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属元江军民府。 清朝时,属元江直隶州。 民国二年(1913年),属元江县南乡。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元江县迤萨镇。 1950年,建县后为县政府驻地。 1970年,改为迤萨公社。 1984年,恢复迤萨镇。 2005年7月,勐龙傣族乡并入迤萨镇。 |
南诏时,属官桂思陀部通海都督。 宋朝时,属秀山郡。 元朝时,属元江路。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设瓦渣长官司(副长官职),属临安府石屏州。 清初,袭明制。 清康熙四年(1665年),改为设土舍。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瓦渣土舍治所由老博山迁此,更名甲寅。 元未、明、清初,名为瓦渣,是哈尼族土司钱氏家族辖地,为县内最大土司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土归流,设石屏县第六区瓦渣乡。 1950年,建县后,设瓦渣区。 1954年,更名第二区。 1958年,改为设妥垤玛依公社。 1961年,恢复甲寅区。 1970年,改为甲寅公社1984年,恢复甲寅区。 1988年2月,改为甲寅乡。 2015年10月27日,由甲寅乡改为甲寅镇。 |
1970年2月,由甲寅区分出设朝阳公社。 1971年,更名宝华公社。 1984年,宝华公社改为宝华区。 1988年2月,由宝华区改为宝华乡。 2015年,由宝华乡改为宝华镇。 |
1950年,设思陀区。 1954年,思陀区更名第四区。 1958年,设红焰公社。 1961年,红焰公社改为乐育区。 1970年,改为乐育公社。 1984年,恢复乐育区。 1988年,乐育区改为乐育乡。 2015年,由乐育乡改为乐育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元江县第四区。 1954年7月,划属红河县,改置第五区。 1958年,成立花果山公社。 1961年,花果山公社改为设浪堤区。 1970年3月,复称花果山公社。 1982年,花果山公社更名浪堤公社。 1984年,恢复浪堤区。 1988年2月,浪堤区改为浪堤乡。 2015年,由浪堤乡改为浪堤镇。 |
1970年,由甲寅区分出设洛恩公社。 1984年,改为设洛恩区。 1988年,由洛恩区改为洛恩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溪处土司辖地。 1950年,设溪处区。 1954年,更名第三区。 1958年,成立萨拉公社。 1961年,改为石头寨区。 1970年,石头寨区改为向阳公社。 1972年,向阳公社更名石头寨公社。 1984年,恢复石头寨区。 1988年2月,由石头寨区改为石头寨乡。 |
1970年,由石头寨区分出,设卫东公社。 1972年,更名阿扎河公社。 1984年,阿扎河公社改为阿扎河区。 1988年,由阿扎河区改为阿扎河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元江县第四区。 1954年7月,划属红河县第五区。 1981年,由浪堤公社分出,设大羊街公社。 1984年,大羊街公社改为大羊街区。 1988年2月,由大羊街区改为大羊街乡。 |
汉唐时,设车古区。 宋大理时,为因远部。 元朝时,属元江县军民府。 清朝时,属元江直隶州。 民国时,属元江县。 1954年7月,从元江县划入红河县。 1981年,从浪堤公社析置车古公社。 1984年,车古公社改为车古区。 1988年2月,由车古区改为车古乡。 |
1970年,由乐育、垤玛两区析设红跃公社。 1972年,红跃公社更名架七公社。 1982年,更名架车公社。 1984年,改为架车区。 1988年2月,由架车区改为架车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元江县第三区。 1954年7月,划入红河县第五区。 1956年,由第五区分出设第六区。 1958年,成立百河公社。 1961年,改为设底玛区1970年2月,改为底玛公社。 1982年,更名垤玛公社。 1984年4月,改为垤玛区。 1987年2月,划属墨江县。 1988年5月,复归红河县;同年11月,由垤玛公社改为垤玛乡。 |
1949年前,为三村联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元江县第三区。 1954年7月,划入红河县第五区。 1956年,属红河县第六区。 1958年,属百河公社。 1961年,属底玛区。 1970年,属底玛公社。 1984年2月,垤玛公社改为设区,并由垤玛区划出设三村区。 1987年2月,划属墨江县。 1988年5月,复归红河县;同年11月,由三村区改为三村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