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镇位于永春河东岸宝华山麓,东、南、北三面与永春乡接壤,西与维登、中路两乡毗连,面积约14平方公里。其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背靠雪龙山,面临永春河。海拔2 320米,年平均气温11. 4℃,l月平均气温3.7℃,7月平均气温18.4℃。1995年末人口总2 416户,共8671人,其中汉族占60%以上,此外有纳西族、白族、傈僳族。藏族、普米族等。居民中农业人口约占30%,非农业人口约占70%(将近半数为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及其家属)。
自清雍正六年设治建城后,相继兴修了关圣殿、文昌宫等庙宇,有清一代,于城内及城边建造的庙宇共十多座,加上衙署等,为镇内规模恢宏的建筑。一般民居建筑比较朴,屋面多用木板覆盖,宅院多用篱笆围栅;只有少数殷实之家能建较大的宅院,打围墙,盖瓦屋顶,其中较突出者建有四合院或三方一照壁的住居。清代至民国年间,街市由十字街往-街延伸发展,规模较小,道路泥泞。新中国建立后,保和镇作为县人民政府驻地,市政建设有很大的发展。新建房屋成倍增加,新城面积向四面拓展,比老城扩大四倍多。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人均住房23平方米。绝大多数居民建盖了瓦屋面楼房,不少人家还建盖了砖混结构的平顶房。营业大楼、教学大楼、办公大楼拔地而起,鳞次林比。街道改为水泥路面,建成一条环绕城镇的马蹄形大街。1958年开始用电灯照明,此后在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用电日益普遍。1990年建成自来水厂,铺设供水管道13.33公里。1995年12月开通直拨国内外程控电话。交通方面,1960-1985年,只有往来于丽江的汽车客运,近十年间,先后开通了直达昆明、下关、中甸、德钦、兰坪。鹤庆及丽江鲁甸的班车,镇内则有通往各乡的班车。文化娱乐场所有影剧院、工人俱乐部以及个体或集体经营的歌舞厅、录像放映厅等;还有文化馆、站,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县图书馆等设施。教育方面,除县一中、民族小学、幼儿园等县办中小学外,有镇办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及村小各1所。1995年“康庄希望学校”建成并开始招生,这是县境第一所希望工程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教学。1995年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小学及初中教育基本上得到普及。医药卫生保健方面,除了县医院。妇幼保健站。防疫站、皮肤病防治站外,尚有镇办卫生院1所,个体中、西医诊所多处。。 |
叶枝乡位于县境北部,东与德钦县属霞若乡连界,南与康普乡接壤,西与贡山县茨开乡毗邻,北与巴迪乡连接,面积463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叶枝村,距县城用公里。乡境处于云岭山脉与碧罗雪山山脉之间,澜沧江由南而北纵贯全境。海拔悬殊大,最高4 800米,最低 1740米。江边河谷地区气候炎热,霜期很短;而高山地区比较寒冷,有的山峰终年积雪不化。探明的矿藏有楚格扎铁矿,属中型矿床,此外有铜、铅、锑等。珍稀动物有马鹿、小熊猫、黑熊等。森林面积较大,有对万亩。野生山货药材有黄连。贝母、木耳、香菌等,品类繁多。
叶枝即古之幸贸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吐著与南诏交战,聿赍为吐著屯驻大军的五城之一。历史上这里又是滇藏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站口,在滇西北以及邻近的康藏地区,一直是个远近闻名的村镇。乡境在清代属康叶地区。民国年间先后设过叶枝区、乡,又曾被编为第三区。新中国建立后,长时间称第四区,公社化中曾一度改名“上游公社”、“满江红公社”。1988年设乡人民政府,辖8个行政村,统管83自然村。全乡人口,1995年末为2 155户、10 380人。居民中傈僳族占65%以上,纳西族占24%左右,此外有汉族、怒族、藏族等。。 |
维西县塔城镇是滇金丝猴灵灵家园、热巴艺术之乡。
维西县塔城镇位于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东北方向,与丽江地区塔城乡、德钦县拖顶乡、德钦霞若乡、香格里拉五境等乡毗邻接壤。纵向长33公里,横向长12.26公里,总面积807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2400米,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850mm,镇政府距县城86公里,距香格里拉110公里。塔城镇辖7个行政村12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2860户,人口14880人(其中农业人口14229人),以藏、纳西、傈僳、汉、回等民族为主,均分布于金沙江、腊普河沿岸,香维油路两侧。1998年全镇经济总收入达1256万元,粮食总产量达588万公斤,畜牧业总产值达568.64万元,人均有粮414公斤,人均经济收入641元。2002年经济总收入达1351万元,人均纯收入达746元,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796.3万元(按现行价) 塔城镇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发展,积极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公平、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环境。目前塔城镇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营户已达110户,固定从业人员达230 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7万元。乡村集贸市场不断完善,乡村集市(街)天制度逐步形成,群众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进一步提高,乡村市场活力明显增强。 州、县都对塔城镇的发展非常关心,为此塔城镇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提高,把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培育,以地方文化为基础努力提高旅游景点的质量,并以旅游业为基础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把塔城建设成民族文化特色镇、生态旅游名镇,努力提高全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实现共同富裕。 |
(一)地理位置
永春乡位于维西县东南部,地处东经99°10′—99°30′,北纬26°53′—27°19′之间,东与丽江县鲁甸乡接壤,南与兰坪县河西乡相连,西与县属维登、中路两乡毗连,西北与攀天阁乡接界,东西最大横距2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8公里,土地总面积649.4平方公里。境内地貌以岭谷相间的山地为主,整个区域绝大部分是中山深切割地貌,山间小盆地、中山裂谷沼泽和沿河谷的沉积台地及冲积扇星罗棋布。地势南高北低,东连栗地坪,西靠雪龙山,永春河自南往北纵贯全境。境内最高海拔3630米,最低海拔2040米,平均海拔2169米。 (二)自然条件 永春乡地处山地季风气候带。气候温凉,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1.3℃,最冷月平均气温—3.6℃,最热月平均气温18.4℃,极端最高气温29.1℃,历年平均最低气温—2.2℃,平均年降水量1096.5毫米,雨季8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6—92%;年总辐射量122—163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年均日照时数220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8%,全年无霜期210天。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山区和半山区的山地以黄棕壤和棕壤为主,并有少量的草甸土、冲积土;河谷地区和沟壑槽区,多为黄棕壤和冲积土,土层深厚,肥力较高。 (三)社会经济条件 永春乡辖13个村民委员会,201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总人口为7221户31586人,农业人口30110人,占总人口的95%,人口密度为47人/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44159亩,人均1.5亩,其中旱地38777亩,水田5382亩。2003年全乡经济总收入40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4元;粮食总产量1271万公斤,人均有粮420公斤。地方本级财政收入43.91万元,地方财政总支出366.4万元,财政自给率仅为12%。境内主要居住着傈僳、纳西、白、彝、普米等14种少数民族。 |
攀大阁乡位于维西县城以北,东、南与永春乡接壤,西及西北端与白济汛乡连结,东北与塔城乡为邻,总面积282平方公里。境内有安益河、工龙河、阿克河、菖蒲底河自高山流人永春河。自然资源以森林最丰富,且有珍稀动物滇金丝猴出没其间,林间产品如松茸、羊肚菌、木耳、获警、天麻等比较丰富。矿藏有铅、锌、铁、石棉、汞、煤、油页岩等。
攀天阁乡位于维西县城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处。全乡国土总面积282平方公里,辖8个村委会,61个自然村106个村民小组。全乡村民呈“大杂居,小聚居”局面,主体民族是傈僳 攀天阁乡 族,占全乡人口59%。2006年末有农业户数3509户,14576人,全乡最低海拔1750米(新华村苍蒲底)最高海拔2760米,高差悬殊1010米,属高寒山区,全乡平均气温13℃,年降雨量 1101毫米。形成立体气候类型,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栽培,是世界高海拔产稻区。全乡地势呈“梯阶状”分布,缓坡部局,主要形成两片。年平均气温10—13℃,无霜期240—260天,年均降雨量993毫米。2006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662万元,农民人均所得总额2027万元,人均纯收入1401元。全乡粮食总产量5976吨,人均有粮 409公斤。 在清代及其以前,攀天阁盆地原为沼泽地带,境域以工龙为活动中心,住有土目头人。清末开凿落水洞将水泄出,攀天阁渐成平坝,此后逐渐开垦农田,居民日渐增多。民国年间设攀阁乡,管理现在乡境大部分地方及塔城乡的川达、海尼一带地方。新中国建立后在此设区,通常称第二区。公社化中先后以“卫星”、“东方红”、“攀天阁”为名建人民公社。1988年4月设乡人民政府,下设8个行政村,分管102个自然村。1995年末,全乡人口有 2 730户。14 718人,傈僳族占 55%左右,汉族约占 ZI%,纳西族约占15%,藏族占6%,普米族 3%左右。乡(区)政府驻地一直在皆菊村,距县城 31公里。 -人文 历年来,攀天阁乡人才层出不穷,有许多离退休干部,曾在建设维西、迪庆乃至省的各项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经过培育,先后出现了23名副科长以上领导干 攀天阁乡 部,13名高级教师;工农村格来等村民小组蜂跃宏和余明辉经过苦熬学习参与了香格里拉4人组合,前往韩国演出表演,曾获得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银奖”称号,受到党中央主席-的接见,为香格里拉增添了精神风彩。 -文化教育 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攀天阁中学),占地面积13400亩,有教室1144平方米,教师宿舍楼1幢,学生宿舍874平方米;操场1个,学生食堂1个,校内设有实验室、图书室、微 攀天阁乡 机室。在校学生766人;在职教师31人,有完小6所(其中寄宿制小学4所)。有小学教师103人,在校小学生1569人。 |
白济汛乡位于县城西北面,东与攀天阁乡连结,南与中路乡交界,北与康普乡接壤,西沿碧罗雪山与福贡县的马吉、利沙底两乡毗邻,面积593平方公里。乡境分布于澜沧江两岸,山岭重叠,沟壑纵横,永春河、老厂河、吉岔河在境内汇入澜沧江。境内海拔、气候差异大,沿江地区与高山形成强烈的反差。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动物有滇金丝猴、小熊猫、云豹等,植物有大片森林及高山牧场,松茸、木耳、香菌、羊肚菌等也较多。矿藏有锑、铜、铁、铅、金。冰州石等。乡政府驻白济汛镇,距县城对公里。
乡境在清代属五股中的“临城及沿江”这一大股,在澜沧江内。外分设正副头人管理。民国年间先后设过共济区、乡,也常称第二区。新中国建立后设自济汛区,通常称第三区;公社化中曾先后以“红旗”、“五七”、“白济汛”命名设人民公社。乡人民政府下设 1个乡辖镇、 10个行政村,分管 172个自然村。1995年末总人口 4 550户、 22 486人,其中傈僳族约占 68%,汉族约占 16%,还有纳西族、白族、怒族。藏族等多种民族。
白济汛乡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叨%以上。江边河谷地带耕地较少,但气候。水利条件良好,土壤肥沃,复种指数及单产都高;山区耕地多,但各方面条件差,产量低下。药材种植当归、木香等。核桃、板栗、漆树等经济林木比较多;近些年还种植了不少油桐,但产品无销售渠道。境内白济汛。岩瓦都是传统的货物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进一步活跃,白济汛街已初具集镇规模,岩瓦定期赶街,市场交易比较兴旺。交通方面,澜沧江东岸的村庄多在维(西)德(钦)公路沿线,澜沧江西岸分布6 个行政村,都不通公路。1965-1990年,先后在白济汛、岩瓦、小维西架设了钢索吊桥,改善了江两岸的交通条件。企业有小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500千瓦,巴课矿山开采有色金属,个体或集体经营烧砖瓦、运输等。1995年未统计,全乡国民生产总值860,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760.7万元,第二产业27万元,第三产业73万元。贫困人口合计2 245户,11 217人。乡内设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N所、村小物所,适龄儿童入学率78。8%。1988年建乡卫生院,翌年扩建为中心卫生院,1995年有医护人员 22人,病床 12张。建有-地面接收站多处。 ".。 |
康普乡位于县城以北,地处澜沧江两岸,东与塔城乡及德钦县的霞若乡为邻,南接自济汛乡,西沿碧罗雪山与福贡县普拉底乡交界,北与叶枝乡连结,面积493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康普上村,距县城74公里。乡境在碧罗雪山山脉与云岭山脉之间的峡谷地带,山高坡陡。最高海拔4 175米,最低海拔1700米。矿产以石膏著称,此外尚有铁、铅、锑、金、大理石等。动植物资源有小熊猫、云豹、黑熊、黄连。木耳、松茸。羊肚菌等。县内生长的供桐(鸽子花)大多集中于乡境之内;同时还有一些杜鹃花的新品种。
在清代,康普、叶枝常合称‘慷叶”,为维西厅属五大股之一。民国年间曾设过康普区,后并人叶枝区内。新中国建立后,较长时间归入第四区。1960- 1961年间,曾一度析出设立康普公社。1972年至今,先后设康普公社,康普区、乡。乡人民政府辖9个行政村,分管97个自然村。1995年末总人口2166户,10 509人。居民中傈僳族占78%左右,其余为汉族、纳西族、藏族、怒族等。 全乡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 96. 9%。山区耕地占绝大多数,水田还不到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药材种植以当归为大宗。经济林木较多,主要有核桃、漆树及其他果木等。除农业外,社员多从事采集、挖矿以及一些零星的工副业。乡境仅有2个行政村通公路。在康普、弄独江面架设钢索吊桥2座。1974年建小水电站1座,已报废。 1995年末统计,全乡国民生产总值413.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362。4万元,第二产业7万余元,第三产业近刎万元。贫困人口合计 1775户,8 877人。 康普在县内有比较悠久的历史,明中叶后,丽江木氏土知府进军“你那”各地,委派麾下土弁目禾氏为管军,统管今县境之地,禾氏即设衙门于康普下村。清雍正五年改土归流,女土井禾娘款附,封世袭土于总职,有名的女千总衙门仍设在康普,今尚有遗址可寻。嘉庆年间以恒乍棚为首的傈僳族农民大起义,曾在康普设置过起义军的大本营。康普村附近,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重建于乾隆年间的寿国寺,为县内著名的藏传佛教掸林胜地,庙宇至今基本完好,已被列为州、县两级文物保护单位。全乡设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9所、村小28所。1988年设乡卫生院,现有病床5张,医护人员12人。".。 |
巴迪乡距维西县城保和镇112公里,地处德维县交界的澜沧江沿岸横断山脉之间。地形复杂,地势崎岖险恶。全乡占地面积601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为602145亩;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具有“隔里不同天”的特点;北与德钦县的燕门乡相连,南与叶枝乡连接,东与德钦县的霞若和拖顶两乡毗邻西隔贡山脉与怒江州贡山县城丙中洛接壤;全乡辖6个村民委员会,61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全乡有1702户7531人,其中农业人口7217人,是以傈僳族、藏族、纳西族为主的九种民族聚居地,人均收入为1002元,人均有粮445公斤。 |
中路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东与永春乡连接,南与维登乡接壤,西与福贡县利沙底乡交界,北与白济汛乡毗邻,面积 31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庄子村,距县城60公里。乡境处澜沧江峡谷地段,坡陡谷深,地势北高南低,江西、东两岸高差618米。沿江气候炎热,山区则较冷凉。矿藏有汞、铜。铁等,物产有当归、木香、竹叶菜。木耳、香菌、生漆、核桃等,花卉如兰花、杜鹃等多有优异品种。
乡境施根登、流莱山、腊八山、新厂。咱利、拉夏洛在历史上都属第一区,1958年曾析出设立中路公社,1962年撤销仍并入第一区内。1975年又将上述地区析出,再划入维登公社的佳禾大队,组成中路公社。1964年撤社建区;1988年撤区建乡,成立中路乡人民政府。设7个行政村,下辖69个自然村。1995年末,全乡人口共2 046户,9 592人。居民中 80%以上是傈僳族,此外有汉族、白族、纳西族等。乡内97.7%的居民属农业人口。69个自然村中只有12个村分布于江边河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较好条件;其余都分散在高山地区,土地瘠薄,气候及水利灌溉等条件都差,粮食难于自给。乡镇企业落后于县内各乡,只有一个土法提炼桐油的小厂。交通不大便利,全乡只有20多公里的过境公路。澜沧江上建有二座钢索吊桥。1995年末统计,全乡国民生产总值的 l. 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 357.6万元,第二产业3.8万元。第三产业物万元。贫困人口合计 1554户,共 7 774人。全乡现有完全小学7所、村小24所。设乡卫生院1所,医护人员14人。建-收转站2个。 |
维登乡位于维西县城的西南角,属我县境内澜沧江流域的最南端,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有78公里,东邻县城及永春乡,南与兰坪县中排乡碧玉河村、多依村隔河相望,西与福贡县毗邻,北与本县中路乡接壤。总面积约409平方公里,全乡辖北甸、小甸、山加、维登、新农、富川、新化、箐头、妥洛九个行政村,有9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居民分别散居在海拔1600米至3400米的澜沧江东西沿岸,海拔相对高差1800米。
全乡共有2861户,13181人。境内居住着傈僳族、白族、汉族为主体的九个民族,其中傈僳族人中占人口总数的64%,白族人口占21%,汉族人口占13%,全乡总耕地面积31407亩,人均占有耕地2.44亩。 全乡森林面积11644公顷,人均拥有森林面积0.88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8.5%。 维登乡地理结构复杂,村民居住带多属高山峡谷地带,山高坡陡,气候差异较大,俗有“三里不同天”之说,自然灾害频繁,年平均气温约11°C左右。境内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特别是水资源最丰富,有纵横贯穿乡境的澜沧江、其普河、妥洛河、小甸河等河流;矿产资源有铜、铁、锌、铅、锑、钼、汞、软玉等,据初步探明,储量以铜、铁、锌、铅为最多。 由于自然的限制和地理环境的特殊,导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使维登乡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经济到目前仍然处于落后贫困状态,脱贫致富步履艰难,村与村、社与社、农户与农户之间贫富差异越来越明显,返贫现象不断出现,贫困面遍布全乡的村村社社,群众尚未解决温饱的还有57%。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靠天吃饭是高半山区人民群众无法改变的事实,又因历史基础较薄弱,地处偏僻,社会发育不良,劳动者素质低下,文化生活落后,人才缺乏,靠单一的以种植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原始的耕作方式,传统的初放型经营体制使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 另一方面,工业发展到目前为止属于空白,乡镇企业起步较晚,由于高半山区交通闭塞,商品的流通几乎全靠人背马驮,并且山高坡陡,人马驿道较窄,十分危险,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报酬不能成正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商品意识的淡薄,使商品流通加上了人为的障碍。维登乡由于基础力量较薄弱,产生不良循环。讫今为止,实际乡村公路只有富川、维登、小甸、箐头村开通,其它五个行政村都因路线较长,投资大而暂时不能破土动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