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属吴国。 战国时期先属越后属楚。 楚威王初,于此置金陵邑。 西汉初先属荆国,后属吴国,又属江都国。 元封初年(前110),属丹阳郡。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改为建业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称秣陵县,并分置临江县,翌年改称江宁县。 三年分为秣陵、建邺2县。 建业元年(313),为避避愍帝司马邺讳,改建邺县为建康县。 三国吴、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均定都于此。 隋开皇九年(589),废建康县入江宁县。 唐武德三年(620),改江宁县为归化县,九年改归化县为白下县,属润州。 贞观九年(635),改白下县为江宁县。 至德二年(757),为江宁郡治,乾元元年(758),改江宁郡为昇州,并为浙西节度使治。 上元二年(761),改江宁县改为上元县,废昇州,至光启三年(887),复置昇州。 五代吴越国分置江宁县,上元、江宁2县同城而治,并为昇州治。 武义二年(920),升昇州为金陵府。 南唐升元元年(937),改金陵府为江宁府,南唐立为西都(以江都为东都)。 北宋开宝八年(975),改江宁府为昇州。 天禧二年(1018),再改昇州为江宁府,并置建康军。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改江宁府为建康府,建行都,置行宫留守。 元至元十四年(1277),置建康路。 天历二年(1329)改为集庆路。 《元史》卷六十二:“天历二年,以文宗潜邸,改建康路为集庆路。”元末改称应天府。 明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并称为南京。 洪武十一年改称京师。 永乐十九年(1421),复称南京。 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1636),清朝改为江宁府,废南京称号,属江南省。 康熙六年(1667),属江苏省。 1853-1864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称天京。 1911年,复号南京。 1914-1927年,于此置金陵道。 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辖原南京城外郭以内和江浦县浦口镇,始置南京市。 1928年改为南京特别市。 1930年,改称南京直辖市,又称“首都市”。 194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直辖。 1952年改为江苏省辖南京市。 1971年江浦县划入。 1975年六合县划入。 1983年溧水、高淳2县划入。 |
春秋时期属吴国。 战国时期先属越后属楚。 秦代属会稽郡。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置无锡县,属会稽郡。 武帝元封元年(前110),为无锡侯国。 征和四年(前89),复为县。 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称有锡县。 东汉建武元年(25),复名无锡县,属吴郡。 三国吴,省县属毗陵典农校尉。 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 隋属常州。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无锡州,属常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降州为县,属常州府。 清雍正四年(1726),析置金匮县,与无锡县同城为治。 1914-1927年,属苏常道。 1934-1937年,为无锡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地。 1949年,析无锡县城和城郊置无锡市,县、市同城为治。 1953年,升为省辖市。 1983年,江阴、无锡、宜兴等县划入。 1987年,江阴撤县设市。 1988年,宜兴撤县设市。 1995年6月,无锡县撤县改置锡山市,皆由无锡市代管。 2000年12月,撤锡山市改置为无锡市锡山区、惠山区。 |
1945年,析铜山县城郊地区置徐州市,隶属于江苏省。 1948年底,徐州地区全境解放后,徐州市由山东省直辖。 1952年12月,徐州市划归江苏省直辖,同时置徐州专区,驻徐州市。 1955年后,徐州市、徐州专(地)区范围内市、县、区归属多变。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撤徐州地区。 |
周灵王二十五年(前547),吴国公子季札被封于延陵。 战国时期,延陵先后属越国和楚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延陵县,属会稽郡。 汉高帝五年(前202),改延陵县为毗陵县,仍属会稽郡。 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毗陵县为毗坛县。 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废南徐州,废晋陵郡,于常熟县置常州,因县为名。 后割常熟县入苏州,将常州移治于晋陵县。 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下江南,占常州,仍袭明制,常州为府,领县依旧。 1949年4月23日武进解放,城乡分别设置常州市和武进县,实行市、县分治。 28日,常州行政区专员公署正式成立。 1952年底撤销常州专区。 1953年1月,常州市定为江苏省辖市。 武进、溧阳、金坛隶属镇江专区,1958年7月,镇江专区迁来常州,改称常州专区。 辖常州、镇江2市和武进、金坛、溧阳、丹阳、扬中、句容、宜兴、溧水、高淳9县,隶属江苏省,并撤销丹徒县并入镇江市,1959年8月,改称镇江专区,仍辖2市9县。 1961年3月,武进县由镇江专区划归常州市领导。 1962年6月,常州市改为省辖市。 县又划归镇江专区。 1983年3月,武进、金坛、溧阳3县从镇江划入常州市。 |
古属扬州。 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置会稽郡和吴县。 东汉永建四年(129),属扬州吴郡,郡治在吴。 陈祯明元年(587),析扬州吴郡置吴州。 隋开皇九年(589),废吴郡,改吴州为苏州。 隋大业元年(605),复改苏州为吴州;三年(607),又改吴州为吴郡。 唐武德四年(621),改吴郡为苏州。 贞观元年(627),苏州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苏州改为吴郡。 乾元元年(758),吴郡改为苏州。 后唐同光二年(924),升苏州为中吴军。 北宋开宝八年(975),改中吴军为平江军,属江南道。 北宋政和三年(1113),升为平江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十二月,改平江府为平江路;二十七年九月,改平江路为苏州府。 清代因之。 1911年12月,撤销苏州府,设苏州。 1912年1月,苏州改为吴县。 1928年,成立苏州市政府。 1930年3月,苏州市并入吴县。 1949年4月,析吴县城、郊置苏州市,属苏州专区。 1953年1月,苏州市调整为省辖市。 1983年1月,撤销苏州地区,与苏州市合并。 |
五代十国时名静海,取海疆宁静之意。 又因地处长江入海口,四方通达,后周显德五年(958)改名为通州,辖静海、海门两县,始筑州城。 宋天圣元年(1023),通州一度改称崇州,又名崇川。 明道二年(1033)复称通州。 政和七年(1117)后,通州一度改为静海郡。 元至元十五年(1278)通州升为通州路,至元二十一年恢复为州。 雍正二年(1724),升通州为直隶州,为有别于直隶顺天府通州,称南通州。 民国元年改为“南通县”,1949年解放后,把县城区及近郊合在一起,称为南通市。 1953年更名为江苏省南通专区;同年南通市为省辖市。 1954年南通市辖城东区、城西区、唐闸区、郊区和天生港镇。 1958年崇明县划归上海市。 同年9月,南通市改属南通专署领导。 1962年6月,南通市复为省辖市。 1970年,南通专区改称南通地区,地区行署驻南通市。 1979年,南通市设城中、港闸、郊区3个市辖区。 1983年,南通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辖城区(由港闸、城中2区合并)、郊区2区,代管海安、如皋、如东、南通、海门、启东6县。 1989年11月、1991年2月,如皋县、启东县先后置县级市。 1991年,城区、郊区分别更名为崇川区、港闸区。 1993年,南通县置县级通州市。 1994年4月,海门县置县级市。 2001年,狼山镇划入崇川区。 2009年3月,通州市改置通州区。 2018年5月,海安县撤县设市。 2020年7月,港闸区并入崇川区,撤销海门市设立南通市海门区。 |
古称海州,市境古为少昊氏之遗墟。 夏商时,属徐州之域。 西周时属青州。 春秋为鲁之东境,为郯子国。 战国时易为楚地。 秦实行郡县制,在今海州设朐县,属东海郡。 南朝宋泰始元年(465年),东海郡移治朐山;六年(470年),宋明帝失淮北地,侨置青、冀2州治郁州(今云台山地区)。 东魏武定七年(549年),青、冀2州合并为海州,州治移驻龙苴(今灌云县龙苴镇)。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琅琊郡改名朐山郡,朐县更名朐山县。 隋开皇初年(581年),朐山郡改为海州,州治由龙苴移驻朐山;大业初年(605年),复称东海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海州总管府。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海州为金占领,属山东东路;景定二年(1261年),还治朐山,析置西海州,治南城的东海县为东海州。 元初,东、西海州合并为海州,治朐山;至元十五年(1278年),海州升路,置总管府。 复改海宁府,旋又降为海宁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海宁州为海州,属淮安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乾隆年间(1736~1795年),改隶江宁布政司;嘉庆八年(1803年),属淮扬道。 1912年,撤销海州直隶州,置东海县,属徐海道,县治海州。 1934年,第十三行政督察区改称东海行政督察区,辖东海、灌云、赣榆、沭阳、涟水5县。 1935年1月,连云港埠设置连云市。 1938年5月,成立伪“连云市公署”。 1941年,改为伪“东海县连云特别区”。 1942年,改名伪“大海州市”,属伪淮海省。 1939年后,建立灌云、东海县民主政府,同属华中区苏皖边区;赣榆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山东省滨海专署。 1948年11月,成立新海连特区行政专员公署,隶属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公署。 1949年11月,新海连特区行政专员公署改名新海连市人民政府。 1950年5月,新海连市、东海县合并为新海县,属山东省临沂专区;同年12月,新海县分为新海连市、东海县,仍同属山东省临沂专区。 1953年1月,新海连市、东海县、赣榆县由山东省临沂专区划归江苏省徐州专区1961年9月,新海连市更名连云港市(县级)。 1962年6月,连云港市升为地级市,改由省直辖。 1983年3月,东海、赣榆2县由徐州地区,灌云县由淮阴地区划归连云港市。 1996年7月,灌南县由淮阴市划归连云港市。 2001年,撤销云台区。 2014年5月,新浦区并入海州区,赣榆撤县设区。 |
远古氏族社会时,淮安市境为淮夷、徐夷聚居地。 淮夷的部落首领益率部众随大禹治理淮河,被封为伯。 禹的儿子启继位六年(前2170)时杀伯益,封其小儿子若木于徐地(今江苏省徐州、淮安的盱眙和安徽凤阳一带),成立徐国。 春秋战国时期(前486年),吴王夫差开挖了中国大运河最早河段——邗沟(即京杭大运河扬州至淮安区段)。 之后徐国先后被吴、越灭国,至灭国时,存续达1600余年。 亡国后国土最后被楚国兼并。 (资料来源:李白凤《东夷杂考》;《淮安文学史》)。 秦统一六国,灭楚,在淮安市境置县邑有淮阴(今清江浦区、淮阴区、淮安区大部分)、盱眙(今盱眙县城北)、东阳(今盱眙县马坝)。 西汉年间,市境内又增置淮浦(今涟水县西)、射阳(今淮安市东南)、富陵(今洪泽湖中)等县。 东汉分属下邳国和广陵郡。 三国属魏临淮郡、广陵郡。 西晋因之。 东晋分广陵郡置山阳郡治山阳(今淮安区),南朝宋因之。 南齐永明七年(489),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 宋泰始二年(549)侨立兖州,治淮阴。 齐名北兖州,曾治盱眙,后复旧。 梁泰清三年(549)入东魏,改北兖州置淮州,又分置淮阴郡。 隋开皇初改淮州为楚州。 十二年移置山阳。 隋大业初废楚州改属江都郡。 唐武德初置东楚州。 八年复改楚州。 天宝初为淮阴郡。 乾元初再称楚州。 南宋端平元年(1234)改淮安州。 元为淮安路。 明清称淮安府。 明永乐十三年(1415)陈瑄重浚宋故沙河,更名清江浦,并建清江闸,清江浦镇(今市主城区)由此兴起,逐步取代山阳县为南北交通要冲。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河县迁治清江浦镇,亦属淮安府。 民国元年(1912),废淮安府留清河县。 1914年改称淮阴县。 1914至1921年为民国政府淮扬道治。 1934年为国民政府淮阴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地。 1937年民国政府江苏省政府曾迁此。 1945年,新四军第一次解放淮阴,建共产党领导的清江市。 1948年第二次解放,成立两淮市,旋废,复称淮阴县,属淮阴专区(专区公署驻沭阳县)。 1951年复建清江市。 1952年专区公署移驻于此。 1954年清江市改省辖。 1858年清江市和淮阴县合并称淮阴市。 1964年市县分置,仍名清江市。 1970年为淮阴地区行政公署驻地。 1983年撤销淮阴地区,更名为淮阴市。 2001年更名为淮安市。 2016年,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合并更名为清江浦区,洪泽县更名为淮安市洪泽区。 |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析射阳县东部黄海之滨地置盐渎县(“盐渎”意为运输食盐的河道),由射阳丞代管。 三国时属魏,撤销盐渎县。 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复置盐渎县,属广陵郡。 东晋义熙年间,设山阳郡,领盐城等县,盐城地名始于此。 1934年,为盐城行政督察区,辖盐城、东台、阜宁、兴化4县。 1937年,改称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1年9月,成立盐阜区行政公署。 1946年4月,盐城县改名为叶挺县。 1949年4月,复名盐城县,成立盐城专区,5月,苏皖边区第五分区改为和盐城行政区辖,盐城县。 1970年5月,盐城专区改称盐城地区。 1983年,撤销盐城地区和盐城县,设立盐城市。 |
1949年1月,设县级扬州市。 原江都县划分为扬州市、江都县、邗江县,属苏北行署区扬州行政区。 1950年,改属泰州行政区,辖扬州、泰州2县级市和泰、泰兴、靖江、兴化、高邮、宝应、六合、仪征、江都9县。 同年,改由苏北行署区直辖。 1953年,属江苏省扬州专区,为扬州专署驻地。 1954年12月,扬州市升为省辖,仍为县级市。 1958年7月,复属扬州专区。 1970年,为扬州地区行政公署驻地。 1983年3月,升为地级市,设广陵区和郊区,扬州地区撤销,其所属的泰州市和江都、邗江、泰、高邮、靖江、宝应、泰兴、兴化、仪征9县划归扬州市。 1986年4月,仪征县改市。 1987年12月,兴化县改市。 1991年2月,高邮县改市。 1992年9月,泰兴县改市。 1993年7月,靖江县改市。 1994年4月,江都县改市;1994年7月,泰县改为姜堰市。 1996年7月,设立地级泰州市,泰兴、姜堰、靖江、兴化4县级市划归泰州市代管;扬州市辖广陵区、郊区、宝应县、邗江县,代管仪征、江都、高邮3县级市。 2000年12月,邗江县改为扬州市邗江区。 2002年11月,扬州市郊区更名为维扬区。 2011年10月,县级江都市改为扬州市江都区,维扬区并入邗江区。 |
古称“宜”,西周为宜侯封地。 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国、越国和楚国。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属秦。 秦始皇三十七年,更名丹徒,置丹徒县,为建县之始。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属荆国。 建安十三年(208),徙吴郡治于此,名京、京城,为今镇江的起源。 三国吴嘉禾三年(234),改丹徒县为武进县,属毗陵典农校尉。 西晋太康三年(282),复为丹徒县,属毗陵郡。 隋开皇九年(589),丹徒县并入延陵县,移治京口,属蒋州;十五年(595),置润州。 唐武德三年(620),复为丹徒县,为润州治。 北宋政和三年(1113),升润州为镇江府,府治丹徒县,为镇江行政建制得名始。 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镇江路(总管府)。 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克镇江置江淮府,名改镇江府,直隶南京。 清仍为镇江府。 1912年,改名为丹徒县,隶属江苏省。 1928年改丹徒县为镇江县。 1929年至1949年2月为江苏省政府所在地。 1949年4月23日,镇江解放后,划城区和近郊为镇江市。 1953年,设镇江专员公署,辖镇江市。 1983年3月,镇江市改为省辖市,辖4县2区。 |
泰州古称海陵,原为长江口与黄海交汇处的一片陆地,是江淮之间通江入海的交通枢纽和重要门户,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百谷汇集之区”之称。 汉初(公元前117年之前)置县,东晋时(公元411年)设郡,南唐时(公元937年)为州治,取“国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 1912年改州为县。 1949年1月泰州解放,设县级泰州市,为苏北行署、泰州专署所在地。 1996年8月,江苏省实行区划调整,将扬州市一分为二,新建地级泰州市,原泰州市改为海陵区。 |
宿迁城区在上古时代是中原钟吾诸侯国属地。 周庄王十三年(前684),宋闵公令宿国迁于宋国内地,以为附庸。 秦代设下相县。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置宿预县。 北魏太和中,置宿预郡。 太清三年(549),改宿预为宿豫。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泗州为下邳郡,治宿豫县。 唐宝应元年(762),因避代宗帝讳改宿豫县为宿迁县,即“宿预县城迁移”之意。 唐代至清代先后属泗州郡、下邳郡、淮安府、徐州府。 民国初,宿迁直属江苏省。 1945年8月,中共泗宿县委和县总队接管宿迁县城,在县城及近郊设立宿迁市。 1987年12月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宿迁县,设立宿迁市(县级),由淮阴市代管。 1996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