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奉节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奉节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据清道光《夔州府志》和新编《奉节县志》记载,永安镇在秦汉时为鱼复县治。

三国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猇亭兵败,为使蜀汉长治久安,在此建永安宫,改鱼复县为永安县。

辛亥革命后,沿用“永安”县的含义将县城治地定名为永安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永安镇改为城关镇。

1981年,经万县地区行署批准,更名为永安镇,2014年4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撤分永安镇成立永安街道。

鱼复街道。

幅员面积约14平方公里,2014年4月30日,奉节县撤销永安镇。

辖原永安镇的步云、新竹、明良、康宁、茶店5个社区。

街道办事处驻永安路58号(原建委办公楼)。

2015年街道辖新竹、迎宾、步云、明良、康宁、茶店6个社区。

有54个城镇居民小组,10个农业社。

2002年6月,为促进奉节县移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搞好移民搬迁,建设长江三峡旅游后勤服务基地特设鱼复文化旅游移民开发区。

2004年10月,更名为白帝城风景区。

2014年6月,成立夔门街道。

辖原白帝镇的瞿塘峡、袁梁2个社区和黑岩、桥湾、兴家、长岭、百梯5个村,原永安镇的宝塔坪、金盆2个社区。

2020年9月1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发布《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奉节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同意调整永安街道管辖范围,增设夔州街道。

明末清初,属北岸水里。

清朝时期,属淀花溪、草堂河、寂静坝等乡,后改属第二区头字、溪字、寂字等乡。

民国八年(1919年),属草堂、东溪、寂字总团。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头字、溪字、寂字等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一区头字、溪字、寂字联保。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东头、东溪、寂字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草堂乡。

1958年11月,草堂乡改为草堂公社。

1959年10月,草堂公社更名白帝公社。

1983年10月,白帝公社改为白帝乡。

1992年9月,撤乡并镇,白帝、前进乡合并为白帝镇。

明末清初,属北岸永里。

清朝时期,属羊耳山等乡。

民国八年(1919年)属草堂总团。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头字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一区头字联保。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头字联保改为东头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指导(第一)区东头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东头乡析置草堂乡、奇峰2乡。

1953年9月,草堂乡、奇峰2乡拆分为奇峰、双潭、鞍子、石马、七里5乡。

1955年12月,5乡合并为奇峰、石马2乡。

1958年11月,奇峰、石马2乡分别改为奇峰公社、石马公社。

1961年6月,石马公社分为石马公社、双潭公社。

1983年10月,奇峰、石马、双潭分别改为乡。

1992年9月,石马、双潭、奇峰乡合并建立草堂镇。

明末清初,属北岸永里。

清朝时期,属寂静坝、黑楼门乡。

民国五年(1916年),改属第一区。

民国八年(1919年),属寂字、村字、东溪总团。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第二区溪字、村字、寂字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溪字、村字、寂字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6月,属指导(第一)区东溪、寂字、黄村乡。

1949年后,属水安区东溪、天池乡及寂静区寂静、黄村乡。

1953年9月,境域分属东溪、天池、石垣、黄村、驸马、曲龙等乡。

1955年12月,小乡并大乡,境域分属东溪、天池乡及黄村乡。

1992年9月,汾河乡、天池乡、岩湾乡合并置汾河镇。

明末清初,属北岸水里。

清朝时期,属寂静坝乡。

民国五年(1916年),属第一区。

民国八年(1919年),属寂字、村字总团。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寂字、村字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水安镇、村字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水安镇、村字联保。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寂字、黄村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属指导区寂静乡及第二区梅村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寂静乡分为寂静、平皋2乡。

1956年5月,从平皋乡析设康乐乡。

1958年11月,康乐、黄村、槽木、平皋、梅子、寂静6乡合并为康乐公社。

1959年5月,康乐公社复分为6公社。

1983年10月,康乐公社改为康乐乡。

1992年9月,康乐乡、平皋乡及梅子乡老龙村合并为康乐镇。

1983年改乡,1991年并入梅子、青莲和槽木乡部分置大树镇。

明末清初,属北岸水里。

清朝时期,属竹园坪乡。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竹字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竹园、高治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实行新县制,属竹园、高治乡;同年8月,竹园、高治乡合并为竹园镇。

1950年,属第九区。

1958年11月,竹园乡改为竹园公社。

1983年10月,竹园公社改为竹园乡。

1985年10月,撤竹园乡,设置竹园镇。

明末清初,属北岸水里。

清朝时期,属公平、桂坝乡。

民国八年(1919年),属公平、昙花、张家木3总团。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公字、桂字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公平、县花、大寨3联保。

1949年后,属竹园区公平乡、大寨、昙花乡。

1958年11月,公平乡改为公平公社。

1983年10月,公平公社改为公平乡。

1992年9月,公平乡及大寨乡的3村合并为公平镇。

明末清初,属北岸水里。

清朝时期,属朱家坝乡。

民国八年(1919年),属朱字总团。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朱字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朱朱二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一区朱一、朱二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朱一、朱二乡合并为朱衣乡。

1962年2月,设朱衣公社。

1983年10月,朱衣公社改为朱衣乡。

1992年9月,朱衣、黄井乡及砚瓦乡分水、仙女村合并为朱衣镇。

1995年10月,析置黄井乡。

2004年7月,黄井乡、万胜乡及三江乡的三江、三塘2村并入朱衣镇。

明末清初,为南岸都里八甲。

清朝时期,属安坪驿乡。

民国八年(1919年),属甲字总团。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甲字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甲字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甲字乡;同年8月,改为甲高乡,驻金甲庙。

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第四区甲高、大垭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大垭乡更名高雅乡。

1949年后,属安坪区甲高、高雅乡。

1958年11月,甲高乡改为甲高公社。

1983年10月,甲高公社改为甲高乡。

1992年9月,甲高、合营乡合并建甲高镇。

1997年11月,成立龙山社区。

1999年10月,重设合营乡。

2004年7月,合营、高雅、黄泗乡并入甲高镇。

明末清初,为南岸都里八甲。

清朝时期,属安坪驿乡。

民国八年(1919年),属甲字总团。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甲字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甲字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甲字乡;同年8月,改为甲高乡,驻金甲庙。

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第四区大垭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大垭乡更名为高雅乡。

1949年后,属安坪区高雅乡。

1953年2月,高雅乡分为高雅、羊市乡,驻羊子嵌;同年9月,羊市乡分为羊市、应中、杨柳3乡,改属第八区。

1955年12月,羊市、杨柳乡及茶园乡黄龙村、和平村合并为安坪区羊市乡。

1958年11月,羊市乡改为羊市公社。

1983年9月,羊市公社改为羊市乡。

1992年9月,羊市乡改为羊市镇。

明末清初,属南岸都里。

清朝时期,属吐祥坝乡。

民国八年(1919年),属水真总团、云字总团。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土字乡、云字乡。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第三区土字联保,第四区云字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第四区土字乡,云字乡:同年8月,改属属吐祥、梅魁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原吐祥乡分为吐祥、青龙乡。

1949年后,分属朝阳区吐祥乡及柏杨区梅魁乡。

1953年9月,分设吐祥、任家、范家、马驿、白蜡、樱桃、梭坝、大龙、梅兴9乡。

1955年12月,9乡合并为吐祥、马驿、梅魁乡。

1958年11月,吐祥乡改为吐祥公社。

1983年,吐祥公社改为吐祥乡。

1986年10月20日,撤吐祥乡改为吐祥镇。

2004年7月,建置调整,范家、马驿、梅魁乡并入吐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