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越街道国土面积195平方公里,辖9个城市社区,12个农村社区,2022年末有常住人口97814人,男性47578人,女性50236人,有回族、傣族、白族、景颇等35种少数民族7178人,党工委下设党委2个,党总支21个,党支部138个,党员4422名。2021年12月31日街道析置为腾越、西源两个街道。2022年实现生产总值51.58亿元,同比增2.7%;完成年初公共预算支出6369万元,收到上级专款1677万元;财政总支出完成8046万元。完成农业生产总值4.68亿元;工业生产总值18.9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2372元、18351元,同比分别增8%、13%。目前,腾越街道办事处共有领导班子13名(其中党工委委员10名);公务员编制50名,实有在职在编54名;事业编制61名,实有在职在编57名;机关工勤人员6名,临时工41名。街道党工委下设党委2个,党总支部21个,党支部138个,共有党员4422名。
腾越是腾冲“一主两副”城市发展格局的主城区,是省级文明单位、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小城镇示范点。特点可概括为:
饱经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腾越街道是历代州、厅、县府的驻地,曾设腾越州、腾越厅而得名。辖区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个,有4A景区1个(滇西抗战纪念馆),3A景区4个(鑫和园景区、绮罗景区、东山国际康养度假区、胡家湾文化园),2A景区3个(叠水河、玉璧、药王宫),有国家级传统村落7个,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14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3人,是著名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琥珀牌坊玉石桥”的美誉,号称“极边第一城”。腾越街道曾有“昔日繁花百宝街,雄商巨贾挟资来”的昌盛繁荣,历来是腾冲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西南丝绸之路的最后一站,是云南近代轻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基层党建领跑者。围绕党建统领下“十五项行动”28项重点工作,全年研究党建工作12次,开展党员干部培训9期1489人次,以党建共同体、常态化“擂台比武”全面扛实党建工作责任。东山、玉璧、勐连街3个社区活动场所投入使用,33个党群服务阵地互联互通,153个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深化,村级事务规范公开。发挥“六级”组织体系效能,健全105个“1+N全科网格”,街道“党建联盟”和社区“大党委”实体化运行,85个责任单位共驻共建,92个业委会、2个物委会融合共治,基层管理服务更加精细。天成社区“安居乐业”党群服务中心将服务延伸进楼宇;文星社区被列为“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和市级“基层党员教育实训示范基地”,社区支书入选保山市“名书记工作室”主持人。
乡村振兴实干家。腾越街道始终坚持以推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2年脱贫人口规模为345户1229人,监测对象139户403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9户37人,边缘易致贫户23户7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07户288人;已消除风险47户163人、未消除风险92户240人;全年新增监测对象28户64人,消除风险23户78人。以片区开发促全域振兴、助推全域旅游的思路,贯穿“靠山吃山养好山,靠城吃城服务城”的理念,按照“近期一条线,中期一个圈,远期大环线”的规划建设总体目标,将重塑恢复腾冲老城的记忆与东山国际康养度假区高度融合,优化整合田园风光、十里翠屏、古寨古井、特色民宿等特色资源,一年打造“一区两点”,三年打造“五村六景”,五年全街道推开,以打造朝阳社区倪家堡为重点,推出倪家堡—玉璧古道—东山草场、倪家堡—豆腐研学馆—饵丝文创馆—史迪威公路博物馆—永乐温泉2条精品旅游路线,最终形成含12个社区40余平方公里的洞山片区4A级景区标准旅游综合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1个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过十”,村均收入41.9万元,2个社区突破100万元。
市域治理现代化示范区。推进治理重心下移,织密“地网”,构建“天网”,建强基建,推进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具体化。织密“地网”,多网格融合,打造“全科网格”治理体系,优化升级“十户联组”工作法,形成线上连民心、线下促服务的社会治理体系,9个城市社区划分103个党建网格、165个街巷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21个社区建立2830个“十户联组”微信群。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腾越义务辅警大队以“13766”模式走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群防群治新路子。构建“天网”,全力建设平安腾越智慧平台,推行“天翼看家”安装探头10000路,新建小区全面安装智慧安防系统,实现综合治理智慧化,9个城市社区建设标准化综治中心,实现视频监控“无死角”。强化基建,全面启动城区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硬化道路面积3.5万平方米,埋置排污沟及排水沟修复5785.5米,安装路灯1200盏,在5米以上不影响应急车辆通行情况下划停车位7000余个,集中整治城市社区空中缆线。
生态文明建设带头人。近年来腾越街道始终将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不断擦亮生态底色,实现绿色发展和谐共生。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面建立村庄保洁员制度,生活垃圾设施覆盖率达100%,持续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持续维护洗手设施377套,整治城中村及城郊结合部病媒生物滋生地整治32处。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街道完成村委会公厕建设29座,各类活动场所公厕建设40座,完成5222座卫生户厕改造,其中2022年建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86座,截至目前腾越街道共有107座卫生公厕,8212座卫生户厕,街道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实现卫生公厕覆盖率100%,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2.56%。住房及庭院硬化1829户,硬化9200平方米,庭院硬化率达99%。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街道共有林地20.66万亩,含有林地19.25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4.47万亩,省级公益林2.41万亩,森林覆盖率0.67%。全街道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绿化美化持续推进,探索“绿美+”城乡绿化美化发展模式,在推进21个绿美社区建设的基础上,启动4个100建设“打造100个节点公园、100个绿美小区(村民小组、自然村),建设不少于100公里的绿美交通、100公里的绿美河流”。
民生福祉建设者。腾越街道始终把文教卫等事关民生福祉的事业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不断充实文化事业,目前有综合文化站1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场所)86个,体育场地179处,图书馆(馆)26个藏书93000余册,在册群众文艺队108支。不断培育教育服务行业,有小学、幼儿园22所,公立学校16所,私立学校6所。其中公立16所(小学13,幼儿园3)。共有教职员工693人,其中在编509人,临聘184人,共有学生12052(小学9880人,幼儿2172人)。共有私立学校6所(小学1,幼儿园5)。不断优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镇级卫生院2个,社区医疗服务站5个,村级卫生所18个,专业卫生人员119名,有城市低保246户325人,农村低保853户1459人,特困供养146户158人。退役军人3562人,三属56人。有劳动力28381人,共转移就业21900人。共有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2个,保山市级示范点5个,腾冲市级示范点8个。腾越卫生院、勐连卫生院被评为云南省一级甲等医院;全面落实好疫情防控“新十条”政策要求,做好防疫应急物资储备及应急防控各项准备工作,促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
西源街道位于大盈江西北部,东至北海乡,南至大盈江中心线,西至和顺镇、中和镇,北至马站乡,辖区面积75平方公里,下辖观音塘、金源、云山、侍郎坝、宝峰5个城市社区和马常、大宽邑、油灯、盈水、岗峨5个农村社区,49个自然村(小区),15个房地产开-区,137个村(居)民小组,共19879户60759人,其中,户籍人口5993户30458人;街道共有10个党总支46个党支部,1461名党员;西源街道气候条件优越,是人类理想的聚居地,年平均气温15.6℃,年均降水量1483.8毫米,日照时长2247.7小时,平均相对湿度76.6%。
历史文化厚重。街道下辖西山坝南诏城址,史称西源城(腾冲城),距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拥有“东董、西董、南刘、北邓”四大经商文化的西董;拥有董官村、油灯庄、大宽邑、马常、盈水下河村5个传统古村落,董官村不仅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通往缅北、印度的必经之地,也是腾冲清末民初商贾繁荣的古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
旅游资源丰富。街道有城乡融合发展典型的3A级景区董官村和华侨城欢乐新天地景区,2A级景区盈水社区,有腾冲冰雪运动中心的启迪冰雪小镇,有腾冲首条4800米蓝花楹城市景观大道,有“腾冲—瑷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和美丽的“十里荷花”,西源公园、西山坝南诏古城遗址公园、西山坝新城区体育公园正在规划中。
投资环境优越。街道下辖腾冲西山坝新城区,大项目多、大工程多、大投入多,酒店、商业、学校、医院等配套齐全,集居住、休闲度假、商贸、科教为一体,有“康养医疗”一体的中医院,有“幼儿—高中”一体的教育园区,有承接西部交通运输的西部客运站,有腾冲最为集中的房地产项目。
|
一、自然地理概况固东镇位于腾冲县北部,距县城40公里,在腾冲县所有乡镇中,其集镇规模位居全县第二。固东镇东与界头、曲石接壤,南与马站相连,西与猴桥毗邻,北是通往滇滩、明光口岸的咽喉要道。位于东经98°34’,北纬25°14’,属山间盆地;年均气温14.6℃,平均降水在1560--1750毫米,属亚热带气候。最高海拔2563.4米,平均海拔1760米。全镇总面积253.3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委员会,2004年总人口4.24万人。固东镇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商贸发达,是腾北经济、文化、商贸中心,素有“腾北重镇”之誉。二、森林、矿产资源状况镇内四周环山(均为高黎贡山狼牙山支脉),森林资源丰富,全镇森林覆盖率达52%,活立木蓄积量416658方,年均增长量约为23083立方米。树木种类繁多,有秃杉、银杏等珍稀树种,用材林以栎树、云南松、华山松、文山杉、台湾杉等为主。磨龙河、瑞滇河穿坝而过,在爱国大河湾汇集成伊洛瓦底江源头——小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大。矿产资源已发现的主要有铁、锡、锰、玄武岩、石灰石、粘土等;江东山铜、锰矿从成矿地质条件及露头分析,蕴藏量巨大;江东、小甸石灰石丰富,但目前开采程度低。三、文化、旅游资源固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腾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称“顺江古州”。据史料记载,元朝初年腾冲设府时期,固东曾设顺江州,今州址尚存。固东因其特殊的区位,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当地的民俗民风交流融合,产生了地方特色浓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主要有皮影戏、荥阳花伞、洞经、民歌等,因有独特、闻名的皮影戏艺术而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皮影戏:皮影戏俗称“灯影子”“皮人戏”,明末清初传入固东镇,传承至今,要数刘家寨皮影戏最具影响力。它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轻松欢快的音响效果和紧凑多变的表演风格,善于表演古代战争及神话故事,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所创作的《杨门女将》、《三国演义》、《大闹天宫》、《封神》、《保家卫国》等文艺作品,深爱老百姓喜爱和艺术界推崇。制作的皮影“靠子”精美绝伦,曾被列为全国皮影精品。2003年9月代表云南参加文化部举办有“金狮奖”全国第二届木偶皮影比赛,获铜牌和皮影造型制作奖,是腾冲县迄今获得的最高文艺奖项。刘家寨皮影戏成为一花独放,一枝独秀的古典艺术。 |
滇滩镇位于腾冲县的北部边境,与缅甸克钦邦接壤,素有“极边第一镇”之美誉,国境线长24.7千米, 有三条出境通道通往缅甸,是腾冲县对外开放的前沿,也是保山市通往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一条重要陆路通道,镇内滇滩口岸距缅甸克钦邦第一经济特区板瓦12公里,距缅北大城市密支那176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4°15′25″,东经98°45′30″。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明光乡、固东镇和猴桥镇相连。全镇南北长26千米,东西宽14千米,辖区面积为393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滇滩口岸距离县城60公里,年平均气温14℃。全镇辖9个村委会115个村民小组,世代居住着汉、回、傈僳等多种民族,2004年底有5916户2584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02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2%,属多民族聚居的边境乡镇。滇滩镇资源丰富,有森林面积25.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0.6%,活立木储量为179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是云南松、华山松、杉木、楠木,经济林木主要有银杏、核桃、板栗,草山面积为14.5万亩。拥有品位较高、储量丰富的铁、锡 、铅锌、铜等矿产资源,据云南地矿厅第四地质队普查,滇滩地区铁矿储量约6400多万吨,锡矿储量约15万个金属吨,铅锌矿100多万吨。有享誉东南亚的道教圣地——云峰山,有中外罕见的腊幸热田、间歇地热喷泉和燕洞、羊桥洞、春花洞等天然奇观;有让世人叹为观止的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民间绝技表演。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01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2832万元,农业产值72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3元,财政总收入1596.6万元,全镇保持了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边防巩固的良好势头。 |
猴桥镇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是一个以发展林业、边境贸易及旅游为主,木材加工、物资集散、交通运输和第三产业为辅的边关重镇,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概括猴桥的镇情:国土面积广阔,人口密度不高。全镇国土面积1086平方公里,是保山市国土面积最大的乡镇,腾冲县两个民族乡之一。境内居住着汉、傈僳、回等民族,全镇辖9个村,110个村民小组,151个自然村,2004年末,总人口为25052人,其中傈僳族4214人。边境线较长,区位优势突出。猴桥与缅甸山水相连,距缅甸甘拜县城31.5公里,距缅甸密支那163公里,国境线长72.8公里,是著名的史迪威公路通往印度支那半岛的要冲和最后一站,也是祖国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境内有保山市唯一的国家级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猴桥口岸,有7条通往缅甸的边境通道,史迪威公路的重修将使猴桥镇真正成为滇西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物产资源丰富,硅矿储量较大。有林地140多万亩,活立木储量4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8%。矿产资源丰富,品位较高,有金、铁、锡等多种金属、非金属矿种,尤其是硅矿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具有较大的开采价值。水利资源主要以槟榔江水系为主,有古永河、轮马河、胆扎河、等九条河流,水能蕴藏量50多万千瓦。旅游资源独特,民族风情浓厚。有据载建于清朝的古代边关军事防御设施得胜碉和御敌碉古城遗址;有雄伟壮观的狼牙雪山,美幻奇特的莲花石和婀娜多姿的槟榔江风光,地热温泉7处。每年2月初8或3月初8日傈僳族都要举行 “上刀杆、下火海”的表演,成为独具特色的傈僳族风情。除此以外,傈僳族服饰堪称一绝,还有婚丧喜庆的“跳嘎”、“三弦舞”、“口弦”、“山歌”等民族歌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古永,原名“古勇”,有“古道勇行”之意。据《永昌府文征》和《腾越厅志》记载,早在西汉即有古道,由此西通缅甸至天竺(今印度),又据《王氏家谱》所记王氏宗祠长联“古道贰先型,勇行期后辈”。南诏时,曾设“古勇关”,为腾冲县四古关之一;元时曾立古勇县制,明万历年间曾设古勇隘,并相继设立29卡,由杨姓任世袭土把总,率兵防守;清时继设古勇隘,并立古勇练,多处遗址至今保留了下来。到了近代,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从境内穿过,留下了抗战等珍贵文化历史资源,涌现出了腾冲第一个党员、参加过“五四”运动的杨青田、获英国皇家勋章豪气凛然的梁正中老先生等一大批知名人士,成为猴桥近代史上的一个亮点。 |
和顺镇位于腾冲县城西南4公里处,全镇国土面积17.4平方公里。明代洪武年间,和顺的先民从四川、南京、湖广等地奉命至此屯垦戍边,世代生息繁衍,距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雅化为“和顺”。和顺交通便利,东与腾越镇相邻,南与荷花乡接壤,西接中和乡,北和腾越镇、中和乡毗连。四周群山环抱,中部为马蹄形盆地,境内最高海拔老龟坡1847米,最低海拔吸水洞1563米,地势东高西低,属北亚热带气候。全镇辖十字路、大-庄、水碓村三个村民委员会,21个村民小组。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在外华侨18000多人,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新加坡等13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末全镇总人口6358人,共计1589户,人口自然增长率4.5‰。
中华文化精粹 和顺镇有着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精粹的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艺术、饮食文化、民间工艺、生活习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自然环境优美、集“山水、侨乡、边 和顺镇 镇”特色为一身的历史文化名镇。以下几点基本可以概括和顺的镇情: 悠久的历史 和顺四面环山,气候温和,山清水秀,同时具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内涵,据史-载:和顺古称“阳温暾”,因有小河顺乡前流过,清代康熙年间这里开始被称为“河顺乡”,后来,才改称“和顺乡”含“和睦顺畅”之意。以明代洪武年间和顺的先民从四川、南京、湖广等地奉命至此屯垦戍边,世代生息繁衍,距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 富甲一方的“永茂和”商号。和顺自古有重教兴文的优良传统,这里有被誉为“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和顺图书馆,保存完好的文昌官;从这里走出了一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 展示活动 在中央电视台2005魅力名镇展示活动中,腾冲县和顺镇获得“中国魅力名镇”荣誉,是云南唯一获此殊荣的小镇。用2005年度十大魅力名镇颁奖词来形容和顺最恰当不过了:“乡虽小,却有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人不多,还有大半居留世界各地。一代哲人故里,翡翠大王家乡。 和顺镇 小桥流水有江南风情,火山温泉是亚热风光。更有月台深巷洗衣亭,粉墙黛瓦,稻浪白鸥,一派和谐顺畅。和顺,一座滇南小镇,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发展思路 和顺镇发展思路是: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托独特的人文历史、区位、自然环境等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柏联公司、个私园区两大平台效应,着力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工业、农业三大产业;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古镇保护与开发,强化旅游就业,强化民主法制建设,强化公民道德素质和教育科技文化水平的提升,强化党的领导和依法行政;加快新农村建设和个私园区招商引资步伐,努力提高群众、政府和企业收入。在魅力名镇的基础 多元文化 上,努力把和顺建设成更加美好的文化和顺、生态和顺、富裕和顺、和谐和顺。
|
界头,是腾冲县北部边境的一个乡,沿高黎贡山西麓走向,属龙川江源头上游怀抱中的“花园盆地”,距缅甸重镇密支那的板瓦镇仅40公里,故名界头。全乡国土面积864平方公里,东与保山接壤,南与曲石相接,西与明光、固东两乡唇齿相依,北与明光、怒江州泸水县毗邻。全乡辖28个村民委员会,360个村民小组,679个自然村,2004年末全乡总人口65901人,分布有回、白、傈僳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全乡最低海拔1400米,最高海拔3780米,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年平均气温14.8℃,无霜期270多天,全年日照时数1500小时,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历来是腾冲重要的粮、油、烟生产基地,自古以来就有“腾越粮仓”和“边陲江南”之美称。界头乡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这里居住,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加之地理位置特殊,边事纷繁,界头逐步成为腾冲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代为永昌府辖地,是西南丝绸古道的交通要塞,唐代有著名城堡“罗哥城”、“罗妹城”,至今遗址尚存。明代设瓦甸长官司,后为凤瑞乡、宝华乡。1942年5月腾冲沦陷后,腾冲县抗日临时政府于7月成立于界头街,组织和领导了腾冲民众的抗日活动,为光复腾冲,尽了最大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名称虽几经更换,但辖区建制基本未变。界头旅游资源奇特,风光旖旎迷人,是具有江南风貌的一个旅游好去处,在这里,由于龙川江发源于高黎贡山,由北向南蜿蜒流过,形成条条溪流,水源充沛,主流穿过肥沃的大地,滋润着两岸人民,支流环绕着农家田园,成为“江南水乡”的一片壮丽景色。高黎贡山是界头一道最为壮观的风景线,2005年,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人文景观,被《中国国家地理》和全国媒体评选为“云南最美的地方”。走进其中,就走进了山环水映的巨幅长轴画卷之中,这里有芳草如茵、巨木参天的热带雨林,有万紫千红的杜鹃花海,有清风送爽的茂林修竹,雪压枝条的尖尖冷杉。 |
曲石因石头弯曲成柱状而得名,位于腾冲县城北部,高黎贡山西坡,座落在龙川江上游两条小江的交汇处,总面积为 385 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 30 公里。全乡辖 17 个村 220 个村小组,有 8943 户,42000人,其中非农人口 1235 人,有耕地 59903 亩(土地祥查是 11 万亩)。 曲石乡最高海拔3586.5m(高黎贡山雪山顶),最低海拔1300m(龙川江上游小江口),平均海拔在1500m,年平均气温15℃,有霜期11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毫米。特殊的环境和适宜的气候,加上平坦肥沃的黑土地,特别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我乡一直是市、县的烤烟、粮食、油菜和亚麻的主产区。一、腾冲的“粮仓”。曲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适宜的气候特别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是全县粮食、油菜和烤烟的主产区之一, 2004年粮食总产达2389 万公斤,同比增147万公斤,增6.6%;油菜种植面积26000亩,总产351万公斤,同比增36万公斤,增11%。,号称腾冲的“粮仓”。历年来我乡为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双控”、“两提高”等各项政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建机制、突科技,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2004年烤烟生产在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病虫害的统防统治、烟叶质量的提升、平均斤价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实现了烟叶总产160.06万公斤;平均斤价为10.74元,同比增2.34元;实现烟农收入达1652万元,较去年增229万元,财政收入同比增22余万元。亚麻生产。亚麻是一种新兴产业,为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我乡积极推进亚麻产业化发展, 2004年我乡种植亚麻3000亩,总产118.4万公斤,实现产值130万元。二、矿产之乡。曲石方圆 385 平方公里,全身是宝,磁铁矿、铅锌矿、金矿、铜矿、石灰石、粘土、火山石、白银石、花岗岩等 20 余种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储量达1000多万吨的磁铁矿四川德胜钢铁公司已勘探结束,正在筹备建设选矿厂。另外铅锌矿选矿厂也投入生产,石灰石、优质火山石和白银石也正在进行招商引资。 三、能源的大乡。我乡水能资源较为丰富,龙川江水系水能蕴藏量30 多万千瓦,可开发水电 25多万千瓦,现保山天和公司正准备在我乡辖区内的龙川江上投资1亿元人民币建设装机容量达2.4万千瓦的一级发电站。四、腾冲旅游的好去处。 |
明光镇位于腾北边陲,处在东经98°33′ ,北纬25°30′ 的经纬线上。东西相间12.8千米,南北相距54.4千米,全乡国土面积698平方公里。明光乡东与界头乡接壤,南与固东镇相连,西接滇滩镇,北与邻国缅甸相毗邻。国境线长54.38千米,有六号、正七号、中七号、副七号、八号、九号界碑及五条重要的边贸通道,是我县的三个口岸乡镇之一,也是祖国西南门户中的一个边陲重镇。明光乡辖9个村委会,171个村民小组,乡政府所在地位于顺龙村小辛街,距县城60千米。2003年末全乡总人口36635人,其中少数民族2426人。耕地面积60471亩,其中:水田32628亩,旱地27843亩,2003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1538元。 |
转口贸易加工基地-----中和中和镇明、清时名缅箐,是古西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乡政府驻地新街村距县城15公里,辖区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40公里,面积 389平方公里,地处东经98°14′30″--98°28′30″,北纬24°55′--25°11′之间,乡内最高海拔2614米,最低海拔1315米,年降雨量为1491毫米,年平均气温17°C,属印度洋季风湿润性气候。东与侨乡和顺、腾越镇接壤,南连民族乡荷花,西与德宏州梁河、盈江县毗邻,北通国家级口岸猴桥镇。腾密公路(史迪威公路)、腾梁公路两条国际大通道穿境而过。全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162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全乡总人口36541人,乡内居住有傈僳、傣、回、阿昌等多种少数民族。2004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11785万元,财政总收入520.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3元。三大优势资源优势:中和乡是农业大乡,有耕地面积2865公顷,2004年粮食种植面积58883亩,产量达1408.2万公斤,居全市16位,全县5位;油菜种植22350亩,产量达190.7万公斤,居全市3位;蔬菜种植11300亩,产量达2028万公斤,居全市2位。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人工驯化栽培成功了药用兼食用菌——白参菌,该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中和乡境内林业资源丰富,森林履盖率达58%,林地面积4666.39公顷,活立木蓄积量793506立方,主要树种有秃杉、文山杉、西南桦、云南松、楸木等,人工秃杉林达1751.9公顷,是全省最大的珍稀秃杉林基地之一。经济林木主要有银杏、核桃、板栗等,位于新街村的两千亩速生丰产银杏基地和中营村万亩梅园规模较大。中和乡矿产资源丰富,有金属矿锡、钨、铁、钽、金等和非金属矿石灰石、火山石、山沙,河沙、粘土等。区位优势:中和乡是通往猴桥国家一级口岸的必经之地,距口岸20公里,距县城15公里,随着腾梁、腾密两条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和腾盏公路的开通,槟榔江输变电线路的架设,中和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交通、电力和区位优势。中和已成为越来越多商家选择投资办厂的宝地,腾冲县省级个体经济实验区跨于中和乡境内,目前在中和乡境内工业园区已投产的企业有3户,2004年总产值6748.7万元,实现税收971.91万元,依托工业园区,中和乡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截止目前乡内有企业377户。 |
芒棒镇位于腾冲县城东南部,高黎贡山北麓,龙川江两岸的河谷地带,东临保山市潞江乡,南与五合相连,西同腾越镇接壤,北与北海、曲石两乡毗邻,属腾冲东大门。世界-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是全乡东部的天然屏障。龙川江由北向南从中流过,把全乡分为东西两部份。全乡国土面积300.9平方公里,其中保护区面积54.4平方公里。境内多山地河谷,最高海拔3374.3米,最低海拔1200米,高海拔与低纬度相结合的特点,带来了立体气候的明显性和植物分布的差异性。年平均气温16.5度,年降雨量1450毫米至1800毫米。雨季主要集中在6—10月,约占年降雨量的80%。水资源丰富,甘露寺水库的存在成为灌溉的保障,龙川江流经辖区20公里,适宜电力开发。芒棒是典型的立体农业乡,主产水稻、玉米、茶叶、油菜、甘蔗、核桃、烤烟、草果、香果。主要矿产有露天煤层、硅藻土、高岑土和铀矿,三岔沟煤厂是全县唯一具有合法开采权的煤矿。芒棒乡辖17个村民委员会,221个村民小组,到2005年末全乡总户数9746户,人口42247人,农业户数9442户,其中农业人口40881人,非农业人口1492人,人口密度为140人/平方公里,江东岸有6个村民委员会,52个村民小组,2447户,10578人,江西岸有11个村民委员会,167个村民小组,7163户,31465人, 全乡耕地面积33735亩,其中水田19964亩,旱地13771亩,人均占有耕地0.8亩。全乡森林面积2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4 %,人均有林地7.16 亩。二、极具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芒棒历史上是0区的政治、文化中心,现在的芒棒在2005年6月前分为芒棒、上营两乡,6月因税改合并。芒棒历史上是腾冲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也是腾冲东南部的交通要道。早在数千年前,中原商贾就是沿这条古丝绸之路自永昌,翻越高黎贡山,过芒棒经腾冲到缅甸、泰国乃至印度再转至西亚各国。数千年的文化碰撞与交流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 |
荷花镇位于腾冲县西南部,东接清水乡,西北与中和乡相连,东北临和顺镇,南端与德宏州梁河县曩宋乡接壤地处东经 98°30′,北纬25°01′,平均海拔1350米,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43个自然村;96个村民小组,属腾冲的四关古道之一。 荷花总体气候为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 17.1℃;平均风速3.5米/秒,平均降雨量1463.9毫米,日照充裕,干湿季分明,四季不明显,南部河谷地带呈亚热带气候,高山地带呈温凉气候。荷花是典型的农业乡,人民群众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可种植的作物主要有水稻、油菜、小麦、甘蔗、冬早蔬菜、包谷、柑桔、香蕉、菠萝、芒果、草莓、山药.豌豆、松林、杉木、阔叶林及皂荚、银杏、核桃、板栗等。2004年末耕地总面积为26770亩,其中水田13956亩,旱地12814亩,有林地面积11万亩,实现林业社会总产值359万元。 荷花是腾冲目前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2004年末共有6790户、27033人,其中少数民族7271人,占总人口的26.89%,傣族5106人、佤族1601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8.88%、5.9%。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羡多、民团、汪李三个村委会和甘蔗寨、黄土坡两个自然村,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傣族大多居住在坝区,主要集中在羡多、永乐、坝派、曩烟等;佤族多数居住在半山半坝区,主要集中在甘蔗寨、汪家寨、勐洪等;傈僳族共有68人,主要集中在龙拱山。各民族相处团结、互助、和睦,共同为荷花经济社会发展做着不懈努力。1999年11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荷花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乡”荣誉称号。 荷花以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吸引着乡内外越来越多的游客。坝派出水洞情、水、山为一体,风景秀丽,清凉怡人,出水流量 4.5立方米/秒,四季水温水量稳定,排居腾冲地下泉之首,其水清澈如镜,内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羡多人鸟交融的“白鹭之家”,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蓬莱之景。热水塘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最高水温98.7℃,天然热流量3.71千卡/秒,是治疗关节炎、皮肤病、沐浴的良好水源。除此之外,还有诱人的民族民间文化,如民间绘画(农民画)、佤族清戏、傣戏、花灯、武术、傣族织锦、刺绣、玉雕等民族民间艺术和傣族泼水节等五彩缤纷的民族民间节日。清戏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属全国珍稀剧种之一。 |
这里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这里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这里有最迷人的茶园景观,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里的人民勤劳朴实,领导团结务实…… 一、地理位置 清水乡位于腾冲县中南部,距县城 12公里,属半山区,南与德宏州梁河县接壤,东北、西部分别与勐连、腾越、和顺、荷花四乡毗邻,辖六个村民委员会,64个村民小组。 二、人口状况 2004年末,全乡有3788户,15346人,其中农业人口1475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9‰,其中少数民族(主要是佤族)403人,占总人口数的2.66%。 三、全乡总面积及耕地面积 全乡国土面积 11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9278亩,其中:水田6402亩,旱地12128亩,250以上坡度面积748亩。 四、主要农作物及产量 清水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包谷、小麦、油菜、芭蕉芋。 2004年完成水稻种植面积6400亩,总产量2061吨;包谷6400亩,总产量1843吨;小麦2400亩,总产360吨;油菜7000亩,总产441吨。 五、农村经济收入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3082万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3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47元。 六、财政收入及支出 2004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96万元,增长4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7万元,增长33.86%,全年财政总支出完成196万元,增长23.14%。 七、特色经济及优势资源 1、地热、旅游资源:这里不仅有国家4-热海风景旅游区,还有黄瓜菁地热温泉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前景广阔,还具有极大的开发空间。这里的地热、温泉资源不仅在数量上居全国之冠,而且品质极高,类型多样,具有很高的观赏、科考及疗养价值。此外还有忠孝寺古刹、平安寺古刹、南丝绸古道的重要驿站镇邑关等众多名胜古迹。 2、茶业产业:全乡共有茶园6240亩,其中3000亩连片的生态茶园掩映在葱郁的山林之中,风景如画,清新秀美,并且获得国家农业部双-有机生态茶园认证,茶叶品质得到较大提高。2003年引进清凉山茶厂有限公司,加大茶园管理和投入,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 |
马站乡是1984年3月在体制改革中组建的新乡,位于腾冲县城北部,东连曲石,南接北海、小西,西与中和、猴桥相连,北邻固东。乡政府驻地马站街,距县城23公里,腾固路以及新修的腾板路从境内通过,是通往滇潍、自治两个边境口岸的咽喉要道,也是我县北部片区的“门户”。境内海拔1870米,年平均气温14。C,有霜期132天,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年日照1646小时,平均日照4.5小时。全乡国土面积119.03平方公里,50%以上为火山熔岩地貌,辖8个村民委员会,123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有人口5946户,共2649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478元,同比增9.3%。2004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10493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农业产值4746万元,比上年增长4.5%,工业产值3554万元,增26.9%;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18.1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2.8万元,同比分别增15%和18%。自然区位得天独厚马站历史悠久,顾名思义,马站就是运输马帮歇脚的站口,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在祖国境内的最后一站就在腾冲,而驮运丝绸的马帮翻越高黎贡山,经向阳桥从曲石进入马站。那时的马站市场活跃,生意兴隆,当地百姓以从事交易活动为主,民众丰衣足食,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科技在这里形成了腾冲早期文化、经济发达的重地。旅游探险资源世界一绝马站旅游资源丰富,风光奇特,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盖世绝伦。印度洋板块的特殊结构加上地球的内应力,形成了气势雄伟的横断山系,孕育了祖国西南境内的第四纪新生代火山形成的黑空山、大空山和小空山等三座火山呈三足鼎立之状,四周几十公里在火山锥达九十多座,其中马站火山群保存最完整,形态最壮观,最具科考和观赏价值,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随着时光流逝,当年火山喷发的熔岩已被充满生机的绿色所掩盖。火山爆发和剧烈的地壳运动,塑造了“中国之最”的自然奇观:火山口、火山湖、柱状节理、火山岩洞……在蓝天的映衬下,蔚为壮观,春天白色杜鹃灿烂如雪,秋天云雾似玉带缠绕,令游人叹为观止。 |
一、区域概况北海乡(原名打苴乡)位于腾冲县城东北部,经纬度为:北纬25°1′—25°10′,东经98°31′—98°40′。地处大盈江水系源头,龙川江西岸,笼苁山东侧,东邻芒棒,西毗马站,南接小西,北连曲石,属腾冲县中部高山地区。全乡呈不规则正方形,国土面积187平方公里,东西宽和南北长均为15.6公里。境内山多坝少,多为河流峡谷地带,最高海拔戴家山风口2335米,最低海拔竹坝村江边1526米,年平均气温14℃,最高气温31℃,最低气温-3℃,有霜期110天,年平均降雨量1740毫米,年平均日照2153小时。乡政府驻新乐村,距县城10公里。二、行政区划全乡辖花园、打苴、双坡、竹坝、新乐、下村、盈河、富裕、双海九个村委会,87个自然村,110个村民小组。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04年末全乡总人口22434人,其中少数民族198人,有新乐、打苴、富裕、盈河、双海五个集市。全年财政收入176.9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0.1万元。农业总产值3296万元,工业总产值415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26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78元。主要产业有:旅游、林业、畜牧、烤烟、生物资源开发(草果、美洲大蠊、石斛等)。四、旅游资源状况乡内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存,主要有北海湿地、北海温泉、樱花谷生态旅游区、青海湖、罗窝田水库、燃灯寺、三奇寺、邓氏旧址(腾冲富家“东董西董、南刘北邓”,北邓邓体和先生的故居)。北海湿地:北海湿地位于腾冲县城西北16公里处的双海村境内,是1994年12月国家首批公布的全国三十三处国家重点保护湿地之一,是西南唯一的典型的高原火山熔岩堰塞湖沼泽湿地,水面高程1731米,平均深6米,以“浮毯型”草排沼泽为特色,在国内罕见,具有较高的观赏旅游价值。由于特殊的地理地貌环境,形成了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众多水生动植物的理想栖息和繁殖场所,是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库。其独特的高原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科考研究价值和富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价值。北海温泉:地处新乐村与盈河村澡塘村民小组结合部,离县城10公里,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茂密,自然风光独特,空气温馨宜人,是继热海之后的又一个热点旅游区。日出热水量1100立方米(自然涌出),水温高达55℃。经勘探,最高出水量可达4000立方米,最高水温可达75℃,以水质良好、疗效独特而著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