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柏庄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柏庄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邺乘》载:“仙都苑,在邺南城西。北齐武成帝(561-564)增饰华林园,若神仙都苑”。北周大象二年(580),“韦孝宽讨迥平之,乃焚烧邺城,徙其居人南迁四十五里,以安阳城为相州理所。”(见《旧唐书·地理志》),千年名城化为废墟,武成帝所筑仙都苑尽皆荒弃,既而形成村落,称“花村”,之后发展为4个花村。民国《续安阳县志》有小花村。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大花村。
清代中后期,此村因靳姓居多而得名。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靳家小庄,或靳家庄、靳庄。1985年《县标准地名手册》称靳小庄。
明初有郝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移此地定居,后繁衍成村,故名。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郝家小屯。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郝小庄。
古邺城南有十里长村。唐肃宗乾元元年,唐将进围叛军安庆绪于相州城,史思明自魏州增援,行至邺城南,怀疑十里长村有官兵埋伏,便放火烧村,村民流亡他乡,战后返回家园,在废墟上白手起家复苏度日,故将村名改为苏度。又早年此村名十里长村,因水灾村民搬居外地,之后陆续回归,死而复苏,守家度日,遂将村名改为苏度。北宋《相台志》有南苏度、北苏度,1985年《县标准地名手册》为东苏度、西苏度。此村居东,故名。
此村早年人少村小,全是佃户,但世代和睦,又因齐姓居多,故名齐庄。清乾隆《安阳县志》、民国《续安阳县志》均称齐家庄。1947年改称齐庄。
明代山西洪洞大移民时,有路姓人家迁此定居,故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路家庄。民国《续安阳县志》改称新民村。1947年改称路庄。
明初有田姓从山西洪洞迁移此地屯田定居,后升为“里长”,故此村称田里长屯。民国十七年,本村进步人士张庆云在“自由、平等、博爱”新思潮影响下,以其为首将村名改为“博爱”。1933年《续安阳县志》载,博爱村原名田里长屯。1964年,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此村遂又改称长青屯,意为社会主义万古长青。
明初有几户张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后繁衍成村,故名张小庄。
北宋《相台志》有南苏度、北苏度,1985年《县标准地名手册》载西苏度、东苏度。古邺城南有十里长村。唐肃宗乾元元年,唐将进围叛军安庆绪于相州城,史思明自魏州增援,行至邺城南,怀疑十里长村有官兵埋伏,便放火烧村,村民流亡他乡,战后返回家园,在废墟上白手起家复苏度日,故将村名改为“苏度”。又早年此村名十里长村,因水灾村民搬居外地,之后陆续回归,死而复苏,守家度日,遂将村名改为苏度。此村居西,故名。
《邺都故事》:“魏都邺后,起石塞堰,自安阳南引洹水入邺,自邺入临漳,东至洹水县,当时溉田有万金利。”故称此渠名万金渠,此村因濒临万金渠而得名。北宋《相台志》载有万金驿。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民国《续安阳县志》皆为前万金、后万金。此村居北,因故名后万金。
唐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北征高丽途经相州,曾前往曹操高陵吊谒,并写下《祭魏武帝文》,因此地距高陵很近,借高陵之首字为村名,故称高村,北宋《相台志》载有高村。1950年,东高村并入王家高村。1967年全民热唱歌颂毛泽东、共产党的歌曲《东方红》,此村改称东方红。
唐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北征高丽途经相州,曾前往曹操高陵吊谒,并写下《祭魏武帝文》,因此地距高陵很近,借高陵之首字为村名,故称高村。清代发展为十几个高村,民国年间,因村南有文殊寺,改称寺后高村。1969年文革中,寺后高村改称青春。
唐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北征高丽途经相州,曾前往曹操高陵吊谒,并写下《祭魏武帝文》,因此地距高陵很近,借高陵之首字为村名,故称高村。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柏家高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柏家庄。1950年,改称柏庄。
唐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北征高丽途经相州,曾前往曹操高陵吊谒,并写下《祭魏武帝文》,因此地距高陵很近,借高陵之首字为村名,故称高村。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有韩家高村。民国时期,因两村相连,称秦韩庄。1957年,京广铁路修建,将秦庄占去一半,另一半1963年被洪水冲毁,居民遂全部并入韩家庄,韩家庄简称韩庄。
明初此处为军屯之地,称邓家营,后来出了个姓陶的军官,遂改为陶家营,后用作村名。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