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地属南昌县。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分南昌县西北境置新建县所改属新建县。 1926年12月,设南昌市后,东湖区辖区范围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区,第五区(部分)、第七区(部分)、第九区。 1949年7月,东湖区区域变化和组织机构演变经过了初建、撤销、重建、增建、改称、合并6个阶段。 1949年7月至1950年1月,为初建阶段。 设有一、二、五区,建立了区委会、区公所,合署办公。 1950年1月至1951年8月,为市统管撤区阶段。 根据全国天津会议关于中等城市不设区的精神,1949年10月,撤销区委会,由南昌市委领导,1949年10月,撤销区公所,区公所的民政业务分别交给区公安分局民政股办理。 1951年8月至1955年4月,为重建阶段。 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大城市人民政府组织通则》精神,于1951年8月,经市委,市政府决定,恢复市辖区的建制,在调整原市辖区的基础上,将解放初期的一、二、五区管辖地段,划为一、二区,成立了中共南昌市第一区工委(1952年8月改为区委会)和中共南昌市第二区委会。 1953年9月至1957年5月,为增建阶段。 根据省、市为了加强水上运输事业管理,增设了水上区,成立了水上区党、政领导机构。 1957年5月,又予撤销,其所属单位划归胜利区管辖。 1955年5月至1980年6月,为改称阶段。 1955年4月,经省、市委批准,南昌市辖区重新命名,第一区改称东湖区,第二区改称胜利区。 1980年6月,以后为合并阶段。 1980年6月,根据省人民政府有关决定,将胜利区并入东湖区。 |
汉代,属豫章郡。 1925年前属南昌县。 1926年设南昌市后分别属第三、四、五(部分)、六、七(部分)区。 1949年分称第三、四区。 1955年分别称抚河区、西湖区。 1980年两区合并统称西湖区,区划名沿用至今。 |
“青云浦”最早见于宋朝临川文人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的记载,相传2500多年前周灵王太子晋创梅仙祠道院,浦者,水边也,意为坐落在梅湖之滨、岱山脚下;“青云圃”则与八大山人朱耷有关,因痛明室灭亡,不满清朝统治,他出家为道云游四方来到这座经历岁月变迁破败不已的梅仙祠,同时也看中了这里的山水风景,将祠修葺一新,在此隐居潜心于书画创作,改“青云浦”为“青云圃”;清朝嘉庆年间(1810),礼部尚书戴均重新扩建道院,改“青云圃”为“青云谱”。 1958年设立青云谱区,沿用至今。 |
1926年设南昌市后,分属南昌市、南昌县、新建县管辖。 1957年6月13日成立郊区,下辖桃花乡、青云谱乡、城南乡、进顺乡、湖坊乡、塘山乡、桃溪乡、扬子洲乡。 1980年南昌县罗家镇、新建县蛟桥镇同时划归郊区管辖。 1985年南昌县罗家乡划归郊区管辖,并并入罗家镇。 1987年象湖水产场改为乡级建制。 1995年郊区湖坊乡、塘山乡各划出4个行政村,南昌县尤口乡划出3个行政村和两个村民小组,合并成立郊区京东乡。 1996年蛟桥镇划出郊区委托南昌市经济开发区管辖。 1998年青云谱乡、青云谱农场划出郊区归属南昌市青云谱区管辖。 2000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郊区湖坊、塘山、桃花、京东撤乡改镇。 至2000年底,南昌市郊区共下辖有湖坊镇、塘山镇、京东镇、桃花镇、罗家镇、扬子洲乡、象湖乡、扬子洲农场、市水产场,共5个镇,2个乡,2个农牧渔场,104个行政村。 总人口267796人。 2001年10月塘山镇北沥村和京东镇艾溪村、南塘村、广阳村、邓坊村、艾湖村、鱼尾村及市水产场划入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 2001年12月罗家镇月坊村、联胜村和湖坊镇桃竹村、黄城村划入京东镇管辖,象湖镇并入桃花镇。 至2001年底,全区共管辖湖坊、塘山、桃花、京东、罗家等5个镇,扬子洲乡1个乡及扬子洲农场1个场,共有97个村委会,面积180平方千米,总户数72873户,总人口270560人。 200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郊区改名为青山湖区并正式挂牌。 2004年桃花镇及湖坊镇的同盟水产场划入西湖区管辖;塘山镇的永和村、公园村、贤湖村、永溪村、长巷村、七里村划入东湖区管辖;湖坊镇的楞上村、太和村、热心村划入青云谱区管辖;东湖区的青山路街办潘坊等7个居委会,西湖区的上海路街办洪钢等28个居委会划入青山湖区管辖。 2009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扬子洲乡撤乡设镇。 2010年8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青山湖区南钢街道办事处。 2014年9月,扬子洲镇成建制划归东湖区管辖。 2017年5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青山湖区站东街道办事处。 2021年12月经省政府批复,,撤销青山湖区蛟桥镇,设立蛟桥街道,并划归新建区管辖。 |
新建地域在新石器时代,便开始有人居住。 古为“禹贡”扬州之地、春秋属吴,战国属楚。 秦属九江郡。 汉高祖五年(202),置豫章郡,景帝三年(154)设南昌、庐陵、柴桑、余干等十八县,属南昌县,三国时属吴。 隋大业二年(606),立豫章郡,置洪州总管府,则为豫章县。 唐武徳五年(622)以豫章西境划为西昌县,县治设石头津(今昌北凤凰村)。 后将豫章总管府改称都督府,次年洪州被废,西昌县亦被省去。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划南昌西北境及新吴(今奉新、修水县一部分地),重新另建一县,命名为新建县,新建得名始此,县治仍设石头津。 清江西省置十三府、新建县属南昌府。 1370年,县治始迁南昌市城内。 1939年3月,日寇入侵,县治迁于松湖镇。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县治遂迁于乐化汪家。 1949年5月新建县解放,6月中共新建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属南昌专区管辖。 县治迁驻瀛上熊村。 1951年又迁至生米镇。 1961年迁至长堎镇。 1962年,属宜春专区。 1967年,划归南昌市管辖。 2015年8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昌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同意撤销新建县,设立新建区,以原新建县的行政区域为新建区的行政区域,新建区人民政府驻长堎镇新建大道239号。 |
1912年至20世纪90年代,红谷滩绝大部分为沙滩、滩涂。 1998年至2000年,为酝酿、决策和抽沙造地阶段。 2000年2月红谷滩新区开发建设总指挥部成立。 2000年7月11日,正式启动红谷滩中心区4.28平方千米的开发建设。 2001年底,南昌市行政中心竣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等部分党政机关迁入红谷滩办公。 2002年1月,新建县长堎镇、望城镇、生米镇等3镇局部划入红谷滩新区;沙井街道、蛟桥镇凤凰村和昌北农场划入。 2002年5月15日,正式成立红谷滩新区工委、管委会,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2007年,南昌市又将当时的新建县生米镇安丰、富乡、斗门、渔业等4个成建制行政村以及中堡村局部,划归红谷滩新区管辖,至此,红谷滩新区面积达到了78平方千米。 2012年2月12日随着新建县生米镇(璜溪村除外)成建制划归红谷滩新区管辖,区域面积由78平方千米扩大至175平方千米。 2016年,新建区望城镇润溪村、双溪村、岭口村等7个村以及生米镇黄佩村划入沙井街道。 2018年成立卫东街道。 2019年12月25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西省调整南昌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9105号)精神,成立南昌市红谷滩区,将南昌市东湖区沙井街道、卫东街道和新建区生米镇划归红谷滩区管辖,以东湖区沙井街道、卫东街道和新建区生米镇的行政区域为红谷滩区的行政区域。 2020年6月28日红谷滩区正式揭牌成立。 2022年1月新建区厚田乡划归红谷滩区管辖。 |
汉高祖五年(前202)称南昌;新莽时期(9~23)易名宜善县;建武元年(25—220)复名南昌;隋开皇九年(589)改称豫章;唐宝应元年(762)改称钟陵;唐贞元年(785)复名南昌县,沿用至今。 |
据县志载:明正德十三年(1518)因“土僻人蛮,土寇猖獗,割建昌西南之安义、乂邻、依仁、南昌、控鹤五乡置县,而“安义”一名,“义实美且不失旧”更合“邑里义士协力扫平土寇,乡井获安”的历史背景,故借“安义乡”之“安义”二字命县名。 |
宋代进贤县属江南西路隆兴府。 元代居江西行中书省隆兴府。 明代,属江西省洪都府,后称南昌府。 清代,属江西布政使司南昌府。 民国元年(1912),全省划为豫章、赣南、庐陵、浔阳四道,进贤县属豫章道,道署驻南昌市。 民国15年(1926)取消道制,进贤县直属省辖。 民国21年(1932)6月,全省划为13个行政区,进贤隶属第一行政区,即南昌区,区署设在新淦。 民国24年(1935)4月,全省改为8个行政区,进贤隶属第一行政区,区署设在武宁。 民国28年(1939)4月,进贤隶属第一行政区,区署设在武宁,民国28年冬,全省划为11个行政区,进贤县隶属十一行政区,行政专署设在丰城。 民国31年(1942)11月,全省改划为9个行政区,进贤县隶属第一行政区,专署驻丰城。 1949年5月16日,进贤县获得解放,成立进贤县人民政府,属赣东北区党委贵溪专区,同年八月划归南昌地区。 1958年12月,南昌地区专员公署迁宜春,改称宜春地区专员公署,进贤县隶属于宜春地区。 1968年2月20日,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将进贤县划归抚州地区管辖。 1969年3月6日,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将临川县的李渡、温圳、前途、文港、长山等5个公社划归进贤管辖。 1983年9月30日,根据国务院(83)国函字146号文件批复,将抚州地区的进贤县划归南昌市管辖。 建县以来,民和镇一直为县治所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