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集市四周已有圩墙。潼河古道穿镇而过,将集市分成东西两块,河东半月形圩墙的区域,即称作“东圩”。 |
旧志记载,李集是先秦时期开挖的潼河孕育出来一个集市。汉唐时集市四周即有土筑围墙。其时集市散处于古潼河东、西两边,西区习惯称为“西圩”。 |
清乾隆年间,李氏南源泰家族在此建有花园,园内有赏花亭,后以谐音得名为花厅。 |
因境内的轴山而得名轴山社区。 |
原名许井,因早年村上有姓许的大户修了一眼石砌水井得名。后许家败落。当时有张、刘两姓人财两旺,张姓人多,刘姓人少,改名张刘庄。 |
因该地距离镇区一华里地,故而称为“一里王”。 |
清朝时期大周叫“庄王宋”,庄上有庄王宋三大家。新中国成立初户口登记时,发现周姓占全庄人口70%左右,故名。 |
早期有饶姓人居住,栽植许多棒树,所以庄名起初叫“棒棒树饶庄”。后庄中李氏家族中出一名人李潘,为防外人入侵,其出资并领村民在庄四周挖圩沟,筑圩墙,遂得名李潘圩。 |
该庄村明朝时期是驿站下属的一个“铺”,名为徐铺,后叫十里铺,随着历史的变迁,王姓人群大量迁入,以境内以王姓为主,遂称王铺。 |
清时因地旷人稀,盗匪横行,王家绍、王本聪等组织乡丁筑圩护庄,并在圩四周遍植柳树故人皆称“柳圩”,故名。 |
始迁祖郝姓原籍山西太原,明万历年间迁入此地,庄人多姓郝,故名。 |
据早年徐姓人在河边建了一个小型造船厂,并渐成村庄,故名。 |
因该村距李集街区3华里而得名三里庄。 |
很早以前庄内有条古河,当时无人居住,后有庄姓、姚姓逃难到此定居于河东岸,以河名得庄名。隔多年后,郭姓从高楼镇郭楼庄迁来一家在河的西岸定居,庄河还有河东、河西之称。又一说村庄在漳河岸上,庄中便是大河,庄人又以庄姓为主,故称庄河。 |
1986年由肖庄大队改为肖庄村,因肖姓居多,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