立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 |
清代属中高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仁义编村管辖;1949年属第二区(驻仁义);1953年仍属第二区(驻仁义);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仁义管理区;1961年属仁义公社管辖,为仁义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仁义人民公社改为仁义乡,仁义生产大队改为仁义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仁义乡管辖;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仁义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南关镇管辖。 |
古时称“凤凰村”。 郝家掌村淸代属桃钮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王家沟编村管辖;1949年属第二区(驻仁义);1953年仍属第二区(驻仁义);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郝家掌管理区;1961年为仁义人民公社郝家掌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仁义人民公社改为仁义乡,郝家掌生产大队改为郝家掌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仁义乡管辖,辖郝家掌、枣条、宋家庄、圪背庄自然村;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郝家掌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南关镇管辖。 |
曾用名为东孟家山。 民国时期属第三区王家沟编村管辖;1949年属第二区(驻仁义);1953年仍属第二区(驻仁义);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1961年属仁义公社沟东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仁义人民公社改为仁义乡,沟东生产大队改为沟东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仁义乡管辖(辖沟东、沟西、寺崖底、安姓庄、沟东梁、常家山自然村);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沟东村民委员会2001年至今属南关镇管辖。 |
逍遥村清代属桃钮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王家沟编村管辖;1949年属第二区(驻仁义);1953年仍厲第二区(驻仁义):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仁义管理区;1961年属仁义公社逍遥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仁义人民公社改为仁义乡,逍遥生产大队改为逍遥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仁义乡管辖;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逍遥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 |
王家沟村清代属桃钮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王家沟编村,辖10村,13闾、63户、318邻;1949年属第二区(驻仁义);1953年仍属第二区(驻仁义);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1961年属仁义人民公社管辖,为王家沟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仁义人民公社改为仁义乡,王家沟生产大队改为王家沟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仁义乡管辖;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王家沟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南关镇管辖。 |
道阡村原名道迁。 清代属中高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仁义编村管辖;1949年属第二区(驻仁义);1953年仍属第二区(驻仁义);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仁义管理区;1961年属仁义人民公社管辖,为道阡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仁义人民公社改为仁义乡,道阡生产大队改为道阡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仁义乡管辖;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道阡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 |
柏圪塔村民国时期属第三区王家沟编村管辖;1949年属第二区(驻仁义);1953年仍属第二区(驻仁义);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1961年属仁义人民公社管辖,为柏圪塔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仁义人民公社改为仁义乡,柏圪塔生产大队改为柏圪塔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仁义乡管辖;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柏圪塔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南关镇管辖。 |
沟峪滩村清代属张志里;民国时期属第四区东堡编村管辖;1949年属灵石县第四区管辖;1953年属富家滩镇管辖;1954年7月属富家滩矿区富家滩乡管辖;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沟峪滩设管理区;1961年属南关人民公社沟峪滩生产大队;1971年属富家滩镇管辖;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南关人民公社改为南关镇,沟峪滩生产大队改为沟峪滩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富家滩镇沟峪滩村民委员会;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沟峪滩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 |
后河底原名“后河顶”。 后河底村清代属桃钮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桃钮编村管辖;1949年属第二区(驻仁义);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桃钮管理区;1961年为南关人民公社后河底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灵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山西省委通知,在全县进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故将南关人民公社改为南关镇,后河底生产大队改为后河底村民委员会,1983年属富家滩镇后河底村民委员会;2001年4月县政府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要求,经市政府、省政府批准,灵石县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整体并入南关镇,组建新的南关镇,以原南关镇、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的行政区划为现南关镇的行政区划。 故2001年至今后河底村民委员会属南关镇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