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陕西省各地市历史沿革

陕西省各地市历史沿革

西安,古称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

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2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100余年之久。

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在所灭汤杜国设杜县,是中国最早设县之一。

此外,秦代设蓝田、芷阳(在今临潼县)、栎阳(在今阎良区)、高陵、户县,均在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之前。

西汉初将秦内史地分为3郡,不久合为内史。

汉武帝时将左右内史地设立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3郡,今市辖境大多在京兆尹。

汉代县名有所改变,并增设长安、周至和新丰等县。

汉代以后,京兆尹改为京兆郡。

北周时为加强京城的行政管理,划长安城中线以东析设万年县,形成万年(后改名咸宁)、长安两县东西分治长安城的局面,一直沿续到1913年。

唐代建都长安,改京兆郡为京兆府,行政长官称京兆尹。

北宋以后至元初,沿唐制在此设京兆府,管辖各县。

元代改为安西路,后又改奉元路。

明洪武二年(1369)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

清代沿明制。

1928年设西安市,1930年撤销。

1932年决定成立西京市,只设西京筹备委员会,始终未设市政府。

1944年复设西安市,1948年由省辖市改为中央(国民政府)行政院辖市。

1949年为陕甘宁边区辖市,1950年为西北行政区辖市,1953年改为中央直辖市。

1954年改为陕西省辖市,为省会所在地。

1996年,面积9983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98.3平方千米。

人口64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2.5万人。

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7区和蓝田、临潼、户县、长安、周至、高陵6县。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西安市常住总人口7274832人,其中:新城区526718人、碑林区698755人、莲湖区631224人、灞桥区494084人、未央区460416人、雁塔区795058人、阎良区235672人、临潼区639581人、长安县864269人、蓝田县560283人、周至县597153人、户县549252人、高陵县222367人。

2005年10月19日,民政部批准(民函[2005]285号)同意西安市碑林区政府驻地由书院门迁至南二环西段。

2006年4月27日,国务院(国函[2006]29号)同意将西安市政府驻地由西安市莲湖区西华门大街迁至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西安市常住总人口8467838人,其中:新城区589739人,碑林区614710人,莲湖区698513人,灞桥区595124人,未央区806811人,雁塔区1178529人,阎良区278604人,临潼区655875人,长安区1083285人,蓝田县514026人,周至县562768人,户县556377人,高陵县333477人。

2012年末,西安市面积10106.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7959769人,常住人口855.29万人。

2013年末,西安市共有111个街道、67个镇,762个社区、2987个行政村,市政府驻未央区。

2014年12月13日,国务院(国函[2014]158号)批复同意撤销高陵县,设立西安市高陵区,以原高陵县的行政区域为高陵区的行政区域,高陵区人民政府驻鹿苑街道县门街29号。

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国函〔2016〕188号)批复同意撤销户县,设立西安市鄠邑区,以原户县的行政区域为鄠邑区的行政区域,鄠邑区人民政府驻甘亭街道东街7号。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1295.29万人。

前秦永兴二年(358)于今老市区西济阳寨设铜官护军。

北魏北地郡移治今富平县东北古义亭城,太平真君七年(446)罢铜官护军,改置宜君县,于今老市区东南高坪村设铜官县,永安元年(528)在今市南黄堡镇设黄堡县,永熙元年(532)北雍州由嶻山(今嵯峨山)北移至泥阳县治(今耀州区泥阳堡)。

西魏大统五年(539)于宜君县治(今耀州区故县村)置宜君郡,废帝三年(554)北雍州改称宜州,末年撤黄堡县。

北周建德四年(575)铜官县改称同官县,并移治今印台区城关。

隋开皇三年(583)废宜君郡,大业二年(606)废宜州。

唐武德元年(618)复设宜州,贞观十七年(643)废宜君县,贞观二十年(646)于今老市区置宜君县,永徽二年(651)废宜君县,大足元年(701)宜州废,属雍州,天祐三年(906)于华原县治(今耀州区)置耀州,同官县属之。

五代梁贞明元年(915)耀州改崇州,后唐同光元年(923)复名耀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降为散州,同官县属西安府。

1913年同官县属关中道。

1928年属省。

1940年于今老市区设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6年因同官和潼关同音易混,更名铜川县。

1949年属三原分区。

1950年属咸阳专区。

1952年属省。

1956年铜川县移治十里铺(今老市区)。

1958年撤铜川县设铜川市,属省。

1961年属渭南专区。

1966年改由省直辖。

1979年升为省辖市,渭南地区的耀县划入。

1980年设立铜川市城区、郊区。

1983年划入延安地区宜君县后成今境。

2000年城区更名王益区,郊区更名印台区。

2002年撤销耀县改设耀州区,铜川市人民政府迁驻耀州区。

有史料表明,宝鸡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黄帝所都”之地。

夏商时属雍州,西周为王畿。

春秋战国时期,秦人在这里设立了虢县、雍县、陈仓县等。

历史上,周秦王朝在这里发祥。

公元前11世纪,周先祖的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宝鸡市岐山县、风县),这就是西周最早的都城岐邑,距今已3200多年。

前770年,以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建立了秦国。

秦文公四年(前762),到达“千渭之会”,经过占卜,“营邑之”,秦文公在这里建设了陈仓城和陈宝祠,这是宝鸡建城史的开端。

秦宪公二年(前714)为备战攻戎,秦将国都由千渭之会徙往平阳(今宝鸡市陈仓区东阳平村),并建有封宫和羽阳宫。

秦德公元年(前677),秦国迁都于雍(今宝鸡市凤翔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宝鸡属内史地。

汉高祖元年(前206),属雍;汉高祖二年(前205)改为中地郡,汉高祖九年(前198)又改属内史,景帝分属右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前135)仍因之,太初元年(前104)更名右扶风,为三辅之一。

后汉献帝时省扶风都尉,置汉安郡。

曹魏为扶风郡。

晋惠帝时改为秦国。

北魏太武帝时置秦平郡,兼置岐州。

西魏改秦平郡为岐阳郡。

隋初置岐州,大业年间废州置扶风郡。

唐初置岐州,天宝年间改为扶风郡,至德元年(756)改为凤翔郡,不久又改为凤翔府。

唐至德二年(757),唐肃宗因陈仓县陈宝祠历史上的“陈宝鸣鸡之瑞”,改陈仓县为宝鸡县。

隋大业九年(613),陈仓县县治从今戴家湾,迁至今金台区中山路上的北周时所建的留谷城。

“宝鸡”县名的缘起、启用都在金台区,自此“宝鸡”正式成为政区域名称,并逐步从一个县域名称,演变为宝鸡市级行政区划名称。

宝应年间因之,属关内道。

五代属关西道。

宋属秦凤路,为风翔府。

金置天兴军,属陕西西路。

元初立凤翔总管府,后更为散府,先后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

明仍为凤翔府,隶陕西布政使司,分属关西道。

清初仍沿旧制为凤翔府,康熙九年(1670)裁关西道,分隶西安粮盐道,乾隆九年(1744)改隶驿盐道,为分巡凤邠道。

1913年属关中道。

1933年撤道,由省直辖宝鸡各县。

1938年在凤翔设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1年2月,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迁至宝鸡县。

1949年7月,陕甘宁边区分区机关迁入宝鸡市区,辖宝鸡、凤翔等8县和宝鸡市。

1950年1月,宝鸡分区归陕西省辖。

1950年10月改宝鸡专区为专署。

1953年6月宝鸡市改由省直辖。

1956年10月宝鸡专区撤销,原辖县直隶于省。

1961年9月,宝鸡专署得设。

1966年8月,宝鸡市复归省辖。

1969年宝鸡专区改宝鸡地区。

1971年2月,撤销宝鸡地区,升宝鸡市为省辖市市区设金台、渭滨2区。

1978年再设宝鸡地区,辖11县,宝鸡市仍为地级,领金台、渭滨2区。

1980年9月,撤销宝鸡地区。

1982年增设杨陵区。

1983年杨陵区、武功县划归咸阳市。

2003年3月宝鸡县更名为陈仓区。

2021年1月撤销凤翔县,设立宝鸡市凤翔区。

宝鸡市现辖渭滨、金台、陈仓、凤翔4个区,辖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凤县、太白县8县。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在此筑城立阙,并建都于此。

因“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西周为京畿,东周时封于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咸阳仍为都城,在咸阳置内史,统辖关中各县。

秦末,项羽入关,废除郡县制,恢复分封制。

将秦内史和上郡的部分地区分成雍、翟、塞3国。

汉高帝二年(前205年),更秦内史地为渭南、河上、中地3郡,九年复为内史,改咸阳为新城。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以长安为中心,分置左、右内史。

长安以东为左内史,长安以西为右内史。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又改咸阳为渭城,置渭城县。

太初元年(前104年),改长安以东为京兆尹,渭城以西为右扶风,长陵以北为左冯翊,谓之“三辅”。

东汉末年,在关中及甘肃置雍州。

三国魏又分河西为凉州,陇右为秦州;在关中,改京兆尹为京兆郡,右扶风为扶风郡,左冯翊为冯翊郡。

又分扶风、安定2郡,在漆县置新平郡。

西晋迁扶风郡治于池阳,在槐里置始平郡。

分美阳置好畤县。

改栒邑为汾邑,鹑觚改属安定郡。

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境内先后经历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北魏、西魏、北周等朝代更替,郡县废置繁杂。

后赵太和二年(329年)在关中复置雍州,分始平和长安,在古渭城置石安县。

前秦苻健,又恢复司隶校尉,前秦皇始二年(352年),置咸阳郡,在咸阳侨置灵武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销咸阳郡。

唐代,在关中设京畿道,武德元年(618年)分泾阳、始平置咸阳县,五代末,咸阳县属京兆府。

北宋在陕西及甘肃部分地区置永兴军路,咸阳属京兆府。

金代,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咸阳县仍属京兆府。

元代,在陕西置行中书省,改京兆府路为奉元路。

咸阳县属奉元路。

明代,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咸阳县属西安府。

清代仍属西安府。

1913年咸阳属关中道辖。

1935年~1940年,境内置有第十、第七两个督察区和第二、第九两个督察区的辖地。

第十行政督察区,公署设咸阳县中山街。

1935年冬,中央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成立了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在陕甘边苏区栒邑县马栏镇设关中特区,1940年,关中特区改为关中分区。

1948年6月至1949年9月,关中各县相继解放。

与此同时撤销关中分区,在市境设置三原、咸阳、邠县三个分区。

?1950年5月,撤销三原、邠县分区,咸阳分区改为咸阳专区。

分区辖咸阳、兴平、鄠县、盩厔、高陵、三原、泾阳、淳化、醴泉、栒邑、富平、耀县、铜川13县。

1952年12月分咸阳县城区置县级咸阳市。

1953年撤销咸阳专区。

1958年12月,咸阳县并入咸阳市。

1961年10月复设咸阳专区,辖咸阳市及兴平、鄠县、盩厔、高陵、三原、泾阳、淳化、醴泉、乾县、永寿、栒邑、邠县、长武13县。

1964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改醴泉为礼泉、栒邑为旬邑、邠县为彬县。

1966年,咸阳市划归西安市。

1969年,咸阳专区改名咸阳地区。

1971年咸阳市复属咸阳地区。

1984年,撤销咸阳地区,设立咸阳市,为省辖市。

将原地区所属的高陵、周至、户县划归西安市,将原宝鸡地区的武功县、杨陵区划归咸阳市。

原县级咸阳市改为秦都区,咸阳市辖秦都、杨陵2区及武功、兴平、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11县。

1986年12月,以市区乐育路为界,分秦都区东部置渭城区。

1993年6月,撤销兴平县,设县级兴平市。

1997年7月,国务院决定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示范区管委会为省政府直属派出机构,享有地市级行政管理权、省级经济管理权和部分省级行政管理权。

2018年5月,撤销彬县,设立县级彬州市,由省直辖,咸阳市代管。

距今180万年至100万年前,在今大荔、蒲城交界的洛河两岸和临渭区、华县南部生活着古人类。

约20万年前的古人头骨化石在今大荔县段家镇解放村出土,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命名为“大荔人”。

约5000年前,轩辕黄帝在华山召开各氏族部落首领会议,境内有阳武等氏族部落。

4000年前,禹划九州,渭南属雍州。

夏代,在今合阳县洽川一带封有有莘国。

殷商时,境内封有芮、莘等国。

西周时,渭南全境属京畿的一部分,封有郑、彤、同阝、芮、莘、韩、梁等国。

除方国外,有彭衙、屠等城邑。

春秋前期,城邑增加,境内东部属晋,西部属秦,后全部归秦。

周庄王十年(前687),秦国在今华县设郑县,属中国最早的县之一。

战国时期,魏国夺回黄河之西原属晋国之地,在境内置西河郡,吴起为郡守。

周显王三十九年(前330),秦迫魏献河西地,境内全属秦,秦普遍置县。

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在京城咸阳设内史,渭南市境内属内史东部。

项羽占关中后,封司马欣为塞王,境内属塞国。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刘邦灭塞国,将境内南部划属渭南郡,北部划属河上郡。

九年(前198),全部改属内史。

太初元年(前104),南部改属京兆尹,北部改属左冯翊。

新莽时,南部属翊尉郡,北部属师尉郡。

东汉时期,南部复属京兆尹,北部复属左冯翊。

东汉建安初,渭南境内设左冯翊郡,辖5个县,属辖区内第一个体制完备的县以上政区。

三国时,更名为冯翊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于李润堡置华州,辖华山、白水、澄城3郡。

景明元年(500),移华州治所于武乡县(今大荔县)。

孝昌二年(526),于郑县置东雍州。

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华州为同州,改东雍州为华州。

同州、华州在境内延续了一千多年。

清雍正十三年(1735),同州升为府,华州降为散州连同属县并入同州府。

1913年,撤销府、州,渭南境内各县属关中道。

1938年,在大荔设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8年,在华县设第二行政督察区,在蒲城设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3月渭北各县相继解放,陕甘宁边区政府设大荔分区,辖8县;设渭华分区,辖6县。

5月,渭华分区更名为渭南分区。

1950年5月,大荔分区并入渭南分区,更名为渭南专区,驻渭南,辖13县。

1953年1月,渭南专区辖县18个,增辖富平、耀县、三原、泾阳、高陵5县。

1961年8月,三原、泾阳县划归咸阳市,高陵县划归西安市,渭南专区辖14县及铜川市。

1966年6月,铜川市改由陕西省直辖。

1969年10月,渭南专区改称渭南地区。

1979年11月,耀县划归铜川市。

1983年9月,临潼、蓝田县划归西安市。

1984年1月,渭南、韩城撤县设市。

1990年12月,华阴撤县设市。

1995年5月,撤销渭南地区,设立地级渭南市。

原县级渭南市改称临渭区,韩城、华阴2市改省直辖,由渭南市代管。

至2014年底,渭南市辖1区8县3个开发区1个风景名胜区,代管2个省辖市。

2015年10月28日,撤销华县,设立华州区,至2021年渭南市辖2区7县,代管2个省辖市。

考古发现,距今约3万年左右,延安已有晚期智人“黄龙人”生息。

夏,今延安地区属雍州。

商,属鬼方。

春秋时,延安是白狄部族居住地。

战国,前期属晋,后属魏,再归秦。

秦汉,该境属高奴县,隶上郡(郡治肤施,今榆林市南)。

新始建国元年(9),改高奴县为平利县。

东汉复名高奴县。

三国,延安为羌胡所据。

魏晋,义熙三年(407),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其在延安城东修筑丰林城(今宝塔区李家渠镇周家湾村)。

北魏太安二年(456)在南部设临真县,隶北雍州定阳郡;西部设沃野县。

太和元年(477),东部设广武县,并设遍城郡,领广武、沃野2县。

北魏延昌二年(513)设东夏州,领遍城郡、朔方郡、定阳郡、上郡;西魏大统三年(537)分临真县、真川县,并设神木郡,领真川、临真2县,同年,分广武县置文安县,隶文安郡。

延安县,西魏为广安县。

恭帝元年(554),改东夏洲为延州。

隋唐,隋大业元年,因避太子杨广名讳改广安县为延安县。

隋大业三年(607),废延州,改延安州为延安郡,郡治肤施,领肤施、广安等11县。

唐武德元年(618)改延安郡为延州总管府。

武德二年(619)复改延州总管府为延安郡。

乾元元年(758)再改为延州。

安史之乱后,延州隶属鄜坊节度使府。

五代后梁时,属忠义节度使府、彰武军节度使府。

宋代,置鄜延路领延州。

宋元祐四年(1089),升延州为延安府。

金、元、明,置鄜延路、彰武军总管府、延安府。

清仍设延安府。

1913年,废延安府,隶榆林道。

1928年,撤道,各县由省直辖。

1935年9月,延安南北各县分属国民政府陕西省第三、第二行政督察区。

1935年11月,称陕甘省和陕北省。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成立,10月,成立延安市政府,直隶于边区政府。

1942年11月,设延属分区,1月成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5月,撤延属分区,设陕北行政区。

建国后,1950年5月,撤销陕北行政公署,成立陕西省延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10月,改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延安专员公署。

1955年5月,又改称陕西省延安专员公署。

1968年8月18日,成立延安专区革命委员会。

次年9月,延安专区改称延安地区。

1978年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延安地区行政公署。

1996年11月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

夏至西周,境内有褒国。

先后属梁州、雍州。

春秋战国时境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巴蜀、秦国。

前312年,秦始置汉中郡(治所在今安康市境内)隶之。

东汉初,郡治迁于南郑(今汉中)。

东汉末,张鲁割据汉中,改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降张鲁,又改为汉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据汉中,仍设汉中郡。

三国魏景元四年(263)魏灭蜀,分梁、益2州,梁州领8郡,治于南郑。

晋太康十年(289)改设汉国,不久即废。

南北朝时,汉中先后属刘宋、萧齐、北魏、萧梁、西魏、北周,境内设梁州、兴州(今略阳县)、洋州(今西乡县),并侨置秦州及70多侨县。

隋初,境内仍置梁、兴、洋州,后改为汉川郡、顺政郡、洋川郡。

唐代设梁州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下设梁、兴、洋、集4州;贞观元年(627),废府设道,汉中属山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山南道分为东、西2道,汉中属山南西道,道治设于南郑(汉中);天宝元年(724)设汉中郡、洋川郡、顺政郡;后又改为梁州、洋州(今洋县)、兴州;兴元元年(784)改梁州为兴元府,道、府同治于南郑,开我国历史上用帝王年号命府名之先河,兴元府地位同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后唐、后蜀先后据有汉中,仍设兴元府及洋、兴2州。

北宋至道三年(997)境内置兴元府及洋、兴2州,属峡西路。

熙宁五年(1072)设利州路及所属兴元府,治所均设于汉中。

利州路辖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地区。

南宋绍兴十年(1141)分利州路为东、西2路,东路治设于兴元(汉中),西路治设于兴州(略阳);后利州东、西路几经分合。

元代设兴元路于汉中,为隶属于陕西之始。

明洪武三年(1370)改路为府,设汉中府。

清代设陕安道于汉中。

1913年设汉中道。

1928年废道,县直隶于省。

1935年,设立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6日,汉中解放,设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区汉中分区。

1951年2月,撤销陕南行署,设立省政府南郑区专员公署,行政区为南郑专区,1953年6月,南郑市改由省直辖;10月,南郑专区改称汉中专区,南郑市更名为汉中市,归汉中专区辖。

汉中专员公署为陕西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1964年5月,汉中市改为汉中县。

1968年9月2日,成立汉中专区革命委员会,为一级行政权力机构;1969年1月,汉中专区改为汉中地区。

1978年6月,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汉中地区行政公署(简称“汉中行署”)。

1980年6月,改汉中县建制为县级汉中市。

1996年2月21日,撤地设市,汉中地区改为地级汉中市,至今。

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秦称上郡,明永乐六年(1408),在今红山(雄石峡)建榆林寨,榆林之名始见于史。

正统初年(1438)改设榆林堡,明成化七年(1472)扩建榆林堡为榆林卫城,明成化九年(1474)迁延绥镇镇署于榆林卫,延绥镇因此又称榆林镇,是明朝九边重镇之一。

清雍正二年(1724)撤榆林镇、卫改设延绥道,道治榆林,八年(1730)设榆林府,九年(1731)撤延绥道、设榆林县。

1913年撤榆林府设榆林道,辖陕北23县,1930年撤榆林道,各县由省直辖。

1949年6月,榆林和平解放设榆林市,1950年4月,榆林市、榆林县合并榆林县。

1959年1月,榆林、横山两县合并仍名榆林县。

1988年9月,榆林县改为县级榆林市。

2000年7月,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沿用至今。

夏属梁州。

商、周为庸国封地,称“上庸”。

春秋战国为秦、楚、巴反复争夺之地,楚于今安康城西四里置西城县。

秦置汉中郡西城县。

西汉时汉中郡治曾由南郑移至西城县。

除西城县外,增置安阳、长利、洵阳、钖县4县。

东汉建武元年(25)汉中郡治迁南郑县,建安二十年(215)于西城置西城郡,并于古汉阴城西安阳县置汉宁郡,东汉末废。

三国初,安康先属魏,后属蜀。

三国魏复夺此地,于魏黄初二年(221)设魏兴郡,属荆州。

西晋太康元年(280),魏兴郡之安阳县更名安康县。

南朝宋设有梁州及魏兴、安康2郡,齐增设晋昌郡。

梁大同元年(535),设有南梁州及魏兴、吉阳、洵阳3郡,兼有北梁州的安康、晋昌二郡和南洛州的南上洛郡,北魏孝昌三年(527),增设东梁州。

西魏废帝元年(552),废南梁、东梁二州,于西城置金州、安康置直州、洵阳置洵州,并增设淯阳郡,更吉阳、晋昌二郡为吉安和魏昌。

北周武成二年(560),废丰利郡,更淯阳郡为长冈,三年,废长冈郡。

天和三年(568),废魏昌郡置忠诚郡。

隋开皇三年(583),撤销魏兴、吉安、安康、洵阳、忠诚5郡。

大业三年(607),废金、直二州,复置西城郡。

唐武德元年(618),废郡复置金州。

贞观元年(627),属山南道。

开元二十一年(733),属山南东道。

天宝元年(742),撤州置安康郡,至德二年(757),更名汉阴郡。

乾元元年(758),废郡复置金州。

北宋至道三年(997),属京西路。

熙宁五年(1072),属京西南路。

南宋建炎四年(1130),属利州路。

绍兴十四年(1144),属利州东路。

元属兴元路。

明万历十一年(1583),金州更名兴安州,二十三年(1595),直隶陕西布政使司。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废州设兴安府。

1913年,属汉中道。

1936年,属陕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设安康分区,属陕南行署区。

1950年,更名安康专区,属省。

1969年,改安康地区。

1988年,撤销安康县,设立县级安康市。

2000年6月,撤销安康地区,设立地级安康市,原县级安康市改设为安康市汉滨区。

春秋时属晋。

战国时属秦。

秦属内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设商县,因商山得名,包括今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山阳4县地。

西汉时东北部属弘农郡,其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貌略镇北),西南部属汉中郡,今柞水县西北部属京兆尹。

东汉大部属京兆尹,南部属南阳郡,西南部属汉中郡。

三国魏时,大部属京兆郡,今镇安县、柞水县西北部属魏兴郡。

晋泰始二年(266年)分京兆南部于上洛县(今商州区)置上洛郡,辖上洛、商县、丰阳3县。

北魏时属洛州,太延五年(439年)于上洛城置荆州;太和十一年(487年)又迁往襄阳,撤上洛郡,设洛州;太河十三年(489年)改置洛州,分设上洛郡、上庸郡、魏兴郡、苌和郡等5郡;景明元年(500年)分上洛郡地于商南县,置苌和郡;永平四年(511年)置上庸郡。

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增设拒阳郡。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撤销苌和郡、魏兴郡,设立慎政郡。

宣政元年(578年)洛州更名商州,领上洛郡、拒阳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上洛、上庸、拒阳、慎政四郡,大业三年(607年)废商州复设上洛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废上洛郡复设商州,贞观元年(627年)划归山南道,开元二十五年(738年)归山南西道。

天宝元年(742年)再撤商州设上洛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撤上洛郡设商州,县治设上洛(今商州区),领上洛县(今商州区)、商洛县(今丹凤县、商南县)、洛南县(今洛南县)、丰阳县(今山阳县)、乾元县(今镇安县及柞水县东南部)、上津县(今湖北省境内)。

北宋初属陕西路,后属永兴军路,领5县。

金属京兆府路,元光二年(1223年)改属河南路。

南宋属利州路。

元先属安西路,后属奉元路。

明属西安府,时称商州,辖今商州区、丹凤县,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商州为商县。

成化十三年(1477年)复升为商州,领洛南、商南、山阳、镇安4县。

天启元年(1621年)为避名讳,改“洛”为“雒”。

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为直隶州,直属陕西省,领商南、雒南、山阳、镇安4县。

1913年废州,商县(今商州区、丹凤县西南部)、雒南(今洛南及丹凤县东北部)、柞水(今柞水县西部及镇安县东北部)三县属关中道,山阳、商南、镇安三县属汉中道。

1928年废道属省。

1935年在商县城设第四行政督察区,辖商县、雒南、商南、山阳、镇安、柞水6县。

1949年5月设陕甘宁边区商雒分区,辖商县、雒南、商南、丹凤、山阳、镇安、柞水7县。

1950年5月,改设为商雒专区,仍辖7县。

1958年12月,撤销丹凤、柞水2县(丹凤县分属商南和商县,柞水与镇安县合并),辖商县、洛南、商南、山阳、镇安5县。

1961年10月复设丹凤、柞水2县,辖7县。

1964年9月,因“雒”字生僻,改“雒”为“洛”,名商洛专区,辖7县。

1969年,改为商洛地区,辖7县。

1988年6月改商县为商州市(县级)。

2001年8月撤销商洛地区,设立地级商洛市;原县级商州市改设商州区;共辖1区6县。