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青海实施保甲制度。 1941年、1945年、1948年,分别对保甲实行整编改组,至1949年9月共编组13个保。 1950年初废除保甲制度后,西宁设立4个区,城东区为第四区。 第四区建置3个街,置有人民政府,为当时城市最基层的政权建置。 1950年10月,人民政府易名为街人民政府。 1952年4月分属西宁市第三区、郊区(乡级)。 1953年12月,撤销街建置,改置为10个居民委员会,另在工商户集中的上东关和下东关分别组建两个街公所。 1958年8月,建立了东关人民公社和东方红人民公社。 1954年,析郊区为东郊区和西郊区(乡级)。 1956年西宁市东关回族自治区和东郊区为城东区(县级)。 1965年10月,再次调整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和农业生产大队。 1971年6月,将友谊、先进、团结、联合4个生产大队又划归东郊公社。 1980年1月,设置韵家口街道办事处和八一路街道办事处。 1999年4月15日,成立了韵家口镇和乐家湾镇。 2001年4月,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开工建设。 2007年4月,将乐家湾镇人民政府正式划分到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 2007年6月,将曹家寨村由乐家湾镇整合到八一路办事处管辖。 |
1929年,始建青海省,城中区为省府所在地,并为西宁县治。 1946年,西宁市成立,为青海省省会,今城中区为省府所在地。 1949年,西宁市人民政府成立,全市设6个区公署。 1952年9至10月,区公所改建为区人民政府。 1955年9月26日,市人民政府决定,改区人民政府为区人民委员会。 1956年8月,成立城中区人民委员会。 1958年,成立城中人民公社,下设南大街、北大街、礼让街、观门街分社,城中公社辖22个居民委员会。 1960年2月,撤销城中区建制,分设城西、城东人民委员会。 1963年3月,撤销城区,建立城中区人民委员会,设仓门街、礼让街、饮马街、南关街、人民街5个街道办事处。 1968年3月,成立城中区革命委员会。 1968年3月成立城中区革命委员会,设人民街、仓门街、礼让街、饮马街4个街道办事处。 1976年增设南川东路街道办事处,使城中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32个居民委员会。 1979年增设南滩办事处,至此,城中区辖6个街道办事处、51个居民委员会。 1980年12月,选举产生了城中区人民政府。 1986年,城中区有6个街道办事处、63个居民委员会。 2001年,通过社区建设,对54个居委会进行科学划分,合并重组为26个社区居委会。 2008年3月,总寨镇根据西宁区划调整,隶属于城中区人民政府管理,2011年,辖3个社区、23个村。 2012年,城中区辖7个街道、1个镇(总寨镇)。 2018年,辖1个镇(总寨镇),32个行政自然村;7个办事处,共2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
现城西区的部分辖区解放初由西宁市第一区人民政府管辖。 1956年撤区并乡,由城区人民委员会管辖。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分为红专人民公社和幸福人民公社,后又分别改为古城台人民公社和小桥人民公社。 1963年建立城西区人民委员会。 1968年,改为城西区革命委员会。 辖区逐年扩大。 1978年,成立城西区,名称沿用至今。 |
198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将西宁市原城西区分设为城西、城北两个区,撤销西宁市郊区,将原郊区所辖的7个乡分别划归城东、城中、城西、城北4个区管辖。 1986年6月10日,城北区成立。 |
湟中历史悠久,西汉以前,湟中地区为羌人世居之地。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护羌慰,管辖甘青地区羌人事务。 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后将军赵充国平定河湟羌人后,在今湟源县境置临羌县,湟中地区隶金城郡临羌县。 东汉建安十年(205年)后,湟中县地改隶新置的西平郡西都县(均治今西宁)。 魏晋间,临羌县治移至今湟中县多巴镇,史称临羌新城。 今湟中县地分属西都、临羌两县辖。 东晋及十六国时期,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北凉相继统治青海东部地区,政权迭经变更,但西平郡、西都县、临羌县名称递相沿袭。 北魏据有青海东部后,废临羌县,今湟中县地区隶鄯善镇西平郡西都县辖。 西晋末年辽东鲜卑吐谷浑部迁至甘青地区,后渐强大,以青海为中心建起游牧国家。 北魏孝昌二年(526年),西平郡、西都县迁治所于今乐都,西宁及其以西地区包括今湟中县成为吐谷浑国辖地。 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年)前后,魏兵又从吐谷浑手中收回今西宁、湟中一带地方。 北周时,湟中地区隶鄯州乐都郡西都县。 隋代隶西平郡湟水县(均治今乐都)。 唐初隶鄯州湟水县,仪凤三年(678年)后,隶鄯州鄯城县(治今西宁)。 安史之乱后,成为吐番帝国辖区。 北宋时,河湟流域曾兴起吐蕃地方政权——唃厮啰,湟中地区为唃厮啰政权辖地。 宋崇宁三年(1104年),宋朝统治青海东部,今湟中县地区为西宁州辖地。 宋还在今湟中县境设清平寨、宁西城等政区单位。 宋室南迁后西宁州被金占领,公元1138年西宁州又归西夏管辖。 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蒙古军攻占西宁地区,蒙哥三年(1253年)隶吐蕃等处宣慰使司,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后,隶甘肃行省西宁州。 明洪武六年(1373年),设西宁卫。 湟中地区归西宁卫辖。 清初,沿袭明代卫所制。 雍正三年(1725年)改西宁卫为西宁府,府下设县,湟中地区属西宁府西宁县。 1943年十二月,将西宁县治移至鲁沙尔镇。 1946年元月,将西宁县正式改名为湟中县,以地处湟水中游、史称古湟中而得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仍称湟中县,隶青海省人民政府直辖。 1960年2月改隶西宁市,1961年8月复改为直属县。 1978年10月19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新设海东地区和平安县,划出湟中县东部7个公社归平安县,湟中县归海东行政公署管辖。 1999年12月5日,湟中县划归西宁市管辖。 2020年7月撤销湟中县,设立西宁市湟中区,以原湟中县的行政区域为湟中区的行政区域,政府驻地不变。 |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征羌,兵至青海东部,包括大通在内的湟水流域地区纳入西汉版图。 神爵二年(前60),在西平亭以西置临羌县,上隶于金城郡,今大通县地时属临羌县。 东汉建安年间,分金城郡置西平郡,领西都、临羌、长宁、安夷4县,大通县地先后属西都、长宁县。 魏晋至北朝末,大通仍属西都、长宁县。 公元4世纪初,西晋中央政权开始分裂,大通地区先后被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北凉等地方政权迭据。 北魏太延五年(439),北凉投降北魏,今大通地为北魏辖地。 孝昌二年(526)后,陷于吐谷浑。 北周建德五年(576),北周击败吐谷浑,大通地区归北周统治。 隋开皇元年(581),隋取代北周,大通地区归隋。 唐武德二年(619),在今青海东部地区设鄯州和廓州,大通为鄯州地。 贞观元年(627),陇右道以鄯州为中心,辖青海湟水流域包括大通在内的地区。 至德二年(757),吐蕃攻占西平。 大通地区自此归吐蕃控制。 大中五年(851),沙州(今甘肃安西东,治敦煌)首领张义潮起义,先后收复瓜、沙、鄯、廓等11州,河湟地区包括大通在内尽归于唐,大通为鄯州属地。 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大通为河湟吐蕃唃厮啰政权辖地。 元符二年(1099),宋朝收复青海东北部地区。 崇宁三年(1104),改鄯州为西宁州,大通属西宁州。 南宋绍兴元年,金天会九年(1131),金兵占领西宁,今大通县地属金西宁州辖地。 西夏大德二年(1136),西夏进占青海东部河湟地区,仍置西宁州,大通县地属西夏西宁州辖地。 宝庆三年(1227),成吉思汗所属军队攻占西宁州,大通遂为蒙古族统治地区。 元至元十八年(1281),置甘肃行中书省(驻今张掖),辖西宁州,大通属西宁州管辖。 明洪武四年(1371),明军进入西宁州,次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辖大通地,上隶于陕西行都司。 明末清初,大通属青海蒙古族和硕特部。 雍正三年(1725),改西宁卫为西宁府。 筑大通(今门源县城)、白塔(今大通城关)、永安三城,置大通卫(治大通城),辖白塔、永安二营,属西宁府管辖。 乾隆九年(1744),大通卫署迁于白塔城;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大通卫为大通县。 1913年始,大通县由西宁道管辖。 1929年1月,青海建省,大通为青海省直属县,同时将原大通县红山堡划归新置门源县辖。 1949年9月9日,大通解放,9月15日,大通县人民政府成立,直属青海省人民政府。 1960年5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大通县划归西宁市领导。 1961年8月15日起,大通县仍划为省直属县。 1966年5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大通县划为西宁市辖县。 1985年11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
民国(1912-1949年)二年,西宁府改为西宁兵备道,丹噶尔厅改为湟源县。 1929年,青海从甘肃省分出,成立青海省政府,辖西宁、大通、湟源、循化、化隆七县及青海蒙藏地区。 1949年9月9日湟源解放。 1949年10月至1978年9月,湟源为省直属县。 1978年10月9日,海东地区成立,辖湟源县。 1999年12月5日,湟源正式划归省会西宁市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