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顺二年(1458年),平原镇境域属盏达副宣抚司辖区。 清代时期,沿明制。 民国时期,属莲山设治局的莲山镇。 1952年1月,成立莲山县各民族联合政府,驻地小平原,划归莲山县一区。 1958年10月,成立平原公社。 1959年2月,平原公社改平原区。 1969年4月,改名东方红公社。 1972年,设平原镇(村级)。 1976年10月,平原镇改建名城关公社,原平原公社改为莲花山公社。 1984年4月,城关公社改为平原镇。 1987年10月,原莲花山乡的胜隆村划归平原镇。 2004年3月,组建永胜、新建、盈东3居民委员会。 2005年10月,莲花山乡、岗勐乡并入平原镇。 |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旧城镇境域置哀牢县。 北魏太和三年(479年),设西城县。 唐南诏时期置押西城。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镇西路军民总管府。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为干崖土司署所在地。 明正统九年(1444年),属干崖宣抚司。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盈江设治局驻地。 1951年,属盈江县第一区。 1955年,建旧城区,为县城所在地。 1958年9月,成立先锋公社。 1959年2月,复称旧城区。 1969年3月,成立红卫公社。 1971年,复称旧城公社。 1984年3月,建旧城区。 1987年12月,改为旧城镇。 |
明清代时期至民国时期,那邦镇境域属盏达土司辖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后),属莲山设治局。 1950年5月,分属昔马、铜壁关。 1951年后,属昔马乡。 1958年,组建团结乡1972年,改为那邦大队。 1984年,改那邦乡。 1988年,撤乡后建那邦行政村。 1996年4月,从昔马镇划出,建那邦镇。 |
明代时期,弄璋镇境域属干崖宣抚司辖区。 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干崖宣抚司署迁从旧城至弄璋老闷掌寨清沿明制。 民国时期,属盈江设治局。 1950年,属盈江二区中平乡。 1958年10月,成立弄璋公社。 1959年2月,改弄璋区。 1963年,建红心公社。 1971年,复称弄璋公社。 1984年3月,改弄璋区。 1988年1月,改弄璋乡。 200年5月,改弄璋镇。 2005年10月,姐冒乡并入弄璋镇。 |
明永乐四年(1406年),盏西镇境域设百夫长。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属盏西土目辖区。 1949年,大部分地区属腾冲县鹤麟乡,有16寨属梁河设治局,14寨属盏西土目。 1950年3月,成立盏西区。 1951年1月,属腾冲县第十区。 1953年3月,属保山专区。 同年7月,属德宏州。 1955年底,划归盈江县。 1969年3月,成立向阳公社。 1971年,改盏西公社。 1984年,改盏西区。 1987年,改盏西乡。 2001年5月,更名盏西镇。 |
明、清代时期,卡场镇境域属盏达土司地。 民国时期,属莲山设治局。 1951年,属莲山县勐典乡。 1956年组建卡场生产文化站。 1961年,属勐弄区。 1974年,由勐弄分出建卡场公社。 1984年,改卡场区。 1988年,改卡场乡。 2002年,改卡场镇。 |
明正统九年(1444年),昔马镇境域属干崖宣抚司。 明天顺二年(1458年),属盏达副宣抚司清沿明制。 民国时期,属莲山设治局第四区昔马。 1956年,成立昔马区。 1958年,成立昔马公社。 1959年,撤销公社,恢复昔马区。 1969年,改为反帝公社。 1971年,更名昔马公社。 1984年,改昔马区。 1987年,改昔马乡。 1990年,被德宏州人民政府命名为昔马侨乡。 2002年1月,改昔马镇。 |
明正统九年(1444年),太平镇境域属干崖宣抚司。 明天顺二年(1458年),属盏达副宣抚司辖区。 清代时期,沿明制。 民国时期,属莲山设治局第二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8月至1949年,为莲山设治局驻地。 1950年6月,属莲山县太平区。 1952年3月,划归莲山县二区。 1958年10月,属盈江县太平公社。 1959年2月,改太平区。 1969年3月,改为永红公社。 1971年,更名太平公社。 1984年3月,改太平区。 1987年底,撤区建太平乡。 2005年10月,芒允乡、太平乡合并为太平镇。 |
明正统九年(1444年),新城乡境域属干崖宣抚司。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起为干崖宣抚司署驻地。 民国时期,属盈江设治局,曾称为凤凰城。 1951至1953年,属盈江县第一区。 1954年,属旧城区新城乡。 1958年,建新城区。 1968年,改为红旗公社。 1971年,更名新城公社。 1984年,改新城区。 1988年,改新城乡。 |
明清代、民国时期,油松岭乡境域属南甸宣抚司管辖。 1950年,属梁河县。 1958年10月,从梁河县芒东划归盈江县,与旧城合建先锋公社。 1962年12月,改为油松岭区1969年3月,改为东风公社。 1971年,更名油松岭公社1984年,改油松岭区。 1988年,改油松岭乡。 |
明、清代时期,芒章乡境域属干崖宣抚司。 民国时期,属盈江设治局。 1952年8月,属盈江县一区大幕文乡。 1954年11月,属邦瓦生产文化站。 1958年10月,分属遮坎公社、新城公社。 1959年3月,分属遮坎公社、盏西区。 1962年2月,撤销大幕文乡,建立宝石、银河2乡。 1974年1月,从盏西公社析出线大队置芒章公社。 1984年3月,改芒章区,属盈江县盏西办事处。 1987年底,改芒章乡。 |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支那乡境域属盏西土目辖区。 光绪十一年(1885年),属腾越厅盏西练支那甲。 民国时期,属腾冲县鹤麟乡。 1950年3月,属盏西区政府。 1951年1月,属腾冲县第十区。 1953年3月,随盏西从腾冲县划出,先后属保山地区和德宏州。 1955年底,随盏西划归盈江县。 1957年10月,建崩董生产文化站。 1958年10月,建支那公社。 1959年2月,划归盏西区。 1974年1月,从盏西划出建支那公社。 1982年3月,属盏西区公所协助县政府管理。 1984年3月,改为支那区。 1988年底,改支那乡。 |
清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5年),苏典傈僳族乡境域属盏西土司辖区。 民国时期,属腾冲县盏西区。 1952年3月,建苏典乡,属盏西区。 1955年6月,盏西地区析苏典、勐嘎、爱国3乡置苏典生产文化站。 1956年1月,苏典生产文化站划归莲山县管辖。 1958年10月,改为飞跃公社1959年3月,为恢复苏典生产文化站。 1969年3月,改朝阳公社。 1971年,更名苏典公社。 1984年春,改苏典区。 1987年,改苏典乡。 1988年,成立苏典傈僳族乡。 |
明正统九年(1444年),勐弄乡境域属干崖宣抚司。 明天顺二年(1458年),属盏达副宣抚司辖区。 清代时期,沿明制。 民国时期,属莲山设治局。 1950年6月,属莲山县勐典乡。 1953年3月,属莲山县一区。 1956年4月,属卡场生产文化站。 1958年10月,属支勐公社。 1959年2月,属卡场生产文化站。 1961年10月,建勐弄区。 1969年3月,改为向东公社。 1971年,更名勐弄公社。 198年3月,改勐弄区。 1987年,改勐弄乡。 |
明、清代时期,铜壁关境域属南甸宣抚司。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梁河设治局。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后),属莲山县二区。 1952年7月,设立铜壁关景颇族自治区,属莲山县二区。 1953年7月,改名铜壁关区。 1958年10月,属盈江县铜壁关公社。 1959年2月,改铜壁关区。 1969年3月,改为反修公社。 1971年,更名铜壁关公社。 1984年3月,改铜壁关区。 1987年底,改铜壁关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