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万寿场的前身扶化场在现扶欢镇高滩村老场岗,只有东西走向的一条窄小的街道。民国17年(公元1928年),废置设场,万寿场又有了扶欢场之称。新中国成立后,万寿场的经济发展如雨后春笋,个体经济和集市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到1956年,万寿场的商铺发展到了350家,摊位410多个。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扶欢场旧貌换新颜,增添了宜春路、高滩岩路、溱溪路、溱溪路、龙凤新区、溱州大道等街道,新建起了农贸市场和工贸市场,增加商铺300多家,摊位上千个。这里交通方便,信息灵通,居民生活丰衣足食,场镇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2011年,经綦江区民政局统一命名为扶欢镇扶欢社区。 |
因此地有一石脚井得名,故得村名石足村。 |
因此地有崇恩寺,故名。 |
含红日东升之意,故名。 |
因境内有一山岩上林木常青,故名。 |
原名永久,后以此地插旗山取名。 |
古以杨柳井取名杨柳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因该地处于牛脑山下有一地名叫长榜,故更名为长榜村。 |
原名新农,后因此地高石滩而更名。 |
以境内盘石寨得名。 |
此地松树成林,故名。 |
因驻地文峰垭得名。于2011年村委会驻地搬迁文峰村2组上小湾处。 |
以清代地方机构安育团治命名。 |
原名太平,后以境内小卷洞更名。 |
因地处岚垭坡得名。 |
以“人民当家作主”之意命名。 |
原名复兴,后因境内有一大石板更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