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原称“蜂峪”,因山间多蜂得名。丰峪是后来改的地名。地名变了,“多蜂的山谷”便变成了“丰收的山谷”。 |
《张氏族谱》记载,明嘉靖年间(1522),张氏先祖从山西省壶关县河邓村迁来。因此处地势较高,故名“上庄村”。 |
原名官开村,村名来自清康熙初年,刘统勋少年有志,文才超群,三榜得中,被点头名状元,后升吏部天官,一日刘统勋向母亲问清身世后,便轻车简从,返乡祭祖,当走进官开村时,见四面环山,地面不宽,禁不住说了声“此地窄狭也”在该地方言里,“窄狭与泽下”谐音,自此以后,便叫泽下村。 |
地原名“翁峪”,因其地形似翁得名,20世纪40年代,日寇侵入我市,好多村庄都深受其害,而翁峪却幸免于难,当时日军看到村庄周围全是山,便向翻译询问地名,翻译回答成了中国成语“翁中捉鳖”的典故。日寇怕中了埋伏,几次都没敢进村,后来改名文峪。 |
该地东北环山,西南临水,村庄坐落在山水之间。明朝万历年间(1573),晋人张氏迁居此地,见当地地形如同柳木制成的罗棬,故称“罗棬村”。后改为罗圈。 |
有一座著名古城而得名,《史记》赵惠文王十八年(281),秦伐赵,拔石城(即城峪)相传殷朝年间,有一窦建王在峪中建城池顿兵做官,其妻一时有幸玩之,便点燃南墓山三个烽火台,招来附近官兵且无事而去。有一天黄昏,敌兵果真来袭,随点燃烽火求救,众官兵见烽火点燃,以为和上次一样,因此未来急救,而遭敌剿,峪中留下古城,后人为此故取名城峪,沿用至今。 |
清嘉庆年间,滑县逍遥镇几户人家迁居北边的东杨村。见这里地处山岭之后,便把村名改称“岭后”。 |
原名“东苇村”,因村北有一片天然芦苇,且地处后寨村东而得名。因的南、西、北三面有淇河绕村流过,据很早以前,林南河中有块古石,石中有缝,缝中生长有一株艳丽夺目的荷花,亭亭玉立于淇河之中,村中人以为神异,故把村名改为“荷花村”。 |
据元末明初,此地因兵荒马乱,只留下李氏一家,便取名“余村”,后因西面临淇河,人们为在河里捕渔兴隆,把“余村”改为“渔村”,故此得名。 |
明洪武二十二年(1390),冯广张兄弟三人奉旨自山西壶关冯坡村迁居于此,取村后山岭“五脉合一,形同手掌”之意,定名“合脉掌村”。 |
当地庙碑记载,清嘉庆年间,此地有一个石头碾子,便为村庄取名“碾子村”。后来,村里有几位老人终身无子,有人认为是村名所致,遂改为“碾上村”。 |
该地原名“藏坡”,因历史上这里曾是藏兵备战之地得名。隋朝末年,起义军首领高士达,曾在此地东南方的城峪一带筑城屯兵。公元616年,隋朝将领杨义臣奉旨领兵讨高,高士达曾藏兵备战于此,结果打了个胜仗。“藏坡”一名由此而始。此地有了村落后,人们便称其叫“藏坡”村。后来,村中百姓又觉得“藏”字不雅,便把藏坡改称“长坡”村。 |
据当地庙碑记载,大清顺治元年(1644),一牛氏先祖从山西迁至林县合脉掌,后又改迁到合脉掌村南的凹地间定居,取名“南凹村”。在1932年出版的《林县村庄名录》中已有“南凹”这个村名。后来,人们企盼土地肥沃、五谷丰登,又将村民改称了“南沃”。 |
名称源自一个历史故事。隋朝末年,山东人高士达、窦建德带一支农民起义军来到我市五龙镇一带,首领高士达驻东城(今城峪村),大将窦建德驻西将(今西蒋村)。村南牛王庙里有一块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三月七日立的碑,上刻有“河南彰德府林县史里西蒋村”的记载,故称作西蒋村。 |
因地势得名,原名东杨村。据传清朝嘉庆年间,人所处山岭南边和北边都叫东杨村,两村相距不足一千米,因为重名,异乡亲友错投者不计其数,所以更名为岭南村,此后一直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