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卞路口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卞路口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据老人传说,明中期,由沈丘老城通往毫州的大道穿过路口,又因当时有姓卞人家居住此地,所以取名叫卞路口。
明初,张姓在此居住。明中期,山西洪洞一户包姓迁居此,建张包村,后张氏兴旺,包氏他迁,为讨吉利,复改村名为张宝元,后取谐音张保元。
清初,部分村民从大郭寨迁出,在南北方向建立了3个郭庄,居住地人口旺盛,超过了另外2个郭庄成了大庄,故而改为大郭庄。
明中期,从山西洪洞县移来高姓,建高庄村。明弘治年间,郭姓从大郭庄迁此。明末,郭氏人口增多,村民以郭姓为主,村名改为小郭庄。
清末,王姓从王老庄迁此定居,取名王庄。东边1.5千米处有个王庄,当时县衙门办案常找错地方。后来,按各村特点,东边的王庄打鱼的较多,就叫打渔王庄。本村离蒋桥较近,就叫蒋桥王庄,简称王庄。
明中期,胡姓从山西洪洞县来此落户,以姓取村名,故称胡庄。
明中期,从山西洪洞移来闫氏兄弟2人,居住在此地,取村名闫庄。清中期,戚氏1家从小戚庄迁至此村,后人丁兴旺,故改称戚闫庄。
明中期,从山西洪洞县移居来3兄弟,一个住在淮阳县(今淮阳县城),一个住在宋楼(今钟寨),一个住在蔡县挑园。后来宋家绝迹,钟家逐渐人丁兴旺,又在村周围筑起土墙,故称钟寨。
明弘治年间,郜姓从山西洪洞迁居于此,当时这里是东西南北过往行人必经之路,郜姓先祖看到这种情况,开设了1个茶摊,由于主人和气,过往客商非常欢喜,都愿意赶到这里住宿,故而得名郜店。
明中期,孙寨、东庄、齐庄、黄楼、胡庄、李庄,为了共同利益,合筑大寨,起名六合寨,以示同心协力之意,后因孙姓钱势大,改称为孙寨。
据郑氏宗谱考证,其先祖于明弘治年间,从山西洪洞移民于今淮阳县老郑寨,不久迁到郑小楼,又从郑小楼迁到王夸楼。明末,从王夸楼定居此地,村名为郑庄。民国初年,因有郑姓村民移居今郸城县东风乡,取村名为小郑庄,为区分小郑庄,所以称此村为大郑庄。
据村里老人说,霍楼先祖属山西洪洞霍家楼人。明弘治年间,迁居今杞县于镇,不久从于镇迁到今此地,建立村庄,取名霍楼。
明中期,从山西洪洞移来赵姓兄弟2人,老大骑的是白马,老二骑的是花马,既后来说的白马赵和花马赵。白马赵在今郸城县东风乡赵寨村落户,老二花马赵,在今卞路口乡现在的赵楼村落户,建有楼房,取名为赵楼。
明弘治年间,朱氏先祖在被困于今山东枣林庄,不久迁到今白集查大庄定居。明末,迁居到现在的白集北王庄公路东100米处,后因土藩,移居于此,两兄弟一前一后在此分别建村,在前,取名为前朱庄。
明中期,从山西洪洞搬迁来一对肖姓兄弟,老大住今白集镇的孟庄,老二住在今卞路口乡的孟燕梁庄(今肖门),后来孟、燕、梁三姓全部外落,肖氏家族人财两旺,人们都说姓肖的立着了门户,故而改名为肖门。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