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柳州市各县市区情况介绍

柳州市各县市区情况介绍

城中区位于广西柳州市城市中心,由河北半岛和河东新区组成,地处北纬24°18′34″—24°25′55″、东经109°23′51″—109°30′56″之间。城中区以柳江河自然流域中心线为界,北面与柳北区接壤,东面和东北面与柳东开发区为邻,南与鱼峰区、西与柳南区隔江相望。城中辖区有城中、公园、中南、潭中、河东、静兰、沿江7个街道办事处及31个社区和6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77.56平方公里。城中区是柳州市政治、文化、教育、金融、商贸中心区。中共柳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机关等直属委办局,广电中心、体育中心、广西科技大学、柳州高中等文体教育单位,以及银行、证券公司等多家金融单位均驻于区内。2015年11月城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地址从龙城路西一巷1号迁至河东管理大厦。

城中区地理位置于河流阶地,柳江绕城而过,自然环境优越。年日照长,雨量充沛,夏湿冬干,绿树长荫。地面土层容许覆载力强,适于城市建筑。城中区位于桂中凹陷的断裂褶皱带。其东部为柳州至来宾断裂褶皱带,构造线为北东向。城中区河东部分的北面断层(王家村断层)的存在,对市区内的岩石,尤其是白云岩岩体中裂隙的发育及岩溶作用都有重大影响。城中区西部(河北半岛)为河流阶地,以冲积地形为主,属浸蚀溶蚀性河谷平原,无石山,无土岭。东部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为构造溶蚀、剥蚀类型,山地连绵,海拔在100米以上的峰岭有5座。

城中区行政区域面积77.56平方公里。城中区户籍人口17.69万,常住人口17.95万,人口自然增长率7.16‰,人口死亡率2.27‰。城中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区,有汉、壮、苗、瑶、侗、仫佬、回、满、毛南族等34个民族。主要语言为普通话和柳州(官)话。

 城中区成立于1979年,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柳州,人文历史资源十分丰富。在城中区辖区内有为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而兴建的柳候祠,内存韩(俞)文、柳(宗元)事、苏(轼)书而成的“荔子碑”(亦称“三绝碑”);有明代柳州八贤之一的刑部左侍郎张羽中墓。有明代东门城楼;还有清代西来寺历史遗迹。

鱼峰区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为98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21万。鱼峰区位于柳州市东南部,现辖天马、驾鹤、荣军、箭盘山、五里亭、白莲、麒麟、阳和8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约1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8万人,流动人口8万。

鱼峰区是柳州市的经济、旅游、文化和交通中心。早在明、清时期已是柳州最大的农贸市场,素有“桂中商埠”之称。1929年前,辖区内只有一些小工业,1929年2月,在鸡喇建成柳州机械厂,是广西当时最大型的机械工厂。抗日战争开始后,北方大批工商业主迁来柳州,在鱼峰辖区办起了一批机械修理、铸造、汽车修理等企业,逐渐形成柳州的工业区。1949年,柳州市解放,鱼峰区历史掀开新的一页。

社会发展

鱼峰区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明显。贯穿广西的桂柳、南柳、宜柳三条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与柳州和全国铁路运输网紧密相连。便利的柳江水运网可直通粤港澳地区。位于辖区内的柳州白莲机场架起了鱼峰区与外界沟通的“空中桥梁”。辖区内鱼峰路、屏山大道、柳石路、东环路、西江路、燎原路等通衢大道构成了覆盖全区、联通全市的道路网络。鱼峰区与作为柳州市经济发展“双翼”的河东新区和柳东新区毗邻。

鱼峰区的工业基础雄厚,汽车配件、机械、冶金是鱼峰区的三大支柱产业。辖区内有近百家大中型企业,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48家,其中,东风柳汽有限公司、柳州特种汽车厂2家品牌整车厂,是柳州市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欧维姆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是柳州市机械行业的骨干。鱼峰区是柳州市重要的商埠区,全国最大的奇石市场柳州赏石市场,广西最大的图书批发市场柳州书市,以及远近闻名的江南新天地商业步行街、东风商场、鱼峰山商业城、五里亭综合市场等均座落于辖区内。

经济建设

工业

鱼峰区是一个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区,现有工业企业1366户,汇集了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柳州市特种汽车厂等大型企业。鱼峰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配件、机械制造业项目,大力引进电子、生物、医药、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型工业项目,实现鱼峰区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发展。

商业

鱼峰区商业发达,自古以来有"桂中商埠"之称,是柳州市的商贸中心和广西主要的商品交易地。辖区内各类商城、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和商业经营点布局合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商业市场体系。

交通

鱼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贯穿广西南北的桂柳、柳南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铁路运输与全国各地紧密相连。便利的柳江水运网可直通粤港澳地区。位于辖区内的白莲机场架起了鱼峰区与外界沟通的“空中桥梁”。

城建

鱼峰区城建城管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项”整治工作目标,大力开展市容市貌的整治,重点完成箭盘路奇石广场二期景观改造、燎原路“穿衣戴帽”改造工程,稳步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荣获柳州市市容“金壶杯”竞赛一等奖。城市绿化工作成绩显著,被评为市级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培育出广西壮族自治区荣誉军人康复医院、柳州市泓福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新华庭)等三个市级“花园式单位”。

农业

鱼峰区下辖5个村民委员会,农业人口1.15万人,耕地面积1083公顷。近年来,鱼峰区农村工作着重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民主管理、村容整洁"的二十字方针,取得显著的成效。2006年,鱼峰区农林牧渔总产值11812万元,比上年增加1.35%,农村三产营业收入人均1159元,比上年增加13.90%。农民人均纯收入5338元,同比增加14.5%。

旅游资源

鱼峰区是柳州市最重要的旅游城区,辖区风景秀丽,洞奇石美,有众多蜚声中外的旅游景观和名胜古迹。白莲洞是中国南方古人类“柳江人”的文化遗址,也是中国第一座集旅游、科普于一体的洞穴科学博物馆。以明清文化及道、佛、儒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蟠龙山公园,集中反映了鱼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鱼峰区是传统中的壮族歌仙刘三姐传歌和骑鱼升天成仙的地方,都乐岩风景区溶洞瑰丽奇妙,堪称“大自然的奇幻艺术之宫”。被誉为“东方奇观”的大龙潭公园风景清幽秀丽,园内建有风格独特的少数民族建筑群,少数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开放性的、集娱乐休闲观光游览于一体的江滨公园,具有柳州“外滩”之美誉。近年来,“柳州石玩天下奇”已享誉全国及东南亚地区。广西著名的奇石馆“八桂奇石馆”等重要的奇石藏馆和交易市场均位于辖区内。

历史沿革

2000年,鱼峰区辖6个街道。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73589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天马街道32628驾鹤街道29436箭盘街道70337五里亭街道58578荣军街道64539潭中街道18071

2002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57号):撤销柳州市市郊区,将原郊区的羊角山镇的水南、架鹤、鸡喇、社湾、阳和5个村和鸡喇居委会划归鱼峰区管辖;鱼峰区的谭中街道划归城中区管辖。

2003年鱼峰区行政区划一览

001天马街道辖:鱼峰、乐群、柳开、柳依、大龙潭、狮山6个社区居委会。

002驾鹤街道辖:灯台、江滨、蟠龙、天山、天湖、桃源、天山明珠苑、晶远8个社区居委会。

003箭盘街道辖:元江、东环、屏东、云屏、箭盘、窑埠、西船、双龙、东华9个社区居委会。

004五里亭街道辖:羊角山、依山、龙擎苑、蝴蝶山、燎原、龙泉山、三和园7个社区居委会。

005荣军街道辖:荣乐、宝山、荣新、荣盛、茅山、岩村、屏山新村、白云、和华、景中苑、乘龙11个社区居委会。

006阳和街道辖:社湾、阳和2个社区居委会。

100羊角山镇辖:鸡喇街、洛维、大桥、莲花4个社区居委会;水南、驾鹤2个村委会。

2005年7月,撤销鱼峰区羊角山镇,新设白莲、麒麟2个街道办事处。

柳南区位于柳州市西南部,辖区面积181.8平方公里,辖1镇8个街道,54个社区,21个行政村(居委),人口45万人。

近年来,柳南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广西经济强区和社会事业先进城区为目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继续解放思想,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区域经济的创新力和辐射力,大力推进经济升级,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2008年,全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1.91亿元,同比增长49.7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40亿元,同比增长45.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33亿元,同比增长28.67%。财政收入完成12.18亿元,同比增长34%。主要经济指标居柳州市城区第一。

工业柳南辖区内有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微型汽车领军企业柳州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鱼峰水泥集团等大型企业,广西7个千亿元产业有2个龙头企业在柳南辖区。柳南区围绕主机厂全力打造的柳州市河西工业区,规划面积760公顷,已入驻规模以上企业74家,其中亿元企业12家,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零部件和其它加工配套的中小企业集群,是柳州市三大主机厂的主要配套基地之一,成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2008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103.30亿元,同比增长89.53%,率先成为广西同类城区中第一个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的城区,迈入"工业强区"行列。

交通柳南辖区内铁路、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柳州火车站、火车货运东站、广西最大的火车货运编组站以及柳州汽车总站、汽车南站分别坐落在辖区内。市区内主要道路与南柳、桂柳、宜柳、环城高速公路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水路可与港澳直航,航空方面与白莲机场相距约5公里。

商贸柳南柳南区是"桂中商埠"的发源地,有100多年的历史。经过近年精心培育,辖区内市场云集,有各类专业市场80多个,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大市场15个;其中,飞鹅商圈商业总面积55.85万平方米,有大型商贸企业10多家,年交易额近30亿元;柳邕农贸市场占地约180亩,是广西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投资2.5亿元的广西汽车贸易园,有20多家4S汽车店入驻,是广西首家大规模聚集汽车品牌4S店的汽车市场和提供购车、-、缴费、检车等一条龙服务的汽车贸易园区;声福五金机电城为广西最大的五金机电城。物流企业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有物流企业及个体零担货运近200家;专业物流园4个,占全市总数的75%。柳南区已形成了飞鹅新商业中心、汽车贸易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柳邕生活资料集散中心"四大中心",市场辐射广阔,集散功能强大,构建了大商贸、大流通的商贸新格局,成为柳州市商贸大区,荣获"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系统先进单位"、"广西'百企入桂'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三产营销总额达到303.56亿元,继续居柳州市县区第一。

文化柳南柳南区东邻相传为刘三姐升仙的鱼峰山;南有大龙潭自然风景区、帽合公园和动物园;西有传奇色彩梦幻飞瀑的大鹅山和柳州八大景之一、标志柳州文运昌盛的文笔山。柳江沿柳南北上,两岸秀丽的风景与清澈的江水交相辉映。辖区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有与柳宗元齐名、被称为"唐二贤"的唐代左谏议大夫刘贲(bēn)之墓、刘家大院及已故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在柳故居。有中小学校56所,教师4837人(其中退休教师1381人),学生5362人,是柳州市的"教育大区"。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道德建设,有全国文明单位3个、自治区文明单位37个,2个村荣获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称号,6个社区被评为"柳州市十大品牌社区"。全区建有社区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社区图书室、文化娱乐室等150个,公共文化设施使用面积达15700平方米,打造了"欢乐柳江南"、"魅力柳南"等一批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平安柳南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得到了中央综治委、自治区、市领导的高度评价,板粟园社区调委会被评为"全国规范化调委会"。构筑立体防范网络,加强人防,组建了柳南区巡逻防范支队,组建各种义务巡逻队伍150支3000余人,形成警-防的无缝防范网络;实施"技防",建设"天网工程",形成"空中防护网"。率先在柳州市设立综治工作经费,进行"打防控"一体化体系建设,镇、街道、村、社区创建平安活动达标率100%。"平安回家"工程引起了中央文明委等上级部门的关注。辖区发案率持续下降,柳南区连续三年被评为自治区"平安县区"。

民生柳南以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为抓手,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打造党务工作、便民服务、维稳帮扶、文体娱乐、医疗卫生"五大平台",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全区54个社区办公用房均达到柳州市规定标准,其中有49个达100平方米以上,4个达1000平方米以上。今年我区被推荐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之一,2个街道、2个社区被推荐为示范街道、示范社区,是全广西获提名最多的城区。富丽嘉园社区被评为自治区星级社区,金绿洲小区被评为全国"绿色环保小区"。建立了"城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政务服务网络,率先在城区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在街道(镇)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9个,社区(村)"一站式服务平台"48个,实现服务"宽带网"覆盖全社区,零距离服务群众。不断完善社会就业、劳动保障和救助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三年来,全区累计发放低保金、救助金2930万元。有区、镇卫生院2所,村级卫生室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个,为居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快速便捷的卫生医疗服务。按照创特色、树品牌、争一流的目标要求,我区社会事业发展的多项工作都在全市、全广西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城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区"、"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自治区城市低保工作先进城区"、"广西民政基层窗口单位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和"自治区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先进单位"、"柳州市文明城区"等荣誉称号。

柳北区位于柳州市区北部,总面积282平方千米。总人口33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胜利路,邮编:545001。代码:450205。区号:0772。拼音:LiubeiQu。

柳北区辖8个街道、4个镇:解放街道、雅儒街道、胜利街道、雀儿山街道、钢城街道、锦绣街道、白露街道、柳长街道、石碑坪镇、沙塘镇、长塘镇、洛埠镇。

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的柳州市,是我国中西南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工业城市,素有"桂中商埠"之美誉,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和"拔地奇峰画卷开"山水特点的历史文化名城。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曾用"越绝孤城千万峰"、"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诗句,来描绘这个美丽的城市。

社会发展

柳北区位于柳州市的北部,是柳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驻地,建区于1979年,下辖4个镇和8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为320.89平方公里,约占柳州市区面积的二分之一,常住人口32万,是柳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也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和工业、商业、文化中心。

依山环水,风景宜人,环境优越。九曲柳江环东、南、西三面而过,北面有风光秀丽的雀儿山公园、君武森林公园、江湾休闲观光区等风景区。

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等设施完善,辖区内有火车北站、白沙汽车客运站、铁路货运站、鹧鸪江码头等交通枢纽站点,国家一级公路209国道纵贯该区4个乡镇,连接柳州市北面四县,正在建设的环城高速公路与209国道交汇,将南柳、桂柳、宜柳高速公路连接贯通,潭中高架桥、胜利立交桥等大型现代交通建筑也已建成使用,形成了纵横交错、快捷方便的公路网络。

柳北区是柳州市的工业大区,辖区聚集柳州铁(集团)公司、柳州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银鸥纸业集团、柳州立宇集团、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多家国有或民营大中型企业以及大批柳州市支柱产业的骨干企业。实力雄厚,全国知名,享誉神州,产品远销海内外。市规划建设中的沙塘和白露中小企业基地、长塘物流圈,为柳北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再度铸造辉煌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商贸繁荣,物流发达,拥有特色鲜明、运行良好的商贸网点和市场集群。北站路、三中路是全市著名的商业特色街,有柳州中百华联超市、好机汇电脑城、盛君家电超市、广西最大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等购销场所;辖区内有柳州饭店、京都宾馆、柳州迎宾馆、天龙大酒店、金福园美食城、柳州狗肉城等知名宾馆酒楼,享有"吃在柳北"的美誉;辖区房地产发展势头强劲,"协和康城"、"桂景湾"、"三丰名园"、"金水岸"等20多处大型商住群的先后兴建为柳北区集聚了更多的人气和财气。

柳北区的农林牧渔资源十分丰富,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可观。柳北区所产的农产品大量供应柳州市,粮食、蔬菜、水果、渔业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柳北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实施"税源经济"发展战略,通过营造环境、招商引资使城区经济迅速发展。城区先后荣获"全国民政先进工作先进县(区)"、"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社区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区"、"双拥模范城区"等30多项国家、自治区、柳州市的荣誉称号。

经济建设

坚持建设“经济强区”、打造“特色柳北”、快速增强城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思路,以加快城区经济发展和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紧紧围绕打造工业园区、开发国企资源、加强招商引资、深化企业服务,克难奋进,富有创意地开展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城区工业持续、快速发展。

发展三产经济、打造柳北生产资料市场群、发展新型商贸业态、优化投资软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项目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全区重点商贸建设项目10个,分别是北雀路旧城改造(即柳北综合商厦项目,含丰盛农贸市场)、泛华商业广场(即沃尔玛超市)、胜利片区商业中心(即胜利大超市)、柳北明鑫农资综合批发市场、回龙沟汽车综合服务市场、柳州市融达装饰材料批发市场、柳北兴林竹木市场、柳州市海川家具批发大市场、柳州市(柳北区)钢铁贸易和深加工产业基地、桂中海迅柳北物流基地。

2006年,柳北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资项目86个,其中新建项目57个,续建项目29个;项目总投资39亿元人民币,外资1510万美元;国内到位资金14.3亿元人民币,完成全年任务的143%;国外到位资金375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5%。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蔬菜、水果、糖蔗产量稳中有升;畜牧水产大幅增长;-等动物防疫工作得到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防汛抗旱工作进一步改进;农民负担减轻,农民收入增加,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110元,比上年增加200元;科技兴农成果显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检)测工作稳步推进;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了新发展。

历史沿革

2000年,柳北区辖4个街道。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89416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解放街道57264雅儒街道62295胜利街道75471雀儿山街道44282钢铁公司虚拟街道50104

2002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57号):撤销柳州市市郊区,将原郊区的长塘镇、沙塘镇、石碑坪镇、洛埠镇、白露乡和黄村乡白沙、黄村、雅莲3个村划归柳北区管辖。

2003年柳北区行政区划一览:

001解放街道辖:欣发、河北新村、东麟、虹桥、祥和、宏柳、紫微园、柳星8个社区居委会;友谊、明珠2个村委会。

002雅儒街道辖:广雅、雅莲、雅儒、协、怡江、金胡、富康、桂景湾8个社区居委会。

003胜利街道辖:建园、宏力、胜利东、胜利西、长林、锦绣、跃进、白沙8个社区居委会。

004雀儿山街道辖:凤凰、环宇、南雀、前锋东、北雀、前锋西、鹧鸪社区居委会;长虹、威奇、银欧3个村委会。

005柳钢街道辖:福利、雀山、元宝、运输、笔架、欧山6个社区居委会。

100石碑坪镇辖:石碑社区居委会;古木、下陶、留休、大仙、石碑坪、石碑、新维、古城、大滩、泗角10个村委会。

101沙塘镇辖:沙塘街、沙塘新区2个社区居委会;上垌、杨柳、郭村、垦村、沙塘、江湾、洛沙、三合、古灵、龙卜10个村委会。

102长塘镇辖:鹧鸪江、香兰、黄土、青茅、长塘、北岸、西流、梳庄8个村委会。

103洛埠镇辖:洛埠街社区居委会;洛埠、下窑2个村委会。

200黄村乡辖:白沙、黄村、雅莲3个村委会。

201白露乡辖:白露、马厂、园艺、小村4个村委会。

2005年7月,撤销柳北区黄村乡、白露乡,新设锦绣、白露、柳长、钢城4个街道办事处。

柳江区是举世闻名的“柳江人”遗址所在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面积2504平方公里,辖八镇五乡,总人口50多万,少数民族占77.6%。柳江县,以不废万古的柳江河而闻名,不仅因为有滨江而居的地置缘由,还在她像柳江那样源远流长,具有贯以千古的文明承传。

以“柳江人”为肇始的史前文化、以柳宗元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以“刘三姐”为灵魂的民间文化,积淀了柳江这座名城丰富的人文蕴涵,凝聚成这方地域独特的文化品格。

县城于1950年3月迁至拉堡镇,1983年柳江县划为柳州市辖县,是柳州市的“菜篮子工程”基地,广西主要商品粮和蔗糖生产基地,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之一。是广西唯一获得外贸出口权的县,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初具卫星城的规模。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方便。柳江县是柳州市市辖县,三面环抱柳州市,是“桂中商埠”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的南大门,县城距市中心仅1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与柳州市同等的能源、交通和通讯等条件。县内322国道、209国道与穿越县内的宜柳高等级公路、南柳高速公路和省道、县道纵横交错,可直达南宁、北海、湛江、梧州、广州、桂林和湖南、贵州、云南等省市;湘桂、黔桂、桂柳三条路线穿越境内7个乡镇,9个车站,与我国中西南交通枢纽-柳州市结成网络,铁路可直达北京、西安、郑州、襄樊、长沙、上海、无锡、广州、湛江、成都、昆明、贵阳等城市;1994年10月建成通航的柳州白莲机场就在县内,离县城不到7公里,可供WD-82及波音系列737、757飞机全天候起降,目前,已开通柳州至广州、汕头、昆明、北海等城市的航线;柳江河航运已开升到5级航道,全年可通250吨级船只,可直达梧州、广州、香港。

柳江气候

柳江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度适宜四季常绿。年平均气温20.4℃,平均降雨量1400多毫米,年平均日照1600多小时,无霜期长达300多天以上。

柳江资源

柳江县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能资源丰富,全县水能蕴藏量达19.14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8.34万千瓦。矿产资源有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锰矿、铁矿等近20多种矿藏,尤其是“马平石灰石”品味高素负盛名,其储量大、分布广、质地纯洁,是生产水泥的上乘原料,天然彩花石和墨黑大理石储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是石材工艺的优质材料。

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石灰石遍布全县,优质石灰石储量可达25000万吨,拥有“方解石之乡”的美称。县境内的古人类“柳江人”头骨化石遗址、甘前岩古人类遗址、“成团会议”旧址、围拢“九厅十八井”古建筑群和酒壶山、卧龙岗、北弓水库等人文古迹和自然景观引人入胜,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柳江农业

柳江县有耕地76万亩,其中水田34万亩,盛产稻谷、黄豆、玉米、花生、甘蔗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农业生产正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粮食丰富,优质米远近闻名,土特产品已形成规模生产;果类有柑、橙、柚、龙眼、梨、桃、李、柿、板栗、番石榴等20多种;里雍沙田柚,其果实外形美观,果味香甜,汁多渣少,多年来远销香港、澳门;此外,里雍的头菜,干爽鲜黄、香甜脆口、细嫩无渣,有“坛子一打开,香浓满条街”的美誉,列入中国食谱,深受海内外人士称誉。还有三都凉帽、穿山辣椒干、成团茨菇、土博生姜也颇有名气。

盛产稻谷、玉米、花生、甘蔗、瓜果、蔬菜等作物,是柳州市“菜篮子工程”基地、广西主要商品粮基地和甘蔗生产基地,也是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国家农业开发重点县。名优特产种类繁多,有莲藕、黑果蔗、子姜、葡萄等,其中百朋玉藕等名扬海内外。

柳江工业

目前正在开发以农副产品、工业品、服装、建材四大专业批发市场和两大综合市场为主的商贸区,并与12条商业街组成一个大型的商贸城。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建设面积达24.4万平方米,3808个铺面和摊位,是投资经商理想之地,机不可失。位于南环路边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作为柳州市柳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二区,将于1999初春开市,目前市场正在招商。预计整个基隆商贸城将于1999年全部建成。

近年来,柳江县凭借着毗邻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积极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的同时,突出发展工业,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经济总量和财政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汽配、制糖、制药、机械制造为支柱产业,以化工、农产品加工、水力发电等为新兴产业的工业体系。全县现有工业企业36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5家,拥有柳新冲压件、花红药业、柳兴制糖、柳工小型挖掘机、红花水电站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在柳州汽车产业的强劲辐射带动下,柳江县汽配企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全县汽车配件企业由2001年的13家发展到现在的80家,规模以上企业27家,形成了近千种产品的汽配产业链。2005年,柳江县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7.46%;上缴税金2.6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63.64%,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1.3%。

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6.47亿元增长到43.62亿元,年均增长11.65%;完成工业总产值50.27亿元,比2000年增长1.47倍,年均增长19.79%;实现财政收入4.13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23.89%;为“十一五”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03年柳江县荣获全区经济发展十佳县,2003、2004年连续两年跻身“西部百强县”行列。

借柳州工业化的加快发展的东风,柳江将充分发挥发展产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继续以汽车配件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配套工业经济,力争到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年均增长19%以上;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20∶45∶35左右;城镇化率达4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8%和7%以上。为此,柳江县提出了“1356”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服务“柳州创造”,围绕“一个战略”(和谐创业,富民强县),瞄准“三个重点”(工业化、城镇化、服务业现代化),推进“五大突破”(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准新突破),做好“六项工作”,全面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健、和谐发展,全力建设和谐创业新柳江。

现代化通讯

柳江县除可充分利用柳州市的通讯条件外,还拥有自己的程序控制自动电话更换系统,县内13个乡镇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和传真网络,电话号码上升到7位,长途传输实现数字化,可直接进入全国通信网和国际网、数据通讯交换网、万门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全球直拨、无线寻呼联网,可迅速与国内外联系。

旅游资源

柳江县“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林茂、草丰”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中国南方古人类“柳江人”文化遗址通天岩,位于新兴农场东侧距柳州市南面12公里处,由于在洞内发现“柳江人”头骨化石,故又名“柳江人”洞。自发现“柳江人”之后,国内考古学家和日、美、澳大利亚等国学者相继前来考察,该洞和新安古墓群一起,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清水秀、幽雅宜人的龙怀风景区——位于福塘乡境内,离乡03.5公里,有柏油路直达,是柳江县最大的水库,也是柳江县的主要景点。黄金周期开设钓鱼、烧烤等旅游项目……已列入自治区级旅游区开发项目,水域面积达204公顷,四周青山环绕,奇峰迭起,一派山光水色、景致清幽、是休闲垂钓、娱乐度假、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另外还有景致迷人,风格迥异的乐迷岩、卧龙岩、黔王洞等景点,可供游客尽情赏玩。

里滩瀑布奇观——位于福塘乡高兴村境内,瀑布泉洞深莫测,常年流水不断,泉洞在半山腰,离地面高度约十余米。每年夏季至秋初为泉水量充足季节,泉水日日夜夜向山下倾泻,形成大面积的水帘,人们称之为里滩瀑布。

龙栖洞,又称乾王洞,位于福塘乡境内,是传说中中古时代,计氏豢龙公养的真龙曾栖息的地方。此洞高大宽敞,洞长数里,可容纳上千人观光。有一条小河流经此洞,常年流水潺潺,需泛舟而入。洞顶有天窗照亮洞中,可供观景游乐。洞内冬暖夏凉,水陆杂存,钟乳石、石笋、石幔、石柱、石花等千姿百态,引人入胜……

科教文卫

科技工作

柳江县科技局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紧紧围绕县委“调整结构、科技兴农、招商引资、工业强县”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实施科技兴农、科技兴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及科技培训活动,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5年,柳江县通过了2003-2004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并获得2003-2004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县称号,柳江县科技局被评为2005年度广西市县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教育工作

江县现有公办学校184所,幼儿园2所(小学附设学前班176个),小学149所,初中29所,普通高中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校学生74014人,其中在园(班)幼儿5981人,小学35023人,初中28188人,普通高中4822人。全县民办教育机构67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882人;初中3所,在校生946人;小学17所,在校生4739人;幼儿园46所,在园幼儿3071人。全县公办学校在职教职工5449人,其中公办教师4367人,占80.2%;工人427人,占7.8%;代课教师655人,占12%;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为100%,初中98.2%,高中98%。

经济开发区

1992年,柳江县利用和依托柳州市的区位、资源、交通、通讯、城市建设和良好的工业基础等优势,建立了经济开发区,主动接受城市工业扩散,发展私营企业。经过7年的开发建设,已形成规模。引进169家企业,1998年工业总产值达4.15亿元,成为柳江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开发区位于市县交界处,322国道两旁,东西跨度7公里,由3个工业区和基隆、建都两个综合区组成。第一工业区,位于县城与市郊交界处,面积420宙,1993年建成,已引进94家企业,其中“三资企业”1家,私营91家,集体企业2家.企业分为机械、五金交电、化工、纺织印染、电器、汽车配件、建材、食品等门类;第二工业开发区位于第一工业开发区东面,面积106亩,1994年建成,有来自台湾、加拿大,柳州等11家企业,其中三资企业2家,分为机械、食品等门类;第三工业开发区,位于第二工业开发区南面,面积200亩,1994年建成,有来自省内外41家企业,分为机械加工、五金、化工、工艺、食品、印刷、建材等行业。三个开发区在柳邕公路两旁组成了一个“品”字形结构。

占地600多亩的建都综合开发区已全面开发,是柳州市卫星城拉堡镇的东城区。是集商贸居住于一体的新城区,也是投资经商居住理想之地。

位于柳州市边缘拥有柳州市南环路和门头路的基隆综合开发区,占地15平方公里,现已建成一个占地1000多亩,拥有3000幢多层住宅楼,配有综合市场、邮电、供电、金融、公安、中小学、自来水、物业公司等公共公用配套设施,拥有2.6万人口的住宅区。

柳江新貌——商贸街

借柳州工业化的加快发展的东风,柳江将充分发挥发展产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继续以汽车配件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配套工业经济,力争到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年均增长19%以上;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20∶45∶35左右;城镇化率达4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8%和7%以上。为此,柳江县提出了"1356"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服务"柳州创造",围绕"一个战略"(和谐创业,富民强县),瞄准"三个重点"(工业化、城镇化、服务业现代化),推进"五大突破"(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准新突破),做好"六项工作",全面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健、和谐发展,全力建设和谐创业新柳江。

明天柳江

柳江,这是一方充满生机的土地;天,洁净幽蓝;地,葱笼繁茂;城,绮丽迷人。

古老又年轻的柳江县,正在以她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吸收着现代化文明的甘露琼浆,迈向新纪元,走向明天的辉煌。

柳江人奋斗与奉献,敬业与求实,用辛勤的汗水洒播在柳江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勤劳的柳江人终于换来硕果累累。

柳江县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理想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热情欢迎五洲高朋、四海嘉宾来柳江投资发展,置业经商,交流访友,旅游观光。

语言

柳江县的官方语言是汉语。但壮语仍然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语言,壮语也是当地的通用语言。另外还有一部分人说客家话。

 柳城县历史悠久,建县于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原名龙城县,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始更名柳城县。1949年11月24日,柳城宣告解放,先后属柳州专区、宜山专区、柳州地区辖县,1984年2月改属柳州市辖县。县治大埔镇,距柳州市48公里。

地理位置

柳城县位于广西中部偏北,东经108°36'至109°50',北纬24°26'至24°25'之间。东与鹿寨县毗邻,西与罗城县、宜州市接壤,南与柳州市郊区、柳江县相连,北与融安县、融水县交界。县境内东西最大横距7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7公里。全县总面积2109平方公里,折合316.4万亩,其中陆地面积301.2万亩,占95.3%,水域面积15.2万亩,占4.7%,耕地面积67.2万亩,森林面积70.95万亩。

自然气候

柳城县是一个低丘谷地岩溶低山交错的半丘陵地区。融江自北向南流,将县境划为东西两大块,东部为丘陵和山地,西部系岩溶石山和丘陵交错地区。西北部地势较高,由东、西两面向中部融江递降。中部融江沿岸以低丘平原为主,地势平缓,海拔200米以下。

柳城县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区,夏热冬寒,四季明显,光照能量和水量丰富。年日照总时数1789小时,年平均气温20.7℃,年平均降水量1095毫米,年无霜期307天。]

行政规划

柳城县辖大埔、龙头、太平、沙埔、东泉、凤山、六塘、冲脉、寨隆9个镇和社冲、马山、古砦3个乡,下设120个村委会,12个社区居委会,1391个村民小组。县城大埔镇城区13124户,人口4.18万人。

柳城县居住有壮、汉、仫佬、瑶、苗、侗、毛南、回、京、彝、水、仡佬、满、高山、土家、布依、畲、白、藏、锡伯、维吾尔、蒙古、傣、阿昌等27个民族。2004年末,柳城总人口406053人,其中壮族213577人,汉族179407人,仫佬族8060人,其他少数民族5009人。

县境内有宗教活动场所28处,其中,基督教24处,佛教4处,基督教八十年代初传入柳城并迅速发展,信教群众有3000多人左右,4个佛教寺庙是九十年代按宗教政策恢复重建的,其中凤山开山寺,系广西四大名寺之一,在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

经济建设

农业

2005年,柳城县认真贯彻中央2005年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富县、科教兴县”的总体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和标准化生产,狠抓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全县农业生产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工业

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2000万元,完成全年调控目标的101.33%,同比增长27.2%;完成工业增加值55000万元,完成全年调控目标的126%,同比增长11.11%;完成销售收入146000万元,完成全年调控目标110%,同比增长29.20%;实现利税50000万元,完成全年调控目标184%,同比增长98.8%;实现利润35000万元,完成全年调控目标的179%,同比增长93.6%。

林业

继续走项目扶持的路子,从04年起,就着手申请营林项目,05年获得了国债投资的退耕还林2.25亩的建设项目,争取了项目经费100多万元。项目包括配套荒山造林1.25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

财政

2005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两亿元,达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77%。

科教文卫

科技

(一)柳城县科技馆建成投入使用,柳城县科技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柳城县党政领导班子科技与经济结合工作通过考核验收,科技工作保持先进。(三)加大对科技项目的招商力度,申报区、市科技项目工作取得好成绩。(四)编制2005年度县级科技发展项目计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五)启动实施第三轮创新计划,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县域科技创新能力。

教育

一、控辍保学工作。二、扫盲成教工作。三、"三定"工作。四、课改培训。五、推进素质教育。六、示范学校建设。七、支教工作。八、实验高中建设。九、中小学危房改造。

文化体育

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

春节期间,柳城县文体局配合县委宣传部在县城白阳广场举办了文化周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有醒狮闹新春、“百村百戏”擂台赛、热情广场天天唱、“太平壮欢”歌会和广场电影周等。县文工团组织了精彩的迎春表演,柳城县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活跃春节节日气氛。并组织县文工团下到大埔、社冲和太平三个乡(镇)的村屯演出三场。

旅游服务

旅游景点

龙寨水岩:位于太平镇东面的龙寨岩,距209国道线1.5公里,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有沙滩,有蝙蝠群等,洞内可乘船观察,被专家誉为“亚洲第一水洞”。凤山镇网山开山寺:开山寺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广西四大佛教名寺之一,寺内楼阁相连,雕梁画栋,诗词楹联,雄奇庄严,幽远典雅;寺外古榕参天,奇峰耸翠,龙船山、睡佛山左右相对,无愧为佛教胜地和旅游佳处。

名优特产

 柳城云片糕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产品在明代时期已负盛名,到清朝乾隆年间逐步发展成为柳城名牌特产,列为贡品之一。柳城云片糕是以优质糯米、白糖为主要原料,佐以猪油、蜂蜜、桂花、陈皮、芝麻等经多道严格工序精制而成。其色泽雪白,糕质柔软,有弹性,切片薄而匀,用手捻可卷成圆筒,来回卷曲而不断,香甜可口,进口自化,是居家、旅游、待客或馈赠朋友的上乘佳品,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及补充营养功效。1998年以来,柳城云片糕生产年产量在7000吨左右,主要厂家有柳城糖业公司云片糕点厂(注册商标为"宫灯")、凤山镇的信兴云片糕加工厂、新华饼厂、福寿云片糕厂等,产品主要销往区内各地及周边省份,远销港澳、东南亚,深受客商青睐。产品1984年获广西区优质食品奖、1990年为亚运会指定销售产品、1991年荣获全国少数民族第四届体育运动会奉献奖、1999年获全区乡镇企业商品展销会银奖、2001年获中国西部大开发地方特色产品银奖等。

矿产资源

柳城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冶金锰矿和非金属矿产。

煤炭以烟煤和肥焦煤为主,储藏量700万吨以上,发热量一般为4000----6000大卡/公斤。年产量5至8万吨,县内自给有余,有待进一步开发。

冶金锰矿:探明储量12万吨,平均含锰品位30%,低磷、低铁、易采。

白云岩矿:储量超亿吨,已探明5137万吨。

石灰岩矿:分布全县,到处皆是,质量优良。

大理石矿:主要有黑色和彩色两种。黑色大理石储量150万立方米,抛光度好,名为"黑玉";彩色大理石花色有彩带、红彩花、象彩花等,抛光色彩鲜艳,名为“彩玉”,储藏丰富。

耐火石英砂岩储量多,易采易制,年产量1000到2000吨,远销全国各地。

天然硅粉(石英粉)地质储量10万吨以上。

硅石矿(石英卵石)储藏量多,易采易选。

鹿寨县紧邻广西工业中心柳州市,2002年11月划归柳州市管辖以来,特别是遵循“从摇篮到摇篮”理念的官塘新区规划确定后,按照柳州城市发展“一轴两城一肺”的概念,鹿寨被赋予“柳州市域次中心城市”定位,成为柳州城市扩张的主方向和新空间,社会和经济逐步融入柳州向特大型城市发展进程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机遇。为此,鹿寨县委、县人民0确立经济发展“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文明化推动城市化”的方针,抓住机遇,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承接东部地区和柳州市产业转移。2005年,广西鹿寨经济开发区通过国家审查,成为全国保留的14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开发区下辖城南综合经济开发区、鹿寨中心工业园、鹿寨-雒容工业长廊、雒容工业园,规划总面积达21平方公里。已引进项目100多个,总投资50多亿元,其中有投资10亿元的柳化二基地、年产300万吨的柳州正菱水泥、年产50万吨漂白化学竹浆的国发林纸等大型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国发林纸和凤糖纸业为龙头的造纸产业,以柳化集团为龙头的化工产业,以正菱水泥和金利公司为龙头的建材产业,以古典丝织和三协缫丝为龙头的茧丝绸产业,以柳州起重、银通电缆、日高滤清器为龙头的制造业、以乐荣金属、桂柳冶金为龙头的冶炼业。

乘城市化的东风,鹿寨县城市建设异军突起。如今的鹿寨,城市道路平直宽畅,路网级配规划合理;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气势辉煌;城市绿地碧草青青,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住宅小区设计美观,功能完备,风格各异;入夜华灯绽放,路灯、大型广告灯、景观灯争奇斗艳,流光溢彩,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鹿寨面貌日新月异,一个洋溢现代化色彩的城市正大步向我们走来。

鹿寨县地处亚热带,气候和土质都十分适合农业生产。根据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形势变化,鹿寨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挥比较优势,粮糖桑果菜并举,并把桑蚕和甘蔗生产作为发展重点。2006年,全县桑园已逾13万亩,年产鲜茧逾1万吨,成为广西第一桑蚕生产大县;甘蔗种植23万亩,产原料蔗110万吨,产糖14.7万吨。

地理位置

鹿寨县地处桂中腹地,西距广西工业中心柳州市30余公里,东北距世界旅游名城桂林仅百公里,到广西首府南宁市258公里。东和东北与桂林市的荔浦、永福县为邻、南隔柳江与柳江县及来宾市的象州县相望、西接柳州市和柳城县、北连融安县、东南与来宾市的金秀县相交。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4°14′至24°50′、东经109°28′至110°12′之间。

行政区划

县域总面积3389平方公里,辖5镇5乡,即鹿寨镇、雒容镇、寨沙镇、中渡镇、平山镇;江口乡、导江乡、四排乡、拉沟乡、黄冕乡,全县有128个村(居)委会。

气候

鹿寨县地处低纬,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带,受季风环流影响较明显。境内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0℃左右,夏季最高气温38℃,冬季最低气温0℃。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约1500毫米,且集中在4—8月。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量约1600小时,无霜期长达320天以上,适于农作物生长。

地形地貌

鹿寨县地理形态多样,为丰饶的自然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地理基础。县境东北部为架桥岭余脉,大瑶山余脉则延伸至县境东南部,与架桥岭余脉相连,约占全县面积的五分之一。西北部为峰林谷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著名的四十八弄。有不连座的稀疏孤峰和连座的密集峰林,也有和缓的低丘。县境中部和南部地势低平,主要为和缓的丘陵、台地和小平原。

山峰

县境最高峰为拉沟乡的古报尾山,海拔1241米,其次为七星坡1204米,第三为寨沙镇的土凤山,海拔1039米。境内著名的山峰还有县城的鹿寨山,雒容镇的高岩山、古亭山,中渡镇的西眉山、鹰山,平山镇的雨来山,四排乡的龙虎山等。

矿产资源

现已勘探查明的矿产资源有数十种,以铁矿、锰矿、重晶石矿和方解石居多。位于平山镇屯秋村的赤铁矿床藏量达3700万吨。中渡镇朝阳、响水的褐铁矿品位高达40%以上,炼出的生铁有“人参铁”美称,重晶石矿主要埋藏于四排、导江等乡,年开采量近10万吨。方解石主要分布于中渡镇,藏量丰富,优质矿含钙量98%以上。锰矿主要埋藏于雒容镇六座村一带。

河流和水力资源

境内有大小河流64条,其中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0条。主要河流有洛清江、石榴河和古尝河。洛清江由洛江和清江汇合而得名。洛江发源于永福县三皇乡,于江头村潜入地下,伏流于中渡镇香桥岩露出地面。清江发源于龙胜县,在黄冕乡里定村进入县境。两江于黄冕乡旧街村处汇合,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黄冕乡、鹿寨镇、雒容镇、江口乡汇入柳江。境内河段长103公里,流域面积323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61米3/秒,年径流量61亿米3,落差56.5米,水能可开发量约4万千瓦。

石榴河发源于荔浦县修仁镇六社岭,在四排乡三排村进入县境,流经四排乡、寨沙镇、鹿寨镇,在脚板洲汇入洛清江,流域面积1360平方公里,境内落差33米,多年平均流量38米3/秒,径流量11亿米3。

古尝河发源于永福、荔浦、鹿寨交界的古报尾山,在黄冕乡山脚村汇入洛清江,全长94公里,流域面积391平方公里,落差127米,年平均流量10米3/秒,水能蕴藏量达1.25万千瓦。上游河段风光秀丽,山回水转,水势跌宕,有惊无险,是漂流的好去处,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县内较大水库有马步水库和龙母水库。马步水库位于雒容镇连丰村,建于1956年,总库容1300万米3,灌溉面积1万多亩。龙母水库位于导江乡长垌村,建于1975年,总库容1100万米3,灌溉面积约万亩。全县还有中小型水库800多处,总库容1000多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10多万亩。此外还有柳江绕雒容镇、江口乡、导江乡边境流过。

林业资源

鹿寨县宜林面积辽阔,经全县人民不懈努力,有林面积已达近300万亩,森林履盖率约50%,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境内有自治区辖黄冕林场和三门江林场、县属鹿寨林场,营林总面积达40多万亩。主要林种的松、杉、速生尾叶桉等用材林种和水果、茶叶等经济林种。这些国营林场还是珠江流域水土保持林区,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寨沙镇的和尚岗和拉沟乡的关江、大坪等地区还有大片原始森林,这些天然林树种主要有白椎、红椎、青冈、荷木、樟树等,现存珍贵树种有紫檀、楠木和东菅木。县境内还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主要有淮山、茯苓、金银花、何首乌、黄栀子、半夏、荆介、天冬、麦冬、九层皮等数百种。另在近年大量引种美国大头竹、吊丝竹等,构成了品种丰富、数量巨大的植物资源。

生物资源

鹿寨县由于地理环境多样、森林植被保持较好,近年来不断加强保护措施,因而保持了较为丰富的生物资源。走兽类有山猪、黄猄、箭猪、狐狸、猴子、獐子、果子狸、野兔等;飞禽类有鹧鸪、野鸡、红毛鸡、斑鸠、猫头鹰、麻雀等;爬行类有穿山甲、竹鼠、各种蛇类;水生动物有龟、鳖和各种鱼类,较珍贵特别的有草帽鱼、娃娃鱼、岩鱼、桂婆鱼等。

地方特色农产品

鹿寨县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外,还实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的战略,主要农产品水稻、甘蔗自不必说,各乡镇富有特色的农产品有:四排乡的椪柑个大味甜,曾获全国农产品博览会金奖,近年来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所产的圣女小番茄、白玉苦瓜、无籽西瓜名扬远近。寨沙镇的传统物产有头菜、茨菇、马蹄、淮山。龙江乡(今属寨沙镇)大力发展黄栀子和桑蚕,号称全国“黄栀子之乡”。拉沟乡利用林区地理和气候优势,发展罗汉果、八角、香菇生产已渐成气候。黄冕乡的桑蚕生产发展迅猛,桑园面积已逾3万亩,成为广西桑蚕产量第一的乡镇。中渡镇的西红柿、沙田柚、红皮果蔗久负盛名。平山镇的秋菜生产,特别是大肉芥菜远销广东等地。雒容镇的椪柑和四排乡的一样久负盛名,近年来脐橙、竹笋又渐露头角。导江乡拥有油茶林万余亩,被称为“油海”。江口乡发挥靠近柳州市的优势,成为柳州市的“菜园子”。

交通便利

鹿寨县地处桂中腹地,扼南北交通之要冲,集陆、空、水路交通便利于一地。境内有桂海高速公路、柳州绕城高速公路、平鹿二级公路等国道和省道,已实现乡乡通油路,村级公路也四处延伸;湘桂铁路纵贯全境;县城距柳州白莲机场约50公里、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约130公里,皆有高速路相通,行车不过一小时。雒容、江口、导江三个乡镇倚靠柳江航道,可资水路便利,通达梧州、广州。

桂柳高速公路为双向四车道路面,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县境里程73公里,有雒容、鹿寨、黄冕3个进出口,设鹿寨服务区1个。从鹿寨到柳州静兰出口33公里,行车不到半小时,到桂林辽田出口110公里,行车也仅需1小时。柳州绕城高速公路雒容至洛满段起于桂海高速公路雒容连丰村、终于柳宜高速公路的柳江县洛满镇,在鹿寨境内约15公里。2003年10月开工,2006年8月通车。平乐至鹿寨二级公路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水泥路面,在鹿寨境内73公里,贯穿鹿寨镇、寨沙镇、四排乡3个乡镇。从柳州市区至雒容镇的柳东大道2006年3月动工,道路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全长约14公里,为城市一级主干道,当年12月31日通车。延伸至鹿寨县城的柳东大道延长线将于2007年动工,届时鹿寨的交通将锦上添花。

湘桂铁路在鹿寨境内长68公里,有雒容、对亭、鹿寨、新村、幽兰、黄冕、大端河、波寨8个火车站。最大的鹿寨站为三等站,有铁道6股,日接发列车80多列,停靠旅客列车7对,全县铁路年货运吞吐量200多万吨,发送旅客20多万人次。

建置沿革

秦,属桂林郡地。

汉,分属潭中、始安二县地。

三国,初沿袭汉制;吴甘露元年(265年)析始安地(属零陵郡)南部置常安县,境内分属潭中、始安、常安三县地。

晋沿袭三国建制。

南北朝,宋(420—479),撤消常安县,其地并入始安县,境内分属潭中、始安二县地。梁大同八年(542年)于常安旧址改置梁化县,于县置梁化郡,境内分属潭中、始安二县及梁化郡地。陈析潭中地置象郡,境内分属梁化郡,象郡及始安县地。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将梁化郡和象郡改置梁化县和象县,境内分属梁化、象、始安三县地。开皇十八年(598年),梁化改纯化;境内分属纯化,象和始安县地。仁寿初(601—604年)析始安县地置兴安县,境内分属纯化、象、兴安三县地。大业初,并纯化、兴安入始安,境内分属象县和始安郡地。

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原兴安县地置宣风县;是年复置纯化县,境内分属宣风、象县和纯化三县地。

贞观中析象县地置洛容县;十二年(638年)并宣风入兴安。境内分属象、洛容、兴安、纯化四县地。至德二年(757年)兴安改理定;永贞元年(805年)纯化改称恭化;此间,境内分属象、洛容、理定、恭化四县地。乾宁二年(895年)析恭化地置古县,境内隶属关系不变。

宋嘉祐四年(1059年),并象县入洛容;六年(1061年)并恭化入古县。此间,境内分属洛容、理定、古县三县地。绍兴二年(1132年)桂州改称静江府、理定、古县属静江府,洛容属柳州府。

元,静江府改静江路,柳州府改柳州路。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古县改称古田县,属桂林府。此间,境内隶属关系相应变更。正统五年(1440年)理定县并入永福县。庆隆五年三月,古田县升为州,称永宁州,辖永福、义宁二县,仍属桂林府。此间,境内分属洛容县、永福县和永宁州。

清,洛容改为雒容,属柳州府。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析永宁州及雒容、永福、柳城、融等县的部分地域置中渡抚民厅,属桂林府。此间,境内分属雒容县、中渡厅和永福县地。

民国元年(1912年),中渡厅降为中渡县,属桂林府;雒容县仍属柳州府。民国二年撤府设道,中渡县属漓江道(民国3年改为桂林道),雒容县属柳江道。13年,析永福县的黄冕、鹿寨、寨沙三个区设置榴江县,县治寨沙圩,属桂林道。此间,境内分属雒容、中渡、榴江三县。

民国19年,雒容、中渡、榴江同属柳州民团区。23年,三县属柳州行政监督区,29年,属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31年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区治柳江。38年7月,三县属第十三区,区治柳州。

1951年6月29日奉广西省人民0令,将雒容、中渡、榴江三县及修仁县第二区合并成立鹿寨县,属柳州专区。1952年8月改属桂林专区。1958年8月改隶柳州专区(1971年更名柳州地区)。2002年11月30日改属柳州市。

历史遗迹

鹿寨县的行政区域,虽说是从1951年才划分确立,由原来的中渡县、榴江县、雒容县及修仁县之一部合并而成,是个年轻的县份。但追溯起来,却又十分远古。雒容秦属桂林郡地,汉至南北朝为潭中县地;隋为象县地,属始安郡。唐贞观年后,始设县,今之黄冕里定,则为里定县治。中渡曾归雒容管辖,县治设在今旧县村。宋属静江府,元属静江路,明初属桂林府,后属永宁州……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鹿寨县既年轻而又古老,亦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多姿多彩的历史遗迹,广布全县境内,俯拾即是。

古老的化石、石器遗址和珍贵出土文物

距鹿寨镇巴敢村南不远,有座巴敢山。山下一条清溪缓缓流淌,四周是绿色的水田和坡地。山上有一个并不奇特的岩洞,离地面只有5米,洞口高约7米,宽约5米,进深约12米。就是这么个不显眼的地方,掩藏着一段古老的历史。1980年5月,一块1吨多重的巨石遭雷击之后,从岩洞的右外侧滚落,带给博物考古学者一份惊喜——巨石的表面,呈现一副较完整的西藏型黑熊化石!经过进一步的发掘,还发现了大熊猫、毫猪等动物骨牙化石。据专家考证,这些动物,早在晚更新世时期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了。这副西藏型黑熊化石,现收藏于自治区自然博物馆内。在此之前的1970年,中渡镇西部的古欲岩内,也发现了大批动物化石,其中较珍贵的有较完整的犀牛头骨和巨獏化石。至于古石器遗址,就更多了。现已发现的有:江口乡下坪村西牛栏岭遗址,江口乡板滩村遗址,鹿寨镇大汾新村遗址,黄冕乡三里村瓦厂坪遗址……这些遗址,出土的石器种类众多,有石斧、石锛等等以石打造磨制的尖状器、砍砸器。

珍贵的文物,折射出历史的光波,佐证着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鹿寨县出土的地下文物,也有不少珍品。

1985年5月,一青年农民在中渡广弄挖铁矿时挖出了一面铜鼓。鼓面有太阳纹12芒,面沿逆时针环列大蛙4只,蛙间有两处骑乘;腰间处有宽扁辫纹大耳两对;鼓面及周身布满方型小孔及变型羽人纹饰。专家根据鼓的器形及纹饰特征考证,该鼓属冷水冲型,为东汉至南北朝遗物。铜鼓,是壮族先民用于祭祀、娱乐、征战的器物。这面铜鼓,是当年用于祭祀,乞雨?乞福?乞求神明恩赐?0庇佑?还是在征战的阵前擂响,用以鼓舞士气?抑或是凯旋之后,以高亢的音律、狂欢的节拍,让部族的男男女女载歌舞……这一切,都不得而知了!

1987年3月,在江口乡大村元岭坡出土了一块方形滑石镌刻的“买地券”。此文物弥足珍贵,被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一级文物。“买地券”记载着买地卖地缘由,相当于今之契约文书。年代为南朝“中大通五年(公元533年)太岁甲寅三月申朔十四日”,交易地为“象郡新安县都乡”(即今之江口乡新安村一带)。这一考古新发现,从一个侧面看到了当时封建社会黎民生活的缩影,为本地域历史上政权的建制沿革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在鹿寨县的出土文物中,还有不少珍贵的藏品,如:汉代刻铭陶虎子、陶罐,南朝莲瓣形四系瓶,明崇祯五年常安镇土巡检司铜印,清代大陈国的锁江链……

这片广袤而古老的土地,至今还深藏着多少历史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呢!

众多的古墓葬群和古建筑

说到古墓,会让一些人毛骨悚然。然而,古墓最直接标显出一个地方的历史纵深。沉睡在古墓中的主人,既有达官贵人,也有耕田种地伐薪卖浆者流,生活在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他们,曾见证过那一段社会历史,也为后之来者提供了丰富的考证依据。鹿寨县的古墓群众多,其中又以汉墓群为最。

江口乡地处洛清江与柳江河交汇的三角地带,水路交通便捷。于柳江河行船放舟,上可至柳州,下可达梧州、广州。在古代陆路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犹显其地理位置优势。所以,今乡0所在地的江口圩镇,自古就是商贸集散与军事攻略要地。从大村元岭坡出土的南朝“买地券”推断,当时已是“象郡新安县”属地。今已发现,在距乡0西南1500米在大营盘岭背,有汉墓12座;距西1000米的铜鼓岭上,有汉墓48座。铜鼓岭与营盘岭相隔约600米处,有3个较大墓座,成一线排列,墓间距离6米;其中最大一座墓冢,直径为6米,呈圆锥体。此外,在江口乡下坪村东约1000米处,亦发现汉墓3座。

四排乡里坦村地处丘陵,三里河经村前蜿蜒汇入石榴河。这个古老的村落,大约处于“风水宝地”,入村公路两侧,汉墓群集,已见封堆25座。据当地老人口碑,原有古墓达70余座,墓群散布于2平方公里范围之中,最大墓座占地超过30平方米,墓径达10米有余,高者将近3米,多为汉砖镶砌石墓。1982年,区博物普查队曾发掘过一座被盗汉墓,只获少量陶器。这个汉墓群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还有鹿寨镇小竹山村鸡冠山汉墓群,有汉墓40余座;江口乡水碾村大村的南北朝古墓群(出土“买地券”)。除古墓群外,较有名的单个墓葬有:中渡镇马安村西南的明朝嘉庆“特授土巡检司加封宣武将军”韦显忠墓,明万历年间雒容县事葵一源墓,鹿寨镇的清代回龙寺主持“归化先师上佛下亮觉墓”……

历史是位历练沧桑的老人,他馈赠给子孙后代许许多多灿烂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可惜,久经历代战火的劫难、自然灾害的摧残,还有那场史无前例的“0”的浩劫,许多宝贵的古代文物丧失了,如古建筑方面,就足以令人扼腕叹息!唐代柳宗元被贬柳州,出巡至今之江口,发展农垦,深得黎民拥戴,为感念柳侯,当地百姓曾在宝塔村山顶建有一青砖琉璃瓦六角形“怀柳塔”,今塔已倾毁,只余地基、残砖碎瓦。中渡镇原有的武庙,飞檐翘角,金璧辉煌,庙中关公、周仓、关平塑像,造型伟,栩栩如生。与武庙连体的古戏台,建筑别拘一格。然而,在“文革”中也已毁于一旦,如今只剩下庙的残垣陋室。所幸的是,清光绪皇帝御赐的牌匾尚存……还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古代建筑物幸免于难,得以遗留,成为不可多得的历史遗产、人文景观。

中渡镇,是一个有一千九百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镇。与武庙一街之隔的一长溜清末古民居,皆青砖木架结构,体现了晚清的建筑风格,既显整齐规划,又各具特色。木制的花格窗,雕工精美;木制的门,式样各呈奇特。当年的店铺商号招牌,还有迹可寻;旧时染布作坊的一些用具,还留在街边。不远处的码头上,有两株好几百年树龄的古榕,浓荫遮地,并几近覆盖了半个河面。古榕与古朴的小街,延续着典雅而悠远的风景。

雒容镇西门外有一关帝庙。据《洛容县志》记载,为乾隆十三年知县黄星德所修。近年来,又几经修葺,游人香客慕名而来。庙后大殿两侧,各有一幅壁画。左壁画的是一幅山水:群峰巍峨,云雾苍茫,古松挺拨。旁书一联:“寒藻舞沦漪观来活泼天机顿生悟境,群峰争背向识得纵横画意无限诗情。”右壁画的是人物:一寿星翁骑驴持杖,杖头悬一仙桃,须眉苍古,似阅尽人间沧桑,神态深沉,犹腹中蕴含玄机。旁书一联:“九天听其所之惟此老经过严霜烈日,百年同归于尽笑斯世何为覆雨翻云。”

鹿寨县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戏台在四排乡三排村。据戏台碑记,此台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又据《重修甘圣碑记》:“重修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戏台设计古雅,为六梁八柱,木瓦结构,四面有弧形翘角飞檐,两侧有三合土护墙。三排村聚居着壮族同胞,喜唱山歌、彩调,每逢春节,从初一演唱到十五,观者如潮,热闹非凡。

在古建筑中还有:明代修筑的雒容县城城墙遗址(在中渡旧县村),尚保存石砌城墙1000余米,其中完好的约有700米;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46-1481年)修建的南、北迎龙桥(在黄冕里定村);清康熙年间,太守赵公道捐资重修的赵公桥(又名接龙桥,在雒容镇);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重修的清真寺(在黄冕乡);与清朝太平天国起义同期,李文茂所建的“大成国”修筑的营盘战壕、城堡遗址(在江口乡)……

纷繁的摩岩石刻与碑刻

摩岩石刻与碑刻,是地域文化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记载了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变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民风、民俗、民情,而且往往与文学、书法、工艺结合,有较高的文学艺术审美价值。作为旅游观光,不可不一睹为快。

鹿寨县的摩岩石刻和碑刻很多,较著名的有:铜盆山摩岩石刻、香桥岩摩岩石刻、高岩摩岩石刻、西祖岩摩岩石刻、拉敢岩摩岩石刻、三门隘摩岩石刻,以及述旧碑记、秋碑记、洛江书院碑记、团练碑记、重修孔庙碑记、水灾赈济碑记、皇恩旌表……具有文学价值的,当数高岩山摩岩石刻,岩中有明、清石刻数十处,尤以时号“象郡才子”“江南才子”的郑献甫(小谷)的诗文为优。试赏其中一首:

“雒容城西怪峰峙,势欲横行仍拔起。我行百级抵其腰,突见重天来洞底。树根一柱空中钻,蛇身十丈直如矢。且旁小洞虎口张,行人终日虎口里。曲折行来洞已穿,窈窕尚疑观未止。别寻间道出山前,果有幽岩豁山咀。一石欲匏半坠岩,欲坠不坠蔓先萎。一石如象半腾空,欲腾不腾足犹倚。不觉张目乱叫呼,道此前游究谲诡。忽逢来路谷盘蛇,那管此行磨旋蚁。摩岩分写状元诗,向壁争夸神女美。几度凭栏尚动心,忽传落照催移趾。下山笑曳两芒鞋,一半烟痕半石髓。”诗以白描手法,咏述游览高岩过程,状物写景,娓娓道来,情趣盎然。

具有史学价值的,当数铜盆山摩岩石刻和述旧碑记。

铜盆山摩岩石刻,位于中渡镇洛江河畔的旧县村旁。为明朝万历二年(公元157年)刻立。明代广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自景泰元年(1450年)开始,历时120余年。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爆发了古田壮、瑶农民起义,其主要领袖覃万贤(瑶族)、韦银豹(壮族)及其父韦朝威、其叔韦朝猛,率义军战斗于桂北、桂中一带,与八寨壮族农民起义、大藤峡瑶族农民起义遥相呼应,互为犄角,抗击明朝统治者。义军驱逐县官,占领县城,挥师北进,奔袭桂林,夜袭蕃司库,杀死署印参政黎民衷,曾直抵布政司和靖江王府……义军声威大振,应者如云。为镇压古田农民起义,明王朝曾进行过16次大规模的“征剿”。庆隆三年(1569年),调集湖南、浙江、福建、广西14万大军围攻古田。由于力量悬殊,义军败退,坚守于凤凰山区。凤凰山失守后,在米垌潮水一带,与官军作最后决战。官军大征古田,义军牺牲7460余人,无辜百姓被抓走者不计其数。一场坚持数十年的古田农民起义被血腥镇压下去了。明朝总兵俞大猷及部下参将王世科、马良江、黄应甲镇压了古田农民起义后,在旧县(时为洛容县县治所在地)为自己-,立碑纪功,吹嘘自己为“一方保障”、黎民救星。其实,刽子手沾满的是成千上万农民起义将士的鲜血,用成千上万义军将士的尸骨垒建了自己的升官楼!“征剿”经过,在壁上的“一方保障”、《平蛮碑记》中皆有详述。至今读来,犹见血泪斑斑,犹觉腥风惨惨!而中渡一块明朝统治者的“纪功碑”——巨型“京观石”,立于万历三年四月,刊刻着“斩首级五百一十余头”的血腥文字。可见明朝统治阶级镇压壮、瑶农民起义军战斗之惨烈,屠杀壮、瑶农民起义军将士手段之残忍!这些碑刻,虽历经了多少世纪的风风雨雨,却仍给后人留下了刽子手们罪恶的铁证!

位于平山镇谢八村东面山岩石壁上的《述旧碑记》,则记述了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太平军回师广西时路经此地,与当地民团的战斗经历。无独有偶,与平山镇紧邻的中渡镇,在黄腊村雷王庙遗址的坡顶上,也有一块石碑,名《秋碑记》,同样记述了清咸丰九年,太平军回师广西,与当地民团的战斗经过。与两碑相匹配的,是中渡镇背塘村东北牛角山的石刻。在一块靴型巨石上,赫然刻着如下碑文:“全州石匠十名为记太平军好行×××二十七日闰月”。并不规则的巨石坐落于路边,石上的行文格式不甚讲究,书法与雕刻也并不工整,估计为当时路过或在此打石的10名全州籍工匠信手所刻,但他们对太平军的热爱与拥戴之情,溢于“石”表。

历史是过眼烟云。“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但,历史老人留下的足迹,或贮满苦难沧桑,或贮满福祉欢乐。每一个脚印,都是一笔有形和无形的巨大财富,让后之来者凝神审视并弥足珍惜!

清代以前的鹿寨

鹿寨县历史悠久,辖区辽阔,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好一幅"锦绣河山胜景图"。

早在三国时代末东吴孙浩甘露元年,也就是西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265年),便在今县境的中渡镇马安村常安屯,设置第一个县治常安县,距今,已有1739年历史!当时的常安县属始安郡。此前,县境秦代属桂林郡;汉代大部份地域属郁林郡潭中县;东南部一些地区,则属苍梧郡的荔浦县。

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常安县改名长安县,属桂林郡。

南北朝时代的南朝梁大同八年(542年),以长安县地属,设置梁化郡;并改长安县为梁化县。梁化郡,成为鹿寨境域内地方二级行政区(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划辖今荔浦县境当时的建陵县;亦管辖今鹿寨、永福、荔浦等三个县的全境。

南北朝时代,陈后主陈叔宝至德年间(583~586年),又于今雒容镇南部,设置象郡,隶属桂州。隋代文帝杨坚开皇九年(589年),废象郡,改设象县,隶属始安郡。

开皇十八年(598年),梁化县改为纯化县。隋文帝杨坚第二个年号仁寿元年~三年(601~603年),划始安县属地,设置兴安县,县城设在金石镇,即今黄冕乡里定村。

隋炀帝杨广大业二十二年(606年),废纯化县并入始安县。大业二十四年(618年),又废兴安县并入始安县。

唐代高祖李渊武德四年(621年),复设纯化县,隶属桂州。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二十三年(627年~649年),设置洛容县,县城在今中渡镇白龙岩旁(今鹰山中学校园内),因前面洛江流经,故名,隶属严州。

唐高宗李治龙朔三年(663年),废象县;乾封二年(667年),复设象县,并迁县城至今柳州市东北方向,次年,象县改隶属柳州。

唐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洛容县亦改隶属柳州。

唐顺宗李诵永贞元年(e="TimesNewRoman">805年),纯化县因避唐宪宗李纯的庙讳,更名慕化县。

唐昭宗李晔乾宁二年(895年),废慕化县改设古县,县城设在今永福县百寿镇,管辖今鹿寨县一部份地方。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开平元年(907年),慕化县改为归化县。

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二年(924年),归化县复名慕化县。

宋代嘉祐六年(1061年),废象县并入洛容县;亦废慕化县并入古县。洛容县城迁至今中渡城,隶属柳州。

元代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年(1279年),洛容县改隶属柳州路。

元惠宗妥灌帖睦尔元统三年(1335年),都元帅韦颜,统兵镇压慕化、边山、毛峒等地少数民族起义,设大岭、桐木、银洞三隘,并设百夫长督兵屯因守御。

明代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洛容县改隶属柳州府。

洪武三年(1373年),设巡检司于平乐镇即今中渡镇。

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年(1404年),都督韦观和指挥葛森,率兵镇压理定等地少数民族起义,杀害1180人。

永乐十一年(1413年),永福县知县郑曦,设立牛摆堡于今鹿寨镇,驻兵守卫。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五年(1440年),废理定县改设堡,划入永福县辖;牛摆堡改名鹿寨。正统六年(1441年),壮、瑶少数民族起义,占踞理定地区,独存矮山、头坡、崖头三个村庄。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初年(1450年~1453年),古田县(县城在今永福县百寿镇)韦朝威、覃万贤率壮、瑶少数民族起义,攻陷并占踞洛容县城。

明孝宗朱祐樘弘治二年(1489年),农民义军占踞古田县城和洛容县城,反抗明王朝统治,声势浩大,远近闻名。

弘治五年(1492年),都御史闵圭,派广西副总兵马俊和参将马镕,统兵47000人围攻古田义军,在今中渡镇高坡村及永福县三隍镇等地,被义军伏击而溃败。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六年(1511年),古田义军再攻洛容县城失利,明军追击,韦朝威战死,起义失败。

正德十三年(1518年),韦朝威之子韦银豹秉承父志,领导古田农民再次起义,袭占洛容和灵川两县城,并一度攻占明代桂林靖江王府(今广西师大所在地)。

正德十四年(1519年),广西副总兵张佑,调兵40000人"围剿"古田义军。韦银豹指挥义军再次攻陷洛容县城,杀县令张士毅和百户惠思;又兵分五路迎战明军,在洛容县城争夺反击战中,阵斩明军指挥朱铠。

正德十五年(1520年),韦银豹义军占领洛容县城后,又攻占托定(今平山镇九简、大阳村)、洛斗(今平山镇龙婆、屯秋村)等地,并在今永福县百寿城称王拜相。与此同时,周监亮、韦仁领导的理定等地农民起义军,也攻占毛峒、边山等村庄,并截断洛清江上游交通航道。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年(1523年)11月,明军收复洛容县城。韦银豹义军退守四十八弄山区。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永福知县林天荣,增兵防守理定城。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四年(1570年),广西御史巡抚殷正茂,请调湖北、湖南、浙江、广东、贵州、南及广西七省官兵共14万多人,兵分七路围攻古田义军,因为力量悬殊,义军败退,伤亡惨重。

隆庆五年(1571年),永宁州派巡检韦显忠,率东兰县土司兵一部驻守常安镇(今中渡马安村常安屯)。因叛徒出卖,韦银豹被捕,后解京师被杀。十一月,参将王瑞和守备康仁,分兵巡察理定、南乡等30余村庄,枉杀无辜民众400余人。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1573年),韦银豹余部韦朝义率众又攻入洛容县城,杀主簿谢漳,夺走县印。洛容县守哨朱昌胤和常安镇巡检韦显忠提兵追击,夺回县印。御史殷正茂获悉韦银豹余部东山再起,急令总兵李锡,率兵30000余人从宜山怀远回师镇压。

万历二年春(1574年2月26日),明军向义军发起总攻,韦朝义、韦良要起义失败,牺牲2382人。如今,中渡镇大兆村旧县屯旁山崖上的石刻文字《一方保障》《洛容县平蛮碑记》《和桂翁大将军韵》等,便是430年前,明军几次在鹿寨境内镇压残杀起义军民后,留下的血腥记录。但很可惜,不少历史著作,一些明史专家,其中包括"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幽禁半个世纪,潜心研究明史的张学良将军,也未必知道,在中渡镇四十八边缘的一处山崖上,竟还有如此珍贵的历史文物!

万历三年(1575年),明军又一次在今中渡镇城边的肖家山下,残杀义军及无辜群众438人,并刻一"京观"巨石为记(此石1958年已毁,照片犹存。2005年,县文化部门依照照片,在铜盆山"一方保障"石刻附近重刻"京观"二字)。同年秋,洛容县城由米峒(今中渡镇旧县屯),迁往灵塘(今雒容镇)。米峒旧县城,仍派兵百余名驻守。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洛容县改称雒容县。

清世宗胤禛雍正十一年(1733年),永福知县吴王坦,在今鹿寨镇西闸门外,设置县丞署,驻鹿寨城巡察兼办政务。

清文宗奕泞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太平军北伐直捣桂北各地。廖胜鸣率今黄冕乡各地农民揭竿而起,策应太平军并占踞三里洲,威胁永福县城。

咸丰七年(1857年),大成国李文茂与清军激战于苏桥战败后退守柳州。命其弟李文辉率水师驻守今江口乡,用铁链-洛清江面,阻击清军沿江进攻柳州。广西巡抚蒋益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命士兵白天由雒容抬船至洛埠村,天黑后放入柳江(后人传为"陆地行舟"),绕道攻占柳州后,又分兵袭击江口乡,大成国兵败,退出县境。当年用于拦江-之铁链,今存自治区博物馆(鹿寨文管所仅存铁链三环)。

咸丰九年(1859年),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回师广西,在县境今四排、寨沙、江口、中渡、平山等乡(镇)征战,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当年全州县10名石匠在今中渡镇贝塘村三门隘牛角坳,勒石"太平军好行"五个字以纪之,今犹存。

鹿寨特产

大果枇杷、三华李、沙田柚、蜜桔、无核蜜橙、脐橙、温州蜜柑、椪柑,糖蔗等。

风景名胜

主要有有中渡香桥岩、九龙洞、雒容高岩、寨沙拉沟的原始森林、拉沟大州河、江口的大地岩等风景名胜。

风土人情

民俗活动

舞狮、舞龙是县境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每年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全县都要举行舞狮、舞龙表演,舞时引龙一人,每节1人,引龙者逗引龙头,其余各节随之舞动,配以锣鼓助兴,龙于炮竹烟雾中翻滚,腾跳自如,动作优美。

壮族山歌

居住在鹿寨境内的壮族,能歌善舞,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都要开展“三月三”山歌对唱活动。

交通运输

鹿寨县地处桂中腹地,扼南北交通之要冲,集陆、空、水路交通便利于一地。境内有桂海高速公路、平鹿二级公路、且乡乡通油路;湘桂铁路纵贯全境;县城距柳州白莲机场仅50公里,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约130公里。雒容、江口、导江三个乡镇境内倚靠柳江航道,可资水路便利。

水路运输

柳江在导江乡、江口乡和雒容镇境流过,水路航道可通梧州、广州,航道丰水期可通行300吨、枯水期可通行100吨货船。三个乡镇均建有货运码头,特别是江口港靠近柳州市,一是可大大缩短至柳州水路里程,二是可避开红花电站建成后的船只过坝问题,是一个极有竞争力的项目。

公路

鹿寨县境内公路97条,共长1231.99公里,其中国道2条,长155公里,省道1条,长48.8公里,县道16条,长305.69公里,乡村公路78条,长712.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桂海高速公路于1993年开工,1997年5月1日通车,双向四车道路面,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县境里程73公里,有雒容、鹿寨、黄冕3个出口,鹿寨服务区1个。从鹿寨到柳州静兰出口仅33公里,到桂林辽田出口仅110公里。柳州绕城高速公路(雒容至洛满段)于2003年10月开工,在鹿寨境内长20余公里,预划于2006年8月完工通车,届时由西南各省通过广西北上将更加便利。

平乐至鹿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于1994年4月开工,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水泥路面。在鹿寨境内73公里,贯穿鹿寨镇、龙江乡、寨沙镇、四排乡4个乡镇。该工程将老路截弯取直、降坡垫凹、加宽路面、改建桥梁、改善线型,线路状况大大改善。

多年来,“要致富,先修路”成为广大群众和0的共识。0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大笔资金用于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群众积极为修路献工献料、投工投劳。一条条“致富路”连通千家万户,解决了千百年来行路难、运输难问题,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十年间,投巨资修建了鹿寨——导江、江口--柳州,改建了寨沙--拉沟三条等级柏油路,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的目标。还修通了江南--石排、鸟兰--大部、拉沟--关江、拉沟--大坪、寨沙--长田、大伦--石门、三排--泗湖、大阳--桐林--中平--那当等十多条乡村公路,里程达200多公里,基本消灭了“断头路”,形成较为完整的乡村公路网络。

铁路 

湘桂铁路在鹿寨境内长68公里,有雒容、对亭、鹿寨、新村、幽兰、黄冕、大端河、波寨8个火车站。最大的鹿寨站为三等站,有铁道6股,日接发列车80多列,停靠旅客列车7对,全县铁路年货运吞吐量约200多万吨,发送旅客20多万人次。

邮电通讯

全县电话网络交换机容量达3.4万门,电话装机2.7万户,移动电话1.8万户,全县乡镇均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县城及乡镇所在地均设有IP卡电话亭。

电力水力

全县电力主要依靠电网供给。有大型变电站两座,变压器容量为6.3万千伏安,建成中型水电站5座,装机容量1.4万千瓦,年发电量为4391万千瓦时,投资6700万元的每一期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已经完成,电力设施能满足未来5至10年的需求。

邮编:545400代码:450224区号:0772

拼音:RóngānXiàn,Rong'anXian

融安概况

融安县位于广西北部,与柳州、桂林分别相距110公里和140公里。全县总面积2905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2004年),辖6镇6乡153个村(街、社区),聚居汉、壮、苗、瑶、侗等19个民族。

县人民政府驻长安镇,邮编:545400。代码:450224。区号:0772。

地貌分为中低山陡坡地、低山缓坡地、岩溶峰丛地、沉积平原地等类型。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属中山、低山及丘陵地区;东南部为岩溶峰林洼地和岩溶峰丛谷地;西南部多为岩溶孤峰平原;西北部为融江河谷小平原。年平均气温19.0℃,春季为10-20℃,夏季在22℃以上,秋季为10-22℃,冬季在10℃以下。年平均雨量1942.5毫米,无霜期295天。

融安县风光秀美,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历来是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中心区域和商品集散地。县城长安镇市场繁荣,商贸兴旺,通讯便捷,经济发达,近代与贺州的八步镇、河池宜州的怀远镇、玉林容县的容城镇一起并称广西四大名镇,有目前广西保存最完好的骑楼街,素有“小柳州”之美称。

地形气候

融安县处于广西北部。地貌分为中低山陡坡地、低山缓坡地、岩溶峰丛地、沉积平原地等类型。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属中山、低山及丘陵地区;东南部为岩溶峰林洼地和岩溶峰丛谷地;西南部多为岩溶孤峰平原;西北部为融江河谷小平原。

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太阳辐射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9.0℃,春季为10-20℃,夏季在22℃以上,秋季为10-22℃,冬季在10℃以下。年平均雨量1942.5毫米,无霜期295天。

行政区划

融安县辖6个镇、6个乡:长安镇、浮石镇、泗顶镇、板榄镇、大将镇、大良镇、雅瑶乡、大坡乡、东起乡、沙子乡、桥板乡、潭头乡。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代为百越地。秦末汉初、三国时代为潭中县地。唐、宋、元、明时期称融州。明初改州为县。清及民国称融县。因与“容县”同音,1952年9月2日广西省人民政府下文改名融安县。

4个镇、10个乡,融安县辖:长安镇、泗顶镇、大良镇、浮石镇、大巷乡、大将乡、板榄乡、城东乡、雅瑶乡、大坡乡、桥板乡、沙子乡、东起乡、潭头乡。

2000年,融安县辖6个镇、8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8302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长安镇55851浮石镇27307泗顶镇21678板榄镇21462大将镇22145大良镇22124城东乡15224大巷乡16777雅瑶乡14417大坡乡12930东起乡8159沙子乡10887桥板乡15839潭头乡18229 

2002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88号):原柳州地区的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划归柳州市管辖。

2003年融安县行政区划一览(辖6个镇、8个乡):(根据当年广西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长安镇 辖:解放、新华、和平、立新、建设、河边街、桔东、融江、新兴、新民10个社区居委会;大巷、大洲、新安、东圩、大乐、红卫、渔业村7个村委会。

浮石镇 辖:浮石社区居委会;浮石、隘口、起西、木瓜、小律、泉头、东江、六寮、干村、桥头、鹭鹚州、长龙12个村委会。

泗顶镇 辖:泗顶社区居委会;马田村委会、寿局、上洞、振彩、三坡、泗顶、儒南、吉照、山贝9个村委会。

板榄镇 辖:板榄、木吉、山尾、官昔、古龙、马步、龙纳、里鸟、东岭、门楼、泗安、四平、拉叭、沙江、拉谢、蒙村、江北、麻江18个村委会。

大将镇 辖:大将、瓜洞、董安、保安、才妙、雅仕、东潭、板茂、设洞、大华、龙妙、富乐、合理、古云、太江15个村委会。

大良镇 辖:大良社区居委会;大良、湖洞、良北、山口、永安、和南、龙山、古兰、新和、石门、杨柳、新寨12个村委会。

城东乡 辖:河东社区居委会;塘寨、寻村、江口、祥多、银洞、大坡、太平、竹子、保江9个村委会。

大巷乡 辖:瑶送、珠玉、安宁、木寨、木樟、小洲、河勒、隘面、泗朗9个村委会。

雅瑶乡 辖:雅瑶、大琴、章口、黄金、冠带、车平、苏田、福田8个村委会。

大坡乡 辖:岗伟、同仕、下寨、禄局、福上、福下、星上、星下、治安9个村委会。

东起乡 辖:红日、良村、长丰、安太、崖脚5个村委会。

沙子乡 辖:三睦、红妙、沙子、桐木、古益、麻山6个村委会。

桥板乡 辖:阳山、江边、二村、温塘、古丹、下良、良老、中村、古板、桥板10个村委会。

潭头乡 辖:红岭、培村、龙城、东相、西岸、岭贝、何洞、潭头、新林、新桂、大岸11个村委会。

2005年7月,撤销城东乡、大巷乡,整体并入长安镇,长安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基础设施

融安县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交通都十分发达。枝柳铁路从北往南贯穿县境4个乡镇,设有4个站点,在县城设有枝柳线广西段最大客运、货运火车站,往北可达怀化、襄樊、重庆,往南可达柳州、湛江、广州。公路209国道、20171省道贯穿县境。融江航道上可达贵州从江、榕江,下可到柳州、梧州、广州,常年可通航100-300吨级货船。全县12个乡镇和138个村以及绝大部分屯都通公路。

县内通讯发达,县、乡都安装程控、移动电话,而且移动通讯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了无缝覆盖。

全县水电资源十分丰富,有大小河流48条,密如蛛网,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柳江支流,具有11.7万千瓦的发电能力。已在泗维河、浪溪河、淑姆河、融江河建成中小电站4处,总装机容量6.17万千瓦,年发电量已达3亿多度。其中中外合资建设的装机容量5.4万千瓦的浮石牛崖水电站年发电量达2.6亿度。县电网与全区大电网并连,电力十分充足、稳定。

农业

融安县位于广西北部,地处北纬24°46′~25°34′,东经109°13′~109°47′。全县面积2905平方公里,辖6镇8乡140个村民委2109个村民小组,聚居着汉、壮、苗、瑶、侗等19个民族,总人口31.84万人。

全县社会耕地总面积38.949万亩,其中水田24.522万亩,旱地14.42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45亩,人均水田面积0.92亩,人均旱地面积0.53亩。

全县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红薯等,经济作物有甘蔗、罗汉果、八角、桑蚕;果树以金桔、沙田柚、柑、脐橙、板栗、柿子、桃等为主。蔬菜大宗产品主要有大白菜、萝卜、头菜、番茄、辣椒、茄子、瓜类、豆角等。

县境地处中亚热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9℃),雨量充沛(年均总降雨量1942.5毫米),无霜期大于295天,为农、林、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融安特产十分丰富,盛产金桔、板栗、罗汉果、沙田柚、柑橙、油茶、冬笋、香菇、头菜和竹、木及其制品等,其中金桔是全国最大的产区,其产量和质量均为全国第一,年产800万公斤以上,多次进京被指定用于接待外宾,因而融安享有"金桔之乡"之盛名。全县头菜种植面积1.2万亩,尤其是传统特色产品——小洲头菜,面积达到1.09万亩,年产成品菜81万公斤,已有近百年的生产历史,久负盛名,深受消费者青睐。融安又是广西三个罗汉果产区之一,也是柳州市唯一的罗汉果主产区,其北部乡镇的农民栽培罗汉果已有20多年的历史,罗汉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至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1.3万多亩,年产果量3500多万个,罗汉果已成为融安县重要的特色产品,畅销区内外和出口国外,深受人们喜爱。

林业

融[1]安为广西林业县之一,全县有宜林地面积20.3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1.5%。1987年林业普查,全县森林面积9.37万公顷,立木总蓄积量336.8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2.2%;1990年全县森林面积11.14万公顷,立木总蓄积量360.1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8.3%;1994年全县经自治区验收已灭荒达标;1995年全县森林面积19.18万公顷,立木总蓄积量44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6.0%,林业用地绿化率93.7%。林木以杉、松为主的用材林占55.4%,以油茶、金桔、板栗、沙田柚为主的经济林占26.9%,以毛竹、篙竹为主的竹林占6.8%,其余为防护林、灌木林。木材年均采伐量约6万立方米。

畜牧业

1995年,全县生猪饲养量26.29万头,出栏肉猪13.1万头,年末存栏13.18万头;牛年末存栏6.43万头,出栏0.59万头;羊年末存栏1.4万只,出栏0.44万只;家禽全年饲养量169万羽,出栏107万羽。肉类总产量11416吨,比1985年增长2.29倍,比1990年增长1.34倍;畜牧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6179万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22.65%,比1985年增长5.9倍,比1990年增长4.6倍。

渔业

全县有可养殖水面5993公顷,主要饲养草、鲢、鲤、尼罗非、塘角鱼、青鱼等。饲养的场地有山塘、水库、稻田、网箱等。1995年养殖面积1185公顷,比1990年增长18%;水产品总产量1696吨,比1985年增长383.2%,比1990年增长72.5%;渔业总产值711万元,比1985年和1990年分别增长15.8倍和5.7倍。

工业概况

融安县共有工业企业719家,其中规模以上15家,外资企业37家。企业涉及能源、冶炼、建材、医药、化工、丝绸、农产品加工等行业。

历史原因,融安县工业基础薄弱,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是以发展农业为中心,受重农轻工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发展工业的投入比例失调,小型企业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少,形成了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畸形现象。

改革开放后,融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的发展,并牢牢把握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发展思路,敢干创新,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入巨资强化本县招商引资环境建设,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建设的进程。通过几年不懈的努力,成功引进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30多家,为我县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工业企业241家。企业集能源、冶炼、建材、医药、化工、丝绸、水果蜜饯、蔬菜及竹木加工等行业。在全县的241家企业中,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占93.8%,未改制的国有企业占6.2%。

融安县主要工业:

2006年,融安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区经济工作及全市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一是鼓励帮助现有工业企业加强横向联合,尽快发展壮大。如斯柳工业园引资嫁接成立有实力、有原料、有技术的相融公司,泰嘉公司租赁承包了长安锌品有限公司。二是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搞好服务,重点是积极为他们联系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帮助企业进行技改,扩大生产规模。建立了2000万元的融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为仙草堂制药公司融资400万元,为长安制药公司和仙草堂制药公司争取到市财政技改补助240万元。三是继续大力发展资源型加工企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竹木加工业。引进的华海木业公司投资达1500万元。四是完成了全县7000亩土地的工业集中区规划编制工作,其中1000亩的工业集中区征地已完成。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37亿元,同比增长15.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13亿元,同比增长15.65%。

个体私营经济概况

工商贸易近几年来,融安县立足区位优势,确立了“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大力发展以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重振‘小柳州’雄风”的战略性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使个体私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006年全县新增市场面积2万多平方米。二是融安综合批发市场商品交易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目前市场共有客商510户,其中新引进61户,经营商铺880间,铺面营业率达95%,从业人员1780人,商品年交易额3亿多元,日均交易额80多万元。三是大型批发连锁超市培育成效明显。商潮购物广场、红太阳服饰广场等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的超市先后开业。全县个体工商户达9888户,私人企业增加18家达136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478元,同比增长10.49%。

小城镇建设情况

近年来,融安县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条件和区位优势,用足用活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据统计,至2003年底,该县城区建设面积由98年的4.6平方公里扩展到7.9平方公里,增长70%;人口由5.6万人增至8.2万人,增长46%;城镇化程度达32%。

一是通过招商引资上项目,带动就业。98年以来,全县共引资4.3亿元,完成5个企业的新建,8个企业的改制,带动6000余人进厂就业,仅此一项,全县新增城镇人口4200人。

二是以市场建设盘活闲置土地。98年以来,全县引资8300万元建成6个市场4100个铺面,吸引7000余人到融安经商,并以此带动单位、居民投资34133万元建厂房、民房及商业铺面5000余间,累计开发闲置土地1400余亩,共吸引1.9万农民进城落户。

三是以路建带城建,扩大城区面积。该县抓住大西南出海通道国道209线穿越县城路段改造工程的机遇,以路建带动城建,在国道两侧开发新区,新增街道3条,带动900余户居民建房,使城镇人口新增2000余人,城区面积新增25.5万平方米。

四是科学经营城市,优化城市土地资源。该县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占地120亩功能全、品位高的长安广场,带动周围720亩土地价格飚升,增幅最高达10余倍,使城区面积新增840余亩,而且还继续在强力拉动周边的土地开发。

旅游资源

融安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独特。北连侗乡三江,南接苗乡融水,与三江、融水构起了民族风情特色旅游带。其山、水、人、情构成了多层次的旅游景观,展现出迷人的山水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众多游客。已开发的旅游项目有:泗维河民族(苗族)风情区、西山红茶沟森林公园、大洲度假村、浪溪江漂流、大良石门石刻旅游区。此外还有极具开发价值的大坡乡摆竹山原始森林、沙子皇宫洞等,尤其是浮石电站至县城库区河段,全长25公里,河面宽阔,水势平缓、河岸风光秀丽,最适宜水上游乐和人文旅游项目开发。

融江河流域 融安水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水质清秀静幽。两岸蒿竹耸立,竹木苍翠,宛如一道天然绿色屏障。秀丽的融江以其"平、直、宽、缓、清、静"的独特景致而倍受专家们的赞赏。特别是距县城12公里处的下游浮石电站于2000年3月闸水后,浮石电站上游至泗维河之间水域绵延25公里,形成一个宽广、平静开阔的大平湖。这里是开展水上游乐的极佳境地,是柳州地区绝无仅有的。一年一度的百艘龙舟大赛就在这里举行。

大洲旅游度假村 大洲旅游度假村位于与县城北面仅一水之隔的大洲岛上、这里绿树相映、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洲头萋萋芳草遍地,度假村内民族风情浓郁。美丽富饶的大洲岛,一块在江河中崛起的神奇土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亚热带湖岛自然风光。可谓一座天然秀丽、一派田园风光的伊甸园。

红茶沟森林公园 红茶沟森林公园位于融安县城西郊三公里处,方园17平方公里,有原始次森林及人工林2.2万亩。公园里春季百花盛开,夏季半山云海,秋季满山红叶,冬季山顶白雪。有山高路曲,林茂花香、水秀、瀑险、云丽雪美、空气清新等特点。

泗维河风景区 泗维河风景区距县城14公里,是一条20多公里长的人工长湖,河水碧绿清幽、两岸峰峦起伏、竹木苍翠、八角飘香、风光绮丽,景色十分迷人。

摆竹山原始森林 摆竹山原始森林距县城40公里,最高海拔1250多米,是广西区重点保护林区,林区总面积4万多亩,茫茫林海,古树参天,浩然壮观,森林内有国家珍稀树种五针松、花竹、四方竹、黑竹等。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娃娃鱼、野牛、狗熊等。

大良石门水库风景区 大良石门水库风景区距县城58公里,水质清幽,湖面宽阔平静,景区内有奇洞,洞分上、中、下垂直排列,有通道相连,上洞宽敞明亮,形若天堂,洞内刻壁不少;中洞能容数百人,洞内有太平天国时期留下的八块石刻,全部碑文约三千字;下洞宽敞阴暗,凉风习习。

长安镇的古骑楼街 长安镇的古骑楼街是目前广西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骑楼街之一。漫步街市,1.5公里的骑楼街还较好地展现在游人面前,那雕梁画栋的街旁骑楼,历经百年沧桑,似向游人叙说昔日古镇的历史。清清的融江自西北向东南穿城而过,幽波如镜,风景绰约,恰似一江春水,将古镇带进新的辉煌。

矿产资源

融安的主要矿藏有石灰石、白云石、粘土、铅锌、硫铁、重晶石等,其蕴藏量为:石灰石4950万吨以上,粘土1913万吨以上,白云石2000万吨,铅锌矿960万吨,褐铁矿119万吨、硫铁矿128万吨。

水电资源

全县水电资源十分丰富,有大小河流48条,密如蛛网,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柳江支流,水能理论蕴藏量12.4万千瓦,可开发量11.7万千瓦。全县已在泗维河、浪溪河、淑姆河、融江河建成中小电站4处,总装机容量6.17万千瓦,其中中外合资建设的装机容量5.4万千瓦的浮石牛崖水电站年发电量达2.6亿度。目前,全县年发电量已达3亿多度。县电网与全区大电网并连,电力十分充足、稳定。

融安特产

融安物产十分丰富,主要特产有:金桔、罗汉果、板栗、脐橙、沙田柚、香菇、木耳、竹笋、小洲头菜、茶油、竹凉席系列产品等。其中:

融安“滑皮金桔”皮脆、味甘、汁多,是金桔中的极品

融安金桔年产上万吨,是全国金桔主要产地之一,其果质好,味清甜,曾多次进京被用于接待外宾。1985年在浙江省宁波召开的全国金桔技术研究会上融安金桔的产量、品质被评为全国第一,其系列产品曾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融安因此素有"桔乡"之称。

融安罗汉果产量大、果质好

融安罗汉果出自大山,清纯甜美,可泡茶,润心脾;可入药,治咳嗽,功效好。年产量达1亿多个。

融安“小洲头菜”味香肉脆,倍受消费者青睐

融安"小洲头菜",清甜香脆,味道独特,且物美价廉,已畅销区内外,成为全县菜类的拳头产品。其年产量达7万多吨。

融安竹子资源丰富,竹席产品已步入国际市场

融安竹凉席系列产品年产量达60多万床。由于其竹质优良,工艺精美,已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享誉海内外。并且,融安的竹凉席厂家已出国发展,在越南、泰国等国办厂,正在进一步做强做大。

 融水苗族自治县(RongshuiMiaozuZizhi-xian)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辖县,广西林业重点县之一。位于自治区北部,与贵州省毗邻。面积4644平方公里,人口44.22万,有汉及苗、侗、瑶、水、壮等少数民族。县府驻融水镇。

行政区划

融水苗族自治县辖4个镇:融水镇、和睦镇、三防镇、怀宝镇。

融水苗族自治县辖17个乡:融水乡、大年乡、良寨乡、拱洞乡、红水乡、白云乡、大浪乡、永乐乡、同练瑶族乡、汪洞乡、杆洞乡、滚贝侗族乡、香粉乡、四荣乡、洞头乡、安太乡、安陲乡。

历史沿革

本县原称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成立于1952年。由融安、罗城、三江等县各划出一部分合并组成。1955年改称大苗山苗族自治县。1965年改为融水苗族自治县。

经济资源

县境为云贵高原之一部,九万大山蜿蜒其间,山体庞大,地势高峻,海拔多在1000~1500米。中部元宝山海拔2081米。融水县以经营林业为主,多杉、松、竹、油茶、油桐等,森林覆盖率达39.1%,为广西木材主要产地,以优质高产杉木而著称全国。林副产品有茶籽、桐籽、薯莨、竹笋、香菇、木耳及五倍子、金银花、山甲片等药材。农产以稻为主。枝柳铁路经过县境。融水镇四周为挺拔的山峰,景色与桂林相似,融江流过镇旁,水运方便,秦汉以来即为郡州县治之地,亦为苗岭之南商业集散地。

经济建设

国民经济

融水苗族自治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以“工业立县、工业强县、工业富县”为总抓手,以资源经济开发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以“城乡清洁工程”、“世界苗都”项目建设为城镇化建设的切入点,以“电网、路网”建设为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口,抓好“环境建设年”和“项目建设年”,创新发展思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工业

 融水县工业经济总体运行良好,2006年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为18家,主要行业有:制糖、林产化工、电力、竹木材加工、建材、矿产冶炼等行业。年内新建投产的规模以上企业有广西古顶水电有限公司、亿康药业有限公司,年内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未达到500万元的企业有:丰华木业有限公司、林华林产化工厂、特种水泥厂。

融水县五大支柱产业

制糖业,化学原料及化学产品制造业,水力发电业,竹木产业,旅游业。

非公经济

为促进融水县非公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融水县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从土地、税收、财政等方面给给予了大力扶持。

工业园区布局

 二七O老工业基地,占地面积2000亩,目前,已聚集了20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2005年,该基地完成工业产值2亿元,到2010年该基地实现产值9.5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44.93%。

农村经济

 融水苗族自治县辖20个乡(镇)199个村民委、2959个村民小组、93450户农户、426405个农业人口。全县农业劳动力260131人。占农业人口的61.01%。全县农业用地总面积544.8万亩。其中,耕地45.11万亩,园地11.456万亩,林地407.22万亩,草地13.3万亩,水面5.51万亩,其他62.19万亩。

特色农业

近年来,围绕县委“山内竹茶药、山外蔗果桑”区域经济发展思路,融水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断改造传统产业,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和壮大茶叶、桑蚕、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全县现建设有稻谷、蔬菜、茶叶、水果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6.023万亩,糯米柚、椪柑、脐橙、杂交柑、黄瓜、茶叶、稻谷等农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建设有糯米柚、茶叶等绿色食品生产基地0.7万亩。

科技兴农

 多年来,融水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先后主持或协作开展了部、省、市、县“测土配方施肥”、“广西中低产田综合改良技术应用示范”、“广西土壤论断施肥网络工程”、“免耕抛秧”、“稻稻鱼油山区农业生产新模式研究”、“烯效性培育壮秧技术试验示范”、“超级稻示范推广”等多项农业科技项目工作,有6项已分别获得了省、市、县级科技进步奖。

第三产业

2006年,全县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98亿元,其中,旅游业实现总收入0.675亿元。对外开放总体水平提高,全县共招商引资项目70个,到位资金2.76亿元人民币。

历史文化

融水有着两千年的历史。这里山清水秀、古迹繁多。明代大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这里停留驻足13天之久,在《徐霞客游记》中留有一万多字记载和一幅插图。“元宝山--贝江”于1987年列为省(区)级风景区,元宝山于1994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贝江风光风情游”是90年代初期崛起的一条旅游热线,年均接待近10万中外游客。那独具特色的苗寨、清澈的贝江、藏着“野人之迷”的元宝山、有着历代摩崖石刻的真仙岩(老君洞)、佛教胜地老子山、传出神秘鼓乐声的古鼎龙潭……让游人为之倾倒、为之陶醉。镇南有真仙岩,岩中老君洞景色独特,洞内多古碑刻,其中有南宋嘉定年间(13世纪初)刻制的“元佑党籍碑”,是研究宋代新旧两党派系激烈斗争的主要历史资料。

镇南有真仙岩,岩中老君洞景色独特,洞内多古碑刻,其中有南宋嘉定年间(13世纪初)刻制的“元佑党籍碑”,是研究宋代新旧两党派系激烈斗争的主要历史资料。

风俗习惯

大苗山的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全县有各种大小民族节日、-近百个,较大的有十多个,有“百节之乡”的美称。规模巨大、影响较大的苗族节日有过苗年、安太芦笙节(农历正月十三日)、香粉古龙坡会(农历正月十六日)、安陲芒蒿节(农历正月十七日)、洞头二月二节(农历二月初二日)新禾节(农历“六月六”)和斗马节、拉鼓节、过场节、闹鱼节等等。从2004年开始,融水每年11月26日都举办“中国芦笙·斗马之乡--融水芦笙·斗马节”,苗族人民热忱欢迎四方游客来大苗山作客。

苗族还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日,各种形状的芦笙林立,各种色调的锦旗飘扬,青年男女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佩戴精致的项链等饰物,吹着悦耳的芦笙,跳起那多姿多彩的芦笙踩堂舞、拉鼓舞、敬酒舞、芒蒿舞、踩脚求爱舞等,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这些原始古朴的节目、独特的木楼建筑、手工精巧的服饰、别有风味的民族餐饮、奇异的恋爱婚俗等,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画卷。

科教文卫

广播电视局

融水苗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局是负责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和广播电视行业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局属单位有县广播电视台。实行局台合一,统一财务,统一人事,统一编播节目。内部设置机构:局办公室、新闻综合部、社会管理室。

融水县体育事业概况

融水县成立5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辉下,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运动项目除传统的武术、棋类、赛龙舟、拉鼓、赛马、抢花炮等民间体育项目外,田径、篮球、足球、游泳等各门类的体育项目也相继得到广泛普及和提高。

融水县人民医院简介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是卫生部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于1934年。1992年曾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医院现开放病床200张,设有8个病区,9个临床科室,7个医技科室。在职职工289人,其中卫技人员221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24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25人,专科学历72人。

融水县教育概况

 融水苗族自治县现有普通高中、完全中学、职业中专、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初中22所(其中民办3所),九年制学校4所,乡镇中心校16所,村完小185所,教学点297个,幼儿园2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旅游资源

主要率景点有:雨卜旅游村、田头苗寨、龙女沟、龙贡峡谷贝江漂流景区、贝江等。

主要领导

自治县党委副书记、县长:董凌

县委常委、副县长:何顺斌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东经108°53′—109°52′,北纬25°22′—26°2′,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地,属于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山地谷地气候区。总面积为2454平方公里,东连龙胜县、融安县,西接融水县、贵州省从江县,北靠湖南省通道县、贵州省黎平县,南邻融安县、融水县。县城古宜镇距离柳州市203公里,距桂林市167公里。

交通概况

三江位于广西北部,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支柳铁路贯穿县域内的丹洲镇、老堡乡、程村乡、周坪乡、八江乡五个乡镇89公里。公路以209、321两条纵横相交的国道为主骨架,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2000年前,全县166个行政村有149个行政村通公路,16个乡(镇)有丹洲、古宜、周坪、斗江4个乡(镇)通油路;全县公路里程为964.764公里,其中三级路40.259公里,四级路258.529公里,等外路665.976公里;有油路107.37公里;有汽车客运站1个4370平方米。

2006年三江县交通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全县累计完成交通项目投资1.107亿元,三江至从江(一期)工程项目已完成征地测量、土地证、林证报批办理工作,目前正在做项目业主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寨准~独峒~湖南省界、产口~同乐~孟寨两条水泥路建设均已进场铺筑水泥路面,工程进展顺利。通村四级公路17条,已完工6条,在建11条。通屯道路40条已完工23条,在建17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

主要公路有209国道南至柳州市、北通湖南通道县,321国道东达桂林市、西往贵州从江县;县内公路交通网络以县城为中心呈放射状布局,全县15个乡镇畅通无阻。另有枝柳铁路干线北往湖南湖北,南通柳州南宁,枝柳铁路横穿县境,境内设火车站9个。规划的贵阳至福州铁路,鹰潭至夏门高速公路均经过三江境内,具有潜在的交通优势。还有融江水运直达柳州市。

历史沿革

三江县始建于宋朝,崇宁四年于融水县三口寨置怀远军,后改为平州置怀远县,行政中心设在现丹洲镇。后几经兴废,自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复县直至民国2年(1913年)均称怀远县,民国3年(1914年)易名为三江县。1949年11月18日解放,12月18日成立县人民政府。1952年12月3日成立县级侗族自治区,1955年9月改为侗族自治县。

行政划分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全县35万人,侗族人口19.2万人,侗族人口占57%,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县,侗族以外,有汉、苗、瑶、壮等民族。全县辖15个乡(镇),它们是:古宜镇、丹洲镇、斗江镇、和平乡、独峒乡、八江乡、林溪乡、程村乡、老堡乡、良口乡、洋溪乡、梅林乡,有同乐、富禄两个苗族乡,高基瑶族乡。

自然条件

三江属于丘陵地带,山多平地少,森林覆盖率为77.44%。境内有74条大小河流纵横交错,“三江”得名于境内的三条大江,即榕江、浔江、苗江。一年四季,山地气候为主,春多寒潮阴雨,夏有暴雨高温,伏秋易旱,冬有寒霜,四季分明。

社会经济

侗族自古以来是一个热情、善良、勤劳、节俭、谦和智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快乐的民族,他们能歌善舞,喜欢节庆,被喻为百节之乡。三江人民在这样的一个传统文化氛围里繁衍生息,社会和睦,安居乐业。三江经济随着历史发展的车轮不断向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三江大地改革春潮涌动,经济发展快马加鞭。县委和县人民政府-远瞩,提出了“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旅游活县、文化名县”的经济方略。农业方面重点抓“五个一”,即一片茶、一壶油、一头牛、一根竹、一个果;工业方面抓“四个一”,即矿产业、铝业、农产品精加工业、水利电力业;旅游方面主打三大产品、建设十大景区,提升程阳桥景区的旅游品味,新建石门冲、岜团桥等景区;文化方面着力打造“风情三江”、“廊桥之都”、“侗族生态博物馆”等品牌。目前,全县人民正朝着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鼓足干劲,奋力向前。

农业概况

耕地面积1.3091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55亩,其中水田8560公顷,旱地4480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8563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含复种)面积1.41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27公顷。有林面积20.11万公顷,森林覆盖面积率77%。

一、气候状况

三江侗族自治县三江县位于广西北部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处于中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属山地谷地气候区,雨量充沛,雨热同季,近十年来年平均气温18.3oC,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7.3℃,极端最低气温5.2℃。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7.3℃,极端最高气温39.5℃。活动积温为5691.4,空气相对湿度81%以上。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334.3小时。平均无霜期320天,年均降水量为1730.2毫米。太阳辐射量为89.69千卡/平方厘米年,雨热同季,寒署分明。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春旱、秋旱、洪涝、春寒等。

二、土壤资源

三江县地处北纬23.5度,以北属红壤地带性土壤,随着山地海拔高度的变化分为红壤地带和黄壤地带。全县垂直分布规律大体是:海拔在500米以下的丘陵为红壤性土壤,500—850米为黄红壤地带性土壤,850米以上为黄壤地带性土壤。据统计,红壤占总面积75.66%,黄红壤占19.97%,黄壤占4.37%,在各种土壤类中,厚层砂页岩红壤为最多。三江县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非常适宜林木特别是经济林木、果树、茶叶的生长。

三、农用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2454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21.0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5.9%。在农用地中:耕地1.304万公顷,占农用地的6.2%;园地0.7698万公顷,占农用地的3.63%;林地17.68万公顷,占农用地的83.87%;牧草地1.327万公顷,占农用地的6.3%。

四、水资源

三江县地处桂北山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县年均降水量为1730.2毫米,水资源总量24.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7005立方米。降水量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有差异:东南部多于西北部,如东南部的和平、丹洲等乡镇年降水达2200多毫米,西北部的林溪、独峒、同乐、洋溪、富禄等乡年降水只有1400毫米。春夏降水量较多,秋冬降水量较少。虽然雨量充沛,但由于降水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均匀,经常有洪灾和旱灾发生。

五、主要粮食作物品种资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积极引进推广高产、优质的粮食作物品种,不断优化品种结构,目前全县主栽的粮食作物品种:(1)水稻有汕优63、汕优36辐、金优77、金优金优191、金优253、金优298、金优207、金优253、金优527、中优838、中优82、中优253、中优781、岗优527、岗优827、岗优725、岗优22、Ⅱ优58、Ⅱ优63、Ⅱ优838、Ⅱ优46、Ⅱ优多系一号、勾肚糯、牛尾糯、蛙卵糯;(2)玉米有华玉4号、桂单30、正成8号、东单60;(3)木薯有南植188、桂经引983等。

六、主要农作物生产情况

⑴粮食作物生产情况

全县2004年耕地面积19.57万亩,其中水田12.84万亩,旱地6.72万亩。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6.8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7%。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6.43万亩,复种指数只有128。全县能够种植双季稻的水田面积约有6万亩,能蓄留再生稻的中稻面积有3万亩。如全部种植双季稻,水稻种植面积可达21.84万亩,复种指数可达170,可增加粮食1.44万吨。

三江境内山高坡陡,潜育性、淹育性水稻田多、面积大。全县有水田面积12.84万亩,其中潜育性和淹育性水稻田面积分别为3.1万亩和5.6万亩,分别占水田面积的24%和43.6%。潜育性水稻田多分布在山冲和低洼处,由于地下水位高或地表长期积水,土壤寒冷,亚铁含量高,水稻生长差产量低。淹育性水稻田多分布在山坡、阶地和位置较高的梯田,水耕条件差,土壤熟化程度低,土壤肥力低。这些低产田一般亩产只有250-300公斤。

⑵茶叶、水果生产情况

三江县种植茶叶具有悠久的历史,本地品种“牙已茶”二十世纪50年代就已列入我国优质茶叶种质资源。早期种植茶叶主要是自产自销。1989年本县八江乡布央村在桂林茶科所和县扶贫办的支持下,开始引种绿茶220亩,之后县委、县人民政府把茶叶确立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加以开发,使茶叶迅速得到发展,到2003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了5.6万亩,2004年以后,县委、县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发茶叶产业,成立三江县茶叶产业化开发办公室,并批准成立三江县茶叶生产技术指导站,统一领导和指导茶叶全县茶叶生产。由于是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开发工作,2004年至2006年三年时间,全县茶园面积每年以1万亩的速度递增,其中2004年发展1.25万亩、2005年发展0.85万亩,2006年发展1.5万亩,使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了9.1万亩,成为广西第二个种茶大县。如今全县有14个乡(镇)142个行政村种植茶叶,品种以“福云六号”、“福鼎大毫”、乌牛早为主,同时引进“台茶12号、梅占、福鼎大白、浙农系列、龙井系列”等品种试验种植,其中以“福云6号”为主栽品种,占全部茶园85%以上。2006年,全县开采茶园面积5.3万亩,干茶产量2560吨,产值12288万元,突破亿元大关。

全县水果种植面积4822.1公顷,投产面积2000公顷,2004年水果产量0.8万吨,水果业产值1482.8万元,农民人均水果收入46.34元。其中柑桔面积1980.2公顷,占全县水果面积的41%,投产面积1103.1公顷,产量5072.7吨,占全县水果总产量的64.5%,产值848.9万元,占全县水果总产值的57%。柑桔收入在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中已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⑶蔬菜生产情况

2006年蔬菜种植面积1.7万亩,总产1.28万吨。其中百合、罗汉果面积分别为1610亩和6865亩。

七、农业管理部门基本情况

三江县农业局的前身是三江县建设科,成立于1928年,几经变革,1980年设立县农业局,管理农业和畜牧业工作,1983年农业和畜牧分开。2001年县农村办公室、县水果局并归县农业局。2004年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财权、物权下放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县农业局设立直属二级机构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管站、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站、土肥站、种子站、水果办、茶叶站、经作站、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等单位。2005年撤销县种子公司和县良种场。全县15个乡镇均设立农业服务中心。2007年全系统在编人数121人,其中县农业局69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52人。全系统有大学本科学历9人,大专学历78人,中专学历36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40人,初级职称78人。

八、其他

三江县目前在桑蚕生产、罗汉果种植、百合种植、中草药种植以及冬种马铃薯生产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有望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经济贸易

2007年上半年工业经济工作,得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关心指导,特别是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切实转变作风,深入企业认真了解情况,为企业解决资金、用地等实际困难;经贸局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履行职责,深入企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引导企业开展引资融资和实施项目技改,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目标,取得了十年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半年超亿的好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规模以上企业经济指标完成创历史新高。1—6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670.7万元,同比增长119.56%,完成市下达2.15亿元的63.58%;完成县下达2.45亿元的55.8%。实现工业增加值1562.2万元,同比增长48.34%;实现税金389.2万元,同比增长8.2%。

二企业技改挖潜进度快,效益喜人。1—6月份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135万元,完成市任务4000万元的78.38%。投资较大的有7个企业:柳州神州硅业公司两台6300KVA电热炉改造完成投资1200万元;柳州林道轻型木结构制造公司欧式木屋材料生产线技改完成投资350万元,高密机制木碳生产线完成投资110万元;柳州隆泰竹业有限公司毛竹深加工生产线完成投资250万元;三江云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熟料粉碎包装线完成投资150万元;三聚电力投资公司厘金滩电厂发电监控设备技改完成投资100万元;三江县桥牌实业有限公司牛肉熟肉制品加工线完成投资85万元,毛竹深加工生产线完成投资100万元,三江县信达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草头坪2500KVA电热炉及供电设施改造投资310万元;森雷硅业有限公司扩建一台6300KVA热电炉投资80万元;十里盘加油站迁建投资500万元。

(三)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为信达铁合金公司协调周转资金问题和电力问题;为三江水泥厂和森雷硅业公司协调土地问题;为三江铝厂协调污染问题和技改问题;协助柳州林道公司做好技改项目申报工作和抓好技改工作;协助纸业公司、丹洲硅厂做好在县信用社不良债务处置。

二、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特点和存在问题

一运行特点。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均大辐增长,平均增幅达45%以上。二是电力供应充足,给冶电结合企业正常生产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带动了电力供应企业效益增长,1—6月份三聚公司产值同比增长16.37%,电力公司产值同比增长298.05%,三江信达铁合金公司产值同比增长298.05%;三江森雷硅业公司产值同比增长64.73%。三是上半年工业技改挖潜项目产生效益,工业增长后劲加大,如神州硅业公司一、二台6300KVA热电炉技改后产生效益;信达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台12500KVA热电炉及供电设施更新后产生效益;三江森雷硅业有限公司第二台6300KVA热电炉技改后产生效益;四是三江铝厂停产两年多后供电正常恢复生产,产值达2165.4万元;五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植有效果,柳州林道轻型木结构公司产值达494.8万元,年内有望进入规模以上企业统计范畴。

二存在问题。一是目前我县工业企业仍以国家限制类耗能冶炼企业为主,受国家产业政策制约大,其中三江信达铁合金有限公司尚未通过环评、三江铝业公司未达到国家产业准入要求;二是农产品加工缺乏龙头带动企业,整体效益增效不明显,同时由于规模小,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难度大;三是由于缺乏前期资金项目整体储备包装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年度项目向上争取扶持工作,四是没有工业园区,工业项目落地难。

城市建设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该县并入柳州市后,县城的建设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县城规模由原来的1.35平方公里扩宽至2.8平方公里,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初步完善,为创建文明县城奠定了基础。主要建设如下:

一、县城河东建设

(一)公共建设:1、县风雨桥大酒店已完成全部投资的80%,建筑面积8102.70平方米;2、县国税局办公桥已完成投资的75%,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3、东园集贸市场、三江残疾人综合服务楼、县环保局监测站综合楼、三江县劳动力市场办公楼、三江县防疾中心综合楼、三江县新华书店文化城综合楼、县法院办公大楼、县妇联培训中心大楼、三江县消防大队综合楼已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建筑面积18955.88平方米;4、检察院办公与专业技术用房(面积3346.72平方米)、河东商厦(面积7500.00平方米)、三江县交通局综合楼(面积3667.72平方米)、县财政局综合楼(面积4016.00平方米)、交警队综合楼(面积756.26平方米)、三江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综合楼(面积2094.00平方米)、实验学校综合楼(面积1332.00平方米)、交通局航运所综合楼(面积1487.00平方米)、三江县人民医院第二门诊综合楼(面积6117.70平方米)、三江县少数民族科技培训楼(面积1015.00平方米)正在建设中。

(二)私人商住楼建设

县城河东的芙蓉园小区、玫瑰苑小区、风雨桥民族商品街、观鱼小区、福禄小区、库区移民小区、江滨小区的私人住宅建设已全部启动,建筑面积约为18.5万平方米,其中芙蓉园小区已初具规模。

(三)园林绿化:河东以全国为最高鼓楼的县民族广场绿化工程已初具规模,占地面积53亩。

二、河西城市建设

金穗市场、侗乡商贸城、电信局综合楼、三江宾馆已竣工投入使用,建筑面积合计28244.07平方米。

县博物馆广场一期绿化工程已按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面积1500.00平方米。

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特点

我县境内已发现的矿种有石煤、铁、钒、锰、铜、铅锌、钨、锑、金、磷、钾、金刚石、重晶石、石英岩、辉绿岩、蛇纹石、矿泉水、板岩、千枚岩、长石石英砂岩、黄斑岩等。其中查明有资源储量的8种。

二、主要矿产

重晶石:查明有板必大型重晶石矿床,分布在丹洲镇板必、东风一带,查明资源量10030千吨,平均品位58.14%,保有资源储量9086千吨,是我县查明资源储量的主要矿种,及开发矿种。

锰矿:主要分布在斗江镇归元、陇坪、东恒、河村、九江,和平田边、宇道一带,工业矿体为次生淋积型,现在该矿正在勘查中。

铅锌矿:有3个矿区,第一矿区分布在老堡乡林江一带,正在普查。第二个矿区分布在丹洲镇牛浪坡,杨家一带,探明资源储量Pb750吨,Zn1330吨,局部已办有采矿许可证。第三个矿区分布在高基蓖梳一带,局部已办有采矿许可证。

金矿:有岩金和砂金两种。岩金矿(化)点9个,主要分布在高基乡的冲干,江口一带及丹洲镇的白竹山,桐木山一带,及同乐乡的高傍、高武、平文、桂书一带,老堡乡的下曲一带,现部分布矿点设置探矿权。砂金矿点2个、分布在老堡乡及良口乡某河段。

钒矿:有竹岭槽,杉木寨,步远,同乐四个小型沉积型矿床。现有3个点设置探矿权。

磷矿:有银矿冲小型矿床1个,大树,读论,弄山坳,大滩,洋溪,漾口,下石门,东风等矿点、总储量46.1万吨。

铁矿:有林溪其昌至弄团一带,水团,美俗,富禄甲圩,同乐高傍及同乐高洋至独峒知了,其共同点都是赤铁矿,规模很大,品位偏低,平均30度左右。

辉绿岩矿:分布在上友一带,查明资源储量15890.0m3,厚40-45m。

石煤:有三团、同乐、竹岭槽等3处矿点,散布于各乡镇,伴生钒、铀、铂族矿,可综合利用。查明资源储量3099.573千万吨,尚未能利用。

大理石:分布在周坪乡马坪一带,未查明资源储量,经初步踏勘,规模达中大型矿床。

欢迎到三江投资勘查、开采。

民族风情

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县,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人文景观独具一格,民居吊脚楼、风雨桥、鼓楼等名胜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特别是民族风情,我县准备在县城河东建一座民族风情园,把民族节日才有的节目引到风情园里,让游客随时来都能参与和领略民族风情。

“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以鼓楼、风雨桥、侗族民居等木制建筑艺术闻名世界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拥有中国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建筑群,全县境内共有侗族风雨桥一百零八座,鼓楼一百五十九座,还有大量的侗族民居建筑群;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服饰绚丽多姿,色彩斑斓,在全县十三个乡镇和三个流域内,可以充分领略到风格迥异的侗民族服饰文化;三江侗族自治县号称“百节之乡”。正月十五斗牛节、三月初三花炮节、八月十五赶坡会、九月初九新禾节以及十一月二十二日的冬节等富有侗族风情的节令接踵而来,“百家宴”上惊天动地的酒令,从年初行到年尾;三江侗族自治县“侗不离酸”,侗族民间的酸鱼、酸鸭、酸猪肉以及各种酸蔬菜、打油茶等独特的饮食文化,令人魂牵梦绕。此外,侗族大歌、侗琵琶、芦笙舞、多椰文化和萨文化等民间文化,源远流长。

奇特的侗族婚礼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婚礼非常奇特,一般在春节期间举行,如程阳旅游景区的八个寨子便是在正月初二举行婚宴,正月初三送新娘“回门”。

侗族婚礼最奇特、最隆重的是送新娘“回门”。“回门”即送新娘回娘家,送新娘回娘家时新郎不得随行,而由新郎家的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挑着彩礼,组成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送亲的队伍越长,表示新郎家的家业越兴旺。彩礼有侗族特有的酸鱼、酸肉、酸鸭等。伴娘是新郎寨上的年轻姑娘,在长长的送亲队伍中,新娘走在最后面,手里抓着一块布,以便外人辨认。送亲途中,为了显示新郎家的家业,送亲队伍往往故意绕道而行,专找人群密集的地方通过。沿途每经过一个寨,都要燃放爆竹。新娘被送到娘家后,伴娘不得进新娘家门,要立即返回新郎家。娘家人随即给每个客人端上一碗加了糖的油茶,称为“喜茶”。晚上,送亲队伍中的未婚青年和新娘寨子上的未婚青年通常会聚在一起聊天,寻找意中人,谓之为“坐夜”。

极具传奇色彩的侗族“赶贼节”

每逢中国传统佳节大年初一,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的侗族民众,便聚在一起举行独特的传统避邪节——“赶贼节”活动,企盼着来年岁岁平安。

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是个侗族风情非常浓厚的村寨,地处三江县的北部,与贵州、湖南省交界。全村二千三百多人口,居住着杨、吴、龙、阳、夏、汤六个姓的侗族民众。“赶贼节”是三江县唐朝村独有的传统节日,是一九五二年起每年大年初一都必须举行的节日活动。“赶贼节”源自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解放前,由于山高林密,经常受到山贼的骚扰,解放后,为了避邪,同时也为了教育子孙后代不要做伤害他人的事,寄语来年岁岁平安。

由于以前山贼进村抢劫时,是龙姓的人把山贼赶走,同时由于龙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所以唐朝村的侗族民众定下规矩,“贼王”必须由龙姓人来扮演,预示着龙可以化邪为吉祥。其他贼则由村里的年轻小伙子扮演。唐朝村分为上中下三个鼓楼片区,每年轮到一个片区的村民扮演山贼。

“赶贼节”活动开始后,侗族民众就开始放鸟铳,意在用枪声赶走山贼。一九九七年后,由于当地政府开展了收枪制爆活动,侗族民众的鸟铳被收缴。现在只能用炮竹声来赶山贼了。

“山贼”被赶跑后,可在寨外“偷”青菜回来做百家宴,到晚上,每家拿出一碗糯米和一斤白酒,然后聚在鼓楼里吃百家宴。

另外,还有赛芦笙、踩歌堂、抬“官人”、“多耶”、行歌坐夜、“月堆瓦”、“不落夫家”、“偷亲”(偷婚)、“送买转“(送新娘回门)、“勾亲”、程阳八寨集体婚礼、拦路歌等习俗。

土特产

茶叶、竹子、竹制品、肉牛、牛肉干、山茶油、良口禾花鲤鱼、三江大糯、丹洲蜜柚、梅林夏橙、百合、罗汉果、归东野葡萄等。

旅游景点

程阳桥景区、侗族生态博物馆、三江鼓楼、丹洲景区、马胖景区、良口景区等。

怀远八景:

1文星西指即挂榜山,在旧治(指丹洲,下同)之西,一山绵二三里,如平头一字然,故曰"一字文星

2天马东来即天马山,自旧治东眺,两峰平列,如天马然,前后两驾,缥缈相逐

3石门夜月即马石门,在老堡之下,唐库之上,离旧治十余里,峭壁陡绝,轻风微漾

4君听澄潭旧治洲头,潭长十里,其深莫测,一碧万倾

5太白遗岩在马石门右边石顶上离旧治二十余里.相传李白谪夜郎登此游咏,至今遗址尚在

6诸葛旧垒今治西南一百二十里,在溶江富禄上面,与诸葛村相连,离旧治八十余里

7一围玉带丹洲旧治,即前丹阳镇,四水环绕一洲太白诗曰:"二水中分白鹭洲"

8九曲仙棋即九曲山,在下石门下山头,离旧治十余里相传仙人下棋于此,石上有诗云;"九曲山头仙女池,眼前光景少人知,有人会得其中意,同与仙人下棋."。

柳东新区位于柳州市东北部,成立于2007年,统辖柳州高新区,整建制托管雒容镇和洛埠镇,辖区总面积约381.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03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38平方公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发展的三大城市新区之一,是柳州市“一主三新”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承载地,也是柳州市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主战场。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在全国高新区中排名58位,在2021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排名61位。

现代产业体系日臻完善。新区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65家,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104家,重点发展汽车、智能交通、电子-光电等三大支柱产业,引导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研发设计、检测服务等生产-务业,作为广西柳州汽车城,拥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一汽解放、广西汽车集团新能源四大整车基地,联合电子、玲珑轮胎等172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特别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国轩高科动力电池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等上市热销,2020年新区生产新能源汽车达6.25万辆,全年生产汽车46.13万辆。

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创业中心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双创”升级版工作荣获国家部委优秀评级,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06家,市级及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约90家,拥有一系列国家实验室、研发中心、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创新载体。广西汽车研究院、-中心大数据工业应用(柳州)基地、上海漕河泾柳东创新创业园、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等数十家创新研发机构抢滩入驻。

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新城。推进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累计建成区面积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2.6万人,通车里程约260公里,内外交通便利,公共服务优越,柳东新区体育馆、网球中心、文化广场投入使用,市科技馆、群众艺术馆正式入驻,市档案馆、市规划展览馆等有序建设,畅享市级公共服务配套。教育医疗雄厚,拥有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站式”优质教育品牌,拥有总占地面积达10平方公里、中国西南最大的职业教育园区,在校师生人数达10万人。生活配套完善,立足“15分钟生活圈”建设30个友邻汇,已建成学院友邻汇等4个,在建上通五友邻汇等4个,剩余22处完成选址,先后落地华润商住综合体、红星美凯龙商住综合体等30个大盘。生态环境秀美,将“新区建在公园内”,滨江生态公园、园博园、九子岭公园对外开放,龙湖、科技园山体公园等加快建设,建成河道长约36.6公里,各类绿地面积71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