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塔水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塔水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塔水镇民初上街为龙安场,曾经塔水镇叫塔水公社,这个区域有五个居委会,每一个居委会有一个负责人,为了便于管理将五个居委统一纳入在一起,取名为龙安社区。

2003年10月确定后沿用至今。

1994年小集镇建设农转非,2003年成立社区,社区座落在宗教纪念地云峰山和政府驻地塔水镇朝兴街下段。

清泉镇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为玉泉公社,2013年以前称玉泉居委会、2013年合并居委会成立社区,得名玉泉社区。

该社区2003年前是两个居委会,2003年后两个居委会合并成一个社区更名为调元社区。

三十年代,是塔水乡第十堡,五十年代后1954年成立同心社(初级社),1956年改名太平大队,1957年和原前前丰大队,合并为前丰区队,1961年与前丰分开,恢复为太平大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立“四新”改为前进大队,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又恢复为太平大队,1984年拆乡并镇,改为油房村。

2020年5月14日根据《绵阳市安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塔水镇村级建制调整的批复》绵安府函〔2020〕67号蚕丝村和金竹村并入油坊村。

民国时期为塔水乡12保,1950年为12村,1958年公社化为塔水公社联盟管区,1961年撤区队后为塔水公社红光大队,1981年因重名改为开禧大队,1983年后为塔水乡开禧村。

2020年5月14日根据《绵阳市安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塔水镇村级建制调整的批复》绵安府函〔2020〕67号将开禧村、联盟村合并,设开禧村。

民国时期为塔水乡14保,1950年为高观村,1957年合作化时为高观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塔水公社高观区队,1966年为高观大队,1983年体改时为高观村至今。

民国时期为塔水乡十五,十七保,1950年为十五,十七村,1957年合作化时为新华,五一两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塔水公社新华区队,1963年撤区队后为新华大队,1981年因重名更名为七里大队,1983年体改时为塔水乡七里村。

2020年5月14日根据《绵阳市安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塔水镇村级建制调整的批复》绵安府函〔2020〕67号,龙桥村并入七里村。

民国时期为塔水乡18,19保,1950年为18,19村,1957年合作化时为双堰,新氏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塔水公社双堰区队,1966年为东风大队,1967年复名双堰大队,1983年体改时为双埝村至今。

2020年5月14日根据《绵阳市安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塔水镇村级建制调整的批复》绵安府函〔2020〕67号将柑子村、双埝村合并,设双埝村。

民国时期叫做23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叫23村,在1956年建省级社、高级社时,二社因院落集中,人口密集取名为团结社。

1958年公社化时为团结大队,1983年体改时为团结村。

2020年5月14日根据《绵阳市安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塔水镇村级建制调整的批复》绵安府函〔2020〕67号,青安村并入团结村。

民国时期为塔水乡25,26,27保,1950年建政时为25,26,27三个村,1957年合作化时为浮萍,新民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浮萍区队,1961年为浮萍大队,1983年体改时为塔水乡浮萍村至今。

民国时期为兴隆乡第5保,土改时为梁家村,1958年成立和平大队,1967年文革期间为东风大队,1984年改为神泉村至今。

2020年5月14日根据《绵阳市安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塔水镇村级建制调整的批复》绵安府函〔2020〕67号白塔村并入到神泉村。

民国时期为兴隆乡第8保,1950年为兴隆乡白家村,1957年合作化时为明星社,1958年公社化时两社合并为塔水公社柏林大队,1960年分社后为兴隆公社柏林大队,1981年因重名改为白庵大队,1983年体改时为白塔乡白庵村,选举产生白庵村村民委员会,1984年撤乡并镇后为塔水镇白庵村。

2020年5月14日,明星村和新征村并入白庵村。

选举产生白庵村村民委员会。

民国时期为兴隆乡十一保,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更名为三河村,一九六五年更名为长征村,1960年分社后为兴隆公社三泉大队,1983年改为白塔乡三泉村,1984年撤乡并镇为塔水镇三泉村。

2020年5月14日根据《绵阳市安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塔水镇村级建制调整的批复》绵安府函〔2020〕67号,双林村并入三泉村。

民国时期为彰明县兴隆乡第10保,1950年为安县兴隆乡灵佛村,1957年合作化时为春林社,1958年并入塔水公社为白塔大队管辖,1960年分社后为春林大队,1983年体改时为白塔乡春林村,1984撤乡并镇为塔水镇春林村。

2020年5月14日根据《绵阳市安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塔水镇村级建制调整的批复》绵安府函〔2020〕67号,裕丰村并入春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